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懂新冠的AI大佬不是亿万富翁

好奇心君 未来预言机 2023-10-24
有些八卦的背后,藏着一堆的草灰蛇线。
美国纽约每年有个金融会议,叫SOHN会议。名字源于一位犹太裔的华尔街分析师Ira Sohn,他29岁就因癌症去世,于是他的家人、亲友和同事就创办了基金会和这个会议来纪念他。
这个会议每年都邀请一些大佬来参加。今年2023年5月9日,他们就请了当红炸子鸡、人工智能独角兽OpenAI的CEO、亿万富翁Sam Altman 奥特曼来做访谈,而主持访谈的是另一位天才少年兼亿万富翁Patrick Collison。
这两人的背景特别丰富,都可以说是斜杠青年,他们的多重身份和行为,下面还会多次提到。
Sam Altman,1985年出生,犹太人,同性恋,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读了一年后辍学。之后创业、卖掉公司、进了美国顶级孵化器兼天使投资基金Y Combinator并于2014年当上总裁,随着他投资的Airbnb住宿平台、Stripe支付平台、Pinterest设计类网站的崛起,Sam Altman的资产据说涨到了至少5亿美元,随后他于2019年去OpenAI担任CEO至今。

Patrick Collison是1988年出生,爱尔兰人,父亲是机电工程师、母亲是微生物学家。他19岁创业、卖掉,进MIT读书、辍学,搬到硅谷,再次创业:Stripe支付平台并担任CEO至今。随着Stripe达到950亿美元的估值,他也成为了非常年轻的亿万富翁。他的公司Stripe就是Sam Altman投资过的。
Patrick在16岁时曾在欧盟科技竞赛拿到亚军,那一届的冠军是位瑞士女生,叫Silvana Konermann,后来Silvana去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读本科,然后搬到美国,2016年拿到MIT的神经学博士学位,期间在发明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的合成生物学大佬张锋的实验室工作,之后前往斯坦福大学担任生物化学系的助理教授,专攻合成生物学中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
然后,亚军Patrick和冠军Silvana于2019年订婚,2022年结婚。并且,2021年底时,两人共同创立了Arc研究所,联合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希望能集合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人类疾病,比如癌症、免疫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等进行长期的科研攻关。然后这个Arc研究所在2022年拉到6.5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其中亿万富翁Patrick自己出资5亿美元,支持老婆Silvana进行无限制的不用担心经费的随心所欲的科研。


Patrick和老婆Silvana

好了,回到SOHN会议上。两位科技青年兼亿万富翁兼老熟人Sam Altman和Patrick Collison讨论了许多人工智能的内容,我们略过,在这个访谈的末段,两人简短地谈到了新冠。
主持人Patrick问:基于你的经验,你如何看待这些AI安全问题?你认为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又应该如何被监管?
OpenAI CEO Sam:我希望我们不再有另一种合成病原体(synthetic pathogen)导致的全球疫情发生。

