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同学又赢了!杭州每16人就有1人…

浙江新闻 2024-05-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风来Lite Author 没有马甲


昨天(4月9日),杭州的“王同学们”集体开心了一下,在这座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凭借人从众𠈌,他们再一次当上了杭州十大姓氏的“榜一大哥”。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最新公布的杭州市户籍人口姓氏统计数据,王、陈、张、李、徐、周、吴、沈、朱、杨,成为杭州排名前10的姓氏,这十大姓氏共计有2908800名户籍人口,占到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5.43%。其中,“王”姓人口占杭州市户籍总人口的6.15%,换算一下,约等于每16个杭州市户籍人口中,就有1人姓王。


图源:杭州公安公众号


为什么说是再一次?记者“考古”发现,原来,从2015年杭州首次公布十大姓氏排行开始,“王”姓就盘踞榜首多年,当时,“王”姓人口占杭州市常住人口的4.8%,相当于每20个杭州人中就有一个姓“王”的。度娘告诉记者,2023年,杭州的“王”姓人口占比已经达到如今的6.15%,但一年前,杭州十大姓氏的排行还是这样的:王、陈、张、李、徐、周、吴、沈、朱、杨,除了前三位稳稳霸榜,后几位和今年有所不同。


昨天,消息一出,记者身边的“王”姓同学就忍不住炫耀,“我们在杭州是第一大姓”,评论区一众恭喜声,有人留言:放在全省、全国也是(第一)吧。


这,还真不好说。


首先在浙江,就遇到了挑战。2021年,浙江省公安治安管理总队、人口服务管理处发布的统计情况显示,全省5069万户籍人口中,共用2176个姓氏,其中,陈姓最多,有382.3万人,占比7.5%。


对,当年浙江的第一大姓是陈。


其实,浙江周边的福建、广东等地,“陈”姓也是第一大姓。2023年福建省统计局官方公众号公布了“福建姓氏TOP100”, 排名前十名的姓分别为:陈、林、黄、张、王、李、吴、郑、刘、杨。“王”姓远远落后“陈”姓。


图源:视觉中国


陈,作为浙江第一大姓是有缘由的。


浙江最早有关陈氏的记载始于汉代。当时陈氏在山阴(今绍兴)、上虞、乌伤(今义乌)就有繁衍,出了一些当地的名家望族,如陈嚣、陈业、陈宫等。


后来,随着朝代更替,由外地迁入今浙江境内的“陈”姓人口越来越多。根据浙江县市志姓氏的记载,陈是17个县市的第一大姓,分别是临安、上虞、义乌、金华、磐安、诸暨、余姚、慈溪、象山、景宁、天台、玉环、乐清、苍南、丽水、青田、湖州。


对浙江的姓氏进行溯源寻根,你会发现,浙江是移民占主要成分的省份。


曾经的南蛮之地,后来变成鱼米之乡、天下粮仓,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并随之带来文化、技术,使这里发展成为殷实之地。除了北方南迁,还有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迁来的大量移民。


“陈”姓也是一样。自唐朝以来,从福建迁入的“陈”姓人口就以温、台、丽地区为主要居住区,也有迁往金华、宁波、甚至嘉兴地区的。


北方的人口南迁,南方的人口北迁,汇集于浙江,形成了如今陈氏在这片土地的繁衍生息。张姓、王姓等大姓也是如此。


浙江卫星地图。图源:百度地图


回头再来看看杭州。


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年纪大些的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杭州萝卜绍兴种”,说的是杭州人的祖上是从绍兴迁移过来的。


绍兴人讲宗源,也会想到东晋朝南渡的王谢两大家族,认为自己是大批南迁北人的后代。但这些说法都只是某个时期人口迁移的反映,像“杭州萝卜绍兴种”是清末以后的事。而到了晚清民初,繁盛之下的杭州,名门望族是个绕不过的话题。


民间有“八大姓”的说法,清朝最后一科举人钟毓龙在《说杭州》一书中,就例举了七家:横河桥许家、头发巷丁家、双陈巷高家、状元弄郑家、岳官巷吴家、木场巷叶家、柴木巷万家。


此外,金洞桥徐家、东山弄钟家、元宝街朱家、骆驼桥王家、崔家巷杨家等也曾盛极一时。


虽然,当年旧家宅院基本已消失殆尽,但这些街巷不少仍能寻到踪迹。


趁着春光,不妨可以走走,来一场寻踪问祖的春游,回答心里那个疑问:“你从哪里来?”




更多新闻

来源:有风来Lite

编辑:薛妍辰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