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佳琦们”翻车背后的流量陷阱

李宝华 当代江西 2023-09-19

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偏好的同时,严守法律法规底线和公序良俗边界,这是网络活动的基本规则,也应该是网红的基本修养。一旦践踏了红线,网红就有可能遭到集体抛弃。


近日,网红主播李佳琦在直播间怒怼网友一事持续发酵,在网上引发巨大讨伐声浪。一天之内,李佳琦微博掉粉超过百万。
事情经过很简单。在9月10日的直播中,李佳琦在介绍一款79元的眉笔时责怪网友:“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随即又反问:“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热议。以李佳琦为代表的网红主播们频频因“过失言论”遭遇人设“塌房”。网红主播的出格言论为何屡屡刺痛公众神经?网红养成到底缺少哪些“真经”?
佳琦在直播间回怼网友。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回顾今年以来的各种“翻车”事件,不难发现,那些和李佳琦一样因触犯众怒而被抛弃的网红主播不在少数。
今年4月,网红“相宜”在一次直播带货中推荐日本作家中村恒子的《人间值得》时三次说“我们日本”,引发网友不满。网友纷纷举报,这位坐拥900多万粉丝的网红教师也因此被迫从高校离职。
8月,疑似安慕希酸奶带货主播在直播间中嘲讽说“一个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就像傻乎乎地跟风”,还在弹幕区与网友隔空互怼“就是在骂你”,引发公愤。事后,安慕希不得不出面“救火”。
9月,被称为“中老年妇女收割机”的抖音网红“秀才”账号被封,这个粉丝量超1200万的大网红被控诉劣迹斑斑,以分红为诱饵欺诈粉丝,还被网友举报涉嫌税收违法。
就在前几天,东方甄选主播中灿在直播带货时称“918这个数字太吉利了吧,就要发呀!”言论一出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讨伐其“既没文化,更没良心”。
这些翻车言论,看似是主播的一时“口误”,但根本上无一不是将自己置于广大网友的对立面,言论和行为击穿了网友的情感底线,遭到网友的集体讨伐,从而演绎了一个个“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网络奇观。
网红主播线上直播带货。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曾这样描述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命运:“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很多网红主播也一样,欣然接受网络流量“赠送的礼物”,却不知道这种殊荣背后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对网红主播们的价值约束和行为惩戒。
游走在网络的网红们动辄坐拥千万粉丝,他们深谙流量之道,知道如何打造IP,如何俘获受众,却为何如此容易“翻车”“塌房”?笔者认为,无外乎这么几点。
缺乏文化素养。在人们普遍印象中,明星网红的文化素养大多比较薄弱,以至于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各种雷言雷语,有“不知道什么是知网”违反常识型,有“有没有认真工作”挖苦讽刺型,有“918就要发”挑战民族情感型。这在极大减分的同时,也一再创伤网红主播这一群体的公众形象,根本上是一种自我戕害。
网红主播在绞尽脑汁增加流量和人气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提升个人文化内涵,一方面减少“祸从口出”“因言获罪”,同时也改进个人人设。如果网络上多一些董宇辉、意公子式的知识网红和正能量博主,网络空间的庸俗、浅薄和泛娱乐之风就不会那般“野蛮生长”。
滋生傲慢情绪。网红之所以能红,是网友认可的结果,因为网友的喜爱他才被推上流量和财富的高位,而这种喜爱,来自于网红对网友的爱护、服务和创造价值。人们喜欢李佳琦,是因为他谦卑、专业,替网友“把价格打下来”,当他背离了这个初心,就是流量反噬的开始。
大多数网红在走红之前都是普通人,他们因服务网友、创造价值而成为流量的宠儿。如同李佳琦道歉时所讲,自己身上的羽毛是所有女生一片片赋予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自己来自哪里。
直播行业离不开数以万计的普通消费者,尊重他们、当他们的“嘴替”,才能握紧他们手中的流量。一旦忘乎所以、背离初心,流量“雪崩”可能就在转瞬之间。
挑战公序良俗。网红植根于流量,骨子里有一种流量冲动,总想制造热点、输出爆点。但置身流量旋涡之中,必须清楚该坚守什么、舍弃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一味追求流量而忽视规则,公然挑战人们的感情防线,甚至与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背道而驰,必将自绝于网络。
面对流量诱惑,有的人不惜突破底线以博取眼球。比如千万粉丝主播“二驴”编造自己在户外直播途中被绑架殴打的剧本进行摆拍直播;网红大军打着“直播救灾”旗号进入洪灾现场,变救灾现场为“秀场”……种种行径欺骗受众,突破网络行为边界,触碰公众的道德底线,最终也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直播带货成为网络消费新潮。