听到Sam这样说,Patrick露出会心一笑。为什么笑,我们后面会讲。    
OpenAI CEO Sam:我想我们都同意当前这次新冠疫情不是一次好的经历,虽然与可能发生的情况相比,这并不算太糟糕。但我对此并没有更多的全球协调行动感到惊讶。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全球协调行动。
主持人Patrick继续问:那么我们实际上该怎么做呢?因为我认为与人工智能的监管一样,同样的挑战也适用于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的生产设施并不需要很大,(如果要像国际原子能机构那样)监控和远程监管都比较困难的。
OpenAI CEO Sam:我认为对合成生物学进行监管这个问题比AI的挑战要复杂得多,在AI产业确实有一些这样的特征,比如服务器机房会有巨大的能量消耗和大型图形处理器GPU集群,使得AI监管有可能得以实施。但对合成生物学进行监管我没有过多地思考这个问题,你在这方面是行家,我想问问你,我们应该怎么做。
Sam从这里开始对这个话题打太极,回避问题,他为什么要闭口不言,我们后面会说。而我们的宠妻狂魔、纯真善良的技术直男Patrick没有发现Sam的这一变化,而是陷进了对这一问题的技术分析,开始滔滔不绝他的想法。
主持人Patrick:我们可能没有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对疫情有个能监控的指标,例如对废水进行核酸测序,即使这些事情没法帮我们治疗或预防,但这些措施我们还是应该要做的。
OpenAI CEO Sam:嗯嗯。
主持人Patrick:“还有,要防范合成生物学的攻击,我们竟然没有一个巨大的数据集,比如感染了什么病原体,会导致人们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和健康影响。没有这种数据集太令人抓狂了。”
“然后,对于人们最容易感染的那些传染病的类别,例如新冠病毒就是其中一种,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治疗和疫苗开发上取得更多的进步。”
OpenAI CEO Sam:嗯嗯。
主持人Patrick:“如果真的证实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我想你知道对现有传染病病毒进行轻微修改的一些例子,我们还可能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保护能力。”
“显然,让人担忧的领域将是完全新的病原体,那将是一个无穷的空间等待搜索。”
“然后,你需要考虑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例如受体等等,所以也许你可以用这些来覆盖可能的治疗方式的空间。”
“然后,你需要在更多的疫苗生产能力上进行投资。至少比我们现有的疫苗的生产能力要更多才行。希望mRNA平台和类似的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拥有通用的疫苗生产能力。”
“但是,从这个长篇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我不认为有一种万全之策,即使你做了我刚才说的所有事情,可能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OpenAI CEO Sam:我认为,提高我们的快速响应、治疗和接种能力是一件明显需要做的事情。我本来希望我们现在能有更多的进步。
主持人Patrick:我非常同意这一点,临床试验这个步骤是我们应对新冠病毒的一个瓶颈。我认为这已经被广泛地报道和评论了,我们在疫情早期就有了疫苗的候选品种,本来之后就是大量生产就行了。但是实际上在这之后有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验证疫苗的是否对大多数人都足够有效果以及是否足够安全的临床实验上。导致疫苗很晚才上市。我认为这是整个生物医学领域里,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时,主持人Patrick终于发觉OpenAI CEO Sam想避开这些问题,于是赶忙转去了其它话题。他们的谈话中关于新冠的就这一段。
在这段简短的对话里面有几个信息。
首先是Patrick的会心一笑那里。OpenAI的CEO Sam说的是:我希望我们不再有另一种合成病原体(synthetic pathogen)导致的全球疫情发生。也就是说,在这里,Patrick和Sam的共识是,新冠病毒是一种合成病原体,新冠病毒是合成生物学的一个科研成果,因此,他们不希望再有一种合成病原体再次引发全球疫情。Patrick随后也提到,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新冠病毒是(美国)人为制造的,但从他们的认知来看,他们认为这是合成生物学的成果。而且,合成生物学既能够改造新冠病毒,也能够用于对抗新冠病毒。
合成生物学是指“能够修饰或创造生物有机体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领域。
在1985年的时候,人类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去分离、复制DNA。
到了2013年,我们上面提到的合成生物学大佬张锋,在Science发表论文,首次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进并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使得有这项技术能用于人类的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
张锋的这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突破性,相当于在计算机领域,用晶体管取代真空管一样。


