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聊海外华人社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达人斯堂笔记 Author 吴嘉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吴嘉  中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七七级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末赴美,先后在高校、咨询公司和联邦政府供职。她在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任职的二十余年间访问过80多个国家,并先后被派往美国驻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摩洛哥、加纳、阿尔巴尼亚等外交使团工作,参与起草、制定、实施了多项外援条例、政策与计划,经手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项目。

工作之余,吴嘉女士笔耕不辍,已正式出版发行的文集包括:

- 《飞去来兮》(2007)(燕山出版社)

-《天地一飞鸿》(2014)(《光明日报》出版社)

-《鸿斋书话》(2021)(台湾学人出版社)

- 《秋水集》(2021)(美国南方出版社)

-《过眼风云---巴基斯坦驻外日记》(2023)(台湾学人出版社)

吴嘉女士的部分文章散见于下列书籍:

- 《那三届》(人民出版社)

-《书写@千山外》(台湾商务印书馆)

-《相遇文化原乡》(花城出版社)

-《丝路艺术》(漓江出版社)

吴嘉女士曾在《美华商报》、《华盛顿邮报》(华人办)等华文报刊上开设专栏,也曾经常为《世界周刊》撰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据报道,最近在美国各大城市,有几位华人社团领袖如会长、理事、顾问之类被联邦调查局请进去了,而且说是荷枪实弹冲进了家里。请去的理由诸多,其中一项是,这些人涉嫌为中国做事,是中国的代理人,却没有按照美国法律去司法部注册。

什么是代理人?简单交代一下,早在1938年,美国国会就出台了《外国代理人登记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简称 FARA)。外国代理人包括外国政府、政治组织、公司或个人,以及为外国政府或政治组织工作的美国人。这些代理人必须向美国司法部注册,并在活动开始后的指定日期内提交详细的登记文件,包括其与外国政府或组织的关系、资金来源和用途、活动描述等信息。无疑,制定这一法律的目的,是监管和规范外国代理人在美国从事宣传和政治活动,并防止潜在的外国干涉。

近年来,鉴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对外宣传工作的不断加强,美国政府开始关注外国媒体机构的活动和影响力,执行力度明显加大。香港《星岛日报》美国版也被贴上“外国代理人”标签,这个登记要求应该是在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的背景下作出的。

现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不见缓和的迹象,我们这些在美国的华人身处夹缝之中,搞不好就会遭遇池鱼之殃,老实说,首当其冲的,也许就是那些侨领。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他们好像与中国及其驻美机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暗中为中国服务的嫌疑最大。是焉?非焉?我们普通良民当然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被怀疑猜忌的现实是我们大家都要面对的。人各有志,那些真正负有特殊使命的华人另当别论,而那些其实与中国无关,仅是热心公益的侨领们最需要警醒一下,有一种智慧叫谨言慎行,这时正用得上,免得无端地被误解,被冤枉,以至被请走,悔之晚矣。

多年前,我写过几篇调侃侨领的游戏文章,第一篇发表时用的是笔名,担心读者对号入座,不小心开罪了朋友,因为我的朋友中就有不少热心的侨领。还好,大多数朋友们看过后都一笑了之,莫逆于心,并未伤及友情。时隔数年,海外华人社团有增无减,侨领的数目想必又大大超过了当年。看到一个笑话,好像是北美崔哥的段子。说走在多伦多的唐人街上,如果前面并排走着三个中国人,左边那人一定是某同乡会会长,右边那人是中文学校校长,中间那位呢?是合唱团团长。看来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已经不合潮流,应该篡改成“三人行,必有一长”。

华人社团如此之多,自然需要大量的侨领,会不会将多兵少呢?据说不会,比如最普通的同乡会,入会的标准尽量放宽,海纳百川,来者不拒。如最牛的某某同乡会,其同乡的定义囊括任何在该地生活过、学习过,甚至出差过、旅游过的人。同乡会本来就是联谊娱乐团体,春游园、夏烧烤、秋比赛、冬汇演,目不暇接,各路团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会员多多益善,未可厚非。

海外华人社团这么多,是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历来轻视个人主义,崇尚团体主义,每个人都是团体的一份子,属于哪些团体,是个人身份的重要元素。个人自然重要,但远不是全部,因为本身之外有家,有国,有天下,一层一层推出去,由近及远,由亲到疏,层次分明,这就是费孝通先生发现的所谓“差序格局”。

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指的是中国传统人际关系中亲疏远近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差别而有序,有个“我”立定在人际关系网络的中间,周围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乡,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漪,一层一层推开去,内外有分,亲疏有别。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华人社团了。

古汉语词汇里本没有“社团”这个名词,也许是从日本引进的,但同乡会之类,却可能是中国特有的。我刚到美国时,有个美国同事跟我谈起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他听说,有在北美生活了一辈子的中国人,到老却要落叶归根,要回到故乡“去死”,他很不理解。华人的乡土观念,确是古已有之,比如早年北京城里星罗棋布的会馆,就是这观念的体现。

北京湖广会馆

北京绍兴会馆

会馆有跨省的,有省级的,也有县级的,比如老北京有湖广会馆,鄙省在北京有安徽会馆,还有芜湖会馆、安庆会馆、宣城会馆, 及各县的小会馆几十处等,细看也是有个差序格局在。


时期的《芜湖县志》


说到芜湖会馆,加一段小枝节,我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说建会馆的先河原来是芜湖人开创的。这段历史被记录在民国《芜湖县志》里,话说明朝永乐19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北京芜湖会馆旧址



