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读议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专辑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闽院人的标志·菩萨道的精神《首届闽院校友会巡礼》专辑

            缘   起

有人问:法师,现在大乘佛教国度倡导人间佛教。请问:有人间佛教禅法吗?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师父教导的是一心往生阿弥陀佛西方世界净土的念佛,不修其它法门。另外,有禅宗师父教我们的是“参禅”——明心见性的祖师禅。而我对禅宗的修行方法一窍不通,请问:“有没有佛陀教导的次第禅法”?


:人间佛教源自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教导戒、定、慧三学,这是所有佛教徒的必修功课。佛教因传播途径,各地区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目前有三大语系的佛教:南传、汉传、藏传。汉传佛教的禅观修持多种多样,请你严格遵守佛陀教诫,依止你的禅修指导法师如法如律地修习佛陀教导的禅法。

这里,需说明的是:汉传大乘佛教禅宗的“”,并非次第禅法中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大乘佛教菩萨们所修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中的第六度般若大乘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一脉,所走的禅修路径是:心解脱的般若禅”。南传上座部佛教所走的禅修路径为:四念处的次第禅观”。汉传佛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禅修系统不同,其方式与方法有差别,请禅修者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要胡乱搅混在一起,剪不断,理不清。


关于“人间佛教禅法”,目前我看到的著作主要有台湾弘誓佛学院院长广法师的著作《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不妨作资料,参考学习。对于性广法师的这部著作,笔者曾经阅读后写了笔记,下面摘抄一部分,供养诸师友,分享法喜。

性广法师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


目录人间佛教之理论与实践序 

人间佛教之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间佛教禅学思想之兴起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播种者 
  第二节 人间佛教思想概说 
  第三节 人间佛教的禅学关怀 
    一、禅修问题反思 
    二、禅法检验原则 
    三、禅学研究手法 
    四、人间佛教的宗教经验

第三章 人间佛教禅学思想(之一) 
  第一节 厘清禅修知见 
  第二节 抉择禅观所缘 
  第三节 简别修观次第 
  第四节 划分禅法系统

第四章 人间佛教禅学思想(之二) 
第五章 人间佛教禅法之当代实践 
第六章 结论

              

         一、概说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是台湾佛教弘誓学院院长性广法师根据自己的硕士论文改写,在二零零一年三月六日完成,并于“第二界人间佛教,薪火相传研讨会”上,以此“报师恩、法供养”所出版发行的著作。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阅读印顺导师思想,特别对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进行探索的一大硕果。本书的问世,打破了千百年了汉民族佛教传播史皆由男性禅学思想家统治天下的格局,使作者身为佛教比丘尼而被江灿腾教授称誉为“一位新禅学思想家”。江教授在本书的‘序’中说:“此一新书的问世,其实是具有新禅学思想出现的划时代里程碑之重大意义”。江教授以下列三点理由来说明:
1、“他能以过人的智能,首先将印顺导师的禅学精华加以吸收和体系化,并将其定位为‘人间佛教禅学思想’——在这一点上,据我所知,也曾获得印顺导师本人的称许。”
2、“是性广上人的新禅学体系,虽在核心观念上,得力于印顺导师的启蒙和奠基,却非仅止于原样的转述,而是经过重新诠释和添补新知的,所以就此一创新的意义来讲,是超越了当代所谓禅学思想的任何流派的。”
3、“是此一‘人间佛教禅学思想’,不但具有精湛的实修经验,同时在态度上也与佛法的社会实践能充分配合。因此,传统隐蔽式的自闭禅风,当然在排斥之列;此外,当今一些只有‘禅七’而无‘禅八’的操作式禅法,也完全被此一新禅学思想所打破和取代。……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以新角度来评估和适时地给予高度的肯定才是。”江教授对本书的赞誉、推崇是使我们认识本书的价值最好的评判。
     总之,本书的出版,读后令人欢喜无比。它使许多学佛人对人间佛教禅修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纠正了一些传统禅修的错误思想,并使一些对印顺导师提出质疑的人,甚至说:印顺导师没有禅修理论与经验的种种谬误说法,得以澄清。


        事实上,笔者拜读印顺导师的全部著作,受益良多除了《印度佛教思想史》以及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外,最让我感恩的是印顺导师在著作中所论述的佛教禅修理论。因为我曾在1995年于禅观修持中陷入困境瓶颈,不知自己所修的禅法到底是定还是慧?没老师指导,只能根据佛陀经典与祖师的著作去寻找依据。一直好困惑,卡在禅修里瓶颈几年,耽着禅境,找不到出路。为此,我曾四处去参访高僧大德,希望能找到禅修的理论根据,结果四处碰壁,失望而归。

