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泽东点评中国历史上24位著名人物,其中5席与太平天国有关

2017-02-11 天国往事


  屈原

  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不过现在的人就未必啰,他们不一定理解屈原的伟大功绩。(1949年)

  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变革都会产生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于屈原,政治变迁是他个人的不幸。屈原艰苦地走过他的时代。他忧国忧民,力求挽救楚国的危亡。(1949年)

  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地方———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1949年)

  屈原的功勋并不是马上就得到人们的承认。那是后来过了不少日子,诗人的品格才充分显示出来,他的形象才真正高大起来。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甜酒,诗歌像其他创作一样,是一种精神创造。(1949年)

  老子、庄子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1917年)

  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1917年)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1936年)

  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1945年)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过去三年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1949年针对美国封锁)

  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1957年)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1964年)

  司马迁

  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摘自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讲堂录》)

  汉武帝7岁立为皇太子,16岁即位,在位54年,把汉朝推向全盛时期。可是就这么一个还算有作为的皇帝,一旦臣子违逆他的意愿,竟下如此毒手……和皇帝佬倌有什么理好讲?汉武帝没有杀掉司马迁,已算是手下留情,不过,施以宫刑,也实在是够残忍的了!(1949年)

  司马迁“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却“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所不辞”,是因为他内心的积郁还没有来得及宣泄,苦衷还没有昭之于世人,满腹文采还没有来得及表露,他希望自己正在写着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通邑大都”。诚如是,则虽九死而心不悔,这愿望确实是达到了。可以说,真正的信史自司马迁始,“史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1949年)

  唐诗、晋字、汉文章,汉代的文章,因了司马迁的《史记》,确实被推向了极致。(1949年)

  有人说中国没有鸿篇巨制的史诗,怎么没有?司马迁的《史记》难道不是一部有着广博学识、深刻目光、丰富体验和雄伟气魄的史诗!评论司马迁,可以有不同的侧面,单以文章论,他也不朽了。(1949年)

  严光(东汉名士)

  后世论光不出为非。不知光者,帝王之师也。受业太学时,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专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对严光坚辞不仕的态度却不以为然,认为严光应当如同早他200年的张良辅佐汉高祖一样,出任光武帝的辅相。

  诸葛亮

  就算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1948年)

  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1950年)

  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这么写,历史上也这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是刘备。(1957年)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1959年)

  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

  关羽

  三国时候的关云长,也在兵败后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买利用这个智能双全的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旦得到了刘备的消息,立即骑上吕布的赤兔马,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了兵少将寡的刘备身边,关云长的毅然之举成为千古美谈。(1927年)

  关羽出身下层社会,是刘备的心腹之臣,随其周旋,不避艰险,死后被尊为武圣人,到处都修建有关帝庙。他的弱点是自负凌人,以致发展到上当受骗,大意失荆州。(1932年)

  关羽这个人虽然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1941年)

  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一着错误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1948年)

  关公其实并不姓关,关公是指关为姓。关公自小很讲义气,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在家乡杀了人,便逃了出来,打算出潼关,以甩掉官府的追捕。他日夜兼程,来到潼关时,还不到五更天,关门紧闭。好不容易熬到开关的时候了,却又犯了愁。那时,官府有一项规定,凡过关的人都要进行登记。这可怎么办?千万不能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要露出马脚,那可不得了啊。眼看就轮到他了。他心急如焚地望着这高大森严的关门,忽然来了灵感,在关门前,何不就说自己姓关呢。这就是指关为姓的由来。(1954年)

  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艘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到后来走麦城失败。当然,那时没有反骄破满啦。(1971年)

  周瑜

  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1953年)

  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1957年)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周瑜、孔明都是青年人,孔明二十七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三十六岁。(1958年)

  张飞

  当时在古城的张飞看见从敌人营垒回来的关羽,对他提出种种疑问,是张飞有警惕性的表现,是完全正确的。但关羽一旦斩了蔡阳,用行动表示了与敌人划清界限,张飞便开门迎接关羽,又兄弟团结共同对敌。(1949年)

  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十个指头九个好,一个指头有问题。华者花也,不要只开花不结果矣;不要粗而不细,要学张飞“粗中有细”。(1958年)

  司马懿

  有智谋,善分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李白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1942年)

  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集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他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们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使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晚年毛泽东)

  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杜甫、白居易

  学点文学,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1958年)

  杜甫的诗是“政治诗”。(1958年)

  杜甫的诗有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1957年)

  范仲淹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1913年)

