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今天,我们公众号的订阅量超过30000了

王强律师 联盛刑事研究 2024-05-22

01

总用户数“30080”位

结束为期九天“一带一路”东盟法律制度及国际仲裁研学班的学习,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收获了许多高密度的知识。但也耽误了不少工作进程,回来老王便进入了补课模式。

根据预约日程,昨天与团队董冰博士、刘康律师一起,到上海办公室接待了某地首起内幕交易案的家属,为其做了2个多小时的咨询答疑。当事人直言不讳,“王主任,我们在上海、江西见了五、六批律师,您团队是我见过最专业的,不过我们现在经济困难,只要您的报价我们能够接受,可以马上办理委托”。

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仍感到愉悦和欣慰。无关案件能否签单,也无关金钱收入。这些对于律师来说,满足感远远比不上当事人的专业认可。再次说明,我们团队近三年来在证券纠纷解决上投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是有成效的。在能够给当事人专业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职业荣誉和情绪价值。

订阅数30080:截至2024年5月21日
回到无锡,睡前照例翻阅团队经营的“联盛刑事研究”公众号,一行数字不经意映入眼帘,总用户数“30080”位,不觉思绪翻涌。这标志着从2014年11月我创建该公号,经过近10年时间,在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中律师刑事业务这样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没有通过炒作或涨粉技巧,而是依仗持续的专业精进和原创输出,终于迈过了当年看来遥不可及的3万粉门槛。对大号来说,这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关注量点点滴滴、聚沙成塔辛苦积累起来的,它见证了我们孜孜不倦的专业坚持,也见证了我们小团队、小律师的成长和逆袭。
回想十年前从检察转行律师,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02

老王,你1年时间做到了许多律师5年才做到的事。”

2014年9月1日,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我结束为期十年的检察生涯,开始了实习律师的角色。虽然,有体制工作的基础,也做过基层院的副检察长,来到无锡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人脉和资源,与所有新入行律师一样,面临着生存问题。

老王作为检察官时的青葱形象

如何渡过行业淘汰期?现在回想,一是比较幸运地找到了法大87届校友范凯洲主任开办的法舟律所(现联盛无锡所),有了一个与自身特长齿轮咬合稳定的执业平台。对于新手律师来说,执业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宝马在高速公路上轻松跑上140km/h,在泥泞的道路中却只能跑30km/h,自身能力固然重要,平台的托举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我入职时,范主任向我介绍,法舟所的刑事业务基础很好,但像他、杜峥律师等一批律师已经转型了,基本不再做刑事业务,需要有人来做法舟刑事业务的牵头人,而我的从检经验、对刑事领域的驾轻就熟,非常适合这个定位。于是,转身律师的老王从此便一头扎入了刑事业务领域,一做就是十年,至今90%以上的业务还是重大刑事案件,这在无锡这样法律服务体量的二线城市中是不多见的。

刚做实习律师时的老王

2015年在五爱路老法舟办公地点
平台提供了舞台,唱戏还得靠自己。在人生地不熟的无锡,我的案源在哪里?执业之初,我就清醒的认识到,不能迫切的招揽案源,你去追案源,案源会跑掉。只有增强自身的底力和形象,吸引过来找你的案源才能双向奔赴,稳固牢靠。

对我来说,没有背景和资源,专业是唯一的出路。如何修炼专业?实习期间,我主要就是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写文章,我那时候收藏了各类网站的投稿信箱,经常写作投稿。记得在正义网法律博客上写的最多。通过高频度的写作和曝光,许多文章被转发在网站上和官方公号上,逐渐有许多人知道了我,在接触过程中又发现我的刑事法律功底确实很好,变成了好友,给了很多建议和指导。有了一些影响后,后来在遇到热点事件时,不少媒体平台还找我约稿。慢慢延伸,不断得到业界的认可。特别是当时律所平台和同事,对我写的文章总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和转发,有的时候造成了朋友圈的刷屏。所以,在无锡律师届,大家很快就知道,法舟所有一个老王专门做刑事案件,很专业。

