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论述摘编

中社学人 2023-08-28




相关阅读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论述摘编


1.   ———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

(引自: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3.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此条为习近平《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文,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近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中国确定了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10 年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到2020 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 亿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6.———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引自: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7.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8.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9.(此条为习近平《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文,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0.前不久,中国共产党成功举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11.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4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3.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点,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4.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5.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6.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7.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 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7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8.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9.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0.第二点,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1.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2.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3.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4.第二点,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5.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6.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7.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注者注:此处讲我们党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8.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6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警示,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1.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2.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3.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4.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5.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6.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7.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8.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39.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0.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和风险要去战胜。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1.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引自: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2.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3.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4.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引自: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地位,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引自: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6.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6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7.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48.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引自: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9.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 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引自: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2.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引自: 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3.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4.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5.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6.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7.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标注者注:此处“经此一战”指经过抗美援朝战争这一战)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58.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6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59.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5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60.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持带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4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61.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6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63.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要科学分析、深化研究,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科学提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9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64.中国14 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65.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66.下一步,到2035 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7.根据中共十九大的安排,到2020 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 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引自: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8.希望工商界朋友发挥企业家精神,积极促进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亚太和世界发展繁荣贡献正能量。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69.———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 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 亿。中国14 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 亿多人民的力量。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 年超过8 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70.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71.我们坚持创新引领,高铁、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引自: 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7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7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74.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75.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9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77.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8.35年前,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党解决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9.下一步,到2035 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80.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8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82.同志们!我常常想起邓小平同志1992年讲的一段话:“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4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83.根据中共十九大的安排,到 2020 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35 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3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84.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人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26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85.中国已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将为亚太地区带来更大机遇。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86.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87.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第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88.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国朋友和世界各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89.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在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引自: 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2022年1月17日)》,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90.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 年。

(引自: 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91.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的讲话》,第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92.现在,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引自: 习近平《习近平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的讲话》,第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93.我国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94.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

(引自: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95.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主题教育,推进......

(引自: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96.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97.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98.他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深刻的革命,必然会出现大量我们完全不熟悉的、预料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历史文件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原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新的伟大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前进。”(标注者注:此处“他”指万里同志)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99.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00.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5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01.到 2050 年,我们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3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2.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3.第三部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引自: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04.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8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05.根据中共十九大的安排,到 2020 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35 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3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6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07.(此条为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文,系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8.我国有 13 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藏着可观发展空间。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6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9.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10.今年 2 月 28 日、3 月 29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问题,并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11.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0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12.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我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0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13.决定稿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14.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体现了 强烈的问 题导向 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15.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16.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2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17.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5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1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287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119.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0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0.(此条为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全文)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0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1.决定稿起草期间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 3 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 2 次会议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稿。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2.今年 4 月 3 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3.中国共产党刚刚举行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很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10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4.现在,我们党有必要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 ,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广泛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五讲四美三热爱”、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等一大批青春气息浓烈的创造性活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展现出敢闯敢干、引领风尚的精神风貌。革故鼎新,建设四化,广大团员青年勇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126.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 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7.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 、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标注者注:此处“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8.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29.决定稿由 15 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 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 、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并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0.决定稿总体考虑是,紧扣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 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1.三、决定稿的基本框架
决定稿总体考虑是,紧扣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 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决定稿由 15 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2.二、起草过程
今年 4 月 3 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4 月 7 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各方面共反馈意见 109 份,大家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和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任务、需要采取的重要举措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各方面认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件......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3.第一,这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 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0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4.今年是辛亥革命110 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引自: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35.———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36.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引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37.这次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 ,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8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8.第三板块为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39.第二板块为分论,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 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 、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并作出工作部署。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3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1.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古人讲,“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2.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在改革开放 40 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 336 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 5 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我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强调,要 “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就要求从全面建......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1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3.决定稿由 15 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 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 、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并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6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4.从征求意见反馈情况看,各方面对决定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体现了 强烈的问 题导向 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0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6.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在概括出的我国国 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增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二是建议对完善科技制度加以突出强调,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三是建议更加重视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重要制度安排。四是建议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 、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五是建议围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就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狠抓落实、培养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提出要求。六是建议加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七是建议把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同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整体部署和工作机制。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5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7.一、决定稿起草背景和考虑
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70 周年。新中国70 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 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引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0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48.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 岁左右,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 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引自: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49.  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自: 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克疫情 携手同心推进合作——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第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150.  1978 年,邓小平先生访问新加坡,拉开了新时期中新友好合作的序幕。当时的中国正在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引自: 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相关阅读



整编作者:新时代党建研究微信公众号

终审:“中社学人”责编曹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