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 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耦合机制的实证分析

金融监管研究 金融监管研究 2022-04-24


作者:王金涛,逯进

单位: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2019年第8期

原文标题: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耦合机制的实证分析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不断释放的制度红利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自2000年以来,过去以高强度投资、海量劳动力投入为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逐渐显露疲态,特别是在金融改革滞后、技术创新缺乏原生动力的基础条件下,始终没有构建起安全稳健的金融环境与高效可靠的技术创新体系,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滞。另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开始叠加出现,资金“脱实向虚”趋势明显,核心技术创新依旧不足,加之当下国际经济格局的冲撞与重构,经济金融风险持续加大,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已构成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演化的重要表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战略目标,以期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统筹三者之间的协同共进。


创新点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有以下几方面边际贡献,第一,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本文基于系统论的分析视角,引入系统耦合思想,构建“三系统耦合”模型,以系统耦合模型作为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对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协调发展特性做出解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空间匹配特征做出进一步探讨。
第二,基于现实与理论层面,本文对三者的内在逻辑与动态演化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协调逻辑、发展脉络以及演变机制。这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市场化生态系统以及缓解虚拟经济对自主创新体系的挤出效应与抑制效应,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
第一,我国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改革的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0.04提升至2016年的0.22,技术创新综合指数在前期增长趋势平缓,这主要源于技术创新各二级指标的缓慢增长态势。市场化综合指数波动上升,呈现“S”型发展态势,意味着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已取得成效。金融风险防范指数呈下降态势,这反映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形势愈发严峻。
第二, 在考察期间内,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分别为639%、582%、289%以及177%,全国的三系统耦合度由勉强协调阶段提升至初级协调阶段,系统耦合的整体演进较为缓慢,且区域差异明显。
第三,从耦合构成机制看,三系统耦合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协调度,未来可进一步通过释放发展度的潜力来提升系统耦合度。“金融风险防范-市场化改革”的耦合度对三系统耦合度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因此,我国应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以市场化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二类子系统的耦合度和空间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表明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三系统耦合提升的瓶颈。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有效突破技术创新的阈值,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化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推进系统耦合内生演化的关键。


启示与政策建议
第一,进入新常态后,随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深化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改革呈现加速增长,但防范金融风险的形势愈发严峻,需要谨慎对待。
第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系统耦合发展较快,形成高耦合区域,东北和西部地区的系统耦合构成低耦合连绵区。因此,今后如何提升西部、东北地区的耦合度,成为进一步提升系统耦合的突破点。
第三,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各地区需要以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化解金融风险,最终实现以“市场化改革-金融风险防范”为引领、技术创新为有效支撑的内涵式发展,推动系统耦合不断向更高层次跃迁。


本文为精编版,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思考,全文详见《金融监管研究》2019年第8期。


——相关链接——
绿色信贷支持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实体企业融资结构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问题和改革研究
我国中长期的经济风险:一个新的评估框架
金融周期视角下区域金融风险差异化防控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