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 AirPods Pro 的文化隐喻

胡说八道的 i 小声读书 2023-01-04
作为评测的话,这篇文章来的有些晚了;但还好,它的内容远不止评测一款降噪耳机这么简单。


相较于前两代 AirPods ,全新 AirPods Pro 最大的改进的是「降噪」。使用的是一种「根据指定的噪音,发出完全相反的声波,让两种声波在相遇时互相抵销,从而把该噪音隔除」的主动降噪技术。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其中包括压缩相位和稀疏相位。噪音消除扬声器发出与原始声波相同振幅,但反相的声波。这两个声波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声波,这个过程称为干扰。当这样可以有效地使两个声波相互抵消,这个效果称为相位消除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所采用的方法,由此产生的新声波可微弱到让人耳听不见。


技术上的细节可看「爱否科技」对 AirPods Pro 的评测,独立且专业;用户体验上,保持了苹果产品一贯的「无感」理念,好像什么也没做,但就是解决了问题。


不过,我产生了疑问:我们为什么需要降噪耳机?我们为什么需要隔绝噪音?噪音背后的文化隐喻究竟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中,噪,扰也,从一开始,噪音就表示对别人的扰乱。人们可以自由地以闭眼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排斥,可忍受噪音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无奈和被迫的,语音的穿透力和耳膜的脆弱性、暴露性使我们在喧嚣吵闹前非常被动。


叔本华一本正经地说假如大自然打算叫人思考问题,她就不应当赐予他双耳他将对噪音的厌恶写成文章《论噪音》,编入他的论文集,在这篇吐槽文中他尤其谈到鞭声给他带来的痛苦,「没有比那可诅咒的鞭打更强烈的刺激了,你会感到那鞭打的疼痛简直就在你的头脑中,它对大脑的影响如同触摸一棵含羞草那样敏感,并在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是相同的。」在马鞭的抽打声中,叔本华觉得自己的思路越来越困难,「仿佛两腿负重而试图行走那样困难」,因此他对噪音简直是深恶痛绝,认为「在各种形式的纷扰中,最为要不得的要数噪音」。 


余光中愤然写道「噪音害人于无形,有时甚于刀枪。噪音,是听觉的污染,是耳朵吃进去的毒药。」他认为,一切思索的或要放松休息的人都应该有宁静的权利。因而,当社会不能给人提供安静的生活空间时,一定是这个社会哪边出了什么问题。所以他提出「愈是进步的社会,愈是安静。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噪音对知识分子是一种苦刑,剥夺了思考者和写作者的空间。


还是在《你的耳朵特别名贵?》一文中,余光中先生说,人叫狗吠,到底还是以血肉之躯摇舌鼓肺制造出来的「原音」,无论怎么吵人,总还有个极限,但是用机器来吵人,收音机、电视机、唱机、扩音器、洗衣机、微波炉、电脑,或是工厂开工,汽车发动,这却是以逸待劳、以物役人的按钮战争,而且似乎是永无休止没有终结的——技术时代的人们必定要为享用技术付出代价必须忍受马路上高分贝的吵闹,忍受狭隘的公共空间中的嘈杂,忍受电子产品虽微弱但执著的振动声,而安静,在今日都市却日渐转成上层人士和中产阶层的特权,成为其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证明。


对安静的强烈渴望,对现代化盲目崇拜造成的鲁莽,对快节奏变化的焦虑和犹豫,对平庸的逃避,对自我和现实的不满,还有我们在构建一个理想社会时不断涌上的无力感。耳对噪音,灰色人群听而不闻显得滞钝,他们更紧要的是去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像叔本华所说的他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作什么抽象思考根本不担心被打扰;中产阶层则正力图营构一个个愈发舒适的空间,向着心仪已久的上流社会直奔,自有隔离网使他们远离一切噪音。在噪音中适应噪音,乃至忘却噪音,筑起「心斋」,恐怕是这个时代最明哲保身的生存策略


只是,人世的喧哗与浮动,我们能完全躲得开吗?即使躲得过,聪,察也,这样的人还称得上「聪」吗?我还是愿意这样憧憬:一个平和理想的社会将很快出现,它将解决噪音以如此多样和复杂的隐喻所反映出来的全部问题,每个人都将获得思考和言语的权力与表达空间,噪音将被化解于无形。 


说回 AirPods Pro,一副单价 1999 人民币的耳机真的可以营造出中产阶级需要的「安静」吗?或者这只是求「话语权」而不得后的应激反应?


何必呢!何必赋予一款电子产品产品如此多的文化意义呢,戴上新买来的耳机傻着乐,听听《我和我的祖国》,多好啊!🌚


结合之前的推送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离群索居 食用更佳。



👇 历史文章 👇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离群索居 |世界一定会越来越好| 什么信息源值得看?国内外资讯、文章类推荐 |我的大脑去哪里了?快跑,不然会疯!爱情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