  范文正世家子,父丧,幼随母适朱,故名朱说。所不自知其为范氏子也,人告以故,乃感极而泣。励志苦学,三年衣不解带。尝见金不取,管宁之亚也。公盖苏州人。子尧夫,仁侠似之,尝遇故旧于途,见窘于资,指赠以麦云。(1913年)

  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冀可勉强支持也。(1917年)

  (范词)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可算中间派……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1957年)

  王安石

  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1915年)

  在王安石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反对天命、反对封建宗法的思想,譬如屈原、王充。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在神宗皇帝时代,他搞变法,当时很多人攻击他,他不害怕。封建社会不比今天,舆论可以杀人,他能挺得住,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要学习王安石这种“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不要害怕批评,要敢于发展、坚持自己的见解。(1965年)

  岳飞

  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朱毛红军的纪律在井冈山是这样。(1935年)

  中国贤明皇帝,忠臣当朝;昏君,奸臣当朝。宋徽、钦二帝,秦桧在朝,害死岳飞,弄得山河破裂。(1936年)

  岳飞是个大好人,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好!(1952年)

  除了岳王墓等少数几个有代表性人物的坟墓外,其他的应该统统迁到别处去。西湖风景区应该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和游览的地方。(1954年)

  岳飞被杀,就家喻户晓并且流芳千古了。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传下来,他要是没流血,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1958年)

  岳飞治军是有他的一套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谁要撼我们解放军,那就更加困难了。撼山易,撼解放军难。(1963年)

  于谦

  (重庆谈判)最坏的情况无非像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如果真是那样,大家就要像于谦那样,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斗得越凶,仗打得约好,我也就越安全。(1945年)

  海瑞

  讲海瑞,我很后悔。可能真正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1959年上海会议期间)

  海瑞搬了家了,海瑞是明朝的左派,代表市民阶级和经营商业中的大官僚。现在搬到右倾司令部去了,向着马克思主义作斗争。这样的海瑞,是右派海瑞。……海瑞历来是左派,左派海瑞我喜欢。现在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批评缺点,是对的,我支持左派海瑞。(1959年庐山会议后)

  李自成

  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本人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1938年)

  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应当认识到,历史上李闯王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1929年)

  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1910年)

  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1926年)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1927年)

  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来的。这个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1935年)

  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1938年)

  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我们要进京了。我们进京可不是李自成进京,他们进京后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京,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进了城,我们就正式管理这个国家了,更要多为人民着想。李自成胜利了就忘记了人民,不然他是不会失败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949年)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1926年)

  平英团的反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英勇的斗争。太平天国有几十万军队、成百万的农民,打了13年,最后南京城被清兵攻破的时候,一个也不投降,统统放起火烧死了,太平天国就这样结束的。他们失败了,但他们是不屈服的失败,什么人要想屈服他们,那是不行的。(1945年)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949年)

  历史上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1964年)

  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1970年)

  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是英雄,也能诗。黄巢也是英雄,也能诗。古人说:“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很有道理。(1929年)

  石达开毕竟是个英雄。但是他对敌人的话是轻信了。这使他吃了大亏。……一切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对敌人抱有幻想,这是可悲的事。(1929年)

  太平天国因为内部分裂,石达开带领四五万人马,离开南京,在同治二年(1863)四月间来到这里,打算在安顺场渡河。正遇上山洪暴发,渡河不成,四面受围:前有大渡河,后有彝民,左有山峰绝崖,右有清兵。本来,彝民和石达开的关系,开始是友好的。但因为石达开疑心太重,把关系搞糟了。后来。清兵又占领了对岸。因此,石达开的人马,在安顺场一直被围困了40多天,也没有渡过河去。石达开本人动摇,军心不固,以致全军覆灭。(1935年)

  石达开如果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战略家的话,既然渡不过大渡河,为什么不沿着左岸直上,进入西康?为什么不向下走,到大树堡拐回西昌坝子?或者再往下走,到大凉山以东的岷江沿岸去呢?那里的机动地区不是很大吗?(1935年)

  72年前翼王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走通。我们共产党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天堑大渡河挡不住我们,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是不能变为现实的。(1935年)

  曾国藩

  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1915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1917年)

  曾文正行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1917年)

  呜呼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1920年)

  李鸿章

  水浅而舟大也。

  袁世凯

  袁世凯……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这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

  宣统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凯有野心,要杀他,又怕袁世凯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看中了安阳这个地方,来到洹上隐居。名为隐居,其实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与自己在各地的势力紧密联系,伺机以动。

  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胁清廷的命运。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凯,让他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20世纪60年代)

  孙中山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56年)

综上统计,这24位人物中:天王洪秀全(含杨秀清)、石达开、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早期号称洪秀全第二)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直接关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