合成生物学大佬张锋

Patrick的老婆Silvana就是张锋的博士生,Silvana现在的专业领域就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Patrick刚刚真金白银投了5亿美元在这上面。所以,Patrick对合成生物学是有一定了解的。
再加上美国对病毒进行Gain-of-Function功能增益研究,这事已经被大量报道,还举办过国会听证会,这些Patrick和Sam都了解的。
所以,第一点,两位美国顶级科技青年领袖、亿万富翁、天才少年Patrick和Sam的共识是:新冠病毒是一种合成病原体。
那为什么OpenAI 的CEO Sam刚说了两句就要在这里打太极、不接Patrick的话、改为要让Patrick唱独角戏呢?是他不懂合成生物学吗?是他真的想听技术直男Patrick分析分析吗?
不是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和Sam的第二重身份:前沿领域投资人有关。
Sam在2021年9月,用自己的钱大手笔地投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TrialSpark。
TrialSpark于2016年在纽约成立,主攻重构药物研发流程,首先从临床实验环节进行优化,希望通过软件、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加速临床实验的过程,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时间从常规的十年以上尽可能缩短。然后TrialSpark的第二步演化是切入新药研发领域,构建新一代的低成本的新药研发平台。
2021年的这轮融资,是TrialSpark的C轮融资,共融资1.5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而在这轮融资中,有红杉等知名风投基金,而其中领投的、也就是投资金额最高的,不是机构,而是个人:OpenAI 的CEO Sam Altman。
所以,与Patrick深度介入并且真金白银地投资下去一样,Sam Altman对这些领域同样不是傻白甜。如果TrialSpark需要,Sam Altman完全可以借机对TrialSpark大肆宣传一番,以推高TrialSpark的公司估值。而Sam Altman的反应,说明他还非常希望对TrialSpark保持低调,不要让TrialSpark出现在更多人的雷达上。
事实上,投资合成生物学的科技大佬远远不止Sam和Patrick两人,还有首富比尔盖茨,还有硅谷风投大佬Peter Thiel,还有Google前CEO&董事长、退休后热心美国军方科研项目的Eric Schmidt施密特(施密特的故事见:《科技公司在战争中获得权力,美资公司直接下场肉搏》)等等等等。这个名单非常非常长。可以说,张锋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出现后,美国这些科技大佬都对合成生物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比尔盖茨、Peter Thiel、施密特

