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叫苦的年轻人怎么把玩偶炒到比黄金还贵?!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4-27

wuhu专题

文 | SCC


“又高了!”今日最高金价是562.67,沉迷黄金的人们,近段时间的心就没放下来过。黄金价格猛涨,频频上热搜,无数人后悔没早点买。




年轻人刚爱上黄金,却发现它已经高攀不起。可岂止是黄金让年轻人高不可攀呢?


现在连玩偶都炒得比黄金更贵了,比如“玩偶中的黄金”——Jellycat。


有的人悟出了新的理财结论:买基金买黄金,都不如买Jellycat。(PS:本文论述的是该现象,绝无恰饭)



NO.1 为什么说Jellycat是新的理财产品


“我后悔了,后悔没有早点买Jellycat”,这是300个月大的宝宝发出的感叹。



为什么会后悔没有早点买Jellycat?因为它的爆火导致它时常缺货,“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在此刻就显现出来了。


据hamleys数据显示,仅2023上半年,Jellycat热门款产品涨价幅度就高达20%,日常产品涨价幅度在10%左右的也不在少数。



Jellycat的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停售的玩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价格翻倍。五年前的兔子玩偶已经涨价38%,2021年至今,160元的Jellycat能升成1299元,年化收益率超过100%。这种收益率,比起传统的黄金理财,简直就是“打了鸡血”。


再对比买了基金,哭地嗷嗷叫的贤惠爱理财的年轻人,买了玩偶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是不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此亏损图,来自愿意分享的朋友!这是她教育小编“你不理财,财不离你”的血泪图。


说回Jellycat,“伤心水煮蛋”公仔用了一年的时间,从299元涨价到1509元,翻了五倍不止。



“有趣的番红花”从299元升值到1999元!



它的波动线代表的不是有涨有跌,而是涨幅不定。为什么会升值的如此离谱?这是老产品的情况,咱们再来说说新产品。



今年3月的新品是一卷厕纸,它的价格炒到了2999元,原价只需要$28。



网友辣评“2999的厕纸我能擦到屁股没有肉”。



该品牌在2020年的毛利率是68%,2022年的营收达到1.46亿欧元,同比2021年增长71%。在2023年,Jellycat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价格也一路疯涨。



有宝妈表示,替娃送礼,迪士尼反而是性价比高的选择……这大牌玩偶,还有性价比吗?普通人只能感慨,送礼送毛绒玩具也送不起。


另外,Jellycat还有个“退休制”。2016年退休了338件玩偶,2020年退休了328件,2022年一次性退休了851件,2023年退休了198件。


Jellycat被戏称为“看起来人畜无害的Jellycat”,价格一直在涨,库存一直在减少。



退休,意味着绝版;绝版,意味着它成为了限量款。物以稀为贵,它身价的飞升之路开始了。一不留神,就成为了比黄金还收益高的“理财产品”。


事实就是,买基金能让你的一万块变成四千块,但买Jellycat能从最初的160元升成1299元,纯赚1139块钱。



看到这里,许多人提出质疑的声音“一个毛绒玩具而已,它凭什么”。


是炒作,还是它真的有什么魔力?



Jellycat是由William Gatacre和Thomas Gatacre兄弟于1999年在英国伦敦创立,并推出第一批产品Animal系列;这个以可爱、独特和高品质的毛绒玩具而闻名于世的品牌名来源于创始人4岁的儿子,他同时喜欢果冻和猫咪,合在一起就是Jellycat。



兄弟两人对20世纪90年代玩偶市场表示不满,认为那些制作的动物仿佛是在制作标本。Jellycat进行了反叛,他们不做无聊的动物标本,这种创作感在Amuseable系列中有了更好的体现。



“以丑出圈”成为了它的特色。比如2003年Jellycat生产的毛绒小狗,四肢变得细长,毛发感被弱化,设计目标显然不是还原真实小狗形象。


Jellycat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4年。2014年,Jellycat首次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全年龄段的礼品品牌]并延续至今,这个定位转变对Jellycat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方面,可以横向拓展更多品类,比如推出的斜挎小包和童书。


用户方面,可以拓展更多的人群,玩具主要面向儿童,而礼品则面向更广泛的消费者。


价格方面,礼品有着比玩具更高的溢价。因为礼品代表着心意,高价甚至可以成为优点而并非缺点。



除了玩偶本身的魅力,Jellycat品牌是否存在饥饿营销的情况呢?对此,人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如今“满天飞”的饥饿营销也“飞”到了Jellycat身上。无论是线上天猫旗舰店定时开抢,还是线下实体店摆不满的货架,都似乎暗示着“库存非常有限”的意思。甚至有消费者遇到“明明有货的它不上架,明明今天有的款明天就换款”的情况,令人十分苦恼。