此后,一家名为“京都芜湖会馆”在北京前门外的一条胡同里挂牌成立,算起来已有600年的历史。据说,这是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

总体上看,建会馆的目的是防范异乡人或行外人的欺凌,同时为同乡和同行业内的人提供服务。会馆在中国近代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从食宿、聚会,到共叙乡情,到开展政治活动。毛泽东早年来到北京后,曾住在湖南会馆,在此召开了的“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民国初年,鲁迅到教育部做官,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一住就是好几年,先是抄古碑,后来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张恨水的名著《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是在潜山会馆里写成的。

可见,会馆就是家外之家,可以安身立命的。古代会馆的直系后代,似乎是如今各地的驻京办事处。作家王晓方以个人经历为素材写成的《驻京办主任》系列,曾经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其实,这些现代版的会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既是各地政府在京城的耳目,又担负着迎来送往的重任,它们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平民百姓,而是进京朝拜的地方官儿。据说北京最好的馆子都在这些办事处之内,不知确否。

洛杉矶的

罗省中华会馆

海外的华人社团,最早的应该是各地华府的中华会馆。比如,洛杉矶的“罗省中华会馆”就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该会馆的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自豪的文字: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四邻景仰,先贤开疆拓土,华人四方发展,远在周初太师箕子,武王封于朝鲜而不臣。

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东至日本而不回。

汉朝通西域,曾有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促成汉朝和西域地区的交往,到达今之罗马。

唐朝文明称著于世,与阿拉伯(古称大食)伊朗(古称波斯)通商频繁,著名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将游历见闻口述《大唐西域记》,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元朝蒙古人勇于作战,领土横跨欧、亚二洲,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回国后著《东方见闻录》,称赞中国的文明富庶。

近年有英国学者孟席斯(Gavin Menzies)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1421年(永乐十九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七十年;中国人发现澳大利亚亦先于库克船长三百五十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足以证明华人先祖足迹远达环宇诸国及无人之地,充满拓荒、探险之进取精神。

作者在罗省中华会馆

我没有研究过当今海外华人的分布,但好像是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用一句我不喜欢的成语,“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早期的海外侨社集中在唐人街,想必和国内的同乡会馆相似,但以闽粤两省的人民为主。几代人之后,华人逐渐走出唐人街,融入主流社会,其中的最成功者,有官至前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等,还有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的华裔参选人杨安泽。

杨安泽(右一)参加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

(照片来源:网络)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大陆留学生模仿起步较早的台湾留学生,在北美各高校成立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这是我们这一代华人接触最早的社团。联谊会除了在传统节假日组织联欢活动,最重要的任务是接待新到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通常派未婚的老生去机场接机,如有新到女生,王老五们争先恐后,据说由接机而成就的金玉良缘数不胜数,堪称人间佳话。

据联合国估算,中国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已超过900万人。另据中国社科院估算,中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已超过5000万人。而且,海外华侨华人呈现高学历、高技术、精英化的特点,成为了中国庞大的海外人才资源储备。

海外华人社团的大量涌现,我以为,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这批留学生大多得了学位,有了工作,不免开始求田问舍、生儿育女、呼朋唤友、礼尚往来,像薛蟠说的,“大家过起来”。同乡会、校友会、联谊会、合唱团、诗友社等,其实都是朋友圈的延申,是社交网络的扩大。此外,最近二三十年,与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新兴产业有关的专业华人社团大批涌现,许多社团还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社团参与政治活动,是中国的传统,也许是世界通例。汉末党锢之祸中的士大夫群体、明末的东林党、清末民初的南社等都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比如南社就深受同盟会的影响,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海外社团也不例外,如后来发展为致公党的洪门等,曾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在美国的华人参政意识日益增强,这是非常可喜的,我周边的华人圈里就有成功参选州议员及县教委委员的,他们的成功,是华人社区的骄傲。至于有华人社团或个人有意无意地卷入国际政治的漩涡之中,那又另当别论,我的原则是,遵纪守法,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居安思危。如果有人心存侥幸,希图铤而走险、火中取栗,当然是各请尊便。《红楼梦》第二回中有付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是贾雨村春日闲逛,在智通寺看到的,但他没看明白,这是对他个人将来仕途的点化和警告。

华人社团领袖被捕的消息,我们大家都应该感到警惕和不安。如今中美交恶,美国民众对华人的观感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海外华人何以自处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非“谨慎”二字。

最近,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宪法禁止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考虑申请人的种族因素,颠覆了美国几十年来实践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这一裁决的背景,是一桩关于哈佛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在新生录取中涉嫌歧视亚裔的诉讼,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

如今,最高法院判决平权法案违宪,各方反应不一,有人欢呼雀跃,有人义愤填膺。我看到的民调数据显示,亚裔美国人当中的多数是同情平权法案的,我们华人中的多数也是同情平权法案的。

我个人认为,无论你的立场如何,我们华人社区不宜高调庆贺最高法院的裁决,以免招人嫉恨,引火烧身。试想,假如明年哈佛新生的四五成是亚裔,那就一定是好事吗?假如愤怒的黑人社区把亚裔看成是此事背后的推手,那可能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吾人不可不察。


- END -


转自 | 达人斯堂笔记    作者 | 吴嘉

图片 | 作者供图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慧



作品专辑

  CLICK

访罗本岛——曼德拉的囚禁地

赴阿富汗执行临时任务

曼德拉之后的南非

阿尔巴尼亚——山鹰之国的山·水·人宾州的阿米什人《过眼风云——巴基斯坦驻外日记》
《过眼风云——巴基斯坦驻外日记》
老挝苗族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我的父亲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