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姚利芬: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的译介(1975—1989)

Editor's Note

感谢姚利芬老师和跨海建桥公众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跨海建桥 Author 姚利芬


作者简介

姚利芬,女,文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文献编辑室助理研究员,《科普创作》期刊执行编辑。主要从事科幻文学研究、科普创作研究等。


本文首发于《中日科幻文学研究》/孟庆枢、刘研主编/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


【摘要】本文旨在对1975年至1989年新时期起步阶段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的译介概况以及重要作品的译介进行整理研究。综合来看,日本科幻小说表现出无论是年度还是总数均较少,但不断地有译本出版的状况;其间,不乏出现对中国科幻产生影响的“亮点”译本,星新一、小松左京的作品即是此例,面向少儿的动画科幻亦成为对中国年轻人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流脉。


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始自清末明初,新中国成立后的译介活动则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及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共译介出版23种日本科幻小说,是同时期美国科幻小说译介出版数量的1/3。就数量而言,日本科幻虽不是科幻文学译入中国的主流,但亦反映出某种独特的面象。而实际上,在那一时期随着“译介流”引入的日本科幻小说作家中,不乏像阿西莫夫那样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幻作家,星新一、小松左京即是范例。本文旨在通过日本科幻小说在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译介情况的综观,展现并研析译介活动的发展。

 

一、译介概况:绵延不绝的翻译活动

 

20世纪60—70年代,共有1种日本科幻小说被做为内部资料译入。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署,这一条约缔结后,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由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间,我国出现了一股持续时间较长的“日本文学热”。这个“热”由多方面原因促成。除了上述大背景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从读者方面看,改革开放后,我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非常密切。在经济上,日本的资金、技术、产品纷纷涌入我国,在大量地接触和了解日本的物质文化之后,人们自然地产生了从文化、文学层面上深入了解日本的愿望。从出版社方面来看,1992年以前,我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版权公约》之类的世界版权公约组织。也就是说,我国那时翻译外国作品,还没有版权限制,既不需要征得原著作者同意,也不需要付给原作者报酬。这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包括日本文学翻译,提供了后来再也不会有的特殊机会和便利,刺激了出版社的出版热情。那时,一种日本文学译本的印数少在万册以上,多的则高达十几万册以上,几乎每出一本书,必有足够的印数和发行量,从经济效益上看,对出版社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科幻文学的交流活动也自这一时期真正开启。自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每年都有1〜3本的译作出版——没有高潮,却不绝如缕,这一时期的译介情况恰如此。当时,我国大部分出版社或多或少地出版过日本文学译本(出版日本文学译本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出版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八十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出版日本文学译本约70种。其中出版量最高的年份是在1985年至1989年间,平均每年约有一百种,相形之下,科幻小说的译介数量是微乎其微了。

 


纵观这一时期的翻译出版活动,译入的科幻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重科幻,即具有硬科幻特质的,适合慢速阅读的科幻类型,这一时期以小松左京及他的《日本沉没》为代表;第二类是与重科幻相对的,适合快速阅读,具有软科幻特质,适合年轻人阅读的轻科幻,星新一为代表的微型科幻和面向少儿读者群体的科幻小说是主要亚类型。对小松左京的作品译介和星新一的作品译介在第二节介绍,下文主要介绍其他译入作品,主要是面向少儿的作品译介以及军事科幻的译介。

 

影视、游戏与文本“催生”的引入现象在日本科幻小说译介中是较为突出的现象。像早期的《铁臂阿童木》与《机器猫》,再到后来的“奥特曼”“高达”“攻壳机动队”系列,常常是影视、游戏动漫的引入先行,小说文本跟随译介进来,两种传播方式互为补益。

 

最早引进的《哆啦A梦》漫画并进行系统翻译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98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18本《哆啦A梦》漫画。当年每本定价0.73元,即便是在当时来看也是价格实惠,加上画工精美、翻译水平较高,因此十分畅销。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首次出版发行《哆啦A梦》漫画到1991年电视台播出名为《机器猫》动画片之间短短四年间,就有文联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发行漫画和大长篇。客观地说,80年代中国出版社对于《哆啦A梦》漫画(包括大长篇)的引进更多的是搭乘大规模引进日本动画片、影视剧的东风。尽管销量很高,也很受出版社的欢迎,但谈及传播的广度,还为时尚早。

