查看原文
其他

李志华:2020年营收超过1.5亿元,湖南娱乐如何从MCN“看客”升为“头部玩家”?|德外荐读

德外5号 2023-11-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电独家 Author 杨余


2020年全年,湖南娱乐公司(频道)整体营收超过1.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新媒体业务在整个收入结构中占比超过65%,同比增长超过400%。


这一定程度上表明,湖南娱乐已从单纯依赖传统电视媒体资源,转型为运用全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经营模式;从传统广电媒体“破圈”到新媒体MCN领域以后,已从原来的“看客”变身为如今的“头部玩家”。


湖南娱乐频道党委书记、总监,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专家李志华日前在受访中表示,不管是做MCN,还是做别的新媒体平台,各种路径其实都可以去探索,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在广电语境里自说自话。


此外,他还建议:大家要实事求是,把事情做实,不要被某些概念或口号所“绑架”,或者沉迷于某些所谓的模式当中。



从“看客”到“头部玩家”


问:2020年,湖南娱乐主要做了哪些改革创新?


李志华:2020年,湖南娱乐围绕“脱胎换骨、行稳致远”这8个字继续探索MCN道路,主要对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化:一是提升内容服务的专业度;二是实现运行机制的数字化。


图注:湖南娱乐频道党委书记、总监李志华


从最后取得的工作成果来看,我们圆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这也意味着湖南娱乐从传统广电媒体“破圈”到新媒体MCN领域,从原来的“看客”变身为如今的“头部玩家”。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2019年初我们对直播电商有一定预判,但2020年初过于求稳,不够大胆和果断,导致这一新的业务板块发展相对缓慢,这说明我们对商业时机的敏感度还不够,也暴露出体制机制、团队认知和专业能力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


尤其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现行的回报机制空间远远不够,所以2021年我们期待更进一步利用政策红利,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


做实新媒体,做强新业态


问:2020年,湖南娱乐以MCN为先手,在转型新媒体机构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李志华:MCN是短视频机构的泛称,指基于内容创作展开的各种服务活动,包含了多种组织形式和特征。


图注:短视频媒体运营团队——Drama TV事业部的小伙伴们


湖南娱乐根据专业频道的定位和能力,实事求是地选择以MCN为转型新媒体的组织变革路径,在市场探索中坚守媒体定位和内容本位,坚决以可持续、可增长为主要目标来做实新媒体,做强新业态。


具体表现在:


1)新媒体传播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以内容产品形式挺进新媒体渠道,在全网各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常态化内容矩阵,共开设600多个账号,聚焦明星娱乐、母婴生活等垂直赛道。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网粉丝已超4亿,视频总播放量达1120.84亿次。2020年疫情期间,新媒体矩阵发布原创抗疫防疫短视频194条,全网总播量3.95亿。


其中《善意的谎言,感谢善良的你》单条视频全网播量高达1.13亿;以“张丹丹的育儿经”为代表的母婴矩阵账号发挥KOL影响力,为近400万家庭带来45场育儿知识直播多场“为家乡带货”电商直播专场,助力农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服务湖南经济大局。


湖南娱乐参与总台调度的《大地颂歌》、金鹰节等主题文艺宣传,都较好地发挥了新媒体端的渠道价值。


2)新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完善


为契合新媒体内容生产多场景、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在频道旧址打造了近1万平米的开放式视频内容创作基地,包含60多个视频制作场景和20个新媒体直播间,可以满足多类垂直内容的场景拍摄。


与此同时,我们基本完成了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体系开发和搭建,包含一个内容三审在内的内容生产管理系统(CMS),以及素材库、演员库、道具库和场景库构成的制作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在移动端实现全线上的内容流程管理、生产调度和内容审核等功能。


目前湖南娱乐长视频月度生产量在40小时以上,短视频月度生产量在70小时以上,每月生产短视频数量超过6000条,每月直播超过300小时。


3)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形成


遵循“内容为本、做人设卖产品”的业务拓展逻辑,湖南娱乐立足于内容生产和流量运营两个核心能力,建立了达人、平台、客户、供应链等资源开发的商务体系,以及用户、电商、数据运营和公关宣传等维度的商业运营体系,可以及时洞察市场动态,给予新项目信息共享、资源调配、灵活变动等充分发展空间,不断进行新业态的培育尝试。


两年来,我们围绕新媒体赛道,跑出了“短视频媒体运营”“直播电商”“品牌服务”“活动IP”等业务板块各业务板块都各自形成“内容生产——流量运营——商业变现”的独立闭环,彼此之间又能围绕流量资产,展开资源协同和关联交易。


2020年,湖南娱乐已从单纯依赖传统电视媒体资源,转型为运用全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经营模式,基本实现了以小为主、大小结合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媒体优势板块的加持也放缓了传统电视媒体营收下降的速率,全年公司(频道)整体营收超过1.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新媒体业务在整个收入结构中占比超过65%,同比增长超过400%。



形成四大产品账号矩阵


问:2020年,湖南娱乐在以短视频为抓手,构建新产品体系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李志华:根据视频化的发展趋势,湖南娱乐坚持内容为本,着力发展短视频内容创作能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产品集群,2020年在原有长视频业务板块外,完整构建了短视频新媒体业务体系,形成了四大产品账号矩阵,从而从品、效、销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内容产品日常解决方案满足稳定、持续、规模化的商业化要求。