       在不可思议的复杂因缘里,1999年9月13日我离开出家学习生活了十年的厦门闽南佛学院,到澳洲悉尼留学弘法。在充满坎坷、艰辛、苦难的日子里,由杨居士护持成就我方便闭关,阅读《南传大藏经》、《新修大正藏》与学习历代三藏法师、祖师的著作。其中,阅读印顺导师的全部著作,终于从书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有关禅修理论以及相关禅修答案。因此,笔者对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论述及深刻的禅修经验赞叹不已。性广法师的这本著作问世,笔者非常推崇,因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人间佛教禅学思想的著作,希望人间佛教思想的禅修菩萨们可以拜读它,并获得佛陀正法的利益。

 

       二、内容简介
     本书总共分六章,下面将分别介绍:
     第一章  绪论
     在本章的“一、研究缘起”中,作者于书中第三页说到:“民国八十九年十一月间,笔者陪同昭慧业师前往台中华雨精舍,探望静养中的印顺导师。在谈话中向他提起:笔者在研究导师禅学思想的过程中,发现‘人间佛教’思想是他籍以论说修行知见,或批判宗派禅法偏差发展的依据。”经过一番谈话之后,作者(P6)“确定了‘人间佛教禅法’的命题,并探索导师所说:‘复兴佛教而倡佛之本怀’的,在禅观实践方面的具体内容,以达到研究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的三个目标。”作者说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P29):“交代本书之问题意识、探究方向、研究目标与思考进路”。接下来,作者就(P6)“分别叙述一个命题:‘人间佛教禅法’,两方探索:‘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与三种目标——一、自我解惑。二、分享同道。三、回应质疑——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架构。”
      在“二、问题意识”中,作者又分三点去论述:
1、一个命题“人间佛教禅法”之提出。“人间佛教”这个论题是民国三十一年,印顺导师在《印度之佛教》的序文中(P7),“自述其思想与治学的大方向,也就是这‘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的主题。”这一思想原则的产生,来源于印顺导师阅读《阿含经》时,对“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的经文有很深的感悟。于是,导师(P7)“循此线索以深入经藏,批寻论典,关怀佛教千年思想演变的轨迹。印顺导师从这深厚的义学基础与历史宏观中所积累而得出的佛教思想识见,终于能出入五期三系佛教要理,历数学派宗见得失。”作者说:印顺导师“当民国七十八年再完整地提出《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思想时,距最初写‘人间佛教’相关文章的第一篇——《佛在人间》,已有约五十年的时间。也可以说:‘人间佛教’学说,是建立在五十年深研经论义理、佐以史实论证的基础而产生的思想结晶。”印顺导师认为:“研究佛学应超越宗派意识,放下民族地域感情,也不必有‘愈古愈真’,或‘愈后愈圆满’的意识形态,而应该努力革除变质或过时的方便,以探究佛陀的本怀,佛法的真义。”作者说:“虽然在导师的著作中,从未曾见到‘人间佛教禅法’一词的出现,但是,当笔者研读导师著作中的相关资料时,强烈感觉到导师的禅学论述有着‘人间佛教’思想的精神贯彻其中。……故决定以‘人间佛教禅法’的命题,为本书确定研究的基调与论说的方向,以标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学说中的禅修知见,并进而探讨其禅学思想的实践模式。”这是作者以“人间佛教禅法”为题的原因。 
2、两方探索“立本于初期佛教之纯朴”与“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这就是印顺导师所要弘扬的佛法。作者说:“本书想依循这两个方向,一则探索‘人间佛教禅法’中不违于‘根本佛教的纯朴’的禅观内容;二则探索相契于菩提心、大悲愿、空性见的‘人间佛教禅法’之具体禅观知见与修持特色。”
3、三种目标:一、自我解惑;二分享同道;三、回应质疑。作者说到自己对“人间佛教禅法”探索、追寻与实践的动机是:“源于个人在印顺导师学说思想中得大法益而自然产生的尊崇,但另一方面,动机也建立在‘人间佛教’行者及思‘从禅出教’的自我要求与自我反省——进一步在禅观的体验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笔者虽然尊崇导师,但犹不会忘失学术训练中最可贵的批判精神,不会落入以‘人间佛教’为绝对真理而拒绝接受检验、或抗拒反省批判的反智陷阱。”为此,作者分述了本书的三个研究目标:
1)自我解惑:作者说:“二十年学佛生涯中,印顺导师的著作,一直是笔者学佛的明灯,慧业的津粮,其所揭示的‘人间佛教’思想,也为我等从事社会运动与僧信教育的指导原则。七、八年前,笔者开始致力于禅观的实际修持,当接触南传与北传,印度与中国,古代与今时的各类法门与实修技巧时,导师评论中国禅宗传承与发展特色的一段话常浮上心头:禅者重自心体验,凭一句‘教外别传’、‘师心不师古’,对如来经教的本义,自己体验的内容,也就越来越晦昧不明了。……禅修者如果一味强调自心体验,而不警惕身心感觉的幻惑之相,则当然会重视自家体验而轻忽经教的正论——‘教外别传’。所以,作者常以此去自我警惕:“莫要陷入‘不以胜义印诤,只重自心体验’的泥淖。”
2)分享同道:由于作者发现一些禅修者的诸多惶惑,更觉得“以正见指导行持”的重要。作者在书中(P19)说:“笔者在受用法喜并随宜说法之余,试图织串这点点闪耀的星光,完整呈现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用供禅修行人参考,以为修行途程的暗夜明灯。
3)回应质疑:作者分二个项目讨论:一、法海微波——前人评论回顾。作者“收集并分类前人评论或批判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的相关文论,并略述笔者处理这些资料的构想与方法。二、无诤之辩——善意回应批判。“针对批判导师禅学思想的内容,就笔者个人的了解,倘认为批判者容有误解之处,或因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意见,一概以‘无诤之辩’的态度,提出进一步的说明与回应。”作者说:“对印顺导师禅学思想提出分析或批判的见解可归纳为三大类:一、讨论导师之修行知见者。二、讨论导师评破各家宗见之内容者。三讨论‘人间佛教’修行观所引起之论诤者。”最后,作者总结本书的三个关怀面:“一是自得法乐,分享同道;二则尝试建构‘人间佛教禅法’的蓝图;三是回应质疑导师禅学思想的提问。这是激发笔者针对此一‘实践性’主题,而作‘理论性’探讨的动机与目标。”
在“三、研究进路”中,作者从三项去说明:一、继承传统禅修知见;二、批判传统宗派禅法;三、掘发菩萨禅法真义。以上是第一章绪论的主要内容。

