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曲阜师大Chem Eng J:可见光下Bi2O3负载铜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对米氏凯伦藻的异质界面光催化作用

王梦娇 等 环材有料 2023-01-06

🎨文献、电子书快速提供、英文论文撰写查重以及语法校对服务,全部免费!快快联系小编(文末二维码添加)。

第一作者:王梦娇

通讯作者:王仁君、陈峻峰

通讯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DOI: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1154

全文速览

大量研究表明,米氏凯伦藻是海洋中主要的有毒有害赤潮藻,而光催化技术逐渐被认为是灭活有害藻类的有效途径。该项研究通过将Bi2O3负载在Cu-MOF正八面体上,成功制备了Bi2O3@Cu-MOF复合材料,用于可见光下灭活米氏凯伦藻。随着Cu-MOF的加入,Bi2O3@Cu-MOF的带隙从2.57 eV减小到2.33 eV,增加了对可见光的吸收。Bi2O3@Cu-MOF中存在Bi-O、Bi-O-Bi、Cu-O和O-H等多种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276.604 m2/g,介孔孔径减小到4 nm。当n (Cu2+):n (Bi3+)为2:1时,Bi2O3@Cu-MOF-1 (60 mg/L)在可见光照射4 h后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对米氏凯伦藻的灭活率可达96.35%。在光催化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光合色素和主要生命蛋白被降解,抗氧化系统也受到破坏。研究表明,Bi2O3@Cu-MOF在光催化治理有害藻类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

背景介绍

有害藻华的爆发不仅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严重时更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鉴于藻华问题的严重性,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近年来,光催化技术逐渐成为灭活有害藻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环境修复中最有前途、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氧化工艺之一。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比,光催化具有效率高、低成本、环境影响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藻类抑制技术之一。
Bi2O3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光催化材料,具有多种可控的形貌(α-Bi2O3、β-Bi2O3和γ-Bi2O3)以及较窄的禁带宽度(~2.80 eV),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导致其应用于多个领域,是研究光催化的重要材料。然而,在随后的探索中,许多研究者发现纯Bi2O3的结构不稳定,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重组,导致其光催化效率较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因其比表面积高、结构稳定性好以及可调控性优良逐渐应用于催化剂、气体吸附、水处理和药物转运等领域。Cu-MOF由于其多样的孔隙结构和优良的光学和吸附性能,是应用最广泛的MOF材料之一。
已有相关文献表明,光催化剂负载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可以显著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由此来增强光催化活性。此外,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可以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更好地发挥光催化性能。

图文解析


Fig. 1 (a) SEM image of Bi2O3, (b) SEM image of Cu-MOF, (c)-(d) SEM image of Bi2O3@Cu-MOF, (e) distribution of Cu, Bi, C and O in Bi2O3@Cu-MOF and (f) EDS spectra of Bi2O3@Cu-MOF; (g) TEM image of Bi2O3, (h) TEM image of Cu-MOF, (i) the corresponding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 of Bi2O3, (j)-(k) TEM image of Bi2O3@Cu-MOF, (l)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Bi2O3@Cu-MOF.

扫描电镜图显示,Bi2O3为具有聚集状态的不规则片状结构,Cu-MOF为光滑的八面体结构,尺寸约为15 μm。在复合材料中,Bi2O在Cu-MOF表面呈聚集分布状态,但其形貌和尺寸没有明显变化,说明Bi2O3@Cu-MOF的稳定性。在EDS光谱(图1e)中,Cu、Bi、C和O分布均匀,说明Bi2O3@Cu-MOF成功合成。此外,图1f显示了各元素的组成和比例,Bi占质量比例最大,为54.92%,其次是O和Cu占9.76%,N占最小,进一步说明Bi2O3@Cu-MOF成功制备。图1g的透射电镜图片进一步证实了Bi2O3为不规则的粒子状态,Cu-MOF的横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这与SEM结果一致。图1i为Bi2O3的电子衍射图样。衍射斑是对称的,亮点的中心是透射斑,表明制备了Bi2O3单晶体。此外,衍射图样显示出清晰的衍射点,证实了单晶Bi2O3具有良好的结晶度。从图1l的HRTEM图像可以看出,浅色区晶格宽度为0.325 nm,可能对应Bi2O3晶体的(120)晶面,深色区晶格宽度约为0.35 nm,推测该物质为Cu-MOF。这一系列结果表明,Bi2O3已成功地负载到Cu-MOF上。

Fig. 2 XPS spectra of Bi2O3@Cu-MOF-1 (a) survey, (b) Bi 4f, (c) C 1s, (d) N 1s, (e) Cu 2p and (f) O 1s.

