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相当于今天什么地位?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唐朝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善在唐代,当时的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无需讳言,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可以任人唯贤,吸引了许多寒士进入官场,人尽其才。

古代普通百姓想要走入仕途,就必须经过考试。因此,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只有步入官场,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从最低层的生员(秀才)到最高层的进士,需要经过层层考试选拔。

那么


最底层的生员(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身份呢?
秀才,顾名思义,优秀人才。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
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乡试在秋天(中秋前后)举行,所以称为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左右)举行会试,称为春闱。
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礼闱。
会试之后是殿试


秀才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最低的一级,但却是踏上仕途之路颇为关键的第一步。

童试考秀才,虽然只是“县级考试”,但也并容易。一共要参加11场考试,其中在县里考五场,府里考五场,最后一场院考(学政主持考试。学政是学官,由皇帝钦派到各省的主持考试的官员,级别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但是学政不是常设机构,而是为考试专设的官职。),经过11场层层过关,得中才是秀才。没有考中秀才,只能称为“童生”。

论学历,秀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大约等于博士。

考上秀才还不能做官,但是却享受一些“政治”待遇。

如秀才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这些待遇在古代,都是一般人刮目相看的。

乡试每三年一次,全国每次录取的举人大约一千多人,每个省根据指标分配名额。文化落后的省份,录取50人左右。文化发达的地区,录取100人左右。这个成绩放到今天,大概相当于“清北”,举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一般都是从县令、县丞的小官做起,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但可以边工作边参加考试。如果想做大官,学历只是举人,会受到影响的。当然,举人一步一步也能当上大官。
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考中的被称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
会试结束之后,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官。

殿试只用来排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进士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被称之为—连中三元。成为进士,如果仅仅名列三甲或二甲排名靠后,常常会成为地方县处级干部做起,但地位较高,与省级官员可以“平起平坐”。
如果是二甲靠前,就可能进入翰林院,大致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
如果是一甲,直接当中央部委正处级干部乃至副司厅局级干部。
当然,对于所有的进士,正处级只是他们的起点,功名只是他们的敲门砖,之后入阁成为省部级,副国级是可期的。



往期内容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嘉庚文化”

一句相思一片情——宋词哪首不多情?

一张名画告诉您:美容院、外卖、广告等宋朝就有了!

闻所未闻的“粪票”、“觉悟票”、“女友票”、“月经票”究竟是什么?

精华“华东”文化美食旅情


点个在看你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