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神秘酒店 | 四段爱恨情仇 一座巴黎丽兹

酒店精品 酒店精品Hotelelitemag 2023-08-06


《HV.酒店视界》短视频节目

由酒店精品传媒采集编辑


每一季,是不同的主题

每一集,是不同的酒店


遥远,却在眼前

生活,值得期盼


每一个期待的目标

《酒店精品》为您全程定制


无论想去哪里

请直接留言私信给我们就好



Travel


第二季


(1)

四段爱恨情仇 一座巴黎丽兹





酒店因人而精彩。酒店的传奇,定是人的传奇。


若将巴黎丽兹酒店比喻为一颗钻石,这座百年老店的名人轶事,就是钻石上一个个棱线分明光彩夺目的切面。


在这颗美钻的亮光里,有着最著名的酒店创始人,最长情的酒店住客,最传奇的文豪故事,最悲情的世纪悬案。


巴黎丽兹酒店


四段如烟往事,爱恨情仇,或许已经足够说明,为何巴黎丽兹酒店开业至今123年,虽极少自我宣传和参加评选,却始终傲居世界酒店头牌。



最著名的酒店创始人


1898年6月1日,巴黎旺多姆广场15号,巴黎丽兹酒店开业。


1898年的巴黎丽兹酒店

巴黎丽兹酒店长廊


这是全球首家在每一间客房里配齐电话、电灯和浴缸的划时代酒店。


它有着路易十六风格与多样化元素交融的开创性设计,精心搜集的英法两国经典家具,厨王奥古斯特·埃斯科菲(Auguste Escoffier)主理的顶级法餐,轰动巴黎社交圈的精彩舞会,以及王公贵族在家中渴望的一切……


比这更重要的,是它倾注了创始人凯撒·里兹的全部心血。


凯撒·里兹

Cesar Ritz


凯撒·里兹(Cesar Ritz, 1850 - 1918)的人生无比励志,这个生长在瑞士小山村里的穷小孩,15岁那年第一次在小镇的小酒店当学徒,却被店主撵走并嫌弃:“你永远干不了这一行,因为你一点天分都没有。”


为了证明自己,17岁的小里兹只身闯荡巴黎,在1867年至1872年的五年时间里摸爬滚打,终于当上一家酒馆的经理,可正赶上1871年法国在色当战役中被普鲁士打败,紧接着巴黎公社革命掀起腥风血雨,他只好从战火中的巴黎逃离。


22岁的凯撒·里兹从此开始居无定所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生涯,长达26年。从维也纳到尼斯、蒙特卡洛、罗马、再到伦敦……大半个欧洲留下了他经营管理酒店的足迹。而1889年受邀担任伦敦萨伏伊酒店Savoy总经理是他职业生涯第一个高峰,40来岁的凯撒·丽兹深刻影响了伦敦酒店文化,就连他的名字都成为英语字典里的新词,“ritzy”,就是奢华、顶级的象征。


凯撒·里兹与酒店保洁团队


可是,“副业”太多的他终于和酒店的老板闹翻,1897年与萨伏伊分道扬镳时,他的铁粉儿威尔士亲王,也是后来的英王爱德华七世还说过:“里兹去哪,我去哪!”


漂泊半生的凯撒·里兹回到了巴黎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他借上一笔钱又倾尽自己全部心血,把旺多姆广场一栋老酒店买下并成功改造,开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巴黎丽兹酒店 Ritz Paris。这时,距离他第一次来到巴黎已经过去了31年。


1898年6月1日,巴黎丽兹酒店开业当天,仿佛全世界的名人都在此齐聚一堂: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航运铁路大亨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百货商店之父约翰·沃納梅克,还有世界著名女星莎拉·伯恩哈特……


