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歌AI,背水一战|G5洞察

G5全球 G5全球 2024-01-30

以下为深度阅读文章,共3300字
阅读时间预计:7分钟



近期,AI领域最重磅的消息还是来自谷歌。


北京时间4月21日,谷歌CEO皮柴宣布Alphabet旗下的两大AI实验室——谷歌大脑(Google Brain)与DeepMind正式合并,以Google DeepMind为名联手代表谷歌出战。


像是巨头的缓慢转身。过去几个月,微软、OpenAI以ChatGPT横扫全球市场。而谷歌在对比之下显得慌乱且准备不足,完全没有曾经AI领军者的姿态。


图|谷歌CEO皮柴的署名文章


毫无疑问,此次合并被视作是谷歌对于处在风头之上的微软的反击。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谷歌大脑和DeepMind的部分员工认为OpenAI已经超越了他们,这种压力迫使两个团队放下竞争,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这并不容易。从实力和贡献来看,谷歌大脑和DeepMind都是世界顶级的AI团队。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同属一家公司的明星团队在很长时间里都处在互相提防、乃至针锋相对的关系里。这篇文章将回溯两者之间的摩擦与隔阂,并在这个过程中窥见谷歌在这轮技术竞争中落于下风的内部原因。


两大AI顶级天团


市面上,能用顶级天团来形容的团队并不多,OpenAI算一个,谷歌大脑和DeepMind也能排得上号。事实上,不管是谷歌大脑还是DeepMind,对于AI领域的贡献都不输于OpenAI。


谷歌大脑是谷歌(后来成为Alphabet)在AI领域的专门设立的部门,最初于2011年,主要致力于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和架构,并应用于谷歌的产品中。


当时的阵容可谓华丽,深度学习领域公认的大牛吴恩达是最早推动谷歌大脑成立的创始人之一,还有一位则是被称为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杰夫·迪恩,后者在吴恩达离开谷歌大脑后一直担任负责人,如今在与DeepMind合并后担任首席科学家。


图|吴恩达


成果来得很快,2012年,谷歌大脑团队在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中的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深度学习算法开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应用。2014年,谷歌大脑团队发表了一篇关于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YouTube视频中的猫的论文,这也是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视频识别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直至今日,谷歌语音搜索、谷歌翻译和谷歌图像搜索等产品,背后的深度学习技术都来自于谷歌大脑。对于行业的影响则更值得关注,2015年谷歌大脑推出了简便、高效的TensorFlow框架,极大程度推广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行业中的发展。


目前讨论最激烈的ChatGPT,核心的底层架构仍包括TensorFlow。可以说,过去十年整个AI领域的火热进展,离不开谷歌大脑在底层技术层面的贡献。


而DeepMind则更像是OpenAI的孪生姐妹,两者有太多的相似点——它们都是最初定位为非营利组织,但最终不得不向科技巨头(前者向谷歌,后者向微软)寻求资金支持以解决财务问题。另外,两家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中都包括埃隆·马斯克,两者都曾经发布了足以载入史册的AI产品,前者是AlphaGo,后者则是ChatGPT。


此外,它们都怀抱着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梦想和野心。实际上,AGI这个概念是DeepMind创始人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13年前首次提出的。


如果要来比资历的话,DeepMind更可能是OpenAI的前辈。OpenAI成立的第二年(2016年),DeepMind就已经凭借围棋机器人AlphaGo一炮走红,还顺便掀起了AI研究的一股热潮。2020年,DeepMind更是通过AI预测蛋白质工具AlphaFold,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50年的难题。


图|AI与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比赛


从AI领域的历史成就来看,DeepMind似乎更应该是首个推出ChatGPT的公司。在ChatGPT出现之前,人们也普遍认为DeepMind是更出色的公司,也更接近AGI的目标。然而,OpenAI抢占了聚光灯,从ChatGPT到最近发布的GPT-4,OpenAI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AI创业公司。


现在看来,在OpenAI专注于开发GPT系列预训练模型时,DeepMind正忙于与谷歌“搞分裂”。根据后来媒体曝出的消息,2015年,也就是在被谷歌收购的第二年开始,DeepMind内部就已经存在一个贯穿团队高层到普通员工的计划“Mario”,目的很明确:从谷歌里独立出去。


左右手之间的互搏


这本是一桩被广泛看好的联姻。2014年,谷歌公司收购DeepMind的交易被视为双方的共赢。谷歌获得了世界级的AI研究机构,而DeepMind则得到了大金主的支持,可以心无旁骛地像学者做研究一样向AGI前进。


然而,这样理想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双方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分歧和摩擦。一些DeepMind的员工表示,该公司的一些研究人员与谷歌公司的商业体系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另一些人则担心DeepMind的成果会立即落入谷歌的控制之下。因为这些担忧,DeepMind的一些员工曾经在沟通时用上了加密软件,以免被谷歌监视。


