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鲁迅难题:愚民到底值不值得拯救

苍山夜语 2021-05-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聂作平的黑纸白字 Author 聂作平




鲁迅难题:愚民到底值不值得拯救


文 |  聂作平

来源  |   转自  聂作平的黑纸白字




01



话说有一个奴才,在主人手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天天起早摸黑干活,吃住得比猪狗还差。


奴才喜欢向人诉苦。有一天,他向聪明人大倒苦水。聪明人听了,眼圈发红,似乎要下泪,说,“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奴才得到了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


改天,奴才向傻子诉苦,说主人让他住在阴暗潮湿的破屋里,连窗户也没一个。傻子勃然大怒,“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奴才很吃惊,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怎么行?“


傻子听了,径直来到奴才屋外,动手砸墙。奴才问他干啥,他说,给你开一扇窗啊。


奴才却挺身制止,哭嚷着在地上打滚,大声喊:”来人啊,强盗在毁我们的屋子了。“


一群奴才应声而出,赶走了傻子。


主人出来时,那奴才表功说,”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主人顺口夸他你不错。聪明人知道了,向奴才祝贺。奴才很高兴,”先生,你说我总会好起来的,实在有先见之明。今天,主人不就夸我么?“


——95年前一个阴冷的冬天,鲁迅皱着眉头写下了这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题目就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隶》。


多年里,鲁迅先生一直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到底要不要给奴才们砸开一扇窗?


其次,到底是做聪明人还是做傻子?


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一个,那就是本文标题:愚民到底值不值得拯救?



02



鲁迅早就知道他的时代充斥着大量愚民,甚至可以说愚民就是麻木不仁的绝大多数。而作为傻子的下场,很可能比故事里被奴才们合力赶走那个还要悲惨——这一点,短篇小说《药》即明证。


夏瑜就是一个为人砸窗户的傻子。然而,夏三爷告发他,得了二十五两赏银;义哥给了他两个嘴巴——对此,驼背忽然高兴起来,”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了“;刽子手康大叔,用馒头蘸了人血,卖给老栓的儿子治痨病。


总而言之,在所有人眼里,夏瑜这个砸墙开窗的人”发了疯了。“


我想,鲁迅在写《药》时,心情一定极度灰暗而绝望,国民劣根性悲凉噬骨,以至于老夫子后来在杂文里,把历史分为两种:


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如此这般的前提下,聪明人的确比傻子更合时宜,更像正能量。聪明人只要安慰或是同情一下奴隶,就能博得有先见之明的称颂。并且,主人也会对有利于稳定的聪明人投桃报李,比如因他的帮闲而赏一根骨头吃。


至于傻子,轻则赶将出去,重则夏瑜第二。



03



1898年,大清百日维新并失败。


中秋节前两天,六名犯人被押到菜市口,在众多翘首观望的看客注视下,六颗拖着长辫子的头被一一砍将下来。


这六个被砍了脑袋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在今天,六君子是以仁人志士的身份进入后人视野的;但在当时,不仅于朝廷,便是于民间,六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乱党和叛逆。尤其在愚民眼中,更是罪不容诛。


一个令人喟叹的情节是,当六君子押往菜市口刑场时,周围踮起脚尖的看客中,竟有人向他们扔菜梆子和土块。


那时若有网络,处决六君子的新闻下面,一定是数十万点赞。


每一个时代,能看清路的人总是极少数,而芸芸众生往往属于盲视的大多数,是愚民,或者说乌合之众。


宁愿用自已的血唤醒民众的谭嗣同(他本有机会像康梁那样逃走,却不愿走),他也不无悲哀地意识到:在愚民眼中,变法维新不会有什么好评。因而,他才在绝命诗中写道: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因为自知不能为时所容,不能为时人所理解,他只有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希望历史——也就是后人——能够还他公道。



04



鲁迅写过一首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那时候,年轻的鲁迅东渡扶桑,希望学有所成,回国后匡时济世——换言之,那时候,他坚定地要做一名傻子,也坚信麻木而沉沦的同胞是可以唤醒的,是值得唤醒的。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阅世渐多,鲁迅显然不再有年轻时的信心。只不过,他还是坚持做一个傻子——事实上,这已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了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已的良知。


中国作家中,我之所以最崇敬鲁迅,作品固然是一方面,人品则是另一方面。



05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有一个文学青年去见一位著名诗人,向他请教什么是诗。


著名诗人说,如果你面对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喊一声:把门打开。这就是诗。如果你面对真实的房门,喊一声:把门打开。这就不是诗。


文学青年不服气,他说,如果屋内死气沉沉,黑暗一片,而门外是春风和阳光,我高喊一声:把门打开。这难道不也是诗吗?


年轻时读书至此,总要想起鲁老夫子笔下那个亲自动手为奴才砸墙开窗的傻子。


也许,他还高喊了一声:把门打开。


只是,主人听不见,聪明人假装听不见,奴才听见了,却大惊失色,终至本能地跳出来保护那堵墙。


傻子和奴才之间,便有了一道可怕的厚障壁。



06



四十岁以后读鲁迅,越发觉得他的深刻与犀利,而深刻与犀利的B面,却是一种难以解脱的孤独和绝望。


大约时使之然,势使之然,心使之然。


然而,总要有人像先生这样甘愿做傻子,这世界也才有了人性的温暖和光亮。



07



在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三十多年后,鲁迅又写了一首小诗。


两首诗之间,几乎就是夫子的一生——一生的拯救与逍遥,一生执念与释怀,一生希冀与绝望: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野夫推荐】 


乡关野寻根溯源,精选云南保山潞江坝小粒咖啡——20世纪50年代末在英国伦敦市场上被评为一等品,获“潞江一号”美称,1980年的全国咖啡会议上的 “全国咖啡之冠”。乡关野云南精品挂耳咖啡精选保山阿拉比卡豆,颗粒饱满,香气浓郁,口感上因含油丰富更为醇厚,回甘持久。香气:轻淡的茉莉花、柑桔花和桂花香


风物人心皆故乡 

五溪蛮土酒 | 利川高山红茶  | 定制普洱熟茶 | 纯手工铁锅 

土家野夫的家乡风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