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维度意念植物催芽实操。

孙储琳 量子派 2023-08-24



简介

孙储琳女士,1957年出生于武汉。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送到南京奶奶家,在帮奶奶做农活时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特异功能(透视地面发现一个装满铜钱的坛子)。1981年曾短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用特异功能给病人透视。后回到武汉地质学院,于图书馆做出纳员工作。1987年她正式调入人体科学研究所专职搞人体科学实验研究。

1987-2005年,沈今川教授与孙储琳女士合作,展开了长达18年的特异功能研究。18年来对psi现象(注:psi为希腊字母Ψ之发音,代表未知的意思,与流行电影「X档案」中的X有相似的意义)的实验研究的资料,提供了心灵能量存在的确凿证据。




我与植物沟通时的一些体验(弘非编辑)

作者:孙储琳


根据我在过去五年来与各方面的专家及研究者所进行的用意识与植物沟通,调控植物生长的约180余次实验和演示,我坚信人在进入某种功能态后,确实可以与植物沟通,相互交流信息,植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人的意识场和某种信息源可以极大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方向、速率和途径,如快速催开花蕾,使各类种子瞬间发芽、长叶子,在状态特别好时,在离体不接触的情况下,甚至还能使炸熟或煮熟的各类种子,“起死回生”或“返老还童”。这些惊人的事实不但使在场的人感到惊奇,我自己也非常兴奋和激动,事情是通过我做的,我有责任将我自己在实验时的点滴体验说出来,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最初的催熟尝试记得早在1991年春、夏之交,一次看到学校大操场附近路边长着一些绿色的、比豌豆稍大一些、圆圆的小四季果,十分可爱,当时我就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觉得我能发功用意念使它很快变红,有一种强烈的想试一试的冲动,于是我就停下来摘了一颗,放在手里,开始放松入静,心里默念“变红,变红,变红!”很快绿浆果的形象就出现在前额印堂穴的屏幕上(天目显像),我进一步向它发出信息,要她变红,结果不一会儿,天目上的绿果子真的逐渐变红了。



第一次催开青豆发芽有一次沈教授告诉我说:“可以手里拿着用水泡过的豆子想着它快些发芽,甚至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检验和衡量功能人的意念力强弱”,他认为“快速发芽”也是生长过程的加速,并建议我有机会试一试。经过几次深度尝试练习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将豆子的形象调到天目上了,因为以往的各种特异功能实验,不管是耳朵认字还是使底片感光的RS人体场摄影术,只要将目标物调至前额的天目上,就大有成功的希望,如果连图象都没出现,那就根本不可能成功!经过短短的几天摸索,我已经可以将市场上买回来的水浸青豆、黄豆和生豌豆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芽。有一天晚上,有一位朋友从美国回来,许多教授在一起谈到特异功能研究,我正好情绪极佳,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就使一粒很硬的木本相思豆发了芽,长了叶子。我所做的多数实验均有现场录相。





二、与植物沟通的要诀

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体会到与植物沟通有几个要诀:

1、首先要本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有想做的强烈愿望;

2、要放松入静,进入功能状态;

3、要天目显像,有被实验物的形象出现,开始可能图像不太清楚,随着状态的调整,使图像越来越清楚;

4、当图象稳定后,就开始与植物沟通,沟通的过程就是与植物同化,圆溶,即植物与本人溶为一体,有直接的能量,感情交流。

实现了沟通,就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各种意识操作,希望植物按照我的意识去做。




近年来,我常常想实验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要与植物“心心相印”,要有“心灵上的沟通”,首要条件是要热爱植物,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地对待植物,要对她充满爱与激情,才有可能实现“心灵上的沟通”。 我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与她们交流,沟通的体验。


黄豆说:“太挤啦!太挤啦!”有一次沈教授买了一大包黄豆,放在一个小玻璃瓶内要我加意念让他们快点发芽,但瓶内的豆子特别拥挤,我开始时并未意识到,未管它们。我就开始和它沟通,给它一个信号要它发芽,但我感觉到它反馈一个信号(声音)说:“哎呀,太挤啦!太挤了!!我受不了啦!受不了了啦!”可我当时并未弄明白,因此还是不断向它发出要它发芽的信息:“请给我发芽!发芽!发芽!!”,过了一会它真的发了芽,我睁眼一看才知道,原来大堆豆子放在一个瓶子里,确实太挤了!!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长出来的芽都像萝卜须一样,细细的。真让人哭笑不得。




 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和植物联系不上,沟通不好,它就发不了芽,有时虽然沟通联系上了,但其他条件不合适,还是不能成功,这种情况下我常和对象(比如花生或小麦种籽)交流和探讨,为什么有时不顺利不成功?此时我常常能得到来自种子本身或其他方面的信息,使我得到启示,使实验获得成功。一次我已经与准备做实验的花生有了沟通,将花生米的图象调到天目荧光屏上了,但她怎么半天不动不发芽,这时我也挺着急的,我就开始问她,“你怎么不听话啦,不跟我配合了,为什么不发芽啊?”它就对我说:“你坐的位置不对,方向不对,你应该到一个**地方去,你不能坐着,你要站在那里......”,结果我就照办,到了她指引我的地方,按照得到的信息去做,果然,一下子就动起来了,很快就有了过程起动的感觉,芽和根很快就长出来了。总之,能够与植物沟通是先决和必要的条件,但时辰、环境等其他许多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合适,实验就难以成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原因我也说不清楚,因此我从不说自己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