   

    澳洲森林岩石上的僧寮


        禅修之路的感慨
     这篇文章是2005年7月,笔者阅读性广法师著作时的笔记。今日翻阅禅修理论的资料,拿出来与大众一起分享。为什么会说到人间佛教禅法的禅修问题呢?个人觉得禅修的理论与实践,牵涉到佛陀教法戒、定、慧三学,涉及到自己的生死解脱,趋向菩提圣道,直到最后成就佛道。
     作为大乘佛教僧尼之一员,在发菩提愿心后,开始具体修学佛陀教法。笔者曾经参禅,在禅修中都遇到了“理论与实修”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依据佛陀经论,参考佛门高僧大德祖师的著作,以及找寻有实际禅修经验的师长给予指导和教诲。或许,宿世业缘,个人禅修之路,充满艰辛,饱含凄风苦雨。虽然有很多的佛寺,却很难找到安静禅修的道场。传统佛寺大多数都是念佛堂,澳洲华人佛寺几乎无固定禅堂提供给专修禅法者安静地禅修,而华人的禅修者不多。但澳洲人的禅坐中心却很兴盛,禅修者很多。这也是笔者发愿:今生今世一定要尽全力建一座国际禅林,供养一切认真禅修者。愿一切禅修者不再承受我在禅修的路上,因为无福报而无处安禅,四处流浪,不得不在潮湿的树林下或黑暗的岩洞中禅坐,导致一身病苦。愿一切禅修者,不再承受我禅修时的一切苦难、艰辛和挫折。愿一切众生能够安住在如法如律的禅林禅堂,“安禅制毒龙”,趋向生死解脱者,离苦得乐,达证涅槃圣道。

       云水天涯一路走来,有时就去英文系的国际禅坐中心禅修,有时不得不一个人在山间野外树下安坐。2006年为了学习《清净道论》与《阿毗达摩》,笔者去了缅甸帕奥禅林。之后,又去学习巴利语,为了禅修时能听明白禅师的教导。我始终认为:“大乘佛教的禅观理论与修持”应是佛陀最圆满的教法之一。所以,当我读到性广法师著作《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时,非常欢喜。希望大乘佛教的禅修者,有缘阅读到这本著作,厘清大乘佛教禅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些误区,真正地实践佛陀教法,自利利他。

       另外,告诉师友们一个好消息:今年10月12日开始,我决定启动兴建国际禅林的计划,愿一切喜欢禅坐的禅修者一起来建设国际禅林,自利利他。最后,深深地祈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一切众生趋向正法,离苦得乐,达证涅槃圣道!

