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北约军援会不会刺激俄军爆发“核战争”……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月6日)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日俄战争往事:从日俄谈判到济物浦港的炮声……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
俄乌战争观察:格拉西莫夫的上任和苏罗维金的退幕……
俄乌战争观察:从机动防御作战,谈索莱达尔镇突击战得失……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大胜?乌军设局?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索莱达尔镇的“胜利”和巴赫摩特南线的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异动与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新春将临的冬季作战、暗流涌动,满满预期……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之后,漫说俄国的方向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杂谈俄乌战争:2023年,屁股怎么坐才不会歪?

(图1)2023年1月1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1月29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40日。

今天是我的阳历生日。

我的生日长与春节相伴,因而以往每逢岁旦在迩,总有好友相约,围炉煮茶,弹琴唱歌,写福迎春,其乐融融。我也会回忆往事梳理心情,写点文字,算作过生。

然而,今年春节年味寡淡,除却看完《满江红》电影,一大票观众或者在电影院背诵“满江红”词,或者去西湖岳庙排队用鞋底板抽秦桧铸像,颇具奇幻欢乐之外,思前想后确实难找乐点渡过生日。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我也就将视线转到了“俄乌战争”。

最近的俄乌战争确实不好写,原因有三:

其一,从表象去看俄乌战争,整体态势没有太大变化。

如是重复堆砌信息资讯,车轱辘抡起革命道理进行抒情,这是很多公众号长项,我没必要重复。

其二,受今年持续暖冬天气不利于机械化机动、北约及英美等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军援等等影响,乌克兰难以在冬季战事发起攻势,使得俄乌战争蓄势已久更显波云诡谲。

这些问题与答案过于专业、无趣、枯燥。

故而从2023年1月11日至今,我在多篇文章详解了这个战争态势,因为朋友们留言提问,我也根据战事发展而随问随答,也就没有重复作文的必要。

其三,我最头痛的还是留言骂人的问题。

我明确同情乌克兰抗战。

但是,在分析、推演、综述俄乌战争系列,我更侧重战争与战场分析。因此,我写的俄乌战争主体文章耗费耗时,却不如其他朋友情绪站队这样简单痛快。

我最早感到俄乌战争题材难写,是战争爆发的第一、二天发表的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应该是国内互联网最早精确评估、推测俄乌战争往持久战转化、北约及英美可能以高科技资源压制俄助乌等等的文章。

我在这二篇文章,对俄军不宣而战攻击主权国家,对俄军战略战术,都表达了我的不屑和批评,为此,太多挺俄读者拉手愤怒,完全以“爱俄国就是爱祖国”,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姿态,各种留言谩骂、挖苦……

不过一天,两篇文章因为表述违章等问题,被一起删除了。

此后,我重视文章表述,加倍小心注意规则,却又没有注意到,网络斜刺里,会冲出来的一股难以描述的正义情绪……

2022年7月、8月间,俄军背靠扎波罗热核电站和核威慑战略,发起声势浩大北顿涅茨克、莱西昌斯克攻势。为此,我综述俄军强势乌军被动战场态势,理所当然地个别力挺乌克兰的朋友责骂。

在乌军以哈尔科夫反击战击溃俄军,收复大片国土之后,我撰写了《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分析认为乌克兰要赢得俄乌战争,依然需要进行战略性的持久战、消耗战……

一篇精心写成的文章,后台收获还是骂声一片。

看来,无论挺俄挺乌朋友们,只要情绪饱满、热血上头,抢跑“正义”高地姿势,其实大同小异。

受各种“正义情绪冲击”,我终于明白,要将俄乌战争主题继续下去,我必须谨慎措辞、造句,以顾全文章过审发表,规避“正义”读者骂声。

这样写作使我左右为难,每每想通了问题却为表述需要弹性遣词造句困惑,因此难免叹息一声,半途搁笔。

写作俄乌战争系列,我经历了情绪激昂的左左右右的骂声,更对诸多好友、读友的理解、支持,倍感珍惜和感谢。


巴赫摩特以北外围战场。


马克萨尔卫星照片的巴赫穆特。

2023年1月29日巴赫摩特战场概况图。

这里,橡树谨在春节最后一天,致谢并隔网遥祝各位朋友、读友开工大吉,生意大吉,同时,就在微信和后台最多留言“北约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会不会刺激俄乌战争升级核战争”,解释如下:

最近,英、美、德、法等多国纷纷声明,要将以主战坦克等突击性武器支援乌克兰。

受此刺激,俄国一度对乌克兰全域实施大规模无差别战略轰炸,向顿巴斯战场的巴赫摩特、顿涅茨克、斯瓦托夫发起更猛烈攻势。

其中,俄军重点攻击方向依旧是巴赫摩特。

目前,俄军大量动员兵已经投入战场,在夺得索莱达尔镇的“战术胜利”,向巴赫摩特南线发起攻势之后,为保证对巴赫摩特正面压力,俄军在短时间内,至少向这个战区投入了20个营集群的兵力,持续向乌军防线发起攻势。

战至1月29日,从上面的巴赫摩特战场概况图可见,俄军在兵力加强后,在南北两翼已经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态势,同时对乌军控制的M-03、H-32、O0506等多条公路形成威胁。

显然,这个战场态势利于俄军两翼推进,截断乌军补给线,最终合围巴赫摩特,极不利于乌军防御巴赫摩特。

不过,从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向东的顿巴斯战场防线来看,巴赫摩特得失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战役结果,只要乌军稳定且弹性后退预设二防地区,继续进行机动防御作战,保证南线顿巴斯防线体系完整,那么,乌军即可在二防地区继续与俄军相持、消耗,使得巴赫摩特得失全然无关俄乌战争全局及顿巴斯决战的战略走向。

