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可视化,中美有什么不同?

想喝咖啡的课代表 澎湃美数课 2021-07-30

大家好,今天的美数课堂里,课代表想分享一个名叫「篝火漫谈」的播客栏目。

为什么要分享呢?因为它最近一期节目在聊数据可视化。两位分享人也是国内第一批做数据新闻的人吕妍,澎湃美数课/有数主编周优游,美联社前数据新闻设计师

更有意思的是,栏目的主播常河,是澎湃新闻前副总编辑,就是他在 2014 年设计了我们美数课这个数据新闻栏目。

⌂ 从左至右依次为常河、吕妍、周优游


所以在这期播客中,不仅能听到中美数据可视化的工作体验、数据可视化这个行业近几年来的观察,还能听到美数课的诞生往事、数据可视化达人的求学求职八卦

除了音频,课代表还节选了部分内容用文字呈现,每一部分的文字内容都标了时间轴,大家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直接空降。篇幅原因删改很多,直接听播客更有意思哟~


00:40  误打误撞走上数据新闻道路

常河:我知道吕妍是从北大毕业的,优游是从复旦出来的。你们当时都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读书。之前认识吗?

吕妍:我们之前不认识,我是研究生第二年,优游是本科最后一年。我们在一门叫 Information graphics 课上是同学。 

对我来讲,那门课其实还蛮重要的。我本科在北大学新闻,然后去密苏里学了广电,但我学完以后发现我对镜头没有欲望。所以那个时候,对于我在这个行业可以做什么,我是比较迷茫的。

学了这门课之后就发现,这个领域非常有趣。因为它有我很喜欢的视觉表达的部分……它又像文字(作品),你可以做很深度的东西,所以从此就走上了这条路。对我来讲,那门课是蛮重要的一个起点。 

⌂ 密苏里大学数据新闻方向课程设置表(图片来源:《【数据新闻教育调查报告】中篇:美国经验——哥大、密苏里和雪城》)

周优游:我跟吕妍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因为我感觉那就是我在新闻学院上的很多课中的一门……我出学校之后找的第一份实习,并不在一个媒体,我去了一个做数据可视化的工作室……那份实习让我觉得:啊,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神奇的方式来讲故事,而且讲故事的方式还可以被用到新闻里。

他们做了很多让我觉得很好很美很漂亮又很很有效的东西,让我觉得:啊,这个东西我很想学怎么做,我不知道它跟新闻有什么关系,但让我先学一学。我就很误打误撞的走上了数据新闻的路。


05:59  揭秘美数课栏目诞生往事

常河:我为什么在东方早报专门设计了一个最早叫图表的部门,就是希望平面媒体上面用那种数字化的图表来更进一步地讲述新闻但是很尴尬的一点是,那个时候很多做这个行业的人,都是学设计出身的,对新闻、对整个故事的表达理解力并不是很好。这就造成了我们当时从东早向澎湃转型的时候,我非常需要一些更懂新闻的一些人。

再加上那一年,在澎湃上线的前一年(2013年),我去了 SND 世界新闻设计协会参加他们年度评选,我正好是评版面的奖。我在里面看到了,泰晤士报做的那份很著名的刊物 Eureka,我一下就被那个东西吸引了。我觉得那样一个知识型内容,解读、可视化做得那么好,尤其是在一本杂志上面做的那么漂亮,看起来很有阅读感。 



⌂ Eureka杂志在2009、2010年做的数据可视化。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候其会发现我们一直在做的平面摄影的信息反而不是特别多,除了照片很漂亮,也是吸引阅读以外,但是他并没有给大家更深层的那种感觉,阅读带来阅的那种信息量。


09:06  留美找工作遇挫陷入绝望

常河:接下来你们两个又做了一个选择,一个回国了,一个留在美国了。

吕妍:其实这个也不是我选的。我实习是去了 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在一个叫 state impact 的项目里 ……结果实习了八个月,遇上项目团队解散,我没能留下来。当时距离去办 H1B 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了。

⌂ NPR visuals team 页面


记得回国的时候,我非常焦虑,很绝望,因为觉得国内没有这个东西,我回来能干嘛,我这辈子就毁了。当时我正好看到一个漫画,讲两个海洋单细胞生物,原来是朋友,过了几年有一个可能长出了鳍,另一个就开始长角,然后再过了一些年,他们在海边相遇的时候,一个是人一个是鱼,说 we can't be friends any more 。

我就跟优游说:“天,以后相见的时候你是人,我是鱼,这个怎么办?”但她非常有智慧的说一句:“你怎么知道鱼就不开心。”跟庄子一样。

但我当时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容易,可是回国到底怎么能活下去,其实真的完全没有底。所以我真的不是自己选的,说实话。

常河:这也是命运的安排。所以其实那个时候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其实你们学的专业都不是很好找工作。


17:35  国内数据创作者数量超乎预期

常河:湃现在在做一个湃客,湃客有很多数据可视化的团队都入住了。可以说是在这个领域里面,国内做数据可视化的这种团队越来越多了,对吧? 

