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四月态势,说“男人永远是少年”,是情怀,或者是灾难……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1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详说巴赫摩特战事走向……
抗战往事:湖阳镇大捷,枣宜会战的一幕抗战神剧
2023年4月10日,顿巴斯战争全局简况图。

2023年4月10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

2023年4月10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11天。

作为三十年苏联衣钵传人,自诩全球第二军事大国、核大国,俄国如此拳脚交加、不惜余力突袭了欧洲弱国乌克兰,没想到出师不利,用力过猛,反而致使己方鼻青脸肿、难以收场……

俄乌战争继续僵持,俄国“特别军事行动”已然成为一场必须载入战争史的笑话。

我撰写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经常建议朋友们从理性、逻辑、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角度趋观察战争。为此也写了不少关于理性、逻辑、专业地观察俄乌战争的推文,却少了从生活常识观察俄乌战争的文章。

那么,从生活常识角度看去的俄乌战争又是如何的模样?

原来,俄乌战争似乎高仿了我们曾经校园时光的同学打架场景。

学生时代,青春混沌。

于是,我们通常都会遇到一个膀大腰圆,满嘴粗话的班级“霸主”,强调拳头、藐视规则,甚至经常会欺负某位体弱同学的故事。

绝多时候也就忍了。

可是,如果忍不住了,不堪“霸主”辱骂、搜包等各种欺负,敢于愤然顶嘴公开反抗了,那么,“霸主”就会恼羞成怒,就会邀约狐朋狗友,在放学之后选在校门之外拦截体弱同学,然后找个理由开始各种欺侮,直至拳脚招呼……

这时,千万不要幻想正义会即刻降临。

通常,正常的师生们,基本都养成了谨慎行为明哲保身的好习惯。因而从现实到新闻所看到的校园“霸凌”现场,我们几乎从无发现有人仗义挺身的先例。

若干老师、同学们擦肩而过,他们事不关己,冷眼旁观,大多是加紧脚步匆忙远去……

就算有个别极有良心者,目睹怪相,无非恨世嫉俗,吐出一串类如苍蝇不叮无缝之蛋和一个巴掌不响等等的传统阔论。

这大概就是可以媲美“酱缸文化”的校园“缩头文化”。

常年接受校园版“缩头文化”熏陶,很多朋友当然就惯性思维,懒得去冷静认知、理解为何乌克兰在2015年至今要坚决反抗俄国,为何那么多国家要援助力挺乌克兰抗俄了。

那么多人为俄国狂呼乌拉,其实毫不意外。

当然,走出了校园,常事总有例外。

其实,无论全球或者校园,但凡当了“霸主”,久走夜路,大概率就会遇到比他更强、更悍的一个或者多个“牛人”。这时,只要“牛人们”仗义伸手,被欺负学生如是勇敢反击,“霸主”鼻青脸肿在所难免。

这样,如是人们理解乌克兰何以坚持抗战、全球多国何以继续支持乌克兰抗战,就会设想“牛人”肯定助力,乌克兰也就应该在短期内,发起一次像样的反攻了。

那么,乌克兰会在4、5月份发起一次规模化的反攻吗?


然而,综合最新资讯、战况及态势图分析,我个人认为乌克兰4、5月份发起反攻,依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巴赫摩特西郊乌军炮兵阵地。

一、俄国正在减缓和缩小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

在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之后,乌克兰夺得极大的战略主动。

然而,局势稍微好转,乌克兰却没有得到北约及欧美多国后续援助及军事支持,因而转入对峙态势,给俄军以调整战略、休整军队、补充物资的宝贵时间。

此后,为扳回战局,俄军自2022年10月开始,针对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等非军用目标实施非对称无差别战略轰炸。

就此,俄军全面调整战略,通过无差别战略轰炸重创乌克兰战略后勤,通过赫尔松战略撤退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发起顿巴斯攻势,在2023年以后,再度夺得较大幅度战场优势。

当时,我撰文认为,从军事和战争角度分析,有效反制、遏制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实为乌克兰发起反攻的重要前提之一。

那么,3月至今,俄军为何会逐步减缓和缩小无差别战略轰炸?

