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汽车行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标杆

职场蛙 2021-07-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史蒂芬的专栏 Author 史蒂芬


说哪个行业科技含量最高,自然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手机、计算机等)。


说哪个行业产业产业链最复杂、零件最多,还是航空航天。


说哪个行业对安全性要求最高、对质量缺陷容忍度最低,自然是医疗器械或者航空航天、国防军工。


说哪个行业发展变化最快,自然是电子信息(手机、计算机等)。


说哪个行业生产批量最大,还是电子信息(手机、计算机等)。


以上没有一个是汽车行业,但是为什么偏偏是汽车行业成为制造业的标杆呢?


因为汽车行业虽然在以上五大特性中都排不上第一,但是却综合了五种特性,好比上面列出来的行业虽然在单科上第一,但是存在严重偏科的现象,而汽车行业虽然单科不是第一,但是每科都不差,最后总分能够排上第一,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行业能够通吃这五种特性。正是因为汽车行业具备这五种特性,不得不采取更高水平的方式来管理,最终导致其管理水平是制造业中最高的。


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虽然科技含量高,安全要求高,但不足之处在批量生产方面吃亏,试想一款车可以生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台出来,但是一款飞机最多生产不过几十几百台,宇宙飞船更少。好比汽车行业能够做到爆款,而航空航天只能做限量版精品。数量少有什么不好呢? 就以我国的神舟飞船为例,只最追求技术上能够实现,为了技术上领先,不考虑生产成本(数量少导致分摊成本高)和良率。比如为了生产出一个非常精密的零件,公差+/-0.001mm,按照现有的加工水平可能很难做出来,但可以先10个零件出来,9个是废品,只剩下的一个碰巧良品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飞机和宇宙飞船这么贵的原因。所以虽然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是科学技术的典范,但在生产制造方面,绝对不会把他们作为标杆的,完全不是成本控制的榜样。


医疗器械行业,虽然对安全性要求高,对质量缺陷容忍度低,但是发展变化慢、产业链简单。发展变化慢的话,没有什么时间压力,可以慢慢研发,对项目管理、快速响应的要求比较低,很多医疗产品十年内才变化一款。产业链简单的话,对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沟通的要求也比较低,一个电话可以把所有供应商召集过来在一个房间里开会。医疗产业是品质管理的典范,但不是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典范。


电子信息(手机、计算机等),虽然科技含量高、发展变化快、批量大,但是对安全性要求不高,对质量缺陷容忍度高,而且产业链相对简单。手机最差的情况就是爆炸,不一定会涉及到生命安全,其他大大小小的问题包括死机、开不了机、手机发烫更是家常便饭,最多引起退货,也不会引起生命安全。而航空航天,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也会导致坠机,医疗行业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性命安危,汽车行业最严重的问题是车毁人亡。由于涉及到人身安全,法律法规监管严格,所以任何企业都不敢冒这个风险,所以在质量管理上面投入较多,而电子信息(手机、计算机等)由于涉及到人身安全较少,所以对质量控制要求相对没那么高。


说到汽车行业了


科技含量

虽然不如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电子信息产业,但是技术含量整体来说还是很高。汽车作为一个消费品,也需要科技创新作为卖点比如混合动力、半自动驾驶功能。2013年大众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2013年研发开支135亿美元,占营收5.2%


全球十大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_科技_腾讯网

http://tech.qq.com/a/20141119/000916.htm


产业链

一台车有上万个零件,而且都是层层外包,涉及到的供应商估计都有几百家。比如主机厂车门系统可能外包给一家供应商比如德国博泽,博泽又可能把车窗系统外包出去,车窗制造商又要把车窗升降马达外包出去,马达供应商又要把马达外壳外包出去。车身上还有几十个这样的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层层外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主机厂无法量产或者做出的产品有问题。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方面,汽车行业有一套非常成熟成体系来降低这些风险,保证稳定产出。汽车行业对订单延误也是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延误的损失以分钟计算(其他行业以天计算)。


安全性

正如上文所说,由于涉及人身安全,所以法律法规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很多时候产品的不是因为你想这么设计才是这样的,而是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么设计,而且你要保证产品有这个功能(质量不能有缺陷)。比如车窗升降系统,美国法律就一定要求有防夹功能(anti-pitch),防止有乘客脑袋被夹坏^_^(曾经有乘客将头伸出车窗,但又误触了关窗开关,结果脖子被夹了,后来要求加防夹功能,也就是玻璃遇到障碍物被挡住,能够自动缩回来)。由于一旦这个功能失效,导致法律风险太大,所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不管愿不愿意,一定要加入这个功能,而还要考虑这个功能在各种环境中是否会失效,产品在制造的时候,100%测试这个功能是必须的,而且还要考虑如何预防这个功能失效。由于通过检验来发现问题总是事后诸葛亮,而且还有可能会漏检从而流出去,会导致很多的法律风险,所以汽车行业更多是在考虑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发生,而且不是依靠事后检验来发现问题并返工。比如一批产品有99%的良率,在其他行业已经算是很好了,比如电子制造业,但是汽车行业很难接受,因为其中1%的不良,总有风险会漏检,有风险会流出去,根本之道就是没有不良品最好,哪怕没人检验也不会有风险。汽车行业还不仅要求100%合格,而且要过程稳定,比如一个产品的公差是 +/- 0.5mm,100%在这个公差内但是大部分接近上限或者下限都不行,需要靠近中间值才行,而且波动范围还尽量收窄,所以汽车行业用一个参数cpk(过程能力指数) 来衡量尺寸的稳定性和偏离中心值的程度。其他行业还在看良率的时候,汽车行业已经用cpk 来研究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了,cpk大于某个值才能接受量产。


