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秦制VS周制:​一部两千年血写的史实

雨中红莲 2022-09-12


秦制VS周制:

一部两千年血写的史实

文:先知书店  编:荞麦


自武汉疫情以来,西安是所有城市中严密封控的开端,半年多以前,它被紧急按下暂停键,由于疫情突发,很多人都慌了神,就连政府也在一时之间束手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面临上级乃至整个社会的强烈问责。


这之后,很多有严重疫情的城市都被“有形的大手”所控制,政府不断加大管控力度,城市面临摇摆。


面对汹涌的疫情,大政府的体制惯性再次被激发、彰显而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在这种制度文明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张力中摇摆不定。


封城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同时也在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以及社会运行机制。


但是,很少有人能注意道,城市严密管控的逻辑其实在历史上早已有其身影,这一强有力管控措施的思维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



▌集体秩序VS个体自由:秦制的利弊


管控思维尽管是当下疫情反复的结果,但它背后却体现着中国由来已久的秦制传统,秦制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影响有利也有弊。


关于这种制度的利弊之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周秦之争,或称封建与郡县之争等。


这种争论已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历史的一个主题。

历朝历代或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抑或迫于不同的时势,实施过不同形式的周制,但秦制则一直作为帝国政权的最主要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治理实践当中。


反对周制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最早由李斯提出,他从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交战形式出发,论述了封建制度下,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攻伐,以至于“天下共苦”,所以应废封建而“求其宁息”。


而秦亡后,汉立,刘邦有恢复周制之心,张良得知,遂进谏云“故旧坟墓,与谁取天下乎?”张良其意也在反封建,而“谁与取天下”之言较之“暴秦”的“求天下宁息”之意,其中意味颇深长。


后世论秦制之优于周制,首推柳宗元。面对安史之乱和中唐以后的藩镇割据局势,柳宗元内心无比忧虑,他从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入手,提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样振聋发聩的观点。


然而,周制的支持者自然也提出了相当的论述,用以反驳郡县制的支持者们。汉代的贾谊就认为,正是由于秦变革了封建制,进而扰乱了周代以来关于“位”的政制安排,天下才会“动”。

近代谭嗣同对秦制则极尽尖锐批评之意: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本质来看,周秦之争背后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但更为隐蔽的则是集体秩序与个人自由的权力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存在着一种难以调和的张力,成为古代中国制度安排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在秦制之下,表面来看,中国王朝更迭不断,但实际上,这一制度结构却又异常稳固。正如社会学家赵鼎新所描述的那样:

世界史上其它诸帝国一旦灭隳则不复重兴,唯有帝制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迨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间虽历经数番朝代兴衰隆替,但一个相似的帝国政体却得以延运续祚、绵久不绝。

 
▌一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问题”

秦晖说,所谓的秦制有效说穿了就是君子斗不过小人,文明人斗不过野蛮人,选择手段的人斗不过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本位到大共同体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
 
◎大共同体是一种效率第一的强人政治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愈演愈烈,在战争的推动下,富国强兵的逻辑压倒了一切,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只有野蛮才能战胜文明。国家越来越少,杀人越来越多。只有效率最高、道德水准最低的国家能够幸存。
 
因此,封建制、贵族制和礼制等一切“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东西,都逐渐让位给效率至上的郡县制、科层制和中央集权。
 
◎大共同体强大但又会周期性的崩溃
 
秦一举扫清六合,席卷天下的气势,宛若摧枯拉朽,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而秦转眼土崩瓦解,迅速败亡,宛若枯枝败叶被狂风席卷,又是何等的惨痛悲凉。

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承平之时,“秦制”效率极高,往往威服天下。
 
而衰落之时又会造成空前的浩劫,据学者测算,每次“改朝换代”人口通常都要减少一半以上,甚至60%以上。

秦制的方式虽千变万化,宗旨只有一条:服服帖帖做大一统下的臣民。在秦制下,全社会只能有一个声音,这是统治者的声音;只有一个旋律,这就是统治者的主旋律。

有两个脑筋不需要转弯却无人意识到的问题:
 
问题一:秦始皇死了,大秦被推翻了,大秦人民并没有获得幸福。
 
问题二:秦始皇死了,大秦被推翻了,大秦人民并没有获得幸福,但也要庆贺秦始皇死得好。

正如两个问题一样,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秦制——立足于天下一家的大一统和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才是导致两千多年苦难历史的最重要的原因。