网络是由无数个体构成一个场域,其中每个网友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个体,都是生活在酸甜苦辣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基于真实生活的价值判断。网红想要获得流量的支持,就必须接受千千万万网友拿着放大镜来检视。
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偏好的同时,严守法律法规底线和公序良俗边界,这是网络活动的基本规则,也是网红的基本修养。一旦践踏了红线,网红就有可能遭到集体抛弃。
一个优质的网红主播如何避开网络雷区?如何变网红为长红?笔者认为,这么几点必不可少。
心中有责。所谓时势造英雄、流量造网红。互联网时代从来不缺少网红,须知流量越大、责任越大。当网红被赋予更多的流量和目光,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网红,传导什么样的价值,如何服务更多的人,就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许多这样的网络达人,在收获关注的同时,带给我们温暖和慰藉。例如依靠拍摄乡村风景和传统美食、讲述中国故事的李子柒,凭借深厚文化积淀和出众才华被广泛关注的董宇辉等等,他们的人设契合主流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输出的优质内容,满足了大众的精神寄托。他们用责任时时校准前进的方向,这样的网红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心中有情。网红们唯一的依托就是流量,流量的背后,链接的是大众的情感,是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尽管流量变现是当下网红主播的普遍玩法,但变现不能变成诱导粉丝、消费粉丝、盘剥粉丝,不能高高在上、吃相难看,更不能干“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事。
网红主播与每一个网友的互动,都是一次情感交互。必须把网友置于真实生活场景中真诚对待,替他说话、为他服务,懂得尊重差异、减少冒犯。
“李佳琦式冒犯”就是对受众消费观的“冒犯”,也是对敏感的公众情绪的挑衅,丧失了对普通民众生活状况、消费心理的基本理解与共情,就是在往民生痛点上撒盐,就是在自我拆台。
心中有戒。网络是社会场景的空间位移,任何网络活动当然不能脱离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游戏的前提是规则,但是很多网红主播把粉丝视为私人财产,鼓动粉丝打赏冲榜,以卑劣手段欺诈粉丝,行为乖张,挑战公序良俗甚至刺伤民族情感。纵观那些“翻车”的网红,无一不是踩踏红线、触犯禁区,不讲底线、竭泽而渔。
长红的密码只有一个:有所为、有所畏。对于网红主播们来说,须知自媒体不是自家客厅,流量的背后是责任,用心爱护粉丝、珍惜流量,生产更多符合社会期盼、大众需求的优质内容,为受众创造更多价值,做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网络达人。
只有当“大流量”和“正能量”相得益彰,才能成为大浪淘沙后的网络真金。

互动话题:

你对“李佳琦式冒犯”怎么看?

到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全省第一批主题教育“面面观”
李渡烟花为何那么“炫”
“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改变了啥
扒一扒《爱莲说》的首发之谜
一代诗宗杨万里
这座小城,凭什么“校”傲江湖
水中240秒生死救援始末
首倡设立教师节的,是咱江西人
“一辈子就做教育一件事”——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红宁

“四千万”女教师的漫漫教学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