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人家把企业做大了,我们把什么做大了?

防失联加好友 苍山夜语 2024-06-03


张维迎 著名经济学家 北大国发院教授

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官场和一个封闭的商场。

从秦始皇的郡县制开始,历朝历代,除了皇帝,政府中所有的官位都是对大众开放的,你只要有能力、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政府。

汉代是举贤良、用孝悌,按照人口比例从地方选官,送到中央培养。隋唐之后,有了正式的科举制度,一个平民的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参加考试,就有希望当到大臣甚至宰相级别的官员。

与此对照,自汉武帝之后,许多工商业活动却被政府垄断,不允许民间经营;即便允许,也有许多限制,商人经常受到官府的掠夺。

这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西方长期以来是贵族制,政权被贵族垄断,对老百姓是不开放的,贵族的爵位又是长子才能继承,长子以下的要自谋生路,所以西方发展起来了工业城市、商业城市。

中国没有商业城市,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都是政治中心,而非商业中心。在中国,最好的选择是做官,而非从商。政府官员地位高,自由裁量权又大,所以腐败的机会多。

就社会地位而言,在士农工商中,商人地位最低,还不如农民,其商业利益又得不到有效保护,资产很容易被剥夺。总而言之,政府官员的综合报酬远大于商人的综合报酬,结果是“学而优则仕”。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两千多年来,最优秀的人都被吸引到了政府部门,这是中国社会长期能维持大一统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是近代中国变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17世纪开始,在英国,随后相继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通向官场的道路开放了,但是,更大的开放是工商业活动的开放。

特别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国王和政府的行为受到立法和司法的限制,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专利法也开始实施,工商业活动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行业,由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而与此同时,在我们古老的中国,仍然是开放的官场和封闭的商场并存,读书取仕比经商做买卖有吸引力得多,结果是,人家把企业做大了,我们把政府做大了。



中国其实并不是缺少企业家资源,中国的问题是企业家资源被错误地配置了,本来可以做企业的人都去做了官。

我们知道,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经济都是华人企业主导,中国人出国以后到其他国家多从事工商业,他们敢冒险,骨子里一定有企业家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出国以后就变成了好的企业家?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的政治对华人不开放,而工商业活动是开放的。那些流落到东南亚的人不可能到政府部门做官,他们提高自己地位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商赚钱,赚了钱再把当地的达官贵人买通保护自己,所以就成了成功的企业家。

同样,为什么犹太人商业才能那么好?因为犹太人流离失所,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政治地位的,既不能当官,也不能买土地,他们可做的事就是经商,所以犹太人变成了世界上最具商业头脑的族群。如果犹太人在哪个国家都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他们可能就不大会经商了。

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就是通过对内放开和对外开放,提高了企业家的预期报酬,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当企业家。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生了些什么变化?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配置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为什么说是历史性的?因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最优秀的人才都往政府集中,都去当官;而这4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转向了企业界,转向了工商业活动。两千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解决了。

以上内容选自张维迎教授新书《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

暌违多年,张维迎教授新书《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上市。这本书在张教授心目中有多重要,从他自己在朋友圈中“王婆卖瓜”即可见一斑:



“自由市场的守夜人”“经济学界的堂吉诃德”“思想界为数不多的燃灯者”......
任何熟悉张维迎及其作品的书友,都会认可坊间对张老师的上述评价。正是由于张维迎老师在思想领域的真知灼见,坚持“为不理解、甚至公开批评他的民众发声”,以及独有的穿透力和共情语言的天赋,才让他的作品成了畅销书里的长销书,“每一本都值得阅读和珍藏”。
张维迎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在很多经济学家都纷纷奔向政治投奔仕途的当下,张维迎一如既往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以简明的经济学逻辑,让我们看见藏在许多社会现象背后的东西。
·“炉火纯青”之作,理论与故事交融
张维迎是国内最早研究“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学家,《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他40年聚焦“企业家精神”的大成之作。本书在写法上,理论与故事交融,历史与现实交汇,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汪丁丁:很精彩,堪称“炉火纯青”之作。维迎返回他参与创建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之后,与我和几位老教授有更多机会密切交往。通过这些私人交往,我意识到,维迎始终带着黄土高原的气息。
朱海就:本书不仅有基础性的理论,还把“企业家精神”的思想运用于具体的经济问题,如反垄断、产业政策、创新问题等等,这些应用都非常精彩。本书还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企业家精神,让人感觉很真实,这也是其出彩之处。
冯仑:张维迎教授这本书分析了束缚企业家精神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金融因素以及观念上的因素,很系统,很全面,好看又“好吃”,很值得创业者和企业家阅读,也值得各级官员阅读。
王梓木:这本书引人入胜,读着读着就进故事里了。就像作者坐在面前对你说话,娓娓道来发生在你身边却不曾深入思考的事情。拿到这本书后我就没有停下,一口气把它读完。
姚洋:维迎老师的文字简练达意,经常有警句出现,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

周濂:张维迎老师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页我都划下很多下划线。


·签名私享版,全网独家首发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既是张老师40年思考的结晶,更被他本人评价为“尤其适合当下中国”。多一个人读这本书,我们的未来就会多一份希望。

先知书店特别争取到了部分张老师亲笔签名书,数量非常有限,售罄即止。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立即拥有。



推荐阅读:
思想的竞争不在当下:张维迎振聋发聩的20个观点
张维迎:市场经济使什么人受益最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