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大学生活: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作者简介】

周素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 


学习上的摸索和理想工作的探索,都是一样的不断试错,不断接触和磨合,后来又退出,重新试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困难和障碍,也有收获的片刻,在理想的道路逐渐明晰,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开始有一点意义的时候,是试错和坚持的回报,是路途中的一点收获。



(一)

宪法和民商法的转向



宪法的价值观和理念为我提供了很多的指引,三权分立、人权保障、议事规则、宗教自由与社会宽容……从国家政制到个体利益之保障,每每读及令人热血激昂,合上书后依然拘束在那个茧里。但是,两年前的憧憬向往被一次次的社会事件和自身参与的活动所稀释、所摇摆,一直在想却想不透的是,我们历来信仰的宪法为何高高在上,感受不到它的温度?

 

曾经和Greenpeace合作,调研南方村镇的电子垃圾污染和治理现状,看到树立的工业园区,与新闻中所见的触目惊心的污染相比,心里着实宽慰更多。但是,当我们理性地想要获取环境质量检测的数据时,从村、区、市政府和相关的环保部门,都以没有权限、或并无数据为由拒绝,申请信息公开和行政程序之困难,非经过不知难。村民们看到我们进行访问却闭门不见,不愿意说半句话,这样的情况是为何?为何政府明明开始认识到污染危害之大,已经建立了工业园区,专门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电子垃圾的处理,却不愿意公开信息、或难以公开数据?

 

科斯评价中国经济改革的卓越在于另辟蹊径——边缘性改革,而非休克革命,从制造业等非核心经济领域入手,遭遇的阻力不会那么大,在边缘领域试点成功后,再一步步缓慢放开,向市场经济靠近。后来反思在绿色调研的路上,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理性和实践理性。环境质量指标往往是经年累月的污染结果,只建立一个工业园区,从此开始更绿色地处理污染物,并不能抵消原来的污染,因此指标并不会明显向好。而作为外行的我们,对实践没有深刻认识,可能对此评价不佳。此时,在改善路上的电子污染,却可能因为外界不友好的评价而受挫,政府的政绩评价和预算指标都可能下降。当时对村民和政府的利益没有深刻认识,一昧靠热情和执念去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情怀主导我们的思考,效果、效率和创新却被我们忽视。

 

于是,我开始觉得,除了信念和情怀,我们还需要专业,还需要理性和功能导向的实践经验。

 

参加完世界银行2018年春季年会后,在返回北京的航班上,偶然间打开了一篇文章:“The Birds, The Beasts, and the Bat: Developing a Constitutionalist Theory of Corporate Regulation”(by Stephen Bottomley),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领地:公司宪政主义——将公司同时视为一种经济组织的自成一体的政治组织,打通了公司这一私的组织和共和政体之间的联系——公司本身是一种宪政安排, 通过其宪章协调公共价值与私人利益。此后,我开始对公司法的治理规则产生兴趣,联想到了本次年会中的一些讨论:NGO、NPO如何和公司一样运营,开始认识到兼具内部、外部效应的组织,可以为了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而服务,在商业化运营的同时获得资金来源、培养专业人才、积累实践经验。

 

很偶然的一个会议讨论、一篇文章,触动了两年来的经验和困惑,我开始对组织法产生了兴趣,开始想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去了解、去试错、去尝试如何将宪法中的理念、将组织的社会责任付诸实践。这一次让我获得了有所依傍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规范,从情怀走向理性的尝试,到准备实践,到实际开展宣传和进行帮扶等活动的实施,那种感受,就像是心里飘忽不定的一朵云,终于化为雨露,浸入干涸的理想土壤中。


(二)

从公私二分到互助协作



原来以为,国家和市民社会是二分的,一为公,一为私。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深入参与到基金会和NGO工作中,越发感受到政府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越发觉得两者不可截然二分。原来只在基金会工作,只能在基金会设立的宗旨下开展帮扶活动,后来在和政府交涉一些关于公益组织登记、发展规划的事项中,更是在基金会的伙伴们的努力下,成为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获得了联系六十多家基金会的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联合更大的力量,借鉴更多的经验,在合作和讨论中,力求实现原来忽视的那三点:效果、效率和创新。

 

我没有想到,原来一个信奉自由和权利的我,在这样的际遇下,反而开始觉得政府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是一个更大的联系平台,是将促进社会福祉之重任委托给专业化组织,在背后默默出力的支撑。公私之交融,彰显于此。两者不再对立,而逐渐走向了互动和协作,其中重要的是基金会和政府的协商、沟通,各合作组织的伙伴关系和协同工作,将方案和目标现实化、具像化,方可落地。

 

