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朱士光 历史真有趣 2022-07-20



1.侯仁之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自上世纪初期受西方先进科技文明影响肇其端,后栉沐抗日战争的风雨,在爱国主义热情鼓励下,经过前辈学人的艰苦努力,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结合国家建设工作的需要,学科有了新的开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学科发展进入繁荣期,并日趋成熟。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中,历史城市地理学,是继历史政治地理学,亦即疆域与政区沿革地理学之后获得较充分发展的历史地理学领域第二门分支学科。这一分支学科的开拓者当为前辈师长侯仁之先生。 20世纪30年代,当他还在燕京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与攻读硕士学位并参加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发起创办的禹贡学会时,他就开始对当时的北平之历史城市地理开始进行考察与研究。 1950,共和国刚建立不久,他自英国利物浦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H.C.达比教授,获得博士学位返国在北京大学任教伊始,就在当年7月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第2卷第11期上发表了论文:《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1]。该文虽主要目的是论述在我国大学里应将原开设的“沿革地理”课程改为“历史地理”课程,但所举之论据却是以北京这样的古都所在城市为例,对比了沿革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对之研究的视角、注重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实际上这篇著名的论文,既开启了我国大学开设历史地理学课程的新局,也揭櫫了历史城市地理学这一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之基本理论观点,即必须从探明、复原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入手,才能解决城市起源、城市性质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多问题。之后,他又相继撰写了《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1951)、《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1955)、《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1959)、《北京旧城平面设计的改造》(1973)、《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1977)、《天安门广场: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的演变和改造》(1977)等论文[2];同时,还撰写出版了《北京史话》(合作者金涛)[3]与《古都北京》(合作者金涛,该书除中文版外,还有日文版与英文版)[4- 5]以及《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合作者邓辉)[6],主编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5]与《北京历史地图集》[6];此外,他还对邯郸、承德、淄博、芜湖等城市之兴起、演变,运用历史地理学理论作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与论述[2,9]。上述论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辛德勇教授所评论的,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树立了榜样[10]

在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方面,侯仁之先生在他所撰写的《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9]一文中,结合其多年对多座城市之历史地理研究的具体体验,再次系统阐述了他的有关理论观点。在这篇重要的论文中,他除了以历史城市地理主要的几个研究内容,即城址的起源和演变、城市面貌的形成及其特征、城市位置的转移及其规律、地区开发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等方面,以具体实例进一步论证了要切实准确地论明上述几个重要问题,必须从复原并探明该城市所在区域之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变迁入手之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研究一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绝对不能忽视对于整个地区的开发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活动、交通状况等历史文化景观的变迁。因此,研究一个城市的历史地理,也必须结合整个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综合探讨。

“研究一个城市的历史地理,也必须结合整个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综合探讨”,这就是侯仁之先生创立的有关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又一个理论观点。

2.3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1979,在共和国建立以来之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上旬,在西安举行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首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上马正林教授宣读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三十年》[11]一文。在文中,作者对1949 197930年中历史地理学的几个主要分支学科作了回顾与评述。在“城市历史地理”部分,指出了“三十年来,已先后对北京、天津、南京、广州、开封、兰州、武汉、徐州、扬州和西安等城市的历史地理进行了研究”[11]。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理论,只是根据侯仁之先生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中阐述的观点,强调了历史地理学是“纯粹的地理科学”,并不是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而对历史城市地理学之基本理论则未予涉及。

19797月全国首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以来,又过了30年。在这30年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历史城市地理学与整个历史地理学一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研究的城市数量较前30年有大幅度增加,研究内容有所开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在历史城市地理学之理论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专门探讨,取得一些新的进展与建树。

论及近3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在理论建设上的进展与建树,首先仍要推前已述及的侯仁之先生于197912月在《地理学报》第34卷第4期上刊登的《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一文,该文在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上的新建树前已述及。实际上自1979年以来许多学者进行历史城市地理方面的个案式研究,基本上都是遵循侯仁之先生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与《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这两篇经典式论文之基本理论观点进行,而对历史城市地理学之理论探讨也大多是依循上述两文之基本观点有所发挥与深化。如马正林教授,1990年曾发表《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这在他2005年结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论文集《正林行集》中是归入“历史地理学理论”类的[12]。该文为一本历史地理学,也包括历史城市地理学是“纯粹的地理科学”的观点,对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任务,细化为研究城市兴起的地理特点、城市职能及其转化的地理特点、城市结构的地理特点、城市风貌的地理特点、都市化的地理特点等五方面,每方面的研究都落脚在地理特点上[13]。这一理论观点可谓鲜明强烈,但也过于单一。其后他在其编著的《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一书中,虽有绪论一章,但仅论及了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只是重申了前揭论文的观点;其后顺序论述了中国城市的起源、城址选择、城墙、类型、形状、规模、平面布局、水源、园林与规划等诸多内容,但未设具体论述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问题的专篇[14]。尽管在有些部分的内容陈述时,如中国历史上关于城市选址、平面布局与规划等,也总结了一些原则,只是未能进一步深化、提炼,上升至理论。该书出版后曾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守春研究员在为其所写的书评中誉为“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第一部系统著作”[15]。当时之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陈桥驿先生则十分明确地“恰如其分”地论定该书是一部通论性的高等学校教材[16],该序也收入《正林行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当然作为第一部通论性的中国历史城市地理高等学校教材,对于其理论建设上的不足自不应苛求。

