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7-19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转型和反攻

父亲,我们的精神家园

俄乌战争观察:千年成精的土耳其或成俄乌战争最大受益者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

俄乌战争观察:战场之外的战略对抗

俄乌战争观察:蛇岛撤退和赖西昌斯克的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合围赖西昌斯克和“袭击购物中心事件”

图1-1,7月4日,ISW机构发布3日的俄乌战争简况图。


这里,归纳资讯综述最近3天俄乌战场简况如下:


一、顿巴斯战场:


7月3日-4日,俄军主要从南方、东方向赖西昌斯克城区发起进攻并完全占领了赖西昌斯克,至此,俄军基本完成了对整个卢甘斯克州的占领。


乌军主力退往锡韦尔斯克地区装备继续防御。


俄军从顿巴斯北线伊久姆、红利曼方向尝试进攻斯洛维扬斯克,从顿巴斯南线波帕斯纳方向沿着E40高速公路向巴赫穆特以东发起攻击,至今,尚无明显进展。


二、哈尔科夫战场:


俄军继续以远火攻势为主,继续维持在哈尔科夫市以北的战术性攻势态势。


三、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战线:


俄军抓紧进行分离运动,继续加强赫尔松至扎波罗热战线的南轴沿线的防御火力,尤其在赫尔松地区,加强以远程炮火反制乌军进攻。


图2-2,7月2日,ISW机构发布俄乌战争顿巴斯战场态势图及我的补充标注。


图2-2,7月4日,ISW机构发布俄乌战争顿巴斯战场态势图及我的补充标注。


图2-3,7月4日,俄军参谋部向媒体发布的俄乌战争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2022年7月4日,俄乌战争延续第129天。


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蛇岛撤退和赖西昌斯克的攻势》综述认为,在6月-7月期间,俄乌战争进入了真正的白热化阶段。


6月以来,俄国在全局连续遭遇北约峰会、G7峰会、苏沃金走廊危机、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及北约已经完成事实东扩等等外交、政治及军事事件进逼压迫。


因而,俄国在无法对北约及多国予以外交、政治及军事对等反制的极端被动态势下,唯有以俄军在俄乌战争及顿巴斯战场加强攻势,以争取到俄乌战争的突破性进展。


上篇文章分析赖西昌斯克战场态势,认为“如无北约、美国及时军事援助和“灰色地带”助战,乌军在后勤线已经被俄军截断,渐渐处在被分割、被包围态势下,再无留下主力苦守孤城的可能。


就此,乌军可能会以主力转移锡韦尔斯克,留下小股部队守备赖西昌斯克进行巷战、延迟俄军进攻,直至最终失去赖西昌斯克”。


然而,实战比推演更诡异。


战至7月4日上午,如图2-1、图2-2所示,俄军从南方、西南方等突破乌军防御、截断乌军补给线,致使乌军再无主力坚守赖西昌斯克以后,赖西昌斯克的战局已然快速明朗化:


俄军从南方、西南方及东方发起多路攻势,顺利夺得赖西昌斯克全部,几乎没有遇到一次有力的阻击。


7月3日,乌军参谋部发布命令:


“经过激烈的战斗,乌军不得不从既定的边界和阵地撤退。


由于入侵军队在火炮、飞机、多管火箭炮系统、法令和人员方面的多方面数量优势,继续防御城市将导致致命的后果。为了挽救乌克兰捍卫者的生命,决定撤退”。


战至7月4日午后,乌军主力完成了“闪电战败”,转身退向锡韦尔斯克。


至此,赖西昌斯克攻防战结束。


俄军发起攻势,快速突破乌军防线,完成对重要城市的占领,推动战局变化之快、之大,确属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首次。


我在之前一致认为,北约和美军可能碍于俄乌传统的顿巴斯冲突问题,不会重视和支持乌军在北顿涅茨河左岸战场作战。


但是,俄军如果夺得北顿涅茨克地区,进逼北顿涅茨河左岸低地,那么,北约及美军大概会援助乌军守住北顿涅茨河右岸。


这时,乌军坚守赖西昌斯克与俄军进行持久战,即有将赖西昌斯克攻防战转向马里乌波尔保卫战的可能,以右岸高地居高临下对峙左岸低地,实为以远火消耗俄军有生力量的极佳战机。


就此,再综合乌军长期经营赖西昌斯克防御和当地地形复杂,赖西昌斯克与锡韦尔斯克互为犄角,有较好后勤保障和足够的战役空间,以及顿巴斯俄乌双方主要以机械化战争进行对抗等等因素,我个人比较倾向认同赖西昌斯克攻防战应该演变为一场持久战。


然而,实战结果让人倍感诡异。


北顿涅茨克失陷,眼见赖西昌斯克危在旦夕,这些天北约和欧美多国频繁开会,纷纷发表“利好”宣言和资讯,却并少有军事援助,更没有以高科技军力在“灰色地带”助战乌军进行赖西昌斯克攻防战。


于是,赖西昌斯克的结局几无悬疑。


在大约1:13的远程火力对比的赖西昌斯克战场,以技术兵种仅占总兵力五成的乌军,当然无法独立抵抗俄军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的远程火力、突击火力。


乌军为避开俄军合围,唯有败退锡韦尔斯克。


于是,不过数日之间,乌军长期经营的顿巴斯堡垒城市赖西昌斯克就已经陷落。


难道,北约和美军确定将整个卢甘斯克州都视作了俄乌传统顿巴斯冲突问题的“禁脔”?