 

中国最早版本的《哆啦A梦》漫画,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人美老版漫画43册全套


1981年翻译的3本科幻类图书分别是《未来少年克那恩》(科幻电视剧本)、《铁臂阿童木》(电视动画片同步漫画书)以及濑川昌男的《海底旅行》。科普出版社最初于1981年翻译出版的《铁臂阿童木》(电视动画片同步漫画书)算是最早的影视漫画互为催生的范本了,该书于2005年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重译出版。

 

1982年眉村卓的《太空少年》译介出版。眉村卓1934年出生于大阪,大阪艺术大学教授,日本少儿科幻读物的开山祖师。27岁以《下等谋士》进军科幻文学,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多篇名作,如《被狙击的学园》《神秘的转校生》《扭曲的城市》等。

 

1983年出版同名电视连环画《银河铁道999》与福岛正实的《展望21世纪》。《银河铁道999》又译作《银河列车999》,在之后的二十年里有多种复译本出版。

 

军事科幻在改革开放初期零星有作品译入。1979—1980年新华出版社译介了一套日本军事科幻小说即《苏军在日本登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与《明斯克号出击——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续篇》。

 

《苏军在日本登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

新华出版社


《明斯克号出击——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续篇》

新华出版社


这套书描写第三次世界大战,中苏战争和日苏战争,并且以中国胜利而结束的军事幻想小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得到中国读者的关注是很正常的,现在中国四十多岁的人中很多人都读过或者起码知道这本1979年日本最畅销的军事科幻图书。作者久留岛龙夫,是当时日本的一个年轻军迷,并非专业军事研究人员,却组织了一个军事研究小组,经常发表一些军事和兵器分析文章。也许是没有专业背景的限制,所以他的叙述不太受专业理论的约束,他不用太在意各种兵器使用中的战场实际条件限制,信手写来,很有可读性,尤其受军迷的喜爱。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够让人们回忆起一个曾经存在过的时代,而在于是一本下了功夫的精品。不夸大地说,这本书所幻想的事实没有发生,但构成这些事实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仍然存在,这本书的不少设想和推测到现在依然存在,甚至可以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这本书没有过时。

 

在中国被称为“军事幻想小说”的这类小说在日本是划到“军事仿真小说”的类别里的,和另外一类“架空战史”的小说不同,这类仿真小说都是有一定研究功底的军事问题专家写的。“架空战史”特点是建构在对己方有利的条件之上。仿真小说除了军事之外,更加注意分析引起和影响军事进程的政治经济因素。《苏军在日本登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一书问世后,受到日本读者的广泛欢迎,纷纷要求作者写续篇。《明斯克号出击》(下册)是作者应日本读者的要求而写的续篇。续篇着重描写苏军占领日本和中国的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后,中日两国在世界各国配合下,继续抗击苏军;中国在收复华北失地后,向东北地区进行反攻;日本流亡政府最后争得美国参战;苏军终于被击败;日本国土得以光复。作者保持了谈军事不忘与国际形势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紧密结合的特点,把中国、日本和苏联国内情况和国际形势都作为战争背景进行描述。在作战方面,对如何利用新式武器进行海战、空战和坦克战,打一场现代化战争,写得具体入微。虽然这些都是作者和军事研究人员的预测和构想,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此外,可读性较强的推理冒险型科幻也被译入。田中光二的《逃亡》在1984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做为连环画出版,绘者为于成业。

 

田中光二《逃亡》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原作是角川文库于1978年出版的,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出版同名译本。田光中二是日本科幻、推理、冒险小说作家,写作选材及叙事具有“双牺”特点,他也由此成为日本科幻界特色鲜明的冒险科幻作家,其代表作包括《我们去的是蓝色大地》《愤怒的大洋》《蓝色大地传说》等。

 

二、重要作品的译介:

从《日本沉没》到《保您满意》

 