萌芽时的冲动,脱水时的干渴,种子向我诉说苦恼,还向我展示萌芽过程的机理有一次难度较大的离体实验,即实验样品与实验人体脱离直接接触,要求为一颗炸熟了的豌豆和一颗生的小麦粒作返生和发芽实验。


我想,种子确实给我展示了它们返生发芽过程的一些机理,因为我明明白白地看到和体会到这是一种状态的根本转变,体验到了种子处于炸熟状态的干渴,返生后的清新,看到了营养成分在向芽胚集中和萌发时的冲动及生长的全过程。有人曾问我返生过程中水分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感觉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吸收了我的能量和物质,也从自然界中吸收了能量和物质,其中包括了水。我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了脱水和含水这一过程的转变。我与种子的这些沟通是完全真实的,决不是幻觉或主观癔造,更不是在讲神话故事,重要的是炸熟了的豌豆确确实实地带着炸熟了的脆皮壳发出了饱含水分的嫩芽!



随着实验内容、次数、难度的增加,我与植物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植物种子虽然没有嘴,但在功能态中我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信息。声音是清晰的、甚至是有个性的,不同的品种声音也不一样。我是怀着母亲对待自己孩子那样的感情与它们交流沟通的。科学家们为了验证和开发这种功能设置了许许多多的障碍和防止作弊的措施。如在种子内穿金属,皮壳上签字,作密记,将种子放入唯一性密封容器作离体实验,将不同种子作油炸,水煮,热炒,电烧,微波炉烤熟等等方式。实验要求返生肉体,不返生皮壳等。由于我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与它们的沟通,有了感情和信息能量的交流,就能够识别秘密,针对不同的情况发放能量与它们协商合作,成功地完成各种实验。


实际上植物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带皮返生实验已经作过许多次了,但是还是有人不相信,不断地要求重复,和变换花样地做下去,我本人尽可能地无怨无悔地与科学家们合作,但我重复这样的实验心里也很悲伤和难过,那些被炸熟或者不同方式搞熟了的种子,他们要从死亡状态返回到活生生的萌芽状态。为了证明他们的真实,要求他们带着死去,炸焦的皮壳返生回来,它们向我诉说它们的痛苦和怨气,我是能体会到的,我想也决不是告诉我一个人的。我想,假如一个被火烧焦,烧晕,烧死过去的人,经过医治和挽救他又返生过来,但是你没有给他治好皮肤,让他带着烧焦的皮肤生存下去,他会多么痛,多么苦。虽然这个比方不一定很恰当,但是我这样讲是希望我们人类要好好地反省一下,认识一下自己,我们有些人也不能太麻木不仁了。



奇妙的生命力螺旋:正旋变与逆旋变


在种子催熟、返生和发芽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变化过程在空间上是呈螺旋形的,一种是从中心向外边连续旋变;另一种情况是从外边向中心旋变,而且变化和方向还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之分。比如说一颗生豆子把它变为熟豆子,首先要使自己放松入静,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如水,达到这个状态后才可能与豆子沟通,这时我天目穴的荧光屏就打开了,豆子的形象很快就进入我的荧光屏,开始时荧光屏上的豆子一动不动,当我看到图象稳定后就开始与豆子沟通,希望它由生的变为熟的,我就加一个意念,我对她说:希望你跟我配合由生变熟,变熟!变熟!!过了一会儿,过程起动后某种物质(信息和能量)就从中心部位向外面螺旋状地运转传递起来,时快时慢,时疏时密,时松时紧,所经过的地方立即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里到外转着转着就成熟了。这是一个加速生长、加速成熟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过程叫作“正旋变”


还有一种是相反的过程,起初是将成熟的四季果、冬青果从鲜红色、暗红色返生变成青绿色或白色,我也曾试过将红苹果变为青苹果,后来进一步做了许多将炸熟、煮熟的花生、豌豆或是其他的豆子,甚至是煮熟40分钟的鹌鹑蛋在我的意识信息场的作用下恢复生命活力的实验。这些实验涉及到各种细胞的“返老还童”,甚至是“起死回生 ”,是一个与正常生长相反的过程,好象是时间可以倒流,过程可以逆转似的。有趣的是,在完成这类实验的过程中,我在前额屏幕上看到的景象与加快种子生长的各类实验所看到的图象有很大不同。在进入功能态实现与它沟通后,返生和恢复生命活力的过程是由外向内螺旋状的旋变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过程叫作“逆旋变”,且伴随着五光十色、闪闪烁烁、忽快忽慢不断地改变着颜色和形状的发光点,一般连续转了十余圈后,成熟的果子或煮熟、炸熟的豌豆、花生米就逐渐返生了。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及感觉,有一种自身与实验对象合而为一的奇特感觉.有一次我催开花蕾时,感到自己钻到花心里面去了,跟她一起慢慢地沟通融合,逐渐成为花蕾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整体,跟她一起开放,花就是我,我就是花,在我做过的其他一些实验中,如离体致动钮扣、硬币等过程中,我也有自己与目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真是妙不可言!





    

孙储琳

     




全文完



长按二下图收听本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