在日本参观学习:那时老王还没成为老王

第二件事就是整理了《刑事审判参考》电子版。在做检察官时,就常常学习这个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案例集合,但是纸质书籍很难检索和周全。做律师之后,就想把这些案例做成电子版方便查阅、学习。当时偶然发现,已经有许多律师和法律爱好者将零散的案例发布到网上了。我就按照案例的编号,一个个按顺序下载整理。少数网上没有的,就找到书本扫描转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地编纂、校对,终于将当时发布的1000多个案例一个不落地汇编成册,共500余万字。为了把自己的“呕心之作”分享给更多的刑事法律学人,我就建立了“法舟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公众号(联盛刑事研究前身),发布了分享信息。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国各地的律师和司法机关人员加我微信或通过邮箱索要这份资料。我微信中4000多微信好友,大约一半是这个时间添加的。执业前几年,我去全国各地的检察院办案,很多次承办检察官点名道姓的对我说,“你是xx律师吧,你编的审判参考电子版很好,我们也在看”。

我做的上面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和我的专业背景。当然,为了这一目的,我还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活动,比如我参加了2015年无锡律协的辩论赛,帮助团队得到了直属所第一和全市第二的成绩;参加了2016年江苏省⾸届律师职业技能⼤赛法律⽂书比赛,得到了一等奖等等。这让我在执业初期就有了一定的“名声积累”。

2016年,老王参加江苏省首届律师职业技能大赛

这种“名声积累”是很有用的。不完全统计,在执业之初,我有将近70%的案源来自于律所内部,而现在这个比例降低到20-30%,另外大约70%的案源来自慕名而来或同行推荐,这种主动而来或同行推荐的案件在没有信任基础、没有“名声积累”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2016年的某天和王一静主任聊天时,他带有鼓励意味地对我说,“老王,你1年时间做到了许多律师5年才做到的事。”

03

文章是刑事律师成本最低的宣传、获客方式。

我经常会遇到年轻律师诉说自己的执业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案源焦虑。我不懂民商事律师如何经营案源,但对刑事律师如何开拓案源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要了解民商事律师和刑事律师获客的不同。民商事律师只要攻略几个顾问单位,就可以获得法律服务产品源源不断地反复采购,所以,维护客户关系很重要。而刑事律师则不相同,没有固定的客户,也基本没有重复获客的机会,能做的只能是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公众知道自己,在遇到刑事法律问题时想到你。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市面上有名的、曝光度高的律师往往是刑事律师,民商事律师反而要低调,“闷声大发财”。所以,刑事律师经营案源,本质上是经营知名度。 

法舟辩论队:老王参加辩论赛,靠的不是嘴快,

靠的是强大的逻辑
有不少年轻律师说,我也写了文章,但是没人看。这几年微信阅读量很低,抖音流量不错,我想搞直播。

对此,我个人观点是,对大多数律师来说,专业展示更加适合文字而不是视频。文字具有逻辑性和沉淀性,能展现法律之美,能历经数年而犹在。当然,视频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浏览量大,能反映律师的综合形象,生动明快。但视频无法对法律问题做深入、专业分析,更多是限于常识解答,可能获得婚姻家事、借贷纠纷、简单刑案等常见小额案件,但一般难以获得重大案件。

我也注意到很多律师的视频,有的正襟危坐侃侃而谈,有的则是嬉笑俏皮虎狼之词。对于前者,往往被一划而过,因为公众并不喜欢被说教,所以浏览量寥寥。对于后者,短期内可能获得大量流量,但博眼球的言论会不可逆转的损伤律师的专业形象,不利于长期发展。不过,在迅速获得认知度方面,视频的确有其天然优势。

微信的阅读量客观来说,确实存在下滑。但阅览者往往是有兴趣、有需要的,哪怕只有三十人、五十人阅看,这三、五十人就是你的“真爱”,是真正认可你的文章,与你有共鸣的人,所以,不怕阅览量少,就怕不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做不成事的,反过来,在长期坚持的耕耘效应下,几千、几万的忠实拥趸也不是不能做到。

