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娱乐

致敬经典,香港电影人在戛纳集结

蓝詹、舌在足矣 导筒directube 2024-05-31
香港六部90秒微电影,以六种经典港片类型与作品为基石进行短片再创作,该项目由Silence Leung发起,邀请了六位横跨各年龄层的香港导演执导。该项目有不少香港大影星加持,如张艾嘉、莫文蔚、Twins等。
导筒在戛纳访问了数位该项目的参与人员,总监制陈善之、导演文念中、夏永康、简君晋,和其中一部短片的主演张艾嘉。
采访:蓝詹、舌在足矣
撰文:舌在足矣
专访正文
导筒:这是由六部微电影组合在一起的作品,那么最开始的协调是大家是个协调各的吗?大概是花了多久出了现在这六部片子?
陈善之:我记得那个是差不多两年前的九月份,有一个下午夏永康跟我,跟那个Silence(梁慧仪)就是我们的excecutive producer,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觉得,因为当时新冠过了之后呢,大家都很闷嘛,整个环境都很郁闷,好像大家都很没有什么希望的感觉,觉得那个时候香港电影好像也静下来了。然后我们就想到,我们该为香港电影做些什么呢?我们这一辈子都在做电影的人应该做些什么呢?那么我就想,哎,要不然我们把香港电影分类成为六个不同的category(类型),然后我们每一个就找导演,找一些有才华的导演,还有新的导演让他们拍:如果给你拍,比如爱情片里面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的过往?有些说是《甜蜜蜜》呀,有些说是《天若有情》。然后文导就说他跟我是同一个想法,我当然第一个就说《最爱》是我的最爱,这个片子是我最爱的一个爱情片。我觉得它里面包含的不是在说一个爱情,而是说真真正正的一个人生,还有最后自己和自己和解的一个非常成长的故事。所以我很喜欢那个那个故事,然后文导也说对对对我也很喜欢。特别是他是很爱张姐(张艾嘉)的嘛?从这个出发点,我们就抓了很多的不同的导演。比方说Wing(夏永康),他是很爱那个王家卫的,所以就说想拍一个东西是区tribute(致敬)王家卫。是。然后简导演(简君晋)他是很喜欢香港的(警匪)电影,特别是《无间道》那些,所以他就拍一个tribute《无间道》的。

我们从两年前的九月份吧,一直在讨论,一直在研究,直到去年我都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做那个production。就是每个导演他有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就粗略的跟我们分享他的想法,还有他想找到的人,真的就是非常感谢导演们,还有就是比方张姐啊,还有林子祥啊,他们都是因为文导的原因过来帮忙。莫文蔚也是因为他,还有两个几个新的演员,也是因为导演,他们就自己去集合了他们想用的演员,跟他们有一个默契。然后我们就分别的让他们可以的时间,他们可以的资源,我们就尽量去配合他。然后香港旅游发展局也尽量配合我们那个location上面的资源还有帮助。所以我估计我们从第一个开始拍,到整个最后整个是拍了半年吧,差不多有半年了吧。因为是中间很多那该没空这个又没空,所以我们就慢慢的每一组每一组的拍,就大概拍了半年左右。
但是后期就很快,因为每个导演自己心里面已经很清楚他的剪接、它的音乐各方面的东西,所以后期倒是比较快。而且我们这个是他们每一个导演大概一分五十秒左右的一个短片,然后我们中间也加了一个大概三五分钟吧,五分到六分钟的,一个好像纪录片的东西,去访问我们的演员,我们的导演,也会把那个category的一些我们觉得很经典的电影片段也加上去,然后让大家重温过往的、还有现在导演新启发的创意的一些东西。所以加起来六个片大概就是42到48分钟左右吧。
导筒:刚才提到了《最爱》,其实也想问一下张艾嘉。其实从我们观众的角度来讲,我们看这么多年一直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张艾嘉好像是一个穿越的人,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人,从70年代和胡金铨导演的合作一直到如今。那么这次您重现拍《最爱》的片段,您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您自己觉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吗?
张艾嘉:会,真的会的。尤其是因为我和林子祥除了一起拍戏之外,很少有机会合作。所以当他就说要找回我跟林子祥的时候,我们两个都很兴奋,甚至于我们在船上,两个人一直聊天。可是他最后还是决定让我们两个人是分开的坐,留给大家心中的一个很美好的一个回忆。所以是有那个。我现在常常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今天下午去看《上海之夜》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导筒:除了演员身份,您也有自己当导演的拍电影。这次的《香港经典·光影重塑》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去重温那些经典的电影。您作为导演有没有想过去影去重访您自己古过去的作品呢,比如重欣翻拍或者拍续集?
张艾嘉:我暂时没有,因为我觉得我想要拍的其他故事还是蛮多的,所以没有想过再去重拍什么东西也是。我其实觉得因为年代一直在变。很多故事,其实像我们现在讲的爱情电影,跟我们那个年代的爱情电影真的是不太一样的。我们讲的浪漫跟现在的浪漫也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我觉得这次他们做这个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真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过在香港电影里面,香港电影真的带给了很多人很多不同的感情和回忆,不管是action film或者是喜剧,就是有香港的一种魅力在里面。我真的希望这个魅力不要消失。所以这次做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去重新感受到这些东西是存在的,是有这样的东西。