(一)小松左京与《日本沉没》

 

受外国文学批评环境的影响,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做为批判材料被引入。其时,内部发行超过公开出版,是当时国外文学译介的主要方式,当时无论是“黄皮书”抑或是“灰皮书”均已彻底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日本沉没》1973年甫一出版,便成为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在日本掀起了一股危机意识的狂潮。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悄悄以“内部资料”的名义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李德纯翻译的《日本沉没》——而它之所以被选中,就是因为它可以作“斗资批修”的活材料,至于作品富含的艺术性、文学性则根本不在评论范围之内。叶永烈在《是是非非“灰姑娘”》中写道:“几乎像奇迹一般,在被中国人称为十年内乱的时候,在科幻小说绝迹于中国的时候,中国最著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却于1975年6月翻译出版了小松左京的长篇科幻小说《日本沉没》,译者为李德纯。”

 

然而,当时出版《日本沉没》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批判”。该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日本沉没》是日本资产阶级作家小松左京写的一部小说,1973年出版。作者采取科学幻想的手法,虚构日本列岛发生大地震后逐渐下沉,以及沉没前后国内的惶恐和国际的反应......这部小说的出版,实际是为一小撮军国主义势力向外侵略制造反动舆论。”书首,发表了编者所写的评论《伟大的日本人民永远沉没不了!评反动小说〈日本沉没〉》,书末,附有村上幸一在1973年8月1日在日本《长周新闻》上发表的《世界末日思想和军国主义》。当时,《日本沉没》是控制发行量的,只印了1万册,作为“大批判”资料。

 

《日本沉没》(内部资料),

汉译本75年一版一印,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松左京在中国的声誉渐次恢复。1981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文艺译丛》第2期发表了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译文《物体》。译者热情介绍了小松左京,评价他为“日本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多产作家”“作品题材十分广泛”“对日本的政治和文化现状经常进行抨击”。显然,这是在为小松左京立言发声。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再版该书,但是一个节译本,共22万字。译后记中,译者仍然认为小说描述了资本主义危机下的悲观情绪,但也提出,文中还含有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忧虑。随后的1995—2008年间,《日本沉没》共有5种译本出版(出版单位分别为民主与建设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晨光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及青岛出版社)。

 

(二)小松左京其他作品的译介及重要译者


1987年,新蕾出版社出版了小松左京的《宇宙漂流记》,这让中国儿童能目睹小松左京少儿文学“举重若轻”的风格。

 

《宇宙漂流记》是一个科幻小说集,内含三个中篇,包括《宇宙漂流记》《奇父异子》和《太古巨人在哪里》,均以小孩为主角:《宇宙漂流记》讲的是几个孩子在宇宙飞船上,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在茫茫宇宙中漂流,最后到了银河系的另一侧,降落在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星球上;《奇父异子》讲的是宇宙飞船上,一个小孩的受教育过程,这个小孩最终发现自己是船上唯一的人类;《太古巨人在哪里》讲到有一天,世界上所有12岁以上的人们,一个不剩地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小孩子们,不得不成长和组织起来,照顾自己和更小的婴儿。由《太古巨人在哪里》我们看容易看到后来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长篇《超新星纪元》的科幻故事核雏形。

 

提起小松左京的译者,不能不说的是李德纯,他是小松左京作品的中国翻译第一人。他曾赴日留学,在东京一高(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攻习文科。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职。李德纯对日本文化较为熟谙,翻译小松左京的作品准确流畅,可读性强。

 

(三)星新一科幻的译介

 

星新一是日本多产的科幻小说作家,在读者中拥有广泛的影响。他曾毕业于东京农学院农艺化学专业。1957年,他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六只虎眼》。1961年,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集《人造美人》由新潮社出版。从那以后,他不断创作科幻小说,成为日本科幻文坛的主将之一。星新一写过长篇、中篇科幻小说,但他主要致力于写作短篇、超短篇科幻小说。他创作的微型小说已接近1000篇,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他的微型小说可分为科幻、推理、幻想、童话四大类,其中以微型科幻小说为最多。

 