为此,俄军如要破局乌军防御作战,可能会在后续作战中,增加进攻希维尔斯克,甚至从克雷明纳方向反击、进攻利曼,以求选择多个方向对巴赫摩特-希维尔斯克防线体系发起攻势。

不过,这需要俄军动员更多的兵力与火力。

这样,为应对俄国向乌克兰战场扩大投入兵力、火力,如同此前增援HIMARS、榴弹炮一样,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必然会判读战场变化,继续向乌克兰提供相应武器,以保障乌克兰能够有效进行抗战。

如此一来,俄国增兵,北约及英美等就开始支援,再增兵,再增援……

俄国每一轮增兵,其实都是与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的对耗,因而随着战事越是向后延续,俄国也就必然承受更为严重的战略后果。

这显然不是克里姆林宫应对西方增援乌克兰的有效办法。

于是,疑似克里姆林宫实施舆论战、宣传战,最近俄媒频繁放出模糊信息,声称欧美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可能会激起“核战争”。

俄媒信息并没有对西方国家形成影响,美ISW军研机构多次在其评估报告认为,俄军没有发起核战争的愿望、实力和准备动作。换言之,俄国没有发起核战争的可能。

我倾向这种分析。

不过这些原产俄国的似是而非的“核战争”信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如是再经过一些为赚流量的789线小媒体进行夸张的音响、视频的渲染、包装,添上几句“乌拉”和联合国官网提醒等等字样,确实容易激起不清楚俄乌战争现状的朋友们的深深忧虑。

为此,我谨慎分析认为。

俄乌战争为俄国以有限高科技机械化战争,对抗北约和欧美国家支持下的乌克兰的高科技总体战的现代战争。

经过几乎一年的实战证明,无论在乌克兰现实战场,或者在云山雾罩的科技虚拟战场、政治与舆论的抽象战场,俄国身处高科技洼地,只能以“睁眼瞎”的款式,与乌克兰和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较量,完全没有通过常规战争赢得胜利的可能。

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战争。

美军坦克M1艾布拉姆斯在波兰演习。

美军坦克M1艾布拉姆斯在波兰演习。

克里姆林宫及拉夫罗夫、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等人远比我们更清楚这个战争态势。同时,他们更清楚在俄国已经处于绝对弱势下,鉴于现代核战争毁天灭地的灾难性后果,更是没有以核战争逆转常规战争夺得胜利的可能。

需知,从1945年8月6日广岛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至今,核武器扩散全球,任意拥有核武器国家已经无法垄断核武器。这些国家彼此之间,既可以核武器威胁对方,自己同样也面临对方核武器的报复威胁。

那么,核武器又有什么实战和战略价值呢?

此前,从《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等篇文章开始,我就在多篇文章详论俄乌战争的“核”问题,认为核武器战略及实战价值,存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保持战略核衡势及核大国席位。

其二,对国内民众和友邦打鸡血。

其三,危机或战争态势下的战略核威慑。

其四,(以战略核威慑)达成政治妥协。

显然,除非一个拥核国家及族群已经站在了再无回旋余地的山穷水尽的悬崖尽头,否则,从最高决策者及其小群体、核弹控制和发射团队、其他知情人员,绝对难以万众一心迎接国家、族群、家庭和个人的灾难性后果。

而现在俄乌战争,是俄国不宣而战,进入乌克兰国境兼并乌克兰国土的战争。这场战争远离俄国本土,俄国全然没有生死一线的国家安全危机问题。

1月28日,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海军上将罗伯·鲍尔接受记者采访,再次明确北约对俄乌战争态度:

即战争爆发始于俄国攻击乌克兰,因而认同乌克兰通过战争夺回自己国土。同时,俄国如果今天停止战争俄乌战争就没有升级的可能。

罗伯·鲍尔上将以强硬态度表明,北约绝不妥协俄国在俄乌战争的战争行为,并且无意进攻俄国。

这样,从政治和军事上看,即便俄国处在俄乌战争极为被动的弱者角度,却也没有任何理由自绝地球引爆核武。

不过,鉴于战事延绵几乎一年,俄国目前军事、粮食、能源等等筹码已经耗尽,也就不排除俄国可能在四面碰壁之后,可能为了克里姆林宫的面子而再次尝试以“核威慑”战略,谋求重启俄乌谈判。

在美、英、法、俄、中等拥核大国在数十年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核政治”、“核衡势”等相关规则和约定的框架体系,“核威慑”战略是这些国家展开政治、外交博弈的特殊“政治筹码”。

当然,这也是俄国在近乎输光所有赌本之后的最后的“政治筹码”。

这时,无论从国家、民族和克里姆林宫决策者、军政首脑等等,都是无比珍惜这个“最后的政治筹码”,这是俄国能否全身退出乌克兰的最后希望,当然不会悍然自绝地球而发起“核战争”。

综上所述,显然,那些网上流行的鼓噪“战斗民族”和“核战争”的豪言小视频等等,无论如何鼓噪,其实就是完全不懂国际政治、军事战略且完全背离了俄乌战争现实,仅仅为附和俄媒舆论战、宣传战的贫智“光棍言论”。

该切蛋糕了。

就此收笔,今天初八,橡树遥祝诸君春好,阖家幸福、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月29日22时30分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