图|DeepMind CEO Humayun Sheikh


这些质疑也并非没有由来。后来的报道显示,DeepMind的高管曾发现谷歌AI研究小组发表的成果与DeepMind的一些代码库相似,这直接引发了DeepMind的CEO Humayun Sheikh的不满。隔阂由此产生。2015年,谷歌进行重组成立了Alphabet公司,DeepMind的领导层也开始小动作不断,试图在集团里拿回更多的自主权。


按说谷歌一直是一个好金主,在完成收购后往往让公司保持独立运营,YouTube就是如此,如今已经成为谷歌母公司一大营收来源;谷歌对DeepMind也不差,双方签订的协议里指出,DeepMind能够独立运营,不需要是去控股权就能获得谷歌提供的资金和计算资源,以至于Humayun Sheikh自己也说过,“如果谷歌没有收购DeepMind,他们的AI实验室可能已经破产。”


这就说到了最重要的经济原因。DeepMind自从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就从没实现过盈利。一边持续伸手让母公司掏钱养活,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的成果不让别人使用,有了这样的待遇后还在不断闹独立——这就是谷歌内部其他团队对DeepMind的看法。据The Information的披露,很快就有员工不满于DeepMind获得的特殊待遇,认为谷歌大脑团队早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能出成果也能为公司挣钱。


反观DeepMind,虽然也做出了看起来很厉害的成果,但折腾了这么些年,还是半毛钱没挣到,甚至预期未来十年时间达不到收支平衡。更让人生气的是,有员工在团队之间的交流里发现,DeepMind的高管似乎还看不上谷歌大脑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所以颇有抱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大AI天团坐拥最好的团队、业内顶级的资源,也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最后看着后来者OpenAI在今年摘走了最香甜的果实,以ChatGPT站上AIGC的行业浪尖。终于母公司强力出手,将两个团队合并,以图在后续的竞争力扳回一城。


谷歌是如何“落后”的


就像曾经DeepMind相比OpenAI更被看好一样,谷歌凭借这么些年在AI领域的投入和接连不断的产出,也被认为是行业内的领跑者。直到今年被微软盖过了风头。

除了谷歌大脑和DeepMind无法形成合力,一些涉及更深层的公司管理、团队文化的原因逐渐被披露出来。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迈尔斯·库卢帕(Miles Kruppa)和萨姆·谢克纳(Sam Schechner)在一篇报道里详细展示了谷歌聊天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发现该项目已经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研发,其中包括多次审查失败、多次更名和多位核心人员离职等波折,可谓坎坷不断。


最终的结论是:谷歌之前对待AI的态度过于谨慎,导致现在陷入“起大早,赶晚集”的尴尬境地,这为微软提供了可乘之机。


图|Google Bard


事实上,谷歌的聊天机器人研发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公司内部已经研发出了一款名为Meena的聊天机器人。然而,这个成果直到2020年才在一篇论文中公布。不仅如此,时至今日该产品仍未公开发布。2022年底,OpenAI旗下的ChatGPT上市后迅速走红,谷歌随即发布了名为Bard的聊天机器人,但在发布会上错误百出,这一次尴尬翻车也成为谷歌在这轮技术竞争里仓促应战的一个缩影。


谷歌本可以做的更好。


上述报道提到,Meena在被开发出来后,已经可以像人一样自信地谈论哲学,在创作时严谨又不失幽默,在技术层面也被认为是大幅领先。


但当研究人员向谷歌申请公开展示、开放外部使用Meena、以及应用到Google Assistant智能助手中时,谷歌高管多次拒绝了他们,认为该计划不符合公司对AI系统安全性和公平性的标准。由此,报道认为是高管们的保守绑住了团队的手脚,最终,两名核心研究人员愤然离职,独立创业。


当时的研究人员在内部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聊天机器人有望彻底改变人们使用搜索引擎和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在今天得到了应验,也对谷歌核心的搜索业务产生了威胁。


如果说谷歌在这场AI竞赛中输给微软和OpenAI,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谷歌对搜索领域的执念,以及僵化的制度所造成的人才流失,这被称为“软差距”。另外,具体到大模型的竞争中,谷歌面对的难题还有数据方面的差距,这是需要谷歌下“硬功夫”才能缩小差距。


时间来到现在,OpenAI的优势仍然明显,在具备了API、插件集等服务后,ChatGPT似乎正在逐渐走通一个正向循环:吸引用户、用户贡献数据、用数据打磨成更好用的模型。


而属于谷歌的项目还在打磨当中。与此同时,谷歌的其他团队也在开发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将AI尽可能地整合到谷歌的所有产品中。比如负责搜索排名的谷歌高管Pandu Nayak正在开发一个单独的模型来处理某些搜索查询,而谷歌Cloud则正在创建自己的模型,以便向云客户销售。


也许几个月后,我们将看到谷歌申请重新出战。不过到那时,谁又能确保ChatGPT不会再次成长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呢?


-End-






丨官方BP通道bp@g5inno.net
邮件标题请备注项目名称

丨会员通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谷歌AI,背水一战|G5洞察

G5全球 G5全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