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金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

中社学人 2023-08-28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判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如何实现的?

概而言之,

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理论地位的提升,

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实践成就的同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成就、形成的理论成果。其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系列新论断,(公众号:马学思享)在评价其历史地位时,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26的重要判断。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如何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依据何在?本文拟就此进行粗略探讨,以深化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时代条件和文化底蕴,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的新表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决议》在阐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时,重申“两个结合”,前者是惯常表达,后者是创新性表达,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基于西方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的产物。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特殊实践,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具体实际,否则容易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形成的内在机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公众号:马学思享)由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比如,新时代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和阐释的问题。由此生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如,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破解的难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之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常态化的机制。


世界文化谱系大体可划分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两大板块,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主要继承和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三大理论来源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对于东方文化借鉴和吸收不够充分。而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来说,其担负着指导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任务。(公众号:马学思享)马克思主义传到东方、传入中国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能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为充沛的文化滋养,赋予马克思主义东方文化气息,为中国老百姓理解、接受和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实现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二者来说都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其生成的时代条件、文化底蕴不同,基本内容、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但在不少方面存在相通与契合之处。比如,马克思主义将共产主义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大同社会作为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倡导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群体取向;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等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与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可能。


习近平十分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其视为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甚至提到“精神命脉”的高度[3]313。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本判断。习近平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313,这是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事实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公众号:马学思享)习近平在阐释新发展理念、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党的建设和为人之道、修身之道、为官之道、为学之道等问题时,大量借鉴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在阐释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时,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合理因素。如此,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点。


以往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机制时,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4]6。“两个结合”的表达中,不再突出强调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如何看待这一表述的变化?事实上,中国具体实际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实际,具体实际之中包含时代特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具体实际是时代特征影响作用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时代演进趋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时代特征成为选择结合内容、生成结合成果、检验结合效果的坐标和参照,离开时代特征的结合将是盲目的,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两个结合”的形成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方法论基础。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充沛的思想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代特征为实现“两个结合”提供了基准和坐标。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促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实现。



二、理论主题的拓展


理论主题生成理论内涵,规定理论创新空间和边界,理论创新围绕理论主题而展开,由此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实现新飞跃,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主题的拓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时,将其界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13。经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和时代演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得到拓展,由一个理论主题拓展为三个理论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25-26。理论主题的拓展,意味着新时代面临的时代课题增多,为理论创新提供了较大空间。三个理论主题分别生成相应的理论内容,构成三个理论子系统,由此丰富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邓小平是“出卷人”。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3,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确立了核心主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围绕这一理论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有效指导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不少阶段性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变局、新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创造性回答,提出了系列原创性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主题,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凸显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步骤,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物质基础、生成精神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公众号:马学思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战略谋划和理论指导,由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512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开始谋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步骤,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思路。习近平还在多个场合提出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深化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规律的认识。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主题,是随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需要和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而形成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思考,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提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将自我革命作为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这些理论创新,在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同时,深化了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理论主题生成理论体系,理论主题的拓展,既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创新空间,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准备了前提性条件。



三、理论内涵的扩充


随着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和理论主题的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得到扩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提供了内容支撑。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进行了概括。“八个明确”侧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总体要求;“十四个坚持”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践要求。《决议》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理论创新取得的成果,对应理论主题的拓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表达。


一是将“八个明确”扩充为“十个明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明确”,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1]25。“十个明确”围绕三大理论主题而展开,侧重宏观层面的理论阐释,涉及三大理论主题的总体性问题,表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和成熟。


二是将党的领导从“八个明确”之末提到“十个明确”之首。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14。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八个明确”的理论内涵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置于最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决议》在阐释“十个明确”的理论内涵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置于首位,明确了党的全面领导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在总结新时代实践成就的同时,概括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成就,诠释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具体内容,为“两个确立”提供了事实支撑。《决议》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十三个方面,概括了新时代相关理论创新成果,并从理论上总结了十三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具体理论创新成果、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视为“十个明确”的具体展开。《决议》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总结,不能单纯视为实践成就的总结,其中包含理论创新成就的概括,是理论成就和实践成就的统一。


因此,随着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重要依据。



四、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


随着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理论主题的拓展和理论内涵的扩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理论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重要条件。


以往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时,将其理论成果概括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公众号:马学思享)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定位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14,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是理性的,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一问题上的审慎态度,符合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


随着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决议》在阐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列,在评价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时,用了相同的表述,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表达方式意味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获得了独立的理论地位,也有了更大的理论创新、理论突破的空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成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连续性与发展性、继承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体内容而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理论基石。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和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增多,(公众号:马学思享)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超越和突破,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界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谋划,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对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定位,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等等,突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形成了原创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没有超越和突破,就无法形成独立的理论形态。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重要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重要表征。



五、理论地位的提升


随着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和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理论特点,获得了新的理论地位。


随着理论形成机制的变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气质有了新的特点。《决议》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定位时,强调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26。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理论定位时,尚未使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达。而《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升了其理论地位,彰显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新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中国进行的定位,“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则是放眼世界进行的定位。


中华民族是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聚,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时代精华则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之中最契合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内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定位,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明了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彰显了其引领时代的独特作用。


“两个确立”进一步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载入了党章和宪法,《决议》进一步强调“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1]26。“两个确立”是基于党的历史经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而郑重作出的战略性、历史性决策。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要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必须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就没有主心骨、掌舵人。正如邓小平所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6]3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在这一关键节点上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领航掌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既诠释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实践作用,也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两个确立”载入《决议》,既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历史决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两个确立”载入《决议》,意味着已成为历史结论,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和理论地位的提升,诠释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阐明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机理。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本次转载来源:公众号马学思享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