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上陶瓷之路——月港古镇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宋元时期,曾经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闻名于世的泉州刺桐港,到了明代逐步走向衰落。有人说,明初由于日本倭寇常袭扰福建沿海,朱元璋颁布海禁政策,在泉州刺桐港附近的崇武古城建起铜墙铁壁的花岗岩石海防城墙,并派重兵把守关隘。“崇尚武备”的朱家天下,明帝国强大海军的镇守,早把商港的国际客商吓跑了,刺桐港昔日“万商云集”的景象逐渐消失了。

然而,泉州刺桐港的衰落却催生一个新的对外贸易港口的诞生,这就是月港。

月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位于今天的福建漳州龙海,1960年,溪县与澄县合并为龙海县,1993年“撤县设市”设立县级龙海市,2021年,撤销龙海市,设立龙海区。

龙海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的著名外贸通商港口,素有“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竞相发”的美誉。

明朝既然实行海禁政策,那么,月港为何还能“港口千帆竞相发”呢?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丝绸和陶器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奢侈品,外需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商人铤而走险地进行海上走私活动,巨大的利润驱使甚至是武装走私,我们从今天的南澳一号古沉船考古实证可以明证当时的陶瓷仍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贩运出口。

从“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发现,该沉船为明万历年间的货运商船。初步推测,该船是从漳州月港装载出港,目的地为东南亚或非洲。船上载有的青花瓷,预计有上万件。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已打捞上来的大部分为漳州窑青花瓷。据史料记载,漳州窑青花瓷瓷胎和釉质比较厚重,图案线条简约明了,是福建地区外销瓷器主要类型。伴随着漳州月港的兴起,漳州窑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迹走向世界,畅销海外。因此,月港才有“海上陶瓷之路”的美誉。


明朝朝廷眼看屡禁不止的海禁,最终只好放开。

明朝到了隆庆年(1567年),朱载坖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那时的月港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大商港,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多达47个。从月港不但输出陶瓷等物品,同时也从东南亚等地进口各种农产品各种物品,如香烟最早便是由菲律宾从漳州的月港传入中国。

据记载,当年西班牙商人的“马尼拉大帆船”(Manila galleon),将从中国漳州月港运来的明朝商品再转运往美洲的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后,就在当地举办盛大的集市,如同今天的“办展”,大明王朝出产的丝绸陶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成为畅销品。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丝织厂规模庞大,拥有一万四千名工人,这样的大厂在当地为数不多。据社科院统计资料,当时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12620吨,接近当时美洲白银总产量的一半。简言之,月港成为大明王朝创汇的重要商港。

当年的港市月港,江岸一里多的古港口,分列着7个古码头。东岸是督饷馆的附属机构,征收商品税的饷馆码头,西岸是供船只停靠的六个商用码头,分别是: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店仔尾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密集的码头,足见当年月港的繁荣鼎盛。

月港从极盛走向衰落与郑氏海商集团有关,明末清初,郑成功、郑经父子军事集团与清军在闽南沿海长期对峙,战火持续了三十余年,当然也殃及月港。清廷为扼制郑氏军事集团进攻,在沿海实行"迁界",又名“迁海”,以断绝大陆居民对郑氏军队的补给支援。清政府勒令沿海的居民在规定期限内后撤五十里,划地为界,界限外焚毁一切,制造成无人区;内地居民不得越界,民船不准出海,违令者处以死刑,地方官若知情不办处以同罪。

清代的月港被划为"弃土",昔日的繁华烟消云散,真是“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月港衰’。”

福建历史上有四大重要的对外商港:

唐代有福州的甘棠港;

宋元时期有泉州的刺桐港;

明代有漳州的月港;

清代有厦门港。

如今的月港古镇,还原昔日的繁华,重现历史风貌,建有“一港、两市、一街区”,即月港码头遗址、帆巷和临江古街市、解放路历史街区。

据记载,当年的月港街市,店铺林立,家家户户做生意。街市商业规模方圆5平方公里,有珠宝行、药材行、棉布行、丝绸行、陶瓷行、杂货行、箍(豆饼)行、铸鼎行、糖行、丝线行、鱼行、纸行、木材行、茶行等,至今仍留有十三行地名。七个主要商市水网环绕,依水建屋,临街靠水。因此,月港有“海国”或“水国”之称。




今天您来到月港古镇,有八大美食小吃绝对不能错过。

石码五香卷,江东鲈鱼粥,石码肉粽,浮宫土笋冻,米苔粿,白水贡糖,沙爹面,面线糊。



往期精彩


“三山五岳”指的是哪些山岳?

中国十大名茶

香烟何时传入中国?

科普:尿酸如何防治?

“反美”与“媚美”,你站在哪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