48岁的凯撒·里兹迎来人生巅峰。


他创造了“不用看就能看见,不用听就能听见,体贴而不逢迎,热心而不放肆” 的顶级服务境界。那句世界酒店服务业流传甚广的箴言“客人永远是对的”,也是出自他的经典。


凯撒·里兹奠定了现代酒店业的服务精神,他因此被后人誉为“世界奢华酒店之父”。


巴黎丽兹酒店旺多姆餐厅舞会,照片摄于1920年


他的浮雕头像至今仍在巴黎丽兹酒店大堂的墙壁上,默默望着每一位到访的贵客,迎来送往,从无间歇。


巴黎丽兹酒店大堂的凯撒·里兹浮雕头像



最长情的酒店住客


大名鼎鼎的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1883 -1971),法国女性时装香奈儿(Chanel)品牌创始人,二十世纪时尚大师,竟然是巴黎丽兹酒店入住最久不愿离开的客人,而且因此创造了世界酒店最长住客的记录:34年。


可可·香奈儿

Coco Chanel


可可·香奈儿所创造的,与其说是潮流,不如说是革命。她的女性时装事业起步于1910年代,在当时的欧洲,女性被一大堆繁复服饰禁锢着,名媛贵妇穿衣都得别人帮忙,行动极其不便。香奈儿最早想到要从服装上“解放”女性,她率先提出简化女装,追求“轻便、实用”,让女人的身体得到自由。


这个划时代的创想,以及随之而来的前卫设计,立即引起轰动,香奈儿时装很快红遍欧洲。


这些了不起的设计灵感,大部分产生于巴黎丽兹酒店的两间套房。


可可·香奈儿在巴黎丽兹酒店


这位个性十足,一生不愿组建家庭的先锋时装设计师,从1937年起长包巴黎丽兹酒店的304和305两间套房,竟永久居住在了这里。那时,她带着自己心爱的中国屏风、牛皮沙发和古董镜子住进来,又逐渐按自己的喜好在房间里配家具、装饰艺术品,慢慢地,这里就成了她的家,她的心灵归属。


到底是酒店的什么吸引了她?


是对巴黎丽兹的豪华环境和香风缭绕心有期许?是这个贵宾盈门的华丽舞台总能让她捕捉到时代的气息?还是酒店随叫随到的管家服务让她感到不会孤独?


在这里,可可·香奈儿经历了巴黎被德军占领的年代,经历了人生中灿烂和低落的时光。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丽兹酒店给了她温暖和呵护。


可可·香奈儿在巴黎丽兹酒店


于是,她再也不肯离开,直到生命的尽头。


1950年代初,沉寂多年的她再次发威,由于忍不了男性设计师再次将女性置于丰胸扎腰的服装之中,七十高龄的香奈儿抓住机会,重出江湖,在丽兹酒店三层的套房里紧密策划、见人、画图、试装...... 终于,1954年2月5日,举办了一场异常轰动的时装表演。


世界突然发现,香奈儿标志性的小黑裙出现了,黑白主题在宽松和塑形中再次呈现完美的平衡;中性而高雅,极简而舒适已成香奈儿永恒的经典。


影星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身着香奈儿小黑裙


巴黎丽兹酒店,呵护了香奈儿整整34年,从来没有哪位酒店住客像可可·香奈儿这样长情,成就了巴黎丽兹酒店史上的一段传奇。


1971年,88岁高龄的可可·香奈儿因心脏病离世。


巴黎丽兹酒店可可·香奈儿套房


今天,巴黎丽兹酒店的可可·香奈儿套房Coco Chanel Suite按香奈儿经典风格设计,呈现简约明亮的黑白配色和装饰元素,作为神秘传奇的遗产,伴随那个房间里永不为知的故事,永久珍藏。


可可·香奈儿在巴黎丽兹酒店的套房露台



最传奇的文豪故事


作家的故事在巴黎丽兹酒店由来已久。


1898年的酒店开幕典礼上,刚出名不久的27岁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也被邀请来了,看到这么多世界名人越洋跨海跑来捧场,纵酒欢聚,小伙子感到不可思议,也被深深吸引。此后他就常来丽兹酒店,坐在花园咖啡厅里闷头写作,事实证明他在这里很舒服,创作效率很高。在名著《追忆似水年华》中,他满怀感激地赞道:“在丽兹,永远没有人会催你。”


