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后遗症?交易所多番问询某IPO企业理财资金情况

投行实务观 投行实务观 2023-06-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3年3月31日,深交所上市委将审议江苏万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高药业”)IPO申请,万高药业具体情况如下:

 

 

 

 

 

 

这不是万高药业第一次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此前2017年3月曾申报IPO并获证监会受理,于同年6月主动撤回;次年又试图借南卫股份资产重组,但在上交所的问询质疑后放弃。

 

 

如上所示,看万高药业两次尝试上市的报告期财务数据也是蛮有意思的,营收2个多亿的时候,发行人净利润干到6000万,5年过去了,发行人营收干到6个多亿近7亿元了,净利润还是6000多万,咋,净利润都被营销费用什么的吃掉了么。

在这次IPO尝试中,万高药业的毛利率连年下滑、行贿、关联交易既供又销等问题,不过说实话,这些对于其体量来说,倒也不算什么大问题,笔者对本文最后一个问题关注较多。

 

主营业务情况,毛利率持续下滑

发行人是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和受托加工服务的。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业务类型划分情况具体如下:

 

按药品所处阶段,报告期内, CMO/CDMO 业务收入主要分为技术收入和受托加工收入,具体金额如下表所示: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模式划分情况具体如下:

 

如上,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万高药业分别实现营收6.4亿元、6.7亿元和6.6亿元,无太大变化;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287.63万元、5861.77万元、8906.59万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年间,万高药业的毛利率由79.17%下滑至69.60%,降幅达近10个百分点,且2022年全年仍存持续下滑的可能。

 

 

销售费用率高,发行人员工涉药品行贿案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一则有关万高药业员工行贿的刑事判决书,2019年,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王晓俊、潘新华犯受贿罪,并处以刑期。

公诉机关指控:2012年以来,被告人王晓俊利用其掌握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用药信息、负责新药进院初核以及日常采购等职务便利,伙同被告人潘新华,在新药引进、药品采购等方面,为药商梅某1、胡某1、陈某1等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药商送予的药品“回扣”共计人民币1019万余元。

其中,2015年至2019年,被告人王晓俊、潘新华收受徐某4推销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的缬沙坦氢氯噻嗪平药品“回扣”共计人民币22.1818万元。

一般来说,在药品推广中多多少少会发生各式各样的推广费用,如何将推广费用进行合理入账才是最重要的,看万高药业的销售费用,其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所示,发行人每年的推广服务费都有2、3个亿的规模,发行人将上述费用分解为学术推广、渠道建设与维护、信息收集与市场调研等费用,能这样区分下,不再被监管追问估计项目组和发行人已经很满足了。

而像同样3月31日要上会的发行人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品制药”)就比较尴尬了,一品制药的推广费被问到要列示学术研讨会的数量、金额:

 

如上所示,一年召开数千次大大小小的会议,这列示出来也太那个了。。。且说实话,一品药业营收及利润规模还略小

 

连续两轮问询关注资金流水

在对发行人的审核问询中,交易所连续两轮问询关注发行人关联方的个人流水情况:

 

其中尤其关注发行人实控人、董监高等的大额资金往来,关注发行人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形成销售回款、承担成本费用的情形。

 

 

 

此前泽达易盛的财务造假就是出现在理财资金上,这也难怪监管机构会对此比较关注,关于泽达易盛的财务造假,笔者此前曾做过分析,具体可见:

泽达易盛怎么造假的,会把保荐机构东兴证券拉下水吗?

 

存货跌价计提不足?

报告期内,发行人存货库龄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库龄以一年以内为主,一年以上库龄的存货以原材料中的中药材鸦胆子为主。随着库存中药材的不断消耗,公司库龄一年以内的原材料占比逐渐上升。公司库龄一年以上鸦胆子占库龄一年以上原材料比例情况如下:

 

问题是,看发行人披露的库龄数据,先不说1年以上库龄的材料情况,就是单看3年以上库龄的材料,占比也是不小啊,而且报告期内也没咋结转消耗掉,反而在逐年增加。

如上所示,发行人解释库龄1年以上的主要为鸦胆子,查阅鸦胆子的保质期,该药材的一般保质期都是2年,3年以上的材料真的还有效用吗?发行人不需考虑计提存货跌价?

 

 

 

发行人对比的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跌价政策如下: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苑东生物、昂利康、华纳药厂存货跌价计提政策均设置了保质期的相关要求。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跌价政策汇总如下: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具体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为:

(1)对于原辅料,公司对超过有效期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各期末库龄超过一年的存货主要为中药材,其中大部分为鸦胆子。由于中药材保质期没有明文规定,其与存储条件和管理程度有关,公司为中药材建立了阴凉库,常温库及冷库,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高温或受潮,以保证药材的药性、药效不受影响。基于中药材的特殊效期,针对库龄超过1年的主要中药材,公司于报告期各期末在综合考虑其可变现净值和药材市场价值波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单独的跌价测试并按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对于库存商品,除了考虑跌价金额以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孰低的方式进行确认外,发行人同时考虑有效期对库存商品市场可变现能力的影响,对过期及距有效期6个月内(含 6 个月)的库存商品全额计提跌价准备。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库存商品库龄以一年以内为主,库存商品的保质期一般为 18-24个月,库存商品的库龄与其产品生命周期匹配。

如上,公司解释为对于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会单独进行计价测试,考虑是否需要计提减值,问题是发行人没有计提,看来觉得鸦胆子这些材料没有过期,仍有效用。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觉得一味药材存储了3年以上真的没有问题吗,何况还是易受潮、易腐烂的中草药,笔者在此要打个问号了?


往期文章

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之广东榕泰:实控人市场禁入,会计师已提高审计费

2、最新一期深交所审核动态提及疑似四大某家审计失败,涉境外资金核查

3、报表项目勾稽关系之3:增值税测算、现金流等

4、【IPO案例】交易所认为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

5、【分析】“四大”会计所德勤被财政部罚勒令停业,国家对“四大”还是太好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