吕妍:这个领域的形态其实跟我两年前的预估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当时觉得说让我们去挖数据新闻领域的号,ok,我可能顶多挖 30 个,因为你举目望去好像就这么多同类。但是比较惊喜的是你挖到了一些他可能没觉得他是数据新闻团队的这种团队,但是他却在做这种事情。 

⌂ 数据创作者群像


所以比如说像是今年红了的回形针,他们其实是做视频的,但是他的信息密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一些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的理念去理解。 

又比如说星球研究所,他们就是做地理相关的,其实他们还有另一个很优势的资源,就是图库的资源、摄影师资源风光摄影,但是他们对于这种地理的信息处理,包括一些构造的这种可视化,他们的学习目标是美国国家地理。

这些团队他从来没有觉得数据新闻是他定义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他在无形中用了这种手段去讲故事,这个东西其实对我来讲就非常新鲜。我觉得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25:50 为什么自媒体在美国难成气候

周优游:我感觉美国这边没有很多这样的人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基本上如果你有这个兴趣,你有这个技术,你基本上就会被一个适合你的媒体吸收,你基本上可以在媒体里边找到你自己这样一个岗位,所以你不太会需要做自媒体这件事情,因为做自媒体这件事情既没有保险,就不是一个很稳定的,不是一份工作,没有保险,没有社会保障,也没有影响度。 

当然也有很多人做个人博主。我本来是一个记者的,我现在做自由职业,我自己有一个 newsletter,我自己有 podcast,这样的人其实还是蛮多的。但是这样的人之所以会选择自由职业,是因为是因为美国媒体也没有那么好,美国媒体经常裁员、经常破产、经常不行,所以他们也不觉得媒体是一个很稳定的工作。 

通过做自由职业,可能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但这个事情对于做数据新闻或者对于数据可视化来说的人,这条选择是很少人选这条路的,是因为是因为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在美国还是一个供小于求的一个职位,就是你其实非常容易找到一个比你自由职业或更好的工作,你不会选择做一个自媒体人。 


34:40  美联社是如何生产数据新闻的

常河:说说你在美联社和 Quartz 的工作经历吧。

周优游:在美联社,我的事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做,不会有技术和我重合的人。基本上,我做一个项目,从头到尾都是我做。我编辑肯定会帮我,但他基本上不会跟你说选题上要怎么样,但他会在你做完图了之后,帮你把图改的更好一些,文字上做最后把关。但他不会说你这个选题,他不会从选题上对你要求很高。所以我是自己找选题,自己找数据,自己来做自己有把握的题。

后来去 Quartz,也不太一样。我们团队有很多人和我的技术是类似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同一个时期可能都在做不同的题,所以我们交叉的时候也很少。除非是有一个突发新闻,需要大家快速的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我们才会一起做。

⌂ 周优游在Quartz的报道《A beautiful data animation shows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 system》

 

36:38  设计师和数据记者是一家人

吕妍:我觉得澎湃的运作方式跟国内其他团队也不一定一样……就是要把设计师和数据记者放在一起,要是一家人,不能说我每天给你提需求,这个是一个巨大的差别。门户那个阶段仍然是我要给你提需求。

包括现在我们的同事也越来越一专多能,可能一个人从想选题做到开发到中间的很多环节它都能做,但是有的时候可能项目强度太大的话,可能会稍微分几个人一起做,而不是说他不能够做。 


42:37  记者负责稿子赚钱是公司的事

常河:你们最后的 KPI 怎么考核?你们会看流量吗?怎么评估你们的工作成绩? 

周优游:我只能说在美国媒体,它的流量和是不是赚钱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且你这篇文章写得好,和是不是有流量,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就是记者本身个人的价值,无法直接和流量或者和你是不是有转化率,这些东西划等号。它不是一个 science,它是一个 art 

所以我在的媒体,一般都是会告诉你文章的流量怎么样,但是这个不是你的KPI。而且我有一些同事是非常非常反对用这个东西来考核他们,就是觉得我们作为记者,我的工作就是做出有质量高质量的好报道,让我好报道来赚钱,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如果我要去考虑这个事情,就是 business side 的工作没有做好。


52:24  视频是数据新闻下一个突破口吗

常河: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视频领域里面有没有可能性?

吕妍:视频要做的话,就是一个解释性视频的范畴。解释性视频一定还是要尊重视听语言规律的,所以我们也是相对来讲立项门槛比较高的一种形式。

有一些可视化视频,它只是把数字堆在里面,和图文叙事的方式比,完全没有变化,这个视频可看性是很差的。但是现在也可以做一些那种图表的动画模拟,包括那些你追我赶的柱状图,配一些激昂的音乐,很适合分发在短视频平台上,但是那个也是一个套路,用完了之后,比较难复制的。 

⌂ 美数课在2017年的一篇报道中使用了这种动态柱状图。


周优游:非常同意,我感觉视频就是一个 show business。做成视频了之后,它就是一个另外一套叙事方式。从读者来说,我是被动的接收信息,所以需要你把信息一一条清清楚楚的讲给我听。 

归根究底它还是一个工具,是为了讲故事服务的。通过不同的媒介,可以给别人一种不同的讲故事的体验, 是不是要用媒介,还是要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需要这样讲。


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想听更多媒体人的故事,可以关注一下「篝火漫谈」这档由资深媒体人常河和他的朋友们的聊天节目(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作为一位 20 多年的传媒业老兵,常河常邀请他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的朋友们聊天。



◒◡◒

┊推 - 荐 - 阅 -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