马塞尔·普鲁斯特

Marcel Proust


佛朗西斯·菲茨杰拉德的故事则有点滑稽,这位寄居巴黎,酷爱纸醉金迷的美国青年文豪因《人间天堂》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1920年代名声大噪,也是巴黎丽兹酒店酒吧的常客。有一次,他趁着醉意,向内心喜爱已久的一位女郎献上准备好的一朵兰花,却被拒绝。这位美国作家当场伤心不已,竟将花瓣一片一片吃进嘴里。


佛朗西斯·菲茨杰拉德

Francis Fitzgerald


比起菲茨杰拉德,他的一位好友兼丽兹酒友则更具盛名:对于巴黎丽兹酒店来说,最传奇的文豪故事,非美国大作家海明威(1899-1961, Ernest Hemingway)莫属。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1920年代,年轻的海明威也追梦到巴黎,而且瞬间迷上了丽兹酒店。之后二十几年间,他以巴黎做中转基地,多次去意大利和西班牙战场参战,又前往非洲游猎,直到深入二战烽火中采访导致火线受伤...... 原本囊中羞涩的小战士小作家,在欧洲受到战火洗礼。


每次从前线回到巴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丽兹酒店。高大帅气热血激情的海明威,既是冲锋陷阵的战地记者,又是丽兹酒店酒吧里众所皆知的老泡。


这位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句式简洁,叙事精炼和表达含蓄著称。关于巴黎丽兹酒店,他曾写有两句最简洁的名言:“只有一个理由让人不去丽兹酒店,没钱。”,“当我梦想来世天堂的样子时,场景总是巴黎丽兹酒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巴黎丽兹酒店还是驻法德军的空军指挥部。海明威以美国《科里尔周刊》(Collier's Weekly)战地记者的身份先期潜入巴黎外围,和美军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及法国抵抗军取得联系,他请求给予自己足够兵力,马上带队去“解放”巴黎丽兹酒店,却被当成疯话拒绝。


二战法国战场上的海明威(右)与摄影师(左)及司机(中)

海明威正在研究他自己的进军巴黎路线


结果,喜剧上演了。


1945年8月25日那天,巴黎异常安静,海明威穿上美军军装,带上钢盔,带着几名小伙,开着一辆装有机枪的吉普车出现在巴黎旺多姆广场。他先于法国抵抗运动战士闯进巴黎丽兹酒店,大声问道:“我是来解放巴黎丽兹酒店的,德国人在哪里?”


惊魂未定的酒店总经理回答:“先生,他们早就离开了。而且,我不能让您带着武器进入。”


海明威把枪放回吉普车,重新回到酒店里,先是跑进地窖缴获了大量白兰地,又回到日思夜想的酒吧,一口气连喝了51杯干马提尼。巴黎丽兹酒店的酒保后来回忆道:“他穿着军装发号施令,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位美国将军。”


巴黎丽兹酒店海明威酒吧

海明威在酒吧常坐的位子


海明威的行为显然混淆了战地记者和军人的身份,为此他差点受到军事法庭审判,但胜利的气氛压倒一切,不仅指控被撤销,这位大作家还因“冒着战区炮火做出及时报道”而被授予铜制奖章。


如今,海明威已是巴黎丽兹酒店的一个响亮的文化符号,老酒吧就以这位传奇文豪命名。


VIP客人海明威重返巴黎丽兹酒店酒吧

海明威(右)与凯撒·里兹之子查尔斯·里兹(左)



最悲情的世纪悬案


1918年,巴黎丽兹酒店创始人凯撒·里兹去世,酒店一直由遗孀路易斯和儿子查尔斯·里兹继承,但查尔斯·里兹1976年去世后,酒店进入无人领航的真空期,董事会非常着急。直到1979年,终于由埃及裔英国富商穆罕默德·法耶兹(Mohamed Al-Fayed,1929 - )出价3000万美金收入囊中。