另一派当然是对Jellycat有着“白月光”似的滤镜,认为Jellycat和那些乌合之众不同,根本就没有饥饿营销。一直摆在明面上的“缺货”问题是由于玩偶都是手工制作的,想要的人又太多,工人踩缝纫机都要“踩冒烟”了



跳出饥饿营销的争论,有另一拨人认为Jellycat是过度营销。在民间,Jellycat有着不成文的一个约定——因为玩偶吊牌上有一句“please look after me”的英文,“我不在的时候,让它替我陪在你身边”,所以第一个Jellycat是要等最重要的人来送。这被一部分人认为纯纯是在PUA。



第一个Jellycat是要等最重要的人来送,这广告词,是不是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那就是DR钻戒了,宣传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



内情到底是什么我们目前还不能看透。只从我们能看到的地方上来思考,Jellycat确实存在饥饿营销的手段,完全可以等工人制作出充足的库存后再上架产品。不过关于“第一只Jellycat要由最重要的人来送”的传言,倒确实属于营销范畴,总要有洗脑的广告词呗。


但是,物极必反,DR爆出多位明星还订制过多枚呢,营销有风险,小心翻车哦。


NO.2年轻人已经这么穷了,为什么还愿意买Jellycat?


那么,年轻人为什么在本就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愿意花钱买Jellycat呢?



“打工人那点共情,全给了Jellycat了”。


压力巨大、焦虑丛生是当代都市年轻人群体普遍拥有的情绪,一个玩偶的陪伴和治愈渐渐地成为了生活的解药。


“虽然Jellycat的品类众多,上至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生物圈层,下至没有任何生命体征的不明物体,在生活中能见到的全部都可以变成一只Jellycat。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特点——拟人化,一对黑色滚圆的豆豆眼,形似半个括号的谜之微笑嘴”。(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拟人化但是比人可爱!怎么会害怕呢。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这种默默陪伴最适合不过了。


上班路上,一只咖啡杯Jellycat带来的能量可比一杯苦苦的咖啡多多了。



到了工作岗位,摆上自己心爱的崽崽们,给领导一种无法委以重任的感觉,说不定可以少干一点活。



在工位上的打工人们大多都跟它神似。




咱也不需要蕉绿了~


紫色茄总那双目无神的表情,仿佛你闯荡职场时单纯又略显愚蠢的模样。有人怜爱,有人自我代入。



还可以化身自己的“嘴替”,传达自己的心意和情感。



“已经不想和没有Jellycat的人说话了”,打工人抱着他们心爱的毛绒玩具,借着它发疯只是表象,和它共情,被它治愈了,这才是核心。


入坑的年轻人声称“Jellycat”是有灵魂的。由于每一只公仔都有手工制作的成分,即便是同款,在表情等细节上也会有微妙的不同。这些都被人们认为是灵魂存在的证据。



并且他们把玩偶视为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年轻人来说,物质上已经不富裕了,精神上不能再亏待自己了。而Jellycat正是治愈精神状态的最佳肥料。


“毛绒玩具卖的越好,年轻人的日子就越苦”。


成年人要精神稳定,要抗住压力,要尽量完美无瑕,要承担责任,要百毒不侵……只有抱着软乎乎的玩偶时,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暂时忘记这些压制本性的要求,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人生就是在不断崩溃,不断自愈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买Jellycat的年轻人也正是一而再,再而三,千次万次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没事的,我们都是一边擦干眼泪,一边大步继续向前走的勇敢的大人。



NO.3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有人提出了Jellycat已经“过气”的观点。Jellycat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呢? 


其实这不奇怪,在这个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人们也是走马观花的领略,流行的事物更迭之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不过“过气”的只会是Jellycat这个品牌,以情绪撬动流量的“秘籍”才是常青树。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顶流明星”从Jellycat变成了Loopy,再变成了当下最火的chiikawa,他们都用了【以情绪撬动流量】的套路。


网友发现Loopy的表情用来怼人很有用,于是loopy成为了批判的武器,打工人的怨气都通过Loopy那阴阳人的表情宣泄出去,loopy无疑是打工人最好的代言人。

拓展阅读:因打工人标签爆火?!这只粉色海狸Loopy为什么可以成为IP新顶流?