导筒:请问文念中导演,您remake的这个主题是爱情,那么在您能总结一下您心中香港爱情电影的特色吗?
文念中:其实我没有想做一个单纯的重拍。我是很喜欢《最爱》,但我觉得没必要去重拍这个东西。因为经典的东西你不要碰它,你爱它就好了。至于爱情电影,我觉得你不需要去讲我有多爱你或者什么是爱,有时候只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怎么样去讲一段非常长的感情,所以我这次在电影里也没有想要呈现怎么样是一个爱情的感觉,但反而是想到,其实人生里面有很多瞬间或者是一些想法,所以想要呈现的就是这种感情的感觉。
导筒:有一个问题问夏导,因为这部您致敬的是王家卫,而且还有这个张叔平的参与,而他也参与基本上王家卫所有的电影。和他的合作是一个怎样的感受?
夏永康:张叔平对我来说就是一位导师,跟他学习。我拍好了以后就交给他去剪辑,最后呈现的剪辑表达都是他的。
陈善之:但是决定要拍莫文蔚在《堕落天使》里的那段,是我们聊出来的结果。因为我们希望透过自己的这个片来让观众看到香港的一些特色嘛,所以导演就希望用一个很简单的一个motorcycle(摩托车)游走在香港中间。从这个概念就想到了《堕落天使》里面李嘉欣跟金城武骑那个摩托车。然后导演就觉得,哎,骑着摩托车在香港去寻找,这个感觉很好。一方面在寻找,一方面也在发现香港的东西,然后就让观众去想香港的想象空间在哪里。所以这是它的最初的那个概念。

导筒:下一个问题想问简君晋导演,您之前的《白日之下》是一部偏纪实的剧情片,这次拍的是警匪。在类型上这个跨度你觉得有挑战吗?
简君晋:我想从不同的genre里面学习。所以我觉得不是challenge(挑战),而是可以在种不同的类型里面可以学习更多,所以就挑选了这个警匪的类型。
导筒:但是您拍的这个警匪片其实很特别,因为那里面还穿插了一段梦境,有些超现实的。
简君晋:对,因为我觉得《无间道》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一段戏,就是陈慧琳跟梁朝伟聊他做的梦然后尝试解梦,但是没有说那个梦是什么,我就想把它拍出来。梦里的内容其实是来自我的监制尔冬升导演《旺角黑夜》的一些场景对对对,所以就把它拍出来。
导筒:那么导演您未来有没有拍一部动作/警匪长片的计划呢?
简君晋:我希望可以,但是我下一个project是爱情片。
导筒:最后一个问题,现在这六个类型都是对香港过往的电影辉煌的一个总结。而近几年香港涌现了一批独立电影制作、小成本制作,更多的现实题材。在座的各位是有没有什么更新的类型想去进行拓展呢?
文念中:本来已经有的类型,继续去做好就已经很好了。