      

      释行愿   201910、31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佛门礼仪】善信入南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佛门礼仪】进入三大语系佛寺的常识礼仪

【佛门礼仪】 敬僧之礼,培福增慧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佛门礼仪】居家供香诵经修持礼仪

《慈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你妈被打,谁之过?

《慈经》与修慈心的功德利益

《金刚经》导读四:金刚般若

《金刚经》导读三: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

《金刚经》导读二:“般若道与方便道”五菩提

《金刚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

报国土恩:佛陀教我们爱国报恩

谁替你生死?剪断牛鼻线,还生命自由

【恭迎燃灯古佛诞】燃千佛慧灯令正法久住,导众生离苦趋向解脱

【中秋】明月照着娑婆界,众生烦恼顿清凉

老师、法师、善知识,节日快乐!

为何生在父母家?

【纪念六祖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地藏经】讲座: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

【恭迎地藏菩萨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经】导读: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恭迎“千部论师·八宗共祖”龙树菩萨诞

【佛门礼仪】供养三宝的心态、方法与功德

福人培福居福地,禅者安禅住禅林

佛欢喜日,迎僧宝节|盂兰法会供僧度亡

佛法,从恭敬中求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称谓

致最爱的人:谁是你轮回中的情人

【忆佛念佛】汉传佛教念佛法门的源流

【定心见佛,三界唯心】: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

【幻觉、幻听、幻影】:修“般舟三昧”中的误区

当和尚的信仰自由,谁说了算

访南华寺礼六祖,本来面目菩提性——第四届同学聚会

闽院同窗三十载,共叙法谊东华行——闽院第四届同学聚会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规范升座、开光等佛事活动的通知

相聚在罗浮山延祥古寺,恭贺门净法师晋院庆典——闽院第四届同学聚会

拜访师长,感恩闽院——首届闽院校友联谊会巡礼(四)

【缅怀·联谊·继承·发展】首届闽院校友联谊会巡礼之三——参观南普陀寺各部门

【缅怀·联谊·继承·发展】首届闽院校友联谊会巡礼(二)

【缅怀·联谊·继承·发展】闽院首届校友联谊会巡礼(一)

慧海法师:唯识学上转依义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橘颂】祝端午节,吉祥安康!

【金榜题名】高考祈福顺心意,寒窗减压要自力

为考生祈愿文

【课程】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与论师

依佛教诫,远离邪教,平安是福——《云水日记》

【清明】怀念父亲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虚空法界无尽,菩萨悲愿大行

恭迎观音菩萨圣诞:南無过去正法明如来

【佛史课程】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出家修行为了啥?——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梅花一树待君开

【佛门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天堂地狱在人间】:澳洲红衣主教性侵案的启示

【莫被名利淹没心】:粪甲虫之死

【解套】:给心松绑,你会吗?

元宵佳节,吉祥如意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供天】念天修天不升天,愿生佛陀正法前

人日说人顶天立地,忆念勇猛梵行三胜

谁绑住你了?!

财富之道:恭喜法财运自来

谁是你吉祥的守护者?——吉祥幸福密码

大年初一礼拜“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2019】除夕立春日,优昙花又开

谁才是真的爱惜自己与他人?

“一念见谛(顿悟)与次第见谛(渐修)”的实修实证问题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力转移说”

【课程】生死轮回之“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红尘梦醒】谁是最后葬你的人?——老朋友,怎能忘记?

【恭迎腊八佛成道日】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的禅观修持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报相续“说

【破恶杀贼】:放下屠刀,立地修行

【2019元旦快乐】: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2019】新年寄语:净土雪香

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夜夜平安,日日好日】圣诞节与佛教徒有关吗?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导读

【怀念妙老】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

冬雨独忧歌,空谷谁倾听?

【梵呗课程】佛教梵呗源流与梵呗赏析(1)

【随笔】芳草翠绿,落英缤纷

【云水天涯】飞雨飘落千山叶,客僧安禅在他乡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参·悟】谁,在拖死尸?

空中梵呗声,清净解脱音——《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之三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护持佛法誓愿深,宝杵镇魔功德胜

【佛教梵呗源流追寻】:深山佛寺钟,远古的呼唤

【法眼看世界】尼师上台跳舞,俗了谁的眼?——佛门怪象

【《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空慧自在】《心经》概说、宗旨与空义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