查尔斯·里兹

穆罕默德·法耶兹


严格说,这是巴黎丽兹酒店百年后的第二位主人,直到今天。


从创始人凯撒·里兹,到接盘人穆罕默德·法耶兹,两个家族,跨越两个世纪,传承一家酒店,这在当今资本变幻无常的世界酒店交易市场中,实在堪称另类明星。


而把巴黎丽兹酒店推到风口浪尖上的,竟然也是法耶兹。


1980 年代,英国王妃戴安娜是哈罗德百货的常客。法耶兹通过哈罗德百货赞助了1986年7月的一场马球赛。在这场马球赛上,老法耶兹和他的儿子多迪第一次见到了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1961-1997 )。


“人民的王妃”戴安娜


或许悲剧早在最开始就已注定。


1996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离婚。1997年夏天,老法耶兹在南法安排了一艘游艇供戴安娜度假,他的儿子多迪与戴安娜在度假中的照片随即被狗仔队发了出来。


其实,这是他们真实的相恋。而远离伦敦的丽兹酒店是多迪·法耶兹的家产,也是两人理所当然的聚会点。


这一切,好像是命运在安排,丽兹酒店魂牵梦绕,已身在其中。


戴安娜与多迪·法耶兹


1997年8月30日,戴安娜与多迪从撒丁岛度假后来到巴黎,本想在巴黎丽兹酒店住下,但门外狗仔越聚越多,为了不影响酒店,两人决定饭后离开。


“最后的晚餐”在酒店的帝国套房用完,两人和司机保罗、保镖琼斯通过酒店后面的旋转小门,匆匆同乘一辆黑色奔驰车离开,但还是被在后门蹲守的狗仔队发现。


戴安娜从后门离开巴黎丽兹酒店

多年后公开的事故前照片,可见保镖(左)很谨慎,而司机(右)似乎比较亢奋


奔驰车刚驶出酒店,就被几个狗仔摩托车跟上。为了摆脱狗仔,司机保罗以车速105km/h疾驰,在进入阿尔玛桥隧道后,意外撞上巨大的水泥隔离柱...... 瞬间,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与多迪重伤不治,保镖是唯一的幸存者却在苏醒后对事故失忆。


1999年,法国司法部在终审调查后将车祸归因为司机酒驾超速。


若非亲历过那个年代,很难想象这场意外给全世界带来多大震动,全球有25亿人通过电视收看了戴安娜的葬礼,她死时年仅36岁。戴安娜王妃待人亲和,热衷慈善,深得民心,英国民众将她视为“人民的王妃”。


戴安娜葬礼上的查尔斯王子(右一)及三个孩子


老法耶兹把儿子的遗体送回英国举办伊斯兰葬礼之后,从1998年2月起开始起诉,坚称车祸是英国情报机构精心策划的谋杀,并向英国法院提出175项指控,直指皇室是幕后策划,但始终没有任何证据。


这场世纪悬案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盖棺定论至今,很多人却仍旧无法释怀。在巴黎丽兹酒店里,这个众人皆知的事件,已成不可提起的禁忌。


2016年,巴黎丽兹酒店终于完成了一项为期四年、耗资4.5亿美元的重装,戴安娜和多迪最后走出的那扇旋转小后门已经消失不见。


巴黎丽兹酒店监控拍到了戴安娜走出旋转门的一瞬,时间定格在1997年8月30日


这一旷世悲剧,对巴黎丽兹酒店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保持低调,直到今天。


今年,已是123岁高龄的巴黎丽兹酒店,依然饱含活力,神秘迷人,而且愈显高贵。


其实,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美好传奇,爱恨情仇,还在继续。


帝国套房

旺多姆套房

温莎公爵套房

巴黎丽兹酒店演绎最经典的法式皇家风格

巴黎丽兹酒店走廊

巴黎丽兹酒店的大门继续向世界打开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往期精彩


世界神秘酒店 | 神秘修道院的蜕变(1)

HV.酒店视界 | 套房 与鱼共眠

HV.酒店视界 | 酒店灵魂 设计大师 嘉雅•易普拉辛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