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专题论述摘编

中社学人 2023-08-28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专题论述摘编


1.   中国这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 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   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这里问题很多,需要全党做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共同研究,我们也一定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来妥善解决。我今天不说这方面的问题。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  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或者像我在前面说的,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   土地改革一定要彻底实行,现在就是要积极准备土改的条件,力求在两年左右开始分配土地。完成了这件大事,就可以为现代化的中国奠定坚固的基础。

(引自: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第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9.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引自: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阅读


信息来源:《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本次转载来源:新时代党建研究


终审:“中社学人”责编曹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