假使这样的观念没有革新,即使两千多年过去,秦帝国其实仍会活在我们心中。


▌反思古今之变,警惕强国家的传统

人们对待周秦之变的争论,一定程度也是对待强国家传统的不同态度。在古代中国,对强国家传统的反思虽然一直存在,但却一直缺少能够真正突破它的新制度因素。

到了近现代,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使得人们对强国家传统的反思变得更多、更深刻、也更有效。人们对强国家传统的警惕也变得越来越敏感。

但是,再深刻的变革与反思,也无法瞬间抹去数千年文明留下的印记。

何况,关于强国家传统的对立两面,不仅仅只是古代需要面临的议题,也是当代中外社会均需警惕、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推荐赵鼎新教授的两部佳作:《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儒法国家:中国历史新论》
 
· 秦朝的灭亡只不过是一个结果,而《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关注的是产生这一制度的土壤:

哪怕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要抓住周秦之际的大变局——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从而看清历史的前进方向。

这一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兴衰荣辱的制度,其实早在东周尽头,儒法帝国冉冉升起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

· 在《儒法国家》一书中,作者则对公元前11世纪至清朝灭亡的中华帝制的历史进行了一项全新的讨论:

这项研究首先揭示了一些可以解释“中国如何以及为何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朝一统下发展出官僚制帝国”的因素。

虽然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宗教、技术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但是儒法体制却延存了两千多年。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韧性体制的存在,尽管中国从北宋时期开始就经济繁荣、技术先进,但是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展出工业资本主义。

在考察这一政治体制的本质时,赵鼎新教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中国历史,即强调结构性力量与社会机制在塑造历史动力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赵鼎新是芝加哥大学的终身教授,在海外华人学者中,论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取得的学术地位,很少有比赵鼎新老师更高的。

读这本书,不光是读历史,而且是在一种新的眼光下——用国家能力、历史语境、实用主义、效率战争、儒法国家等等有别于传统著作的全新视野重新审视这两段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从根源反思如何走出几千年的帝制文化。
 
有人说,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洞察去回望历史,决定着我们用什么样的视野和智识来关切现实,塑造未来。因此,推荐这两本视角独特,既能拓宽历史视野,又能获得现实洞察的书,温馨提醒: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少量老师的亲笔签名书,您可点击下图或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书,购书即赞赏。


荐读(请点击标题):

西安事变,原来如此

“决定性瞬间”,中国人没有真正读懂对“最熟悉的日本”,其实我们误解最深莫言获诺奖的,到底是部什么作品,为何有人要攻击,他们看过吗?“窑洞对”:逃不脱的“历史周期律”?斯大林女儿为何放弃优渥生活投奔美国?深入骨髓: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张维迎: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普通人他是中国两百年来思路最清晰的领导人奥威尔与《一九八四》大萧条的11个特点今年高考语文又考《红楼梦》!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张维迎和张维为,你信谁?
鲁迅的这些话,仿佛就是说给今天的人听的!《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现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里根:如果正义足够勇敢,那么恶魔将失去力量木心: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

一旦失去自由,人们就会崇拜邪恶

最好的预言家就是历史学家

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的态度

绝版: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真正的“全集”国士无双:不该被人们忘记的伍连德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的最后一根稻草该不该信任任泽平?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讲真言是最大的勇气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不要活在童话里酒局识人术,你说的每句话都在暴露你!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疯狂的绞肉机:法家文化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民国最后的精神贵族:《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推荐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人云亦云的讹错★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日本有一个很悠久的传统,就是研究中国★一位县委书记的中途离场★一切建于荒谬的高墙,终将倒于荒诞★伪精英的六大病征★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活在新闻里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商鞅虽死,其强国之术流传至今
★惨烈朝战:《最寒冷的冬天》★80年代人的勇敢,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辛亥110周年,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历史遗产?★一个人不讲道理的7种表现★阴谋论为什么这么流行?
★《长津湖》火了,但想知道真实历史还是得看他的作品
★ 苏联xx简史
★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各国如何庆祝国庆?
★历史深处的民国:想了解近代百年,有它就够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我泪流满面★“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

🌹阅读原文支持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