用XPS法测定了该光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含有Bi、C、N、Cu和O元素。图1b的高分辨率XPS光谱显示,Bi2O3中位于159.2 eV和164.5 eV结合能处有两个明显的亚峰,分别属于Bi 4f7/2和Bi 4f5/2轨道。与纯Bi2O3(158.6 eV和163.9 eV)相比,峰值存在一定的偏移,说明Bi2O3与Cu-MOF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C 1s在284.8 eV、286.4 eV和288.5 eV处均有亚峰,可能与C-C、C-O-C和O-C=O有关。N1s图谱中,C-N-C、N-(C)3和C-NH2官能团的结合能分别为398.9 eV、399.5 eV和400.3 eV。在图2e中,在933.1 eV和954.8 eV处的两个亚峰分别属于Cu 2p3/2和Cu 2p1/2轨道。此外,在主峰附近有两个强卫星峰,表明在Bi2O3@Cu-MOF样品中存在Cu2+。在932.7 eV和952.7 eV的两个特征峰证明了Bi2O3@Cu-MOF中Cu+的存在。在O 1s谱中,531.4 eV处的峰值是由O-H的存在引起的。XPS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Bi2O3@Cu-MOF光催化剂的成功合成。

Fig. 3 (a-c)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curves of Bi2O3, Cu-MOF and Bi2O3@Cu-MOF-1, (d-f) pore-siz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Bi2O3, Cu-MOF and Bi2O3@Cu-MOF-1 and (g-i) cumulative pore volume diagram of Bi2O3, Cu-MOF and Bi2O3@Cu-MOF-1.

N2吸附-解吸等温线表明Bi2O3的等温线属于III型等温线,吸附-解吸完全可逆,吸附质与吸附剂表面的相互作用较弱。Cu-MOF的曲线属于IV型等温线,Cu-MOF的结构为规则有序的介孔材料。加入Cu-MOF后,Bi2O3的等温线变成了IV型等温线,存在明显的H1滞后回线,说明复合材料的孔径变窄,孔隙相对单一、均匀。此外,Bi2O3的BET比表面积仅为0.497 m2/g,负载Cu-MOF后的比表面积增加到276.604 m2/g,说明Cu-MOF与Bi2O3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Bi2O3孔的数量和大小发生了变化,Bi2O3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显著变化,两者都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孔径略有缩小,更有利于小气体分子的吸附。Bi2O3@Cu-MOF的介孔直径较小,孔径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反应物的转运,促进光催化反应。

Fig. 4 (a) Inactivation rate of K. mikimotoi by Bi2O3@Cu-MOF-1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hanges in the contents of (b) soluble protein; (c) chlorophyll a; (d) MDA; (e) SOD and (f) CAT in K. mikimotoi by Bi2O3@Cu-MOF-1 (60 mg/L) for 4 h.

60 mg/L的Bi2O3@Cu-MOF-1在可见光下4 h对米氏凯伦藻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灭活效率,可达96.35%。在光催化过程中,藻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和主要光合色素被降解。MDA的含量升高表明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细胞启动氧化应激反应,过强的自由基攻击使藻细胞的抗氧化酶系统崩溃,最终导致藻细胞死亡。此外,Bi2O3@Cu-MOF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吸附在藻类细胞表面,引起细胞聚集,抑制细胞生长。复合材料还可在水中释放Bi3+、Cu2+等部分金属离子,对藻类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藻类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光合作用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崩溃,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被破坏,最终使米氏凯伦藻失活。

总结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Bi2O3@Cu-MOF。复合材料的粒径约为10 μm,Bi2O3附着在Cu-MOF八面体的表面。Bi2O3@Cu-MOF中存在Bi-O、Bi-O-Bi、Cu-O、O-H等各种官能团,比表面积为276.604 m2/g。当n(Bi3+): n(Cu2+)为2: 1时,Bi2O3@Cu-MOF-1(60 mg/L)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Bi2O3@Cu-MOF-1对米氏凯伦藻的灭活率为96.35%。在光催化4h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氧化系统也受到了破坏。经过4轮循环灭藻实验,Bi2O3@Cu-MOF-1的灭活效率仍然可达70.34%,证实了其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猝灭实验表明·O2和·OH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两种主要自由基。通过负载MOFs来构建异质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在去除有害藻类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期可为有害藻华污染水体的后续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1154
往期推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政锡团队/Angew. Chem.丝光沸石中铝配位环境的动态演变及其在二甲醚(DME)羰基化反应中的作用

2022-12-22

利用O2等离子体改性炭黑提高电容去离子性能

2022-12-18

三峡大学刘湘/晏佳莹/樊帅伟/Didier Astruc课题组: 高效可控的有机硅烷制氢机理研究

2022-12-16

聚甘油活性炭电极电化学脱盐中物质传质和装置结构对脱盐性能的作用

2022-12-13

山东科技大学樊星教授团队CEJ:氧化活性炭负载NiCo双氢氧化物电极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2022-12-11


向环材有料投稿,即可在文献电子书直达群享受免费文章查重以及校对服务!


微信加群:

环材有料为广大环境材料开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发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分享平台,我们组建了环境材料热点领域的专业交流群,欢迎广大学者和硕博学生加入。

进群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邀请入群。请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


扫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邀请入群,获得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