老王何时成了老王?也许只有发际线知道

我们团队的刘康律师原来写东西也总是没人看,近期的两篇文章一篇5000+的阅读量,一篇7000+的阅读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读者中有一半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认可了他的专业能力,这就是他日后发展的“无形资产”,播下的种子,可能就在将来的不经意中结果。

当然文字不一定集中在微信,有许多律师以今日头条、知乎、小红书、博客等为据点,输出高质量的原创,效果也很好。

04

独行快,众行远。团队由小到大,接力奔跑。

我做实习律师的时候,所里大约只有我一人专职做刑事案件,没有团队。2015年的时候,做过检察官和政府工作的郑夏律师来了,我们两人成组。2016年的时候,我收了第一个徒弟,窦荣红律师,我们三人成团。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李天奇律师、何昀颖律师(二徒弟)、夏廷轩律师(三徒弟)、刘康律师(四徒弟)、张幸律师、杨国华律师、王锐律师、董冰博士等等。

这些律师迅速成长,有的成为刑事团队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刑事和某项业务的交叉骨干律师。前者如刘康律师,他现在是信息网络犯罪辩护和电子数据质证领域的专家。后者如窦荣红律师,她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有理工科背景。现在成为环保案件、建设工程案件和合规领域的复合专业骨干,前几天,她和王锐律师两位“巾帼”代表刑事团队参加有400多位律师的联盛律师体系的产品服务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成长明显。

从小到大:2020年时的团队

我们这个团队是名副其实的刑事团队,刑事业务占比70%以上。差不多10几名律师专做刑事案件,别说在无锡,在整个苏南地区都是少见的。团队中五人从事过检察官工作、一人从事过警官工作,我们还有多名从事过法官工作(刑庭庭长)的顾问,还有高校教师董冰博士,所以,对案件分析的公检法视角完整、没有盲区,学术能力和办案能力是非常强的。

我们在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团队评比中,获得了四次专业(刑事)团队(共评选了五次)。这一成绩可能在无锡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中是仅有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以说,我们团队从来没有停歇过提高自己,一直在奔跑。

优秀团队证书:团队先后四次获此称号

05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4年11月,那时老王刚做实习律师,没有队友,没有团队,对律师行业知之甚少。只知道,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小律师,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懵懂认识,促使创立了“联盛刑事研究”公号的前身——“法舟刑事辩护研究中心”。

从那之后,这个公众号主要经历了五个维护者,老王本人、郑夏律师、窦荣红律师、何昀颖律师和刘康律师。

可能最“辉煌”的还属老王维护期间。那个时候老王执业之初,事情不多,特别喜欢研究、收集生僻的、故纸堆中的法律文件,找到了一个大众不熟知、又有价值的法律文件,马上放到公号上,屡屡引来不少点击。还喜欢总结法律规定,进行表格式输出,网上流传甚广的《遇到这53种情形,可以申请非法证据排除》《非法证据排除情形汇总(第二版)——共65种情形 》就是老王总结的,到现在这个非法证据排除表很多刑事律师都在用。当时有一个智合研究院,给律所公众号浏览量进行排名,“法舟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屡屡进入全国前20名,巅峰时进入前10名也不在话下。不过这一阶段,公号比较粗放,以转载为主,原创为辅。

高光时刻:2016年8月法舟刑事辩护研究中心获中国律所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第9名

后来进入了郑夏律师的管理阶段。郑夏律师学的是知识产权方向,是吴汉东泰斗的硕士,因为检察工作经历而与刑事辩护结缘。他喜欢研究前沿和网络的东西。那时候国内还没几个人研究虚拟货币,但他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领域,规划布局。不仅成为虚拟货币纠纷的法律问题专家,而且在盘古论坛等虚拟货币领域的网络社区小有名气,不少当事人遇到问题从网上咨询,成为线下客户。公众号交给郑律师时,大约有1.7万粉丝。郑律师维护期间,发了一些关于虚拟货币领域的研究文章和他的个人原创,粉丝大约涨到2.2万左右。