张艾嘉:其实我们最近刚刚才拍完一个所谓是香港导演的传承计划的项目,就是带新导演。其实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台湾也好,香港也好,有很多首部剧情片的政府的补助,我觉得给的钱都太少。他们每一次给的都是所谓的低成本电影,我觉得所有的年轻人他们都一直就是在低成本当中学习,永远都是低成本,你所有的眼光和所有的做法都变得很小,我就不是很认同这个事情。还好这个新的传承计划让我可以在外面再去找钱,所以我就带这个导演在外面再去找钱。文老师也跟我们一起监制。这部戏就是有一点科幻和爱情的东西,budget(预算)也较大一点,于是自己的压力也变得很大,可是我觉得还是要尝试。因为我觉得香港所有的年轻导演,技术上是绝对没有问题。他们所有的技术都非常的成熟,因为他们(从学校)出来以后都很用功,都去做副导演、场监做了很久,所以他们技术上没有问题。可是说故事、人物、剧本,我觉得就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而这些东西很多时候都是要看文艺片。其实文艺片是很重要的,可是大家都不理文艺片,我就很伤心,还好我坚持,我坚持。

导筒:香港电影既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萧条,如今很多的香港新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很人文,技术上也很好,能看到创新,但是更多的还是个例。接下来大家都在考虑怎么为香港电影出力,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电影人来说,觉得应该从哪个方面来做更多的工作,更有效地来完成这样一个大家都希望达到的目标?从年轻导演来说,您觉得他们在这个道路上,他们的优势有哪些方面,还需要哪些需要更加努力完善?
陈善之:我自己觉得是他们需要多了解人吧,多了解人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的内心是怎么一回事。就像张姐刚才说的,现在新一代的导演,他的技术完全没问题,讲故事的那个脉络也没问题,因为他们都很懂。但你总觉得里面欠缺一些东西,就是那个灵魂。我刚刚和张姐再去看《上海之夜》,我还是在哭,因为那个片里的人物就是把你抓进去了,就是人写的太好了。那你懂得人,你才能把人的心情、人的情况跟别人分享,去打动人。因为真正能打动人的不是你镜头有多漂亮,不是你布景有多漂亮,是人里面的那个吸引力。所以我觉得他们应该真真正正的去了解多一些人,去明白什么是人。

张艾嘉:因为我在电影发展局任职上,我也提过一次,我说我觉得其实拍首部剧情片的新导演都很多,而且他们找钱现在也并不是太难了,我反而是觉得每个导演的第二部电影是更重要的。第二部戏他一定是要离开他自己所谓的成长,因为每一个人拍的第一部戏一定跟他成长有关系,或者和他最熟悉的东西有关系。所以他第二部戏就是要重新创作的时候,要看你的创作能力是在哪里。这个东西就跟你自己本身的条件,跟你自己用不用功,看不看书,有没有生活,很多东西都很重要,因为做导演不只是会技巧。这些东西反而是第二部戏是最重要的,看这个导演能不能够存活下来。当然如果拍的是商业片,就是非常商业的处理那是OK。可是你真的要走别的路线的话,就是真的要看你自己用不用功。

注:文中影片剧照来自片方授权
导筒2024戛纳系列报道
30年来首度入围戛纳主竞赛便获大奖,她将领军印度电影的强势回归
从安纳西到戛纳,今年最美的动画电影来了
戛纳主竞赛口碑之作,穿越历史与现代、虚构与真实的壁垒

贾樟柯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

多部华语片戛纳获奖,中国电影时隔18年再获“一种关注”大奖

赵涛泪洒《风流一代》戛纳映后,《狗阵》内地定档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