星新一提出了写作超短篇科幻小说的三原则:第一,要短小;第二,要有故事;第三,结尾出人意料。他的作品大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很受读者欢迎。1974年,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集》,达18卷之多。他的作品,已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星新一曾称受到中国《聊斋志异》的影响,兼有日本民间故事的色彩。他作品的主题,常常是“善者为强,恶者为弱”,扬善抑恶。

 

中国大陆对星新一作品的译介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共引进23种日本科幻小说,1982—1988年间是星新一作品译介的黄金年份,共有9种。在1980年代“清除科幻精神污染”运动中,星新一小说几乎成了那一时期唯一不受其影响,源源不断地被引入的作品。最早的译本是1982年孟庆枢等翻译的《保您满意》,随后是《一分钟小说选》(1983),《星新一微型小说选》,同题名的小说有两种译本,分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李有宽的译本与1986年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陈剑彤译本,后者为“世界语与汉语对照读物”,见下图。1985年有《不速之客》与《波子小姐》出版,1986年有《一段浪漫史》与《职业刺客》出版,1988年有《无影跟踪》出版。

 

星新一著/李有宽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星新一著/陈剑彤译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6年


星新一的科幻小说(主要是微型科幻小说),习见于80年代中国的文学刊物、科普刊物到少儿刊物。他的《喂,出来!》甚至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叶永烈在1981年10月16日的《光明日报》,曾撰文介绍了星新一先生的超短篇科幻小说的特色:“星新一先生的科幻小说,能在中国流行,据我看有几个原因:作品短小,便于在报纸、杂志上刊登;故事性强,有趣,结尾常常出人意料;有几位热情的译者不断地翻译、推荐。其中特别是李有宽先生,可以说是星新一先生著作最积极、最热情的译者。”

 

翻译星新一作品的主要译者有孟庆枢、李有宽等人。孟庆枢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一直对科幻小说持有热情,对中日科幻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读到星新一的小说之后,便主动给星新一去信得到星新一的热情回复,由此联络翻译事宜并最终将星新一的作品引入中国。李有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曾就职于上海市南洋中学,主要翻译作品有《星新一微型小说选》《不速之客》《一段浪漫史》等。

 

三、结论

 

虽是星星之火,但我们仍可以借此一窥日本科幻的样貌,有“重科幻”《日本沉没》,“轻科幻”如星新一的作品及面向少儿的科幻译作、动画同期书等。轻重相济,共同构筑了这一时期日本科幻译作虽少却“丰”的群相。也为2010年后日本科幻在中国的系统化、品牌化的译介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洪讯涛先生曾总结过这一时期童话翻译工作的得失,笔者认为大体同样适用于这一时期日本科幻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主要失之于“介绍的作家和作品都太集中”。为了填补译介断层,许多译介者开始热心于译介过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流行的优秀日本科幻文学作品,这是好的,但是一旦引进,却又往往出现一作多译、反复重译等现象,例如《日本沉没》即是此例。这种一作多译或反复重译的情况,固然说明了该作品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及原作的魅力之大,但是却容易造成读者的混淆,也使得在日本国内已经十分流行的新作家的作品不能及时被介绍进来,失之“有点无面”。总的来看,我国这一时期翻译日本科幻文学作品的情况只能是什么人翻译了什么作品,便是什么作品,缺乏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有系统地、全面来考虑安排日本科幻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

 

尽管如此,热心的译介者们,诸如李德纯、李有宽、孟庆枢、陈真等人,他们的辛勤工作应该予以肯定的,其译作、介绍文字,研究文字,对我国科幻文学创作起了“诱激”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广大读者提供了丰盛而精美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国读者的幻想世界和知识世界。


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文中注释部分,敬请谅解。

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标明出处。

文中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回顾

01  |  

张颖丨爆米花女超人:重思当代美国主流电影中的赛博女英雄

02  |  

陶锋:病毒、智能科技与空间——对新冠疫情的哲学反思

03  |  

余明峰丨尼采、技术与超人类主义

04  |  

吴静丨算法为王:大数据时代“看不见的手”

05  |  

尚冰、程林丨塔罗斯: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




欢迎扫码关注

机器人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