最后进入了窦荣红律师、何昀颖律师和刘康律师管理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公号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就是团队一致商议决定不再进行转载,而是只发原创,且集中于经济、商事犯罪、白领和企业违法涉罪问题的研究。原因是,我们认为无锡作为工商业重镇,民营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中小企业众多是基本现状,也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特征。作为无锡本土律师团队,应当回应这种现状和需要,成为解决本地企业刑事困境和刑事纠纷的专家团队。

所以,我们做了两点调整,一是团队定位从刑事业务团队精确到经济领域刑事困境和纠纷解决,面向企业客户和白领客户,处理企业、白领面临的底层风险。二是成员差异化发展,实现企业不同类型风险的处理能力全覆盖。比如老王主要是职务犯罪(公职人员、白领人员)、证券违法犯罪、企业反舞弊;郑夏律师主要是知识产权和虚拟货币纠纷;李天奇律师主要是刑事控告、企业权益保护;杨国华律师主要是财税违法犯罪;张幸律师负责商业秘密案件的辩护与控告;刘康律师主要负责网络犯罪(既包括计算机犯罪,还包括电信诈骗、开设赌场等依托网络开展的犯罪)等等。还有其他专人负责环保案件、金融案件、海关案件等等。

在这样的定位转变下,公号不再以“吸粉”为目标,而是以原创和专业展示为目标,所以这个阶段,关注量上涨是最慢的,我印象中,从2.2万关注到3万关注,跨越了5年时间左右。虽然时间漫长,但我们认为这个阶段也是团队发展基础最好、最坚实的阶段。

06

关注与点赞是我们原创的动力。

长久以来,老王和团队对广大粉丝的支持和陪伴是非常感谢的。为了回馈大家,我们之前汇编了许多电子资料,包括《无罪案例汇编》《受贿案件裁判观点集成》《公报案例汇编》等等,免费发送给大家学习研究。借此跨过3万粉丝门槛之机,我们计划筹划更多的有用资料,敬送给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在法律道路上各尽其力。

敬请关注。谢谢。


律 师 简 介



王强律师


高级合伙人、分所党支部书记、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无锡律协刑委会主任

     

业务领域:合规经营、合规培训;反商业贿赂、反舞弊调查;公职人员、企业人员职务犯罪辩护;证券期货行政、刑事纠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战略发展咨询。


王强,三级律师;无锡市十佳青年律师、优秀专业(刑事)律师、优秀专业团队(刑事)负责人、名优律师培养对象(第一层次);首届江苏省律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律师行业优秀党员、中国政法大学MBA校友实践导师。曾从事检察工作多年,担任过基层副检察长,荣立三等功三次。长期从事重大刑事案件办理,对刑事辩护及定罪量刑有专业见解,信奉“精工细作、精打细算、精诚所至、精益求精”的执业理念。


全国统一热线:400-828-8528

官网:www.lexiance.cn

总部: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69-2号(华东饭店西侧)

电话:(025)83286688/83286699


南京办公室:南京市鼓楼区集慧路16号联创大厦B座7层

电话:(025)84215293


无锡:无锡市滨湖区隐秀路800号上海中心城开国际西塔12楼     

电话:(0510)8888 0007


泰州:泰州市高新区海陵南路179号华诚大厦写字楼A塔21、22层

电话:(0523)86885330


江阴:江阴市长江路777号恒天东方广场1号楼22-23楼

电话:(0510)86289355


上海: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东方明珠凯旋中心顶楼  

电话:(021)58460986


南通:南通市人民中路219号尚东国际5号楼10层 

电话:(0513)55085230 


靖江:靖江市人民南路德禧隆商业街1号楼3楼

电话:(0523)84837133


宜兴:宜兴市解放东路886号东氿大厦20楼   

电话:(0510)81738111  


宿迁:宿迁市湖滨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保险小镇)知新楼5层    

电话:(0527)82991660


淮安:淮安市清江浦区金融中心B5座8楼

电话:(0517)83807799


吉隆: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昌盛路

电话:(0892)8282580


注:加入太湖畔刑事实务交流群请后台留言:入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