——如是北约和美军确定将整个卢甘斯克州、整个卢甘斯克及乌东地区都视作了俄乌传统顿巴斯冲突问题的“禁脔”,那么,乌军在锡韦尔斯克、巴赫摩特、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等战场,同样难保不重蹈赖西昌斯克的覆辙。


正如立陶宛外长在北约马德里峰会声称,北约如果愿意,即有优于“俄国数十倍、数百倍的力量”来扼制俄军的战略。


7月,赫尔松战场的乌军火箭炮系统反击作战。


7月4日,乌军退却后的赖西昌斯克街区。


这种优势,俄军方面也有清醒认识。


最近,俄军参谋部向媒体发布战况,说起美国隐瞒并增加了援乌的HIMARS火箭炮系统,并且隐蔽为乌军提供了由美军卫星和信息制导的精确制导弹药。


因而,乌军实际得到HIMARS火箭炮系从4台增加为8台。同时有了打击70公里范围的精确远程火力。


并且,美军还以全球战略系统及战术通讯系统支撑乌军作战,为乌军HIMARS火箭炮系统、德援火炮系统等,提供了远程打击引导。


乌军拥有如此远程精确打击火力的HIMARS火箭炮系统,且得到美军卫星和信息引导,并没有投入顿巴斯战场,而是仅用在了南线战场。


最近,乌军以HIMARS火箭炮系统既远程袭击了蛇岛,重创并逼迫俄军放弃蛇岛。


4日,就在失守赖西昌斯克几乎同时,乌军还在赫尔松战场进行两次炮火远袭,以第一波约12枚火箭弹、第二波约8枚火箭弹,精准打掉了俄军在梅利托波尔机场的一个弹药库。 


这是乌军为失去赖西昌斯克的一次报复性军事行动。


就此,现在再看乌军在南线屡屡取得战绩,可见北约和美国并非没有能力来支持乌军稳住赖西昌斯克防线。 


然而,与北约和美国支持乌军在南线出击相反,事实上在整个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战场的攻防战期间,北约和美国似乎显得顾虑、迟疑、少有作为。


如此,赖西昌斯克似乎变为弃子。


7月3日,赖西昌斯克城区激战尚未完全停歇,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即向克里姆林宫报告,声称俄军在7月“解放领土总面积达182平方公里”,并且“解放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此刻,北约纵有千军万马、飞机大炮、膀大腰圆,却在赖西昌斯克失败的阴影下,尤其显得瞻前顾后,夸夸其谈,形同虚设。


很多朋友们并没有意识到赖西昌斯克的政略、战略价值。


最近,五角大楼宣布向乌克兰提供 8.2 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先进的地空导弹NASAMS系统和反炮雷达。


通常,如是仅仅看G7峰会、北约峰会及战争基本逻辑,基本可以认为:


俄军攻势再强,但乌军即便失去了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依旧在乌东及顿巴斯地区有4个反转战场,自西向东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巴甫洛格勒、斯拉维扬斯克及克拉马托尔斯克、锡韦尔斯克及巴赫摩特战场。


俄军要全胜乌克兰,这4个战场,就是基础门坎。


同时,随着北约、7G、欧盟及50多个国家表态、站队、全力支援乌克兰抗战,那么,只要乌克兰坚定抵抗决心,再有源源不断的外援,大势所趋,俄乌战场的一城一池得失,也就不会影响俄乌战争的最后结局。


在宏观的、较长时间的战略面上,乌军显得更在优势。


也有朋友因此认为,只要乌军有朝一日发起大反攻,那么,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乌克兰。