图注:短视频拍摄进行中


1)媒体矩阵


湖南娱乐MCN布局抖音、快手、小红书、头条号、百家号、淘宝直播等全网流量平台,在明星娱乐、母婴生活、萌宠等多个垂类领域布局和发力,通过自孵化、外签等多种方式建立多种账号体系,形成超3.8亿粉丝的媒体矩阵。


2)达人矩阵


基于传播人格化的视频流时代特性,湖南娱乐搭建了达人孵化全产业链条,成功打造以“陈小芸”“蒋梦婕”“张之助竟然”“丸糯本丸”“潘大甜”为代表的达人IP矩阵,目前在全网拥有超350位签约达人,粉丝超2.3亿。


图注:短视频拍摄进行中


3)品牌矩阵


传统的广告营销团队以服务品牌客户为方向,重新配置了to B的内容产品予以转型,2020年下半年推出了针对企业的品牌号营销产品,逐步建立品牌方的内容矩阵。


目前,湖南娱乐承接了滴滴出行、文和友、海普诺凯等知名品牌的十余个抖音账号的内容运营业务,单账号月均涨粉10多万,月均播放1000万左右。


同时,湖南娱乐服务于教育、金融、网服、电商等类别客户,月均生产千条以上效果类视频,有效提升品牌客户在新媒体端的传播量和转化率。


4)商业矩阵


基于市场客户品效合一的营销诉求,湖南娱乐着力发展电商业务,以抖音和淘宝直播为主要阵地,搭建了以直播电商为核心定位的商业矩阵,并沉淀店铺资产。


“张丹丹的育儿经”“主持人马可”“主持人王燕”等传统电视主持人在湖南娱乐电商业务的孵化下,完成了在新媒体赛道上的破圈。


图注:“主持人马可”淘宝直播进行中


王燕生活节专场直播单场GMV超500万元。2020年“双11”期间,湖南娱乐主播矩阵的累计GMV超过2000万元,商业矩阵初步形成。


升级为“第一明星娱乐MCN”


问:2021年,湖南娱乐的总体发展规划是怎么样的?


李志华:对于湖南娱乐来说,2021年进入公司三年规划强品牌IP化阶段,是高质量发展的纵向提升之年。


我们将遵循“内容为本,做人设卖产品”的发展方向,以内容的生产和分发为基础,形成以短视频/直播业务为主体、长视频/直播业务为保障的两大板块;按盈利模式不同,各自又划分为自营和服务两条业务线,自营型业务线立足头部IP经营,服务型业务线立足于规模化经营。


具体来看:


1)树品牌


由“广电第一MCN”行业标签向“第一明星娱乐MCN”市场标签进行品牌升级,强化机构的B端定位。


2)强聚焦


业务主体进一步找准细分赛道,收缩作业范围,扎深扎实,做精做细。


其中,媒体业务板块聚焦明星娱乐、母婴生活赛道,打造头部媒体达人IP,深耕娱乐行业营销;电商业务板块以现有的直播电商为基础,构建基于短视频/直播为流通模式的新零售形态;品牌服务业务加快拓展,展开代直播、信息流、培训、营销活动等媒体类内容服务。


图注:直播电商团队——Show TV事业部的小伙伴们


3)抓增长


通过打造IP、深化矩阵、拓展渠道、加强服务等手段,公司全力争取完成新媒体业务收入倍增、利润倍增的规划目标。


4)重运营


进一步建设数字中台,公司提升整体运营的数据化水平,推动决策和执行效率优化。


“不能在广电语境里自说自话”


问:湖南娱乐在MCN领域成功突围,改革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有何经验同业内分享?


李志华: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思考,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从自己的实践角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做MCN,还是做别的新媒体平台,各种路径其实都可以去探索,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在广电语境里自说自话。


目前来说,有两个方向的变化维度值得深入研究。一方面,传统广电媒体遵循的大众传播规律和时下的社会化传播规律,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另一方面,长视频与短视频、直播,在媒体平台运营、商业运营的机制、生态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不同在哪里需要实践摸索。



相比之下,作为地面专业频道,湖南娱乐在进行媒体融合改革、切入MCN的时候,历史包袱会轻一点,从最初设计的垂类赛道到目前的全网赛道,都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


眼下,越来越多广电MCN涌现,这肯定是一个好事情,这说明大家都在想、都在干,但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发生各种问题,实际上这也会帮助我们认清自身问题,以及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我们的实践,我唯一的建议,大家还是要实事求是,把事情做实,不要被某些概念或口号所“绑架”,或者沉迷于某些所谓的模式当中。


广电MCN到底能不能做好,没有标准答案,最终还是取决于团队自身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能力。


总的来说,我有两个观点与同行共勉。


一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时间鸿沟的问题,并不是水平的横移,而是一个纵向的提升,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改革是一个纵向提升,而不是业务从一个渠道转移到另一个渠道。


二是原有的传统媒体内容形态,“杀入”新媒体领域,并没有所谓降维打击的优势。在媒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是要素突围的价值更大,它可选择的路径和可能性会远远大于整体顶层设计。


编者按:

来源:广电独家;

作者:杨余;

内容有删节。


延伸阅读



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