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外篇: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区的理由……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往期索引: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10月10日)

塔山系列文集(1、2、3、4)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从天而降的“威尼斯商人”……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抗战胜利的曙光投在密支那……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漫说乌克兰人的“纳粹”往事

一位造就“军神”的少将:曾克林进军东北往事


2023年10月15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事件简况图。

以色列事件系列: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以色列危机与俄乌战争关系全解说……
俄乌观察外篇:绝对不为“狗屎”欢呼,这是一条底线……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以色列危机对中国中东战略影响及关系……
俄乌观察外篇:泛论以色列危机与俄乌战争的暗线联系……
俄乌战争外篇: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以色列地面突击……


2023年10月15日,俄乌战争持续第599天,哈马斯10·7袭击事件及以色列危机第8天。

(本专辑的俄乌战争或以色列危机事件,我皆体系化写作,细节内容不重复,建议参考往期文章。)


忽然,想起陈佩斯在多年前的小品一句台词:


队长——


是我,别开枪!


这个时代,大家习惯爱憎分明地上网,无论生活苦涩甜蜜,观点不分左右,只要情绪上头,人人摇身一变,都是背上插满正义与道德旗帜的“队长”。


如此,我写俄乌战争或者以色列危机,如是“不打鸡血”、不喊口号、不明确站队,很快,左右方向就有枪声响起……


我唯有无语、勿争,在妥协和等待间漫看秋色。


忽然想起以前写的几句小词:


方寸江山种书香。

几株小蔬,渐品秋凉。 


铭贤诗酒煮风月。 

怅望天外,人各沧桑。


看来,以色列危机和俄乌战争一样,阴霾积压你我天空,都是撕裂人心的大事件。于是,你我同属市井平民,唏嘘之余,也就只好各居天边,平淡生活,遥致秋好,漫说战争。


战争是人类最为复杂和最为极端的社会活动。


如今,俄乌战争与以色列危机千丝万缕暗线联系,显得格外复杂、极端。


这样,我日常分析俄乌战争和以色列危机,更需要尽量收集和分析来自俄、乌、英、美、以色列、中东诸国等方向的资讯,尽量接近事实地推演战事,形成观点独立文稿。


每天熬夜,工作量陡升。


然而,相比鲜明立场+嫁接新闻+“鸡血口号”+“人性告白”的网络流行套路,这类文稿过于耗费精力,不易为多数人认同,却又可以收获小众的成熟、稳定、理性的评价及友情……


这是我认同原创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

抒情结束,心情淡然,也就开始继续今天的综述。


10月14日,以色列军方、辛贝特机构、军情局等联合作战,战术突击加沙地区,成功击毙了哈马斯两个负责行动的头目,并且对外高调放风,声称缴获了哈马斯发动“恐怖袭击”的若干绝密资料,即将在10月15日展开总攻。

以色列缴获绝密资料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色列发起总攻是浅纵深攻击,以摧毁加沙前沿隧道,又或者发动全面攻击,彻底将哈马斯赶出加沙,摧毁哈马斯所有基础设施?


消息传出,惴惴不安、背心发凉,绝非哈马斯一家。

这样,10月14日也就成为哈马斯10·7袭击事件爆发至今,最具故事性的一天。


其中,以俄国总统历史性放弃了俄国在中东的中立外交原则,为哈马斯站台,强烈呼吁以色列停止进攻加沙地区;伊朗外长会晤“抵抗轴心”众兄弟和发表声明,警告以色列军即刻停止进攻加沙地区;常年蹲守多哈的哈马斯高层头目及富豪们声称无染事件,发表“跳船”声明等等,富含余味,最具特色。


本专辑的俄乌战争或以色列危机事件,我皆体系化写作,细节内容参考往期文章。


10月15日,加沙外围虎视眈眈的以色列装甲突击分队。


哈马斯武装在加沙地区楼顶上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哈马斯武装在加沙地区楼顶上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美国指认朝鲜援助俄国路线图。


转瞬,就是10月15日。


这是以色列军对加沙哈马斯占领区进行“空、海、地协同攻击”的时间。


然而,虽然此前以色列军更是向媒体表示已经集结30多万人,正在“准备实施广泛进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往加沙外围集结地,称“我们为下一阶段加沙战争做好准备”;以色列军估计呼吁和敦促约110万加沙平民向南转移等等,看似已经作好总攻。


但是,截止傍晚,以色列军放缓和持续炮击加沙哈马斯目标,完全没有地面行动迹象。


是俄国总统、伊朗外长外交“吓阻”有效,又或者以色列另有所图?


