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详论俄军“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的战略错误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明军降将李成栋和嘉定三屠

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俄乌战争观察:“理想的历史教训”,简述乌军库皮扬斯克突击战(2)

俄乌战争观察:突击、突击,从库皮扬斯克到伊久姆(3)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库皮扬斯克大捷之后的全局战争态势(4)

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相持,赫尔松战场的对抗,扎波罗热战场的异动……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反攻的“政治战机”和罗斯托夫后勤线……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将在什么情况下发起什么形式的“核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公投入俄”和“平稳降落”


2022年9月25日俄乌战争态势图。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蓝色圆圈为乌军远火精确袭击,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一线炮火狂轰滥炸。


2022年9月25日,俄乌战争持续第214天。


大约在3、4月,我在多篇战争综述认为,俄国处在战事不顺、被动态势,大概会实施核威慑、局部动员战略,同时推动占领区“公投”,在事实上吞并占领土地,将其纳入所谓俄国“核保护”,继而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逼停战争。


事实上,俄军以现代化“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军队投入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处在信息、智能、电磁、网络及卫星等高科技洼地,自9月以来连战连败,对常规战争完全失望,遂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意图重构战场衡势。


战事如此发展,确实并非意外。


可是,几天观察,却发现俄国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战略可能会在有限的短期内,利于俄军在非常被动态势下争取战场均衡态势,在国内民众眼里,维持克里姆林宫正确政治形象。


但是,如果转到3-5年战略时间,俄国采取的这一系列战略,无疑高度迎合英美及北约扼制俄国、消耗俄国的战略。


显然,俄国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战略,实为俄国继错误发起俄乌战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错误的战略决策。


其一,俄国在非拥核武器的乌克兰的领土发起战争,继而在战事不利实施“部分动员”、“战略核威慑”,又在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举行“公投入俄”,无一不是违背联合国及安理会相关原则。


就此,俄国在国际社会自毁形象的同时,更主动将乌克兰抗战,以及英美及北约其他国家援助乌克兰抗战,推向了人类现代文明与道德的高点。


观察俄乌战争不难发现,俄国常规战争能力、军事思想、军队运营体制等等,无不落后英美及北约集团。


然而,在乌军9月大反攻之前,俄军曾经长期在俄乌战争维持主动和攻击态势,并且连续夺得顿巴斯之战胜利,占领了伊久姆、红利曼、波帕斯纳、赖西昌斯克等要地。显然,这里面固然有一定的军事、历史的原因,但其核心原因,却是俄国拥有庞大核武库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影响使然。


显然,俄国与生俱来的核武器优势、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政治优势,为俄国在俄乌战争的主要战略优势。这个优势远远重于其常规军事优势。


受其影响,乌克兰无法向俄国境内目标发起对等进攻,抗战力度受到极大限制;同样,北约及英、美受到极大约束,处处谨慎,也无法全力援助、助战乌克兰抗战。


然而,俄国的优势对比英美而言,实则不占优势。


英、美因此谨慎援乌抗战,并非畏惧俄国的优势,而是基于彼此同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五大拥核大国的心照不宣的“核衡势政治”的默契。


“核衡势政治”的默契,始于1962年苏联赫鲁晓夫和美国肯尼迪共同解决“古巴导弹危机”,为冷战时代修补雅尔塔国际结构和留给现代社会的最大政治遗产、政治智慧。


“核衡势政治”对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形成影响的两大要素,即为大国之间的默契、妥协。


然而,9月21日,俄国宣布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战略,看似严厉发挥己方核武器和国际政治优势,实则非常幼稚地打破了这个默契,并且将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和合法拥核大国一起,推向了绝不妥协的墙角。


当年,苏联与美国在常规力量和核武器方面存在差距,但不算大,两国对撞在即尚且能够冷静达成了“核衡势政治”的默契。


如今,俄国与美国比较,无论国力、科技力、常规力量、核武器等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距,却“热血沸腾”单方面打破了“核衡势政治”的默契、妥协,可谓一项既无原则,更无智慧的战略决策。


现在,英、美、法及北约其他国家与俄国之间,既无默契必要,又无妥协余地,因而必然会直接发力反应,在逐渐加大对俄国核武器监视、战略压制的同时,逐渐加大援助和助战乌克兰抗战。


同样失去了大国之间的默契、妥协,俄国自己踩破了大国底线,除非搞点小规模的“战术性核威慑”,又得在政治常态下将俄乌战争继续维持下去。


时间越长,无疑对俄国耗损越大。


如是耗到俄乌战争战败,后势悲观,难以想象。


(本项具体分析,可参考《“公投入俄”和“平稳降落”》《莫斯科将在什么情况下发起什么形式的“核战争”》)


哈尔科夫及卢甘斯克战场态势图解读:乌军占领库皮扬斯克并渡过奥斯基尔河建立桥头堡,切入卢甘斯克,即可视作乌军对卢甘斯克作战的主要突破点。同样,乌军至今尚未占领红利曼,也可借此参考北约、英美援助、助战乌克兰反攻顿巴斯战场的力度。