关于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性专著,近年来新出版的则是李孝聪教授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城市地理》[17]。该书在第一章导论中设有“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之专节。在理论上,仍以侯仁之先生的前述两个基本观点为圭臬,但对第二个基本观点,即“研究一个城市的历史地理,也必须结合整个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综合探讨”的观点,作者有延伸与发挥。作者在指出以往偏重对单个城市进行研究的不足后,强调应“进行历史城市体系的综合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是城市文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上的种种需要,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影响下的塑造”。因此,他主张“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应从地貌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长时段、综合性地考虑”。尽管作者在该书所设置的中国城市的起源及先秦时期、中国王朝时代前中期、中国王朝变革时代、中国王朝时代后期等章中对上述理论观点有所运用,但就导论章中之理论部分而言,阐释仍感简略单薄。

近年来专论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的论文中有严艳、吴宏岐教授合撰的《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一文[18]。其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是认为:历史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综合历史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整合学科。它的研究兼容并蓄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多项内容。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除历史时期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城市体系)及其演变规律、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外,还包括城市化规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述见解虽然丰富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增强了其应用功能,但并非历史城市地理学之理论,而且该文所述内容距离构建历史城市地理学之理论体系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3.环境—文化理论观点的形成及其主要内涵  

在近年来开展的历史城市地理及古都学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在重视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对历史时期都邑的兴起与发展之影响的同时,也重视文化及其传承、嬗变之影响的理论观点。随着其日益发展、成熟,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也获得较广泛的运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可概称为“环境-文化理论”。

论及环境—文化理论思想的萌生,当应追溯到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另一前辈师长史念海先生。史念海先生实际上是从推进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实践中进入这一理论研究领域的。自1983年他与一些同道学者倡议并创建了中国古都学会,并连续三届担任学会会长,直至1999年他病重住院。在他生命最后的10多年里,他在中国古都学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撰写了一批对建立中国古都学具有奠基作用的论文。尽管在较早期的论文中,他对文化要素关注较少,如发表于1986年《浙江学刊》 1,2期合刊上的《中国古都学刍议》一文,在论及中国古都学的研究范畴时,只述及到:了解古都的自然因素、说明古都的经济基础、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探索古都演变的规律。内中只在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部分,与政治、军事、交通等并列,对古都文化有所涉及。又如1989年发表于《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19]上的《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一文,就只论述了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社会基础在形成古都中的作用,对文化因素则未予设题论列。在其早期还专门写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20]等文,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史念海先生开始对古都文化进行研究,先后撰写了《中国古都和文化》[21]、《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22]等文。 1998,他编辑有关中国古都学的论文集时,便以《中国古都和文化》作为论文集名,将前述诸文均收纳进去。这说明,随着对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深入,史念海先生对文化要素对古代都城建立、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这对中国古都学乃至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自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史念海先生外,陈桥驿先生也对催生环境-文化理论做出了贡献。陈桥驿先生在刊于《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上的《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文中,曾对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中收录的芮沃寿(A.F.Wright)的《中国城市的宇宙论》和牟复礼(F.A.Mole)的《元末明初时期南京的变迁》两文,批评作者“都没有懂得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又对拉姆科(H.J.Lamley)的《修筑台湾三城的发轫与动力》一文,批评“作者没有学过地理学,不懂得地理环境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16]。在上面引述的陈桥驿先生的批评论述中,他所说的“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实际包含有文化。由此可见他对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两方面研究城市史及历史城市地理是同等重视的。