没有人清楚以色列战略,此刻,空气仿佛凝固。


唯有哈马斯武装分子继续“嬉皮笑脸”,继续向以色列纵深区域漫无目的发射劣制火箭弹。


这种旨在发射出去闹腾声响和不在乎战果的打法,像是一种抢在以色列军总攻之前的“销赃”行动。


那么,哈马斯又从何处得到如此大量的火箭弹?


美国方面抛出一条资讯,称9月7日至10月1日,朝鲜通过铁路向俄发送了300个装满弹药的集装箱。


这批弹药从朝鲜罗津,运抵俄国“特别军事行动总部”所在罗斯托夫以南铁路枢纽季霍列茨克,用途不详。


是用在俄乌战争?


又或者被秘密运往中东地区?


美国此举非常狡猾,连续将“皮球”踢到俄国脚下,使得俄国面对全球媒体狐疑,说会也不是,隐也不是,颇显尴尬。


最早,从10月8日《以色列危机与俄乌战争关系全解说》开始,我在多篇文章分析以色列危机与俄乌战争存在的战略关系及逻辑,认为以色列危机或为俄乌战争的一次战略牵制行动。


事态发展至今,以色列危机与俄乌战争的战略关系及逻辑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为全球军事智库和媒体聚焦。如同我在此前认为,哈以冲突时间越短,越利于调查和了解事件真相;反之,则不利调查和了解事件真相。


了解这点,或者也就理解俄国、伊朗对哈以冲突及加沙地区局势何以如此深切关注。


俄国、伊朗多年深耕中东地区,一旦深切关注哈以冲突及加沙地区局势,伊朗扶持的“抵抗轴心”众兄弟当然就会继续抓住门框,七嘴八舌向门外狂吐口水。


10月14日、15日,就在哈马斯以火箭弹继续漫射以色列同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一些民兵组织也作势欲图渗透以色列边境线,与以色列边境军人发生零星枪战;黎巴嫩真主党也吹嘘15日将地面进攻以色列边境……


15日上午,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果然向以色列城镇平民目标和边境军事阵地发射了至少4枚反坦克导弹,造成至少一名以色列平民死亡。


以色列北方如是开辟第二战线,必然不利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攻略。


为此,以色列军继续维持此前的“防御性攻势”,仅在相距边界线4、5公里的边境地区实施戒严和加强部署地面部队。同时,黎巴嫩真主党在袭击事件之后,一方面高调宣称对事件负责,一方面又继续缩手“门框”之后,小心翼翼景观以色列反应。


黎巴嫩南部黎以边境,孩子们骑着自行车经过真主党领导人海报。

10月15日,以色列在临近黎巴嫩边境部署装甲部队。


总之,暗流涌动之下,以色列北方短期之内还是没有恶化的迹象。


不过,从料敌从宽原则考量,以色列在北方“雷声大作”的动荡态势下,虽然不能确定是否“暴雨将临”,万般小心间,似乎还是暂停了原定的地面攻击作战。


或者,是为了等待美军第二艘航母进入战区加强监控力量。


又或者,是为了竭泽而渔战略,继续等待百万加沙平民南迁。


无论是那种等待,也无论为政治需要或军事目标,总之,以色列这次箭在弦上,大概率将要全面围打加沙地区。


加沙地区面积大约有365平方公里,处在以色列“卧榻”之侧,哈马斯长期经营,挖掘各种隧道,设置各种据点,为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主要基地,看似以色列反制哈马斯的“绝对制高点”。