全球媒体普遍认为是乌克兰顽强抗战;俄军消耗过大;以及北约及美国援助乌克兰包括NASAMS防空系统等武器、装备等诸多原因。

但是,4月8日,英国防部则分析认为:

“俄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远程攻击频率有所下降。继续进行少于25枚弹药的小规模打击。不过,如果俄方愿意,仍然有能力重新发动此类打击。”

显然,俄军依然有继续进行无差别战略轰炸的能力,之所以在战事关键阶段,尝试着逐步减缓和缩小对乌克兰全域无差别战略轰炸。这绝非俄国“善念”,而是俄国久战疲惫,正在身不由己地受制国际政治与外交驱动的结果。

俄国无论从自身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或者从缓和国际矛盾、备战后续战事等等方面,都是非常希望尽快重启俄乌谈判。

就此推测,俄军可能在乌军防空力量加强,无差别战略轰炸效果每况愈下的情况下,顺水推舟以减缓和缩小无差别战略轰炸为筹码,寻求推动重启俄乌谈判。

二、俄军将在4月继续发起顿巴斯攻势,寻求稳定“新兼并领土”防线。

在2022年12月多篇推文里,我推论俄军2023年新战略,认为克里姆林宫将在政治常态下,将俄乌战争确定在顿巴斯战场,为战争定义为俄乌民族旧怨,继续强调“特别军事行动”的正义性、合法性。

这样,克里姆林宫会在稳定“新兼并领土”战略防线基础上,继续忽略乌克兰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主权实体事实,指认乌克兰抗战是一场乌克兰为西方作战的“代理人”战争,继而通过政治、外交、舆论和军事手段,在2023年将“特别军事行动”转化为俄国全面抵抗西方的战争。 

唯有这样,克里姆林宫通过政治(宗教)、外交等等手段,将俄乌战争确定在机械化战争框架,才可能最大化摆脱西方援助乌克兰的“高科技总体战”压制,凭借己方“夕阳武器”库存、“动员兵”及劳动力、能源等等“机械化战争”资源,维持后续持久战、消耗战,以寻求重启俄乌和谈。

于是,俄军必须要通过从赫尔松撤退并转入守势、在扎波罗热转入守势,战略转向顿巴斯战场,以最大程度收缩战线,集中机动兵力,发起顿巴斯攻势。

(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1日)》相关时间、标题文章)

实战与我此前推演完全一致。

战至2023年4月,俄军主攻方向进一步明确,即在顿巴斯南线战场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方向。

如此数月激战,俄军急于抓住西方外援尚未到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等等战机,分兵在多个方向发起攻势,以求快速取得顿巴斯战争胜利。

然而,俄军攻势始终乏力,屡屡受挫,不仅没有实现作战目标,浪战数月拖延至夏季将临,如今兵员伤亡惨重、物资消耗极大,已经几乎没有了在顿巴斯战场夺得包括“惨胜”在内的任何胜利的可能。

其中,以俄军重点进攻巴赫摩特战场为例。

战至4月10日,虽然俄军数次强化兵力、火力,全力猛攻巴赫摩特,但是从全局去看,只要乌军继续机动防御、退后作战,即便在短期之内退出巴赫摩特,还是可以在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轴线形成重要节点,继续依托希维尔斯克-恰西夫亚尔-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战略防线,有效阻滞、消耗俄军攻势。

这样,俄军如是不惜血本非要发起攻势决战顿巴斯,以“夕阳武器”+“动员兵”、“罪犯兵”的久战疲兵,即便占领巴赫摩特、恰西夫亚尔、希维尔斯克等等要点,突破了乌军乌东防线,最后,还需要围攻乌军重兵布防的顿巴斯核心防区及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防区……

参考俄军在俄乌战争表现的常规作战能力,想要全胜,实属登天之难。

马林卡已经成为废墟。4月10日,为拓展顿涅茨克外围纵深,夺取H15公路,俄军继续强攻马林卡。

为此,俄军可能正在逐步调整攻势如下:

(参考上面2023年4月9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

首先,巴赫摩特对乌军反攻顿巴斯腹地,有着战略跳板价值。为此,俄军为战略计,需要不惜代价夺得巴赫摩特城区,消除乌军反攻之战略威胁

就此推测,俄军在苦战夺得巴赫摩特城区,将暂缓攻势,或在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区域,形成新的俄乌对峙战线。

战至4月9日,俄军在巴赫摩特南、北两翼向西突击同时,已经明显钳击巴赫摩特向西通道,同时,俄军还炮火截断了乌军主要后勤线之一0504公路,对巴赫摩特火车站形成战术压制态势。

如此态势紧急,乌军已经少有坚守巴赫摩特之军事意义。

熟悉我的读友都很清楚,在1、2、3月期间,在诸多挺乌挺俄媒体无数次纷纷认定俄军攻势猛烈,乌军将会弃守巴赫摩特之时,我撰文多篇,认定巴赫摩特将是2023年俄乌正面角力的主要战场,乌军必将继续坚守巴赫摩特。

然而,战至现在,诸多挺乌挺俄媒体无数次纷纷认定乌军已经守住巴赫摩特,或者正在准备大反攻,一举围歼城下俄军之时,我的推演再次与这类分析相反。

如今,俄军攻击势能尚未耗尽,乌军反攻力量尚未确定,俄乌双方围绕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防线及0504公路数次拉锯作战,乌军如是不能在短期内修复这个局部战场态势,那么,就可能会在4月以内,向西退守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

显然,现在无视战场态势奢谈乌克兰即将发起大反攻,甚至阔论乌克兰短期内就将夺回克里米亚,实属绝无可能。

那么,此后,乌克兰是否可能发起战役规模反攻?