基金会的一位前辈说了一句话;“当我们还力量薄弱的时候,不是忿忿然于现实,而应该将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在能为的基础上才能去改变我们不愿见到的现实。”在发现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热情之后,更要紧的是加强自我,扩大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指导下,我们参与到NGO的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宣传、去调研、去改变人们的观念……我们也不断学习、强化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加班、讨论,每个日夜都那么珍贵,知道我们的大方向是对的。虽然没有一条直线地达到我们想做的工作,但是我们通过现在积淀的力量,为未来能号召和汇聚更大的能量、扩大影响面打下基础。过程虽然迂回,至少还在路上。同时,也感受到了公益组织缺乏激励,难以壮大的困境,这里只有少数意志坚定的有志青年撑起来,不是因为人们不愿意从事,而是因为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如在香港,做社区工作的志愿者也都是家境较好的人。)再者,公益组织大多依靠捐赠存续,规模有限、导致社会影响力也有限。虽然人们对商业化总是怀着先见的恶意,但是公益事业或许需要依靠商业化运营才更能吸引人才,才能长久维持,才能扩大影响力。因此,获得政府的支持,组织自身的专业化与商业化运营是十分重要的。

 

不敢言学术兴趣,只能说学科的兴趣,是被实践的困惑,理想的选择,以及心中挂念的那些目标所影响的,一位同学曾经直白道出心中酝酿已久却难以成文的话:学什么就要信什么,不信的话是学不好的。我并非不再学宪法,并非不信宪法的价值和理念,而是想令所学有所用,希望更能在运用到实践中发现乐趣和信心。在理念的指导下,能将公与私之交融,将治理规则运用于基金会和NGO的治理和决策中,在讨论与团队合作里运用所信之学,学得有所用,是一大乐趣。


(三)

多多尝试,久久为功



初来乍到的我,也是困在这一方小小的教室里,一直在琢磨大学能做什么,天生就爱折腾的一个人,不愿意循规蹈矩地坐在书桌前。于是,在小小的校园里,结识很多不走寻常路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看着他们活跃于国际组织的背影、在台港澳与内地之间奔波讲演的足迹、在国发院学经济学的生活、专职服务于公益事业的追求……觉得太多选择、太多可能待挖掘。然后,无知又无畏的我尽力去尝试了——去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作助理,去ILI(International Law Institute)做研究助理,去外资所和内资所实习,尝试模拟法庭,去香港学习金融……尝试了这么多,很多事情确是我不喜欢的工作,以前会觉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又由于翘课太多被老师指责精力太分散,但是后来才逐渐觉得这些付出是值得的,试错总有成本,这些成本带来的收益是排除了理想之外的“歧路”,至少,在试错后能及时止损。外面这么多诱惑和选择,可能也是因为当初年少无知敌不住诱惑,都想尝试,换来了今天的逐渐收敛和慎重。同时,也是得益于母校这一平台,在无形中聚集了太多的校友资源,让我从中听取建议和指导。每每失败受挫,每每失望困顿的时候,总能获得老师们、师兄师姐们的建议和督促,让自己不敢轻言放弃,不敢选择轻松的路以安慰自己,不敢呆在舒适圈里散漫。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一直不懂,为什么我现在学的、做的,可能对以后并无裨益,我还要做呢?这些时间成本不都成了沉没成本?后来跟着导师做研究课题的时候,发现这都是从未听过的题目,甚至超越法学领域,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等等。那时候我连十几个字的题目都需要时间来消化理解,才能知道项目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和其他助理一起做资料检索的时候,才觉得以前的那些所谓无益的经验是有意义的,能让我习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快速概览掌握大概的轮廓,能让我在某个小问题上比较高效率地检索、综述并写出报告。以前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能不通过学习就直接上手去写自己闻所未闻的东西,现在能比较有把握、比较放心地去探索新领域,大概都是以前的多次试错的经验所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技巧。

 

一个例子是:在外所实习的时候,收到任务翻译一份合同,为了赶快结束这样重复无聊工作,我借助Google翻译并稍作修改,就草率交差,文件被打回几次,甚至直接被律师指责,要求我不再提交“半成品”。那段对话依然记忆犹新,这次教训给我后来的工作敲了警钟。后来收到老师的任务,在翻译一篇文章的时候,小心翼翼、不断地修改不断锤炼语言,三次修改并校对后才上交,当时竟然得到了肯定。那时才更深刻意识到事非经过不知难,严谨和精细的工作比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我不再对工作进行“含金量”高低之分而区分对待。

 

后来,居然对难事、对挑战反而充满了兴趣,对陌生的事物更是莫名好奇,开始觉得大学四年经历了很多失败,尝试了很多错误,也值得。



结语



毕业时候在研究中心说了一段话,在此作为结尾:

  

相信我们都能创造20世纪的英雄主义哲学,毕竟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身处其中也少不了风声雨声读书声,书屋里有巨人伟大的思想、更有理想世界的镜像,良法善治,自由平等;这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启明星;这也是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时代,英雄主义的时代,社会中有无数的问题和难点,需要青年的热情和毅力来破解,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英雄辈出的九零后,沉浮中坚持初心,不忘理想。


回想起与台港澳法、与法大的点滴缘分,心里漫溢的是温馨和点滴的触动,在迷茫时有师长的指点,有同学的鼓励和支持,在这里了解了关于两岸三地的关系和法治,感受到宪政法治理想与你们如同熊熊烈火般的壮志,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们一路伴我们前行,跌跌撞撞前行的路上,不忘大家默默支持与鼓励。感谢各位研究助理同学们,各位师长们的一路的陪伴和肯定。


推荐阅读

当我想到“历史的终结”

感悟西政,我的法律与自由天堂

那些年,我做过的社会调查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金钟罩

本期编辑 ✎ 胖妞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