除了投资这个原因外,还有第二个原因,和Sam第三重身份有关。
Sam Altman在2011年成为孵化器兼天使投资基金Y Combinator的合伙人、2014年升任总裁,到2019去OpenAI担任CEO时兼任Y Combinator董事长,再之后2020年离开YC美国董事会,在这期间的九年时间,他主要的努力方向是把Y Combinator做大!做大!做大!
因此,Sam于2018年将Y Combinator扩张到风投基金全球第二大的国家:中国,并邀请陆奇担任Y Combinator中国区CEO。
就在2019年11月21日,YC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多,突然间,母公司YC美国宣布要撤出中国。所有业务由陆奇新成立一个平台来承接。
这时候YC美国的管理层是董事长Sam Altman,CEO是Geoff Ralston。他们认为当前的全球环境和中美地缘环境,不适合将业务扩展到中国,而应该更聚焦在美国。
说人话,就是美国有人不愿意Y Combinator这种促进技术创新的平台出现在中国,不愿意美国的科技孵化机制、智慧、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不希望美国在创新领域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被用来帮助中国发展科技。所以要求YC美国光速断臂,因此Sam Altman和继任者Geoff Ralston就遵照命令行事。
如果各位对芯片行业有了解的话,会发现YC断臂这事和今年芯片业的一件事非常相像。
2023年5月12日,OPPO突然宣布关停旗下的半导体业务:Zeku芯片子公司。3000人团队原地解散。Zeku业务曾经让OPPO 在3年投入500亿,目前即将造出全球第一个3nm的手机AP芯片,触动了美国高通公司的核心利益。Zeku芯片公司说解散就解散,完全没有一些挽救措施,和正常的商业逻辑不一致。因为正常从商业上来讲,芯片子公司即使再不行,也会找个产业上下游接盘,还会进行资产重组,尽可能减少财务损失,还会对员工、专利等IP进行进一步处理。
目前这些措施完全没有,显然是不求回本,只求光速断臂。这和2019年YC美国撤出中国是一模一样的。
也就是说,当前,美国有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在科技领域能够领先美国,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威胁、恐吓、硬性要求、制裁、迫使停业解散、交出商业机密、产业补贴等等,尽一切努力,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把中国的科技能力打压下去。
因此,OPPO连自家下金蛋的金母鸡都无法保住,只能拱手献出、光速就地解散。
而且,2018年,美国商务部下属的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工业安全署)对技术出口加强管控,合成生物学领域,和芯片、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一并成为重点管控、限制技术出口的关键领域之一,绝对禁止对中国出口。美国寄希望于合成生物学、芯片、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成为中国的“卡脖子”困难。
在这2年之后,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爆发。
Sam Altman当然知道这些。
因此,既然新冠病毒+合成生物学这个话题涉及商业机密,也事关美国国家高新科技的敏感政策,可以理解Sam Altman不愿多谈。
我们在2022年的文章《新冠病毒对华人更致命,死亡率高44%》和《俄乌战争启示录:战争广度》里提过,新冠病毒可以被作为生化武器。这是从逻辑上推演出来的。
后来,我发现在2021年,美国海军的一项新技术征文比赛中,有一篇文章《合成生物武器正在到来》获得冠军,并受到美国海军的高度评价。这篇文章对合成生物学的科研进展大加赞赏,认为2013年出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划时代的科技突破,比起之前的PCR技术更便宜、更快、更准确,使得新一代的合成生物武器成为可能,生物战领域将愈发激烈。文章号召美军要对此做好准备,系好扣子,准备好打合成生物战争。
该文章的要点包括:
  •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创造了下一代生物武器,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战略环境。
  • 新冠疫情揭示了人类在战争领域的关键弱点。而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正在成为关键力量。
  • 2013年出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划时代的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具有全新特征并将其插入生物体,进而形成合成生物武器,在技术层面的障碍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攻击的力量是无限的,危险也是无限的。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使合成生物武器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
  • 大多数国家认为传统生物武器不可靠而放弃。与此不同,合成生物武器是通过合成生物学来制造生物武器,其效果、威胁、机制和过程都是新的。
  • 针对整个种族或族裔群体进行“特定种族基因攻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获得特定攻击目标例如国家领导人或高级将领的DNA也很容易。只需邀请目标在你控制的地点共进晚餐。
  • 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前主任Bill Evanina就非常关注中国开展的各种新冠病毒检测。他认为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检测可以用来收集、存储和分析特定的生物特征信息。(话外音:因此必须使用各种方法迫使中国停止进行和新冠相关的所有检测,例如核酸检测。)
  • 该文章同时建议,美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以简化取得别国生物样本的流程、政策障碍和制度障碍,使用标准模板的语言和文本,以便减少获取别国生物样本的障碍,缩短获取时间。(话外音:只许美国取得别国的生物样本,不允许别国取得美国的生物样本,别国做的核酸等检测都是有可疑的。)
  • 此外,还要大力投资军事生物技术,与国家和国际国防、公共卫生、国土安全和情报机构协调,制定全球生物威胁共同作战蓝图,提高对生物威胁的认识。在船只、港口、设施中就能进行积极的生物监视。
  • 同时,投入资源来推动先进生物传感器、诊断工具、对抗手段和其它生物技术的发展。跟进最新的合成生物学的科技进展,明确对现有的合成生物威胁的危险,提高对潜在的和即将出现的合成生物威胁。
  • 美国政府要作为制定灵活有力的应对计划,维护良好的防护设备库存,熟练掌握将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隔离的操作和经验教训,应该经常进行演习,制定应急计划,提高应急反应水平。
  • 推动美国在全球卫生、生物伦理和法规监管类的机构的影响力,以指导符合美国价值观和利益的国际标准。推动其它国家实施及强化执行《生物武器公约》(话外音:但美国一直拒绝在美国实施《生物武器公约》,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拒绝实施《生物武器公约》的国家。
  • 合成生物学的军备竞赛会随之而来。
美国海军的这篇文章点出了美国的霸权行径以及美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野心和危险。
他们已经在这么多方面下了功夫,做足了战争准备了呀。
这也和我们去年一系列的文章所分析的是一致的:《俄乌战争启示录:战争广度》、《科技公司在战争中获得权力,美资公司直接下场肉搏》、《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正规军们打个招呼》、《新冠病毒对华人更致命,死亡率高44%》、《秘密操纵舆论:Graphika和斯坦福大学的分析》、《战争行为需要用战争手段来反制》、《一个吹捧战争的美国资深官僚的养成》、《为战争寻找理由的六个层次》。
而且,这些还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行为。
在今年4月初,拜登说还会有第2次大流行。