过程能力指数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8%BF%87%E7%A8%8B%E8%83%BD%E5%8A%9B%E6%8C%87%E6%95%B0


批量生产


大批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能够分摊成本,而且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所以汽车行业是最热衷于投入更加先进的昂贵的生产设备或者技术以提高效率。汽车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率是最高的,哪怕在中国,汽车行业使用自动夹具或者机器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比如挖掘机制造,一个型号一年才生产几百台,根本没用动力采用标准化的机器设备来生产,很多甚至都是人工来装配。汽车行业动辄几十万台,机器设备成本分摊在这几十万上面都不是一个很大数字了。


另一方面,能够放大问题,任何一个小问题只要乘以批量生产的数量,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由此产生巨大的召回成本和返修成本。这也导致汽车行业更加热衷通预防品质缺陷发生,而不是事后发现来补救,主要在以下方面。


设计上防错,比如有些零件会漏装,那干脆设计成不用个零件,那不存在漏装的问题了,或者设计成没有装这个零件整个产品无法装配。有些零件会装反,那设计成如果装反,就装不进去。


制造过程中防错,有以下方面,其他行业基本没有这种概念。


  • 相信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所以尽量采用机器设备来减少人为失误。试想一条纯手工线,每天做一万个产品,但是人总可能会疏忽,哪怕是百分之一的疏忽也会产生100个不良品。而机器设备,只要设定好了,就会按照既有程序做下去,出错几率小。其他行业,我听得最多的是”加强人员培训“来避免错误。


  • 通过机器设备的“智能”来保证防错。有三个层面,第一,不可能产生不良(机器设备始终稳定,如果产生故障自己会停机),第二,产生了不良品,机器能够发现并且锁住,不传递到下一个工位,第三,不良品流出本工位,但下一个工位不接受不良品(下一工位能够检查比如漏装零件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汽车的焊接,要求机器自带检查电流功能,如果发现电流超出设定值(可能是外部供电不稳定或者机器本身不稳定),那就停机并锁住零件不让流出,这样想要做出不良品都难。机器防错的概念在汽车行业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其他行业,还只是新鲜概念。


流程上的防错。安排好了工作,人还是会疏忽做错或者忘记,汽车行业最热衷的就是做各种检查表(checklist),事情做完之后,再用检查表一项一项检查是否有做,或者做到位。其他行业这种检查表很少使用。

在汽车行业做过的人,明显都会有这些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职业习惯,所以其他行业都比较青睐汽车行业的人。


史蒂芬之前写过一篇给理工科专业的一些职业选择建议里面有更多介绍。


再另外一个方面,因为批量大,价格昂贵,有资金周转的压力,所以会有改进生产方式的动力,尽量降低库存、尽量减少浪费。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生产方式革命,都从汽车制造业开始,比如上上个世纪的福特流水线,上个世纪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其他行业都需要从汽车行业取经。


行业发展变化

汽车是大众消费品,而且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贵的消费品(第二可能就是苹果手机了)。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品不得不经常变化以迎合市场口味。发展变化最快的应该是手机,汽车行业虽然做不到一个季度一变,至少一年或者两年一变还是做得到的。


汽车行业和手机行业一样,都要求能够快速响应,产品开发时间也是一缩再缩,而且万万不能出现任何延后的情况,否则就失去了市场先机。试想本来预计在一月一日发布一款新产品,市场宣传都做好了,但等到那天却发现东西没做出来,不得不把发布会延后,这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是多么大。所以汽车行业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很高,一般都有专职项目经理来协调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事件(比如某个零件延误、重大品质问题),调用优势资源来应对,以赶上项目时间。这个行业的其他人对项目流程的意识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需要怎么做,出了紧急情况应该走什么流程。汽车行业的人最热衷于考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

行业管理优点

德国人擅长于在流程和规则上避免犯错误,优点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技术扎实。缺点是流程繁杂,不能够快速响应变化。所以为什么德国人能够做出优秀的工业设备,但是做不出苹果手机。


日本人擅长减少浪费,会经常去思考哪些东西是没必要的,但是又对细节执着,所以弄出了精益生产这个东西。这就为什么日本的东西性价比很高,技术领先,质量也扎实。


美国人擅长于创新,对流程和规则不重视(和中国人差不多),所以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东西技术上领先,但是质量一般般。为了快速把创新的想法实践,美国人弄出了项目管理这个东西,本质上是一种灵活的处事方法(假设每个人都按部就班按规则按流程办事,根本不需要项目经理)。


由于汽车产业链是全球分工合作,不同国家之间互相采购零部件,而这三大工业国家有着不同管理规范,沟通起来会非常困难。为了协调这些不同的管理和标准,1996年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成立了国际汽车工作组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1999年颁布了国际标准lSO/TS 16949,制定了一个全球通用规范,这个规范基本综合了这三大工业国家的管理上的优点。没有其他哪个行业能够把这三个工业国家的优点吸收进来。


TS16949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TS16949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GB/T 18305完全采用了TS16949

后记

中国本土汽车行业虽然只学到了一点皮毛,虽然精髓还没完全学进去,但是好歹也学了点东西,比起其他非汽车行业来说,已经是很厉害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ID:stehouse,不代表职场蛙观点,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如果想获得一份免费求职和职业规划指南(电子版本,3M大小),可在公众号内回复“指南”,我们立刻给您秒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