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2年总目录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23-12-16




如何创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笔谈)




中华文明的三道生命线
姜义华(3-5)中国政治经济学原创性理论的三大来源 郑永年 杨丽君(3-10)现代互文化中的中国之哲学研究万俊人(3-19)儒家的现代化转型和新时代中国的理论构建 姚 洋(3-25)坚持“学术中国化”与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陈卫平(3-28)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笔谈)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西方思考“东方”的方法论传统 郑永年(6-5)谈中国古代的亚细亚社会形态沈长云(6-8)

周文与汉制:传统中国的道路

何怀宏(6-12)

王朝国家权力“构造”传统中国社会

鲁西奇(6-15)

“多元一体”与“多源一体”辨析

叶小文(6-18)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

独特性的一个有效工具

孔令栋(6-21)




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




世界历史·亚细亚现象·中国道路

——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何中华(1-5)儒家思想:美国文化基石中的中国理念阿尔弗雷德·霍农 撰
郑春光 韦芊宇    译(1-16)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人类和平的可能性伍晓明(1-27)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

——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李怀印(3-36)作为一个历史世界

——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葛兆光(4-5)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国议题设置任剑涛(5-5)中国语境的社会主义启蒙叙事张 城(5-17)


中国社会形态问题




中国附郭县制度的两种特殊形态

赵逸才(5-44)

秦代地方行政文书的形态

——以里耶秦简为中心刘自稳(5-59)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私:

三大能极结构性纠缠历史逻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姜义华(6-56)

社会形态的二维建构及其功能演进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省思与重置 牛方玉(6-67)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

 宋培军(6-82)






中国哲学研究




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
——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

 陈 来(1-35)

如何生活:一个广义的哲学问题

杨国荣(4-30)

周人所受“大命”本旨发微

程 浩(4-41)“儒家”与“哲学”:错位的话语和歧进的路向——兼论作为情感主义思维方式的“儒家哲学” 崔 罡(4-51)浊气是否有理?——论朱熹理学中善与恶的宇宙论来源  卢盈华(5-121)李卓吾的女性观与明代社会——以“出世丈夫”为线索陈晓杰(5-134)

中国古代“物论”探析

李贤中(6-38)墨家“新义学”思想研究——以儒墨义学思想比较为线索

盖立涛(6-46)




儒学研究




《尚书》是三代之治的经纶大法
刘梦溪(2-5)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说与儒家时间意识的突破

 郑泽绵(2-18)

礼制史上的鹊巢鸠居

——乡礼的礼义及其历史演变顾 涛(2-31)心学批判:基于气学的立场周 磊(6-94)

古礼今学:吴承仕礼学思想略论

吴 飞(6-106)


郑玄的出现:

永元改革与汉代学术形态之变迁

徐建委(1-48)

帝纪微言:《魏书》北魏末诸帝的书写

与东魏北齐正统性的建构

胡胜源(1-64)宋应昌朝鲜讲学活动考——阳明心学在域外的一次“外王”实践  焦 堃(1-77)

改写与重塑:

再论金朝开国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邱靖嘉(2-45)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清代蒙藏关系再思考

——兼论所谓“西藏佛教世界”共同体的成立性问题 钟 焓(2-60)

一本逊清朝廷的政治斗争实录

——论《王忠悫公哀挽录》及相关问题彭玉平(2-77)

墨家远源考论

——先秦墨家与上古的氏族、部落及国家  高华平(3-105)

宋代头子钱的类型与财政性质考论

 陈明光 毛 蕾(3-124)

周代尸祭礼与中国祖先崇拜观念的转型

 胡新生 白 杨(5-33)

自由讲学:新文化运动后期书院的发现

罗志田(6-25)


道德、理念与制度




公民权利、公共规则与公民美德的统一
——公民道德与当代伦理建构的基础与底线考察 李洪卫(1-89)

从“群己权界”到“公私德界”

——道德哲学原理的自由儒学之思郭 萍(1-110)

群体道德与个人道德相辅相成

——对梁启超公德论的一个考察

黄启祥(5-155)




文史新考




《春秋》笔削见义与传统叙事学

——兼论《三国志》《三国志注》之笔削书法 张高评(1-117)

《左传》“荆尸”考

黄 杰(2-105)

《六韬》成书及其版本汇考

王 震(2-116)

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考述

宁稼雨(2-127)

“说体”“托体”与回到“疑古”“信古”之间

——以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为例廖 群(4-87)

汉晋北朝河朔诗考述

陆 路(4-98)

隋唐时期的聚众之禁

——中古国家与宗教仪式关系之一侧面  雷 闻(4-118)

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笺释衍说

侯乃峰(5-75)

重理谶纬文献刍议

张学谦(5-86)

全真道南宗在山东的发现

——关于薛祖师宗派的几处石刻及初步探讨  白如祥(5-101)

毛郑异同与《诗经》经学意趣考论

——以庄存与的视角为中心

辛智慧(5-110)




当代学术纵览




中国史学现代脚注之确立:

以《历史研究》与《文史哲》为中心

陈怀宇(2-145)

中国哲学是如何可能的?

——再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方朝晖(3-51)

海洋资源共享与人文价值

——海域研究的人类学反思 麻国庆(3-64)

幽暗中的薪火:

“评法批儒”运动的学术遗产

 陈 闯(4-77)




中国文论研究




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杨守森(1-131)

宫室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

闫月珍(2-89)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术语之圆通考释与谱系建构

李桂奎(3-143)

中国画笔墨经验中的身体化诗性知识

柯小刚(4-135)

“前后七子”并称与“前七子”塑造之完成

——以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为重点

孙学堂(4-142)




审美文化研究




试释“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以阐述儒学影响为主线严耀中(3-75)

“四皓”: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的符号

范子烨(3-85)

惠特曼的城市想象与生态整体观

——兼议与中国古典道家思想的契合

马 特(3-96)




海外中国学研究




“文化记忆”与早期中国文学中的史诗

——以屈原和《离骚》为例

柯马丁 撰 姚竹铭 顾一心  译

郭西安 校(4-57)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

——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

朱振武(6-138)


古印度符号文字与佛教语言理念及判教

 普 慧  梁枥天(5-142)

突破既有樊篱的遮蔽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新探

魏 建(6-117)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研究




古希腊思想中的秩序与无序

——从耶格尔的《教化》谈起

陈斯一(1-145)

禁忌为法律贡献了什么

黄金兰(1-155)

政治学中的历史之辨

——历史制度主义与历史政治学的比较

 彭 琪 刘 伟(2-154)

近代中国政治身份构建的传统人伦基础

——以康有为“天民”论述为中心  谢丽萍 郭台辉(3-154)古代迎合型自污的政治哲学阐释——以萧何买田为例进行的考察

戴木茅(4-156)

贫困定义的伦理转向及其得失

韦庭学(6-130)


学林春秋




丁山在抗战后方的“跳槽”风波

——从顾颉刚致丁山的一封佚信说起

 郭晓娜 方 辉(6-150)


往期精选


“旅行教授”丁山为何反复“跳槽”?| 郭晓娜  方辉


吴承仕是如何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对待传统礼学的?| 吴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