然而,就战争视角去看,考虑以色列军与哈马斯武装的100罐杀虫剂与1只蟑螂关系,有着全球顶级战力的以色列军如是发起总攻,数小时即可席卷战区。


当然,在很多疏于了解现代战争,几乎沉浸黑白电影抗战神剧的军迷看来,以色列军突击加沙地区,必然存在着如何反制哈马斯的“人肉炸弹”、如何打赢一场巷战、一场地道战等等艰险问题。


然而,以色列军队可能是全球常规军力最接近美军的军队。


以色列军如是进入加沙地区,即可稳步推进,依靠即时视频同步战况,依靠狙击手反制“人肉炸弹”,澄清战场视听。


同时,以色列军可以凭借全球最先进之侦察监视卫星、无人机、传感器、反狙击手探测系统、机器人技术、夜视镜等等高科技装备降维出击,无论巷战、地道战,即可轻松打趴近乎“原始装备”的哈马斯武装人员。


双方战力悬殊,注定以色列军在军事上可以毫无悬念夺取加沙之战胜利。


那么,以色列军何以如此慎重?


除却上述的俄国、伊朗严厉声明影响,黎巴嫩真主党异动影响,以及以色列需要等到加沙平民南移,等待美军第二艘航母进入战区之外,可能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考量。


战至10月15日,如是冷静观察战事,即可发现,以色列夺取加沙地区胜利,并非可以等同于取得对哈马斯战争的战略胜利。


其中关键,就在于加沙地区与哈马斯存在的特殊现实关系。


确然,加沙地区是哈马斯攻击以色列的主要“阵地”,但是,加沙地区绝非哈马斯的“首脑”要地。


通常,哈马斯头脑总是依靠宗教和诸多小弟安插加沙地区,完成对巴勒斯坦人或者加沙平民的领导,以及鼓动后者变身“人肉炸弹”,为其赚钱赚名和为其“民族解放事业”争光添彩。


相比加沙地区热血上头狂呼狂啸的普通民众,哈马斯头脑才是10·7袭击事件的真正主要发动者。


可是他们几乎不在加沙,而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


这样来看,以色列就算打下加沙地区,又无法完成占领加沙和巴勒斯坦地区,万一战事杀孽深重,也就为哈马斯卷土重来暗伏机会。


哈马斯头脑、资金尚在,假设重返故地,三五天即可恢复势力,继续形成威胁。


事态如此,以色列现在执意深度、全面打击加沙地区,政治意义和军事价值何在?


显然另有原因。


综合分析诸多资料,基本可以推测,以色列军进攻加沙地区的军事价值或军事目标,可能并非为了一蹴而就完全根绝哈马斯组织,而是为了尽量铲除加沙地区大部分哈马斯据点、隧道,以及争取缴获更多的外援哈马斯的习惯资料、物资等证据。


以色列为发达国家,但是处于中东腹地,缺乏诸多资源和没有战略纵深,尤其依赖友邦外援。


这样,以色列只有尽量缴获哈马斯更多证据,才可能在全球范围最大程度地争取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资源,确保己方长线作战能力,在解决加沙地区问题同时,在全球范围截断哈马斯资金链,斩首其多位头脑。


需知,美国当年反恐“基地组织”行动,在近乎20年长线反恐行动中,通过对拉登-扎卡维-利比-扎瓦赫里等几轮斩首,斩断“基地组织”资金链、通讯渠道等,即可熬干对方“性命”,解决看似无解的问题。


可见,以色列如果凭借更多证据,争取在全球范围确认哈马斯“恐怖组织”身份,即可对加沙地区实施怀柔攻略,战术性惩戒哈马斯底层,清除哈巴斯在加沙的据点,同时将战略重点,转向真正意义的全球性“反恐作战”。


如此态势一旦形成,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打掉哈马斯的财源,截断哈马斯的通讯,斩首哈马斯的头目……


二三十年之后,结果可想而知。


这是以色列必须要大举进攻加沙地区的理由,同时也是以色列必须要在条件充分前提下进攻加沙地区的理由。


与橡树同行,共同观察事态发展。


多谢好朋友们的三点一转,支持橡树写作。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0月15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