同样在今年4月,福奇也说还会有第2次大流行。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学部主任Robert Wachter 一直比较躺,他和他下属的故事见《疫情之下那些色彩斑斓的愚蠢》。他在今年《财富》杂志举办的Brainstorm Health 健康头脑风暴大会上表示,新冠是比较温和的,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比新冠疫情更严重。他援引他与另一位病毒学家Michael Osterholm的讨论作为说明。
Robert Wachter问Osterholm:见到新冠这种大疫情感觉如何?
Osterholm说:新冠疫情并不严重呀。想象一下,要是有病毒和新冠有同样的传染性,甚至更具传染性,但却像埃博拉病毒一样致命,死亡率能高到五分之一甚至更高,那才叫严重。我们很幸运,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并不是埃博拉那么高。
好吧,既然美国军方在密锣紧鼓地做着合成生物战争的长期准备,拜登、福奇、诸多美国专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应对比新冠病毒更严重的大疫情,那么,合成生物战争的恐怖就会一直悬在70亿全人类的脑袋上方。
总结
在整体层面,目前各个条线各个维度都有战争,对我们中国企业的制裁也是愈发的猖狂,认知战、抹黑战争高频次地进行,军事威胁已经到了我们家门口……
即,目前是生物战、认知战、颜色革命、经济战、产业战、科技战、金融战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战争。虽然没有宣战,但是实际上这些战争已经在进行中。
而且,像以传染病为代表的合成生物战、以造谣为代表的认知战,是没有前后方之分的。全国都是前线,全国人民都被陷于前线,全国上下全体中国人民,每天都被迫亲身卷入合成生物战和认知战。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整体形势
具体到合成生物学的层面,既然美国的合成生物战争准备在密锣紧鼓地进行中,武器研发、科研准备、资金投入、装备库存、后勤准备、监测工具、设施和流程,美国政府应对的职责、应对计划、在国际组织应该怎么做,等等,美国在各个条线的战争准备都在做。
只要美国继续大力发展合成生物武器,密锣紧鼓进行合成生物战争准备,那么,合成生物战争的恐怖就会长期悬在70亿全人类的脑袋上方。
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
我们大概是回不到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时光了,回不到不戴口罩的日子了。
当然,从理论上来讲,要回到美好的老时光也不是不行,以下6点同时做到也许有可能:
1. 美军放弃进行生物战,放弃进行合成生物战的战争准备
2. 美军解散生物战部队、关闭美国在全球的生物实验室
3. 美军放弃将合成生物学的科技应用到战争中
4. 美国停止对生物战、生物武器的科研,停止投资军事生物技术
5. 美国放弃颠覆其它国家政权,放弃对外扩张
6. 美国放弃通过国际组织、法规监管类机构来损害他国利益
以上6条有任何一条做不到,我们都将会面临合成生物战的威胁,面临着美国海军所说的:合成生物学催生的生物战争恐怖。
那么,我们这代人,要面对合成生物学武器的攻击,要面对歇斯底里的认知战,那估计口罩要戴一辈子了。
除非美国彻底垮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