其二、俄国“推动”欧洲团结,自废能源“王炸”。


俄乌战争突然爆发,欧洲国家应对不及,能源问题旋即影响多国及千家万户,继而也使得欧洲多国对俄乌战争的认识出现较大分歧。


之后,随着战争延续和乌克兰爆出了较多非人道事件曝光,欧洲多国同情和援助乌克兰抗战,对俄乌战争观念也逐渐趋向一致。


可是,等到冬季将临,欧洲多国及企业、家庭持续深受能源危机困扰,几乎所有思维正常的分析者都会认为,2022年冬季可能是俄国丢出能源“王炸”去分化欧洲的关键时刻。

然而,俄国选在这个关键时刻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战略,确属太馊主意。瞬间即将欧洲多国、企业和民众集体,推向了道义和利益的边缘。

是选择道义,或者选择利益?

9月25日,欧洲国家态度趋向强硬,欧盟对俄的更严厉的第八套制裁措施正在酝酿,行将出炉。显然,在道义和利益之间,欧洲多国受克里姆林宫逼迫,都失去了妥协和默契的机会。

现在,同情和援助乌克兰抗战,将会是欧洲多国的唯一选择。

其三,俄国实施“部分动员”,较彻底地破坏了俄国“民族情绪”、“爱国情绪”的社会结构。

近年,俄国较少理性引导“民族情绪”、“爱国情绪”,使其社会结构都建立在绝大多数的“情绪者”能够处在安全的地域“爱国”的基础上。


简言之,非理性的“民族情绪”、“爱国情绪”,其本质就是为别人的“牺牲”欢呼而较少会考虑牺牲自我。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用在一线,伤亡军人多为布里亚特人、图瓦人、卡尔梅克人、蒙古人等少数民族,而出自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俄族人则极少进入乌克兰战场。


这个现实,使得远离战场的俄族人能够安全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自由聚集、热情表达他们的“民族情绪”、“爱国情绪”。


这时,人们看去的俄国“民族情绪”、“爱国情绪”,确实空前高涨。


可能被这个表象迷眼?


俄军实施“部分动员”以后,明斯克-苏梅方向的俄军在边境线机动。


俄国实施“部分动员”,瞬间就击碎了这个表象。


俄国实施“部分动员”,与人们想象的“战斗民族”在“国难”之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场景完全不同。除却少数边远地区“部分动员”进展顺利,作为动员主要目标的俄国各大城市,适龄男子则纷纷海陆空各显神通,无不连夜尿遁跑路,躲避“动员”。


俄国“民族情绪”、“爱国情绪”的气泡一针刺破,克里姆林宫为此尴尬可想而知。


为此,俄国家杜马投票决定,在“部分动员”期间,加强对逃避“动员”人员予以重罚,将原来最高10年有期徒刑上调为15年,对假装生病受伤逃避兵役的人员则处罚10年有期徒刑。


于是,视频里面,一众哥们哭哭滴滴坐上大巴驶向军营。


另外的视频里面,一众哥们则走向俄国多个城市街头,呼吁反战。


此外,俄国防部发出“部分动员”明确要求动员对象主要为那些已经在预备役中且具有战斗经验、军事经验的群体。但是各地“军委”(类似地方军区、武装部)、训练基地则苦于兵员紧张,急欲应付人数,在征兵人数、条件、报酬、训练等方面,都出现相当的紊乱……


显然,俄国在“部分动员”情况下的行政表现并不比其军事表现出色,因而仓促动员,以致国内出现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乱象”。


实属克里姆林宫自找麻烦。


须知,在俄乌战争中,俄军处于绝对的高科技劣势。如此再上100万常规军队投入高科技战争,同样也是被迟早消耗,几无胜望。


如前文分析,俄军之所以能够维持俄乌战争现在态势,实属是俄国拥有庞大核武库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影响使然。


因此,俄国在9月兵败之后,比较常规和理性的选择,唯有继续集中兵力、收缩战线,在国内保有“特殊军事行动”的幻想,继续借势国内“民族情绪”、“爱国情绪”,凭借己方庞大核武库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影响,设法且战且退,最终与乌克兰重启谈判……


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至少不会在国际国内如此这般失去回旋余地。


好了,从上述一二三可见,俄国现在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战略核威慑”战略,既将英美推向了不妥协、不默契的对面;又将各怀心事的欧洲多国在2022年的寒冬推向了“政治正确”的对面;最后,慌不择路,还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关键时刻,再将伴随身边的“民族情绪”、“爱国情绪”统统一针刺破……


决策思路如此,确属非常让人惊奇。


如今的俄国,既然对内对外都没有了妥协、默契,唯有将俄乌战争进行到底了。


显然,对俄国10年、20年、甚至50年战略而言,这确实是非常沉重的问题。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9月25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