笔者不揣浅薄,在近10多年的研究实践中,在前辈学者学术思想影响下,也深切认识到历史时期文化传承及其嬗变与环境特点及其变迁对都邑城镇之形成及兴衰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鉴于当前学术界对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对古代都邑兴衰变化影响方面之研究致力多,而对文化传承及嬗变对古代都邑兴衰变化之影响,学理上认识尚不足,研究上也较为薄弱,因而一面在撰写的《试论当前我国古都保护与城市建设问题》[23]、《中国古都研究与古都之现代化建设》[24]、《论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研究之关系》[25]、《古都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26]、《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27]等论文中,大力倡导应加强对古都文化的研究。同时他又作了一些专题性或个案性研究,撰写了《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都城规制之影响》[28]、《初论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演变及其与儒学之关系》[29]、《论汉唐长安文化之内涵与特征》[30]、《关于尧文化与尧都研究的几点初步意见》[31]、《有关辽王朝的历史、文化、都城问题之管见》[32]、《赵都中牟与淇河文化》[33]、《关于秦都城咸阳及秦文化研究的几点见解》[34]、《论新郑古都文化研究与古都文化资源之开发》[35]、《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36]等论文。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又撰写了《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37]、《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38]等文,强调依据历史地理学之“时空交织、人地关联”的基本理念,着重从研究历史时期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入手,才能推进对古代都邑的深入研究。并且,期盼通过采用这一研究路径开展实际研究,升华构建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与中国古都学的更为充实完满的学科理论体系。

总地看来,环境—文化理论还在进一步建设过程中,但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之若干要点已日益明确。它们是:

——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特色及其嬗变,是影响历史上都邑城镇兴衰发展及其功能、形态的两大主要因素。

——关于地理环境,既包括气候、地貌、河湖、植被、海岸线等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政治、经济、交通、民族、人口等人文地理环境;既注重其微观地理特征,也注重其宏观地理形势;既关注它们的渐变,更关注它们的突变。

——关于区域文化,包括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与制度文化,且具层次性。处于基础层次的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处于最高层次的是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次,体现城镇景观特色的则是建筑文化。

——探寻历史时期都邑城镇兴废演变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将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及其嬗变结合起来,进行时空交织、人地关联的综合研究。

当前,历史城市地理学与中国古都学正在蓬勃发展,而这正需要更为充实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相信通过更多学者的学术实践与努力探索,以环境-文化理论为主体的历史城市地理学之理论体系也将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 1]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J].新建设,1950,2(11).

[ 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 3]侯仁之,金涛.北京史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 4]侯仁之,金涛.北京史话(英文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 5]侯仁之,金涛.北京史话(日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1.

[ 6]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中国书店,2001.

[ 7]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 8]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1,2)[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997.

[ 9]侯仁之.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J].地理学报,1979,34(4):315-328.

[ 10]辛德勇.侯仁之先生对于我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开拓性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4):1-10.

[ 1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学三十年[M]∥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196-236.

[ 12]马正林.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M]∥历史地理.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81-189.

[ 13]马正林.正林行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 14]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15]王守春.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第一部系统著作——《中国城市历史地理》评价[M].历史地理.1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47-350.

[ 16]陈桥驿.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序[M].见马正林.正林行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7-15.

[ 17]李孝聪.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城市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18]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2):56-63.

[ 19]史念海.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M].中国古都研究.4.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0.

[ 20]史念海.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M].中国古都研究.2.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30.

[ 21]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1-39.

[22]史念海.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13-22.

[23]朱士光.试论当前我国古都保护与城市建设问题[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23(3): 101-105.

[24]朱士光.中国古都研究与古都之现代化建设[M]∥安阳古都学会,安阳地方志办公室编.中外学者论安阳.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23-142.

[25]朱士光.论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研究之关系[J].见台湾中国楚汉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学术论文研究会专辑(2).2003:19-29.

[ 26]朱士光.古都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J].江汉论坛,2004,(8):91-94.

[27]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0-27.

[28]朱士光.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都城规划之影响[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3):52-53.

[29]朱士光.初论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演变及其与儒学之关系[J].唐都学刊,1998,14(1):32-35.

[30]朱士光.论汉唐长安文化之内涵与特征[J].中国古都研究.12.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1-12.

[31]朱士光.关于尧文化与尧都研究的几点初步意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116-118.

[32]朱士光.有关辽王朝的历史、文化、都城问题之管见[J].中国古都研究.18(上册).北京: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25-29.

[ 33]朱士光.赵都中牟与淇河文化[J].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 6):61-63.

[34]朱士光.关于秦都咸阳及秦文化研究的几点见解[J].见中国秦汉史学会编.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14.

[35]朱士光.论新郑古都文化研究与古都文化资源之开发[J].中国古都研究.15.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13-122.

[ 36]朱士光.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83-89.

[37]朱士光.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37-540.

[ 38]朱士光.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8-22.

该文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作者:朱士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长期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学与古都学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主编、参编著作15部,获国家与省、部级奖12项,并获。原创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真有趣lszyqwx),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