然而,现代战争受高烈度、高科技、核威慑和“混合战争”等等特性影响,几乎不会出现类似二战等传统战争那这样的鲜明的、单向的胜败。


赖西昌斯克作为卢甘斯克州最后一个重要城市及北顿涅茨河往第聂伯河腹地的门户,实属俄乌战争的政治和地理的分水,得失还真的关系到俄乌战争全局的最后走势。


可以说,乌军失守赖西昌斯克实为后来战事增加了太多的政治和军事上的麻烦。


首先,俄乌战争为克里姆林宫决策,以闪电战突然发起。


战争发起早期,俄国军民同样不明原委,上下分心,国内情绪一度复杂。


等到战争持续百余日,俄军久拖疲惫,屡遭挫折,物资消耗极大、伤亡也很惨重。再加上世界多国制裁,俄国政治、外交、经济、金融、民意等等方面,都面临了空前压力。


受此刺激,俄国民意持续失衡,民族情绪高涨且对俄乌战争现状十分不满。


这时,克里姆林宫就必须且迫切需要以战场的胜利,平衡国内民意和谋求国内民族情绪的支持。


如果赖西昌斯克攻防战向马里乌波尔攻防战转化,俄军迟迟不能占领整个卢甘斯克州,完成“解放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战略目标,那么,俄军只能继续苦战赖西昌斯克,不仅损耗有限的有生力量而影响后期攻势,也会引发俄国军民及民族情绪对克里姆林宫发起的俄乌战争的决策产生更大疑虑和失望。


显然,如果乌军应对得当,推动赖西昌斯克攻防战进入持久战、消耗战轨道,很大可能就会成为压垮俄军的“一捆稻草”。

可见,乌军数天之内失守赖西昌斯克,确属一次战役上的失败。


对北约而言,失去赖西昌斯克何尝不是对俄战略的一次重挫?


7月3日,乌军南线战场的火炮阵地。


其次,俄军占领赖西昌斯克,完全可以解释、宣传己方已经实现“第二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有了重新调整俄乌战争的战略的主动和可能


俄军在闪击作战受挫以后,后退无路,唯有“憋气”深潜俄乌战场。


战至现在,俄国已经攻占了卢甘斯克州全部、顿涅斯克州大部及南方、扎波罗热州南方、赫尔松地区,并且打通了本土经亚速海沿岸往克里米亚陆桥。


一口气憋到现在,俄军憋得满脸通红,憋得肝肠寸断,却突然夺得了赖西昌斯克,自然也就得到了极为宝贵的“换气”的机会。


显然,眼前的俄乌战争态势,实属俄军在发起俄乌战争以来最好的态势。


就此,俄国从容“换气”,即可在俄军久战疲惫、兵力紧张及严峻的国际政治、外交大势下,适时解释俄军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特别军事行动”,随即加大宣传和舆论力度,全面调整战略,放弃“憋气”攻势,全线转入背靠远程火力的防御态势。


可以设想,如果北约及50多国军援始终不敢破局,继续囿于仅仅保障乌军进行防御作战的范围,那么,乌军后期作战对抗防守态势的俄军,必然继续缺乏突击火力、远程火力,极难打破俄军防御。


再次,俄军占领赖西昌斯克,增加了俄乌战争的变数和战争升级的风险。


对乌克兰而言,俄乌战争空前凝聚了民族意志,提振了民族精神。


同样,随着俄乌战争继续推进,俄国民族情绪正在逐步高涨。


赖西昌斯克易手,必将坚决乌克兰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然而,受夺取赖西昌斯克及完成“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目标的“胜利”的刺激,俄军一度为国内颇多质疑的“特别军事行动”,大概能够进一步得到俄国军民及民族情绪的肯定、认同。


俄国民族情绪随之继续高涨,可想而知。


就此,俄国继续高涨的民族情绪将大概率倒逼克里姆林宫难以做出对乌克兰妥协的决策,因而极大可能继续推动俄乌战争的复杂化。


也就在今天,就在俄军夺得赖西昌斯克不久,俄国主流媒体、自媒体及俄国军事博主们已然群情振奋,俄国军事博主们更是信心满满,发文认为,俄军需要乘胜进军,将在8月,完成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东地域的攻略。


这一设想激情超过身高,胆量超过体重一目了然。


但是,很多热血沸腾的俄国爱国者们深信不疑。


7月4日,有消息称乌军在赫尔松战场推进,相距赫尔松市不过数公里。


就此现象,可以假设,随着俄国爱国情绪不断倒逼克里姆林宫决策,等待北约及乌军经过充分备战,再要按照全部收复失地的战略,在俄乌相互没有妥协余地态势下,再要向俄军占领地区发起反攻,这时,他们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克里姆林宫决策、指挥的俄军的一场“特别军事行动”规模的常规战争。


很大可能,后续的俄乌战争将由此升级为一场可能被俄国军民及民族情绪推动的总动员的全面战争,甚至是一场完全失控战争。


我相信俄军将不会是北约及英美等50多国的对手。


但是,如果俄乌战争发展为一场全面战争和一场完全失控的战争,那么,无论最终将有如何结果,这场战争都可能会进入全球买单的高风险战略轨道。


请继续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昨天发了一则我的芒果广告,非常感谢朋友们的帮助、支持,在此诚表谢意。《2022年,在俄乌战争与疫情的夹缝中……》。非常感谢。)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7月4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