Loopy的表情包扩充成一个大型军火库。



火了的Loopy迫不及待跟粉丝“奔现”,只不过跟jellycat不一样的是,Loopy凭着低价迅速占领了市场,进入千家万户打工人的床头。


也许,你家的Jellycat旁边正躺着一只Loopy呢!


Loopy别高兴的太早哦,因为不久之后,Loopy也从“顶流明星”的巅峰跌落下来了,而顶替它的,看起来是更抽象的、人畜无害的chiikawa。



没错!就是这个小东西,还有它的两个小伙伴,把我们打工人的心从Loopy那里抢过来了。


而且!chiikawa比loopy更懂得如何抓住打工人的心。除了通过表情包自嘲这一点与Loopy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外,chiikawa还有它自己的杀手锏。



在chiikawa的故事里,它有着和现实世界一样的“不完美”。


掉入洞里的可怜小八,像极了打工人小八。



打工人小八,住着破烂、随时可能有怪物闯入的居所,这对标了当代打工人每个月付着数千的房租,租了一个不是那么舒服的出租房;


而小哭包吉伊考除草证失败,甚至二战也失败了,这对标着现实世界的人们也会常常经历失败,比如考研失败、英语考级失败的残酷现实。



呜呜呜,这么可爱的宝宝也要经历这一切!心疼!!


但是,宝宝们会在不完美中找满足:小八的住所虽然破烂,但时常因为可以赏月而感到幸福;吉伊虽然一战二战都失败,但经历第二次失败后的吉伊很快振作起来,有一种“生活还要继续”之感。



而现实世界的我们又何尝不能如此呢?出租屋虽小,可也“五脏俱全”,打工人能在下班后拥有一个温馨的私人空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面对老板、客户打回一边又一遍的方案,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



Chiikawa不仅有和现实世界一样的“不完美”,让无数打工人共鸣,也鼓励人们积极看问题,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看,也许就能发现它的美。


这也是chiikawa成为当下最火的“顶流明星”的原因。还是那句话“以情绪带动流量”,万变不离其中。


也许在不久之后,会有新的顶流“杀”出来,毕竟潮流是一轮一轮的,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个“顶流明星”的出道吧!


NO.4 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不论是小可爱“Loopy”的最强嘴替,还是赛博世界的“打工人”代表chiikawa,又或是能治愈打工人的“乖宝宝”Jellycat,它们的爆火都反映出来一个共同的问题——当下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到现在“坐了6站地铁喜欢了20个男生”的颠覆性改变。



网络信息时代让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变少变浅了。坐了6站地铁的她真的喜欢上了那20个男生吗?显然她一个都不爱。



人们很难再走进别人的内心,也不愿走进。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坏都无从判断,只能短暂安慰下自己。



《新消费时代》一书也曾指出当人类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逐步由家庭转为个人时,所有人都要为自己设置独特的标签,单靠那种对泛受众群体投放的广告早已打动不了任何个体。消费者只关心某个品牌能否用他们认同的表达方式帮助自己完成个性化表达。



从被万人疯抢的玲娜贝尔到从饭圈走出去的棉花娃娃,再到某书热捧的bunnies小羊和Jellycat,这些有着不同背景、来自不同品牌的毛绒玩偶,在社交媒体上其实有着非常相似的标签,它们被统一归纳入[成年人的童话],是可以带来慰藉、消解孤独的精神朋友。


在焦虑成为时代底色的当下,年轻一代沉浸在社会交往的扁平化、碎片化和非在场化中,这也导致他们需要从高压环境中抽离,而众多细分产业中,能缓解孤独感的陪伴经济无疑是风口行业。


抓住人们的痛点,就能抓住他们的心。



你会为Jellycat,还是chiikawa买单吗?还是选择发一个Loopy表情包回怼一下?来评论区说说吧。


最后让我来抓一抓你们的心吧,祝你发财,祝你被爱,祝你好运常在!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微信(wuhudonghua5)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弱智吧」被中科院认证为最佳中文AI训练库!帖子秒杀百科/知乎/豆瓣/小红书?


中国规模最大的插画艺术盛会来了!5月动画插画大咖齐聚!


为什么总传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借鉴徐克版《小倩》?


这应该是全球做的最有特色的吉卜力沉浸式艺术展了!



喜欢的小伙伴们多多支持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