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荒野的呼唤,疫情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挑战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1-01-29


题图来自网络

然而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和大自然之间的空间隔离,还有另一个更加隐秘、却更令人担忧的影响——我们与大自然之间情感上的疏离。


荒野的未来 ——
反思疫情之下的我们与自然荒野的关系与挑战

文/笙箫


一、疫情下的我们与大自然


自从新冠疫情造成的社交隔离以来,我对人与人交流的期待和走进大自然的渴望便与日俱增。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隔离的生活似乎激发出了我们亲近大自然的本性。这段时间里的我无比渴望到大山里,到丛林中,幻想着自己在荒野的鸟叫虫鸣中自由舒展和舞蹈,身心无比愉悦。

 

疫情使我们更加理解了内心对自然荒野的本能渴求,所以有人会说:自然教育是一种生活。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需要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大自然中学习和成长。尤其在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城市里,我们需要更多的荒野体验和认知,我们的孩子们需要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然而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和大自然之间的空间隔离,还有另一个更加隐秘、却更令人担忧的影响——我们与大自然之间情感上的疏离。正如一位从事自然教育的前辈所说:当新闻里开始频繁宣传新冠疫情来自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时候,她非常担忧,担心这些新闻会加深公众对荒野和野生动物的恐惧之感,并且情感上开始疏远大自然,甚至与之产生对抗。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前一段时间我和朋友给一些孩子们上南极科普教育课,当讲到科学家们在南极吃什么的时候,有小朋友问道:“老师,科学家们在南极为什么不打鱼吃呢?”我回答说:“因为生活在南极的动物都属于野生动物。根据南极条约,南极科学家们只能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不能随便干扰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更不能吃它们。”小朋友恍然大悟,附和道:“是的,不能,野生动物有新冠病毒。”我心里立马一紧:孩子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已经打上了新冠病毒的烙印,这正应了那位前辈所担心的,孩子们可能从情感上开始对野生动物惧怕和疏远,甚至可能会产生对立。 

摄影:吉它木影


二、认识荒野的价值

 

荒野是这个世界的起点,我们的祖先从那里来,其他千千万万的生物从那里来。事实上,我们只是荒野所编制的复杂网络中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我们却妄自尊大,持续不断地侵占和改造着荒野资源,不断挤占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尤其在20世纪初期,我们甚至将一些荒野和野生动物看作是“人类的敌人”,有组织地射杀狼和虎等大型的野生动物。“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人会放弃一个杀狼的机会”(利奥波德)。即使是后来的美国荒野保护运动的领军人物利奥波德,在他早期的思想里,也理所当然地将食肉动物看作是“有害动物”,并曾从事宣传消灭食肉动物的工作。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著名的散文《像山那样思考》中,曾写到过他年轻的时候(1909年)射杀过一只狼。当那只狼倒在他的身边时,他从它的那双眼睛中看到了“令人难受而垂死时的绿光渐渐熄灭”,看到了“那双眼睛里有某种前所未见的东西”。这种老狼眼中的绿光所蕴含的东西,这种在利奥波德看来,可能“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便是那原始的和不驯服的荒野,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态价值和野性美。


幸运的是,在1935年后,利奥波德的思想发生了颇具意义的转变,意识到了荒野和野生动物的生态意义和价值。他最终超越了那个时代,开始能理解并懂得土地和大山的语言,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管理和保护,开创了土地伦理的思想。《像山那样思考》就像是这位“环保之父”自我反思的肺腑之言。他为自己曾经射杀狼的行为感到愧疚,同时又将自己从这一经历里所看到的熄灭的“绿光”,以及所理解到的大山和狼智慧告诉我们,试图唤起人们对荒野生态价值的认识,了解保护荒野的重要性。

 

在如今普遍患有“自然缺乏症”的现代生活中,认识和保护荒野尤其重要。我们有责任在孩子们的认知里种植下正确的自然伦理观,让他们明白:我们也来自荒野,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荒野和野生动物。

 

我于是努力地向小朋友解释,希望他能明白:我们不仅不能吃野生动物,还应该保护好它们和它们的栖息地。我们需要和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不仅是因为它们携带病毒,更因为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生物多样性是地球活力的象征。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根本上也在保护我们自己。从动物权利和伦理上讲,对生命的同理和同情心也从道德上教育我们应捍卫野生动物的生命。

摄影:吉它木影


三、未来的期待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上个月的29号,我们国家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也进入了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的阶段,截至日期是11月19日。根据一些专家的修订意见,总结起来就是建议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从强调合理利用转而强调有效保护,从强调保护珍稀动物转向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总之,如果这两个原则在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被很好体现,相信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还是未来可期的。

 

作为普通公众,我们也需要明白:不管野生动物是否是濒危,每个物种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自己位置和独特的生态价值,都需要我们的关注。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个人行为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中来,例如:拒绝餐厅野味,拒绝珍稀动物成分的中药,监督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主动向相关部门或民间保护组织报告出现的野生动物等。

 

我想,对待环境保护,或许我们应该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于我个人而言,面对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常常会对未来地球和人类的命运持有悲观的想法。但无论如果,也需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内核,毕竟,我们需要对未来有所期待,这样才有动力继续奋斗下去。 

摄影:吉它木影


熬过二十五年光阴,利奥波德才终于明白了梭罗曾经所说的“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并领悟了那渐逝的绿光里所含的“不驯服的悲鸣”。他将这段思想的转变和救赎写入了《像山那样思考》。又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这篇文章被选入了今天的高中生语文课本里。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能理解狼眼中那团熄灭的绿光意味着什么,越来越多的大人们明白了保护荒野的重要性并开始行动,这是我们未来的曙光。

 

所以呢,我们仍需对未来充满耐心和信心。

~the end~

“二湘空间”视频号开播了

作者简介:

笙箫,大自然母亲的女儿,河流和海湾研究工作者,读书和写作爱好者,个人公众号:时光在写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掬水月在手》:千山月照,静水流光,现代回响在古典诗意之间
二湘:命运的伏笔世界这么大,我们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经历丈夫出轨、被起诉、民宿动迁,我把自己活成了一篇散文
小草:刻骨铭心的扬州,从灵魂到美食到母亲的故乡
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  樊锦诗  艾芬  林青霞  刀尔登  巴金 王小波  齐邦媛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武汉故事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万花筒  菊子  侠非侠  小草专辑 二湘专辑大家·时评·大学·疫后·人间事·万花筒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

点击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你我都来自荒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