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标视角下的43个创建信用示范城市

源点数据 源点credit 2019-03-28


前一段,我们分析过《招标视角下的信用中国》,这次我们把切口放小,再来看看43个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的信用项目建设情况。


为了更好地观察城市项目情况,我们把时间跨度延展为2012年1月至今,这样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以便得出更加客观的印象。


一、概貌:289个项目,4.24亿元


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43个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累计投入在信用体系建设上的财政资金项目合计289个,金额累计4.24亿元。



五年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预算金额大幅上升,单个项目金额也有较大提升。


二、各市具体情况


再看看43个城市分别的情况。先是项目数量。



2012、2013年,只有少数先行城市开始信用项目建设。杭州、广州、南京、苏州等先行城市在之后的年度里基本保持了持续投入的节奏。


2015年8月以来,先后有两批城市被列入创建信用示范城市,各地项目数在2015、2016、2017三个年度有明显的增加。


有 5个城市项目数为零,没有公开的招投标数据显示这些城市的财政投入。



看一下金额。



有15个城市投入累计达到千万级投入,广州市位居榜首。11个城市单一年度累计投入超过千万。2017年,已有7个城市当年度投入超过千万,分别是台州、广州、汕头、福州、南京、成都、合肥,其中台州市2088万的预算额位居榜首。


另一方面,公开数据中,也有11个城市近5年的投入在100万以下,5个城市未见记录。


如果我们认可一个观点,信用项目建设投入意味着信用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那么上面这张表格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结论。


三、钱都花在哪里?


进一步来看看,这些资金都投向了哪里。


从项目类型组成上来看,主要是以下8个方面:


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信息系统、信用网站开发、与业务条线交叉的信用子系统等);

支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采购;

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监理/等保服务;

信用信息平台运营维护(含技术维护、内容维护等);

信用宣传推广;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十三五规划、中长期规划);

信用状况测评/评级;

与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培训班等。


这8类项目,大多属于信用工作初始起步阶段的重点工作。其中第一类平台建设项目最多,可见项目资金的主要投向,尚未转到日常运维、课题研究、数据挖掘、宣传推动等方面。


按照实施主体看,依次是下列单位作为项目的甲方:发改委、工商局、经信委、住建局、交通局等



这与我们统计之前的预计是一致的。发改、经信是牵头部门,工商因为总局的强力推动,建设项目自然力度很大。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业务部门,各地住建、交通、旅游部门的信用建设相对于其他部门确实动作多些。


四、杭州的个案


我们选取了杭州作为其中的代表,进一步对项目进行了观察。



累计有32个项目政府财政投入建设,总金额近2000万元。可以看出,无论是市本级的平台软硬件建设,还是县市区板块的平台,还是行业应用,杭州市财政都给予了充分的保证。资金的持续支撑,给了一个城市信用工作不断深入的动力,这或许也是首届城市信用建设峰会选择杭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本文的局限


本文当中,我们仅就公开的招投标数据,梳理了43个创建示范城市信用建设项目的情况。基于此就给出判断是有风险的。有些城市的财政投入,并没有以公开招标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可能在其他更大范畴的项目中得到了实现。


基于项目数量和金额的城市排序,和我们在其他渠道了解的城市信用建设发展状况,既有吻合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个别城市在我们的观察中数据为零,实际上由于其他因素的给力,信用工作的发展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事实上,我们一直关注影响一个城市信用发展水平的诸种变量,并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面作出梳理。除了共性因素,决定一个城市信用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体现一个城市信用发展水平的特征有哪些?之前我们也从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视角对43个创建信用示范城市做过一些分析,这些观察尽管做了别人似乎目前还没做过的事情,但就其一点而言,总免不了盲人摸象的困窘。


六、看远一点点


这里我们看到了43个城市在这个维度上的差异,显然如果考察对象扩充到所有城市,不平衡现象会更加凸显。这也意味着,信用建设项目投入,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处于上升趋势。


再过3年或5年,数据会有哪些变化?这才是我们期待的。



本期编辑:蜂蜜的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