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善终, 让生命圆满落幕

邹然 精神卫生686 2022-06-17

点击

  / 关注我们

“我不能理解我的妈妈。她为什么要放弃治疗?我认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坚持治疗。”一位中年女性看着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她本身是一名护士。妈妈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妈妈患晚期肺癌,身体已经有多处转移,现在拒绝住院化疗,只愿意呆在家中接受止痛治疗。关于临终,妈妈坚决要求不插管,不抢救。女儿无法接受妈妈的决定,非常担心,不断试图说服妈妈改变想法。


个案中母女的矛盾,在于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差异。患者的追求,是善终,不做创伤性治疗和抢救。女儿的希望,是母亲活在世间更久一点。


尚书篇中说人有“五福”,“寿、富、康宁、好德,终考命”。其中“终考命”就是“善终”。究竟什么是“善终”,怎样做到“善终”?


新华词典中,“善终”指能享天年,安详而逝。我是一个从事临终关怀的医生,面对了太多生命即将逝去之貌,对于“善终”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认为:“善终”是患者生命末期无痛苦、少折磨、不煎熬,有亲人陪伴,死亡过程宁静、有尊严。



阻碍患者善终的因素


1

大众对医疗技术的迷思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有能力对抗疾病和逃避死亡。仅仅抗肿瘤治疗,就包含手术、放化疗、中医、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等众多手段。大家常感觉,只要努力治疗,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我们时常会看到,医生不遗余力地针对某一癌症进行治疗;患者四处求医,不放过任何治疗机会,甚至过度求治。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心想事成。我们仍然要面对医学不可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可能治愈每一位患者的事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

晚期癌症患者的需求被忽略


患者经常对我们说:“我不怕死,我只害怕痛,痛起来,生不如死。”晚期癌症患者有很多的身体症状,疼痛、呼吸困难、疲乏等。与家属更多关注生存时间不同,患者更在乎身体感受,希望身体少受罪。他们还需要有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保持内心平静,帮助解决生活事务等。



3

家属代替患者做决策


中国是一个传统社会。当患者身患严重疾病的时候,医疗的决策权常集中在家属手中。有些家属和患者感情深厚,希望患者坚持接受所有治疗。有些家属出于社会道义和舆论压力,明知治疗无望,也不愿、不敢放弃治疗。有些家属做决策时会选择性忽视患者的需求,只重视生命的长度,不重视质量。


怎样帮助癌症末期患者善终?


1

安宁疗护,幽谷伴行


当病人病已经不能治,命已经无法挽救时,还有一个选择--安宁疗护。安宁疗护也被称为临终关怀、姑息治疗。


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组成的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会针对预计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的照顾和人文关怀。团队重视症状控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给予患者资源,帮助处理社会事务;努力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心理平静。


比起过度治疗和“安乐死”,安宁疗护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


和安宁疗护相伴的一个医疗措施,是生前预嘱。生前预嘱是提倡患者在健康或清醒时,决策在不可治愈疾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上文中的患者最终选择的就是安宁疗护和生前预嘱。




2

推行生命教育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临终”、“死亡”都有所避讳。人们可以痛快的谈“生”,论“死”则是沉重隐晦。甚至很多医护人员对于死亡也缺乏正确认知。我们缺乏生命教育,这导致大家在真正面对死亡时,茫然不知所措。 


生命教育包括生死一体两面,可以帮助大家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和思考,有效地解决因为死亡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协助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的品质。


既然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可以早早研究和准备,免得临时抱佛脚。死亡需要准备。即使无法掌控生死,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


生死关头,已经没有是非成败的负担。我们可以尊重内心,持最好的期待,做双重的打算,让人生带着舒适和尊严,幸福地谢幕



在这个清明节

我们来谈谈死亡

当我们真正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

我们才会更珍惜生命

尽心尽力地、精彩地过每一天

愿去者善终,留者善别,能者善生


相关阅读


世界抗癌日|关爱肿瘤患者的身心康复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邹然

湖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扫一扫关注“精神卫生686”,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