我想,要等待国际政治、外交态势基本清晰,俄乌双方攻防告一段落,大致要延至5月中旬,才可能看得清楚。

其次,俄军将会继续重点转向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寻求实现“解放顿涅茨克全境”的形式上的战略目标

俄军如果实现这个目标,克里姆林宫即可借以宣传抚慰国内民族情绪,同时背靠罗斯托夫后勤保障和顿涅茨克特大城市支撑,构建乌东最大战略据点,继续后续持久战、消耗战。

这将是俄乌战争在2023年下半年的主要作战方向。

再次,最近几天,俄军在机动兵力不足,物资保障紧张的情况下,陡然开辟战线、分散兵力,从克雷明纳、莱西昌斯克、巴赫摩特以北等多个方向,向心攻击希维尔斯克

(参考文前: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顿巴斯战争全局简况图。)

希维尔斯克是与巴赫摩特战略价值同等重要的乌东要地。

乌军长期经营希维尔斯克,既有重兵部署,同时相比巴赫摩特还有更为复杂、完善的体系化工事。显然,以俄军目前进攻巴赫摩特的情况,几无可能在短期内夺取希维尔斯克。

因此,俄军这个战略看似贪大、冒进、分散兵力、拉长战线、毛病多多,实则是俄军欲图凭借“夕阳武器+动员兵”的数量、体量的机械化战争优势,以“漫天叫价”攻势,压制、干扰乌克兰后续防御作战和战略反攻。

这样,俄军通过围攻希维尔斯克的战略佯动,掩护战略转向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以及在4月份之内夺取巴赫摩特城区,在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一线对乌军形成战略对峙、消耗态势。


三、如上分析,俄军攻击势能尚未耗尽,同时可能将在4月中旬达到攻势峰值,而后,俄乌战争可能进入真正的对峙阶段,并且会在下半年形成战争与谈判同时进行态势。


近日,美国国防部副发言人萨布丽娜解释,美军正在培训乌军使用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但是美国援助乌克兰主战坦克目前还没有具体日期。

如是欧美国家外援继续低效、迟缓、及“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不力,那么,乌军如是无法发起战役反攻打破目前全局态势的前提下,俄军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内继续发起攻势,延至夏季就可能沿顿巴斯战场、扎波罗热战场、赫尔松战场形成较为稳定的“新兼并领土”防线。

这样,在2023年6月以后,俄乌战争大概会出现类似叙利亚战争模式及持久战、消耗战、特种战等与谈判同时进行的混合战争态势。

这是符合北约、欧美长期消耗、放血俄国的既定战略的态势。

因此,北约、英美等方面很可能正在通过政治、外交等等手段,配合运作援助物资、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克兰等等,“配合”俄国走向“欲战不得、欲罢不能”的对峙战、持久战、消耗战。

——这个假设成立,乌军在4-5月内,不会发起不会发起类似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规模的战役反攻,可能会发起较小规模的反攻。

显然,这个态势不利俄国利益,却是克里姆林宫希望的战略目标。

为此,俄军不仅在战略全面调整应对这个可能出现的态势,甚至在部队编制及调动上,也相应出现较大的异动。

其中,俄军近期在主要战场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战场,部署了疑似新编制的“风暴Z”特种部队。

与此前俄军特种部队所谓独立的“反恐作战”不同,“风暴Z”特种部队与俄军正规军、顿涅茨克“新俄军”的野战部队编组约为100人的连规模作战分队,分为1个2人指挥所、1个2人无人机组、1个3人医疗救护组、4个10人突击班、4个10人伴随火力支援班、1个8人侦察班、一个5人工兵组、

俄军正在尝试以此作战,在巷战、侦察突击、渗透作战中争取主动,协同诸多远程火力,简明精确打击乌军指挥、通讯、后勤、交通等等重要战略目标。

看上去很时髦,很受军迷追捧。

然而,俄军此举实则还是受限高科技作战能力及战场感知能力的无奈之举。

如是俄军达到美军的快速、精准、高效的侦察、通讯、打击档次,岂有如此在高科技时代,翘首弄姿摆弄二战、冷战套路去隔靴搔痒的道理。

很难理解克里姆林宫和俄军的思维,何以在现代高科技战争,还执念认为着特种部队那些头能破缸、胸碎大石的“江湖艺人”手段,就能够打赢一场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

“男人永远是少年”,对个人,很美好,是情怀。

但是,对国家,很现实,是危机……

鸣谢各位好友转发、支持!

因为较多朋友回复效果蛮好,这里继续、顺便、安利乐山的生态沃柑:走过2022年,那些收藏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4月10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