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互联网+传统文化,是创新还是消解?

作者︱申亚民(本公众号特约专栏作者、时事评论员)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包(吃)粽子、戴香包、挂菖蒲、赛龙舟等一系列传统习俗活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这样的活动,促使我们每个人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


每到传统佳节和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故乡、过去时光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

而每每此时,一个问题便显得格外真切而严肃,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与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互联网突飞猛进,大数据的极速发展,已经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会出现怎样的化学反应?是会显现“疲态”,还是会迸发出新的生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应该说,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柄双刃剑。首先,互联网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浴火重生的机遇。一是互联网为传统文化传播找到了新的传播形式。《2015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道》显示,71.2%的中国网民会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网络已经成为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二是互联网为传统文化的生活化找到新的载体。文化是从社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文化必然无法生长,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发展与传播,就必须生活化,而互联网正是将其生活化的重要载体。三是互联网加快了传统文化产品转换的节奏。文学作品可以很快的转化为视频、新媒体等,文化消费产品、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前。

其次,互联网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带了很大的冲击。一是外来文化会冲击传统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来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快速传播,尤其是一些年青人崇洋迷外,很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比如说在市场买粽子、买香包的都是一些老人,年轻人对此却并不十分“感冒”;二是互联网会使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事实上,社会发展越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就越大。但是,传统文化在网络平台的商业化在所难免,过度的商业化,急于求成,追求迎合大众的需求,粗制滥造,歪曲事实,则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背离和破坏,这些问题更应引起社会的思考和重视。

  该文为《陕广新闻·陕广大视野》文字稿,播出日期为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2016年6月9日7:30—8:30,调频FM101.8。原创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真有趣(lszyqwx),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

   申亚民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人民政府督学、西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陕广新闻特约评论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市级以上研究成果奖项10余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