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配置电脑,只是手游的星怒罢了

诗兰佩塔 情报姬 2024-04-26


文丨诗兰佩塔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电脑对比手机,优势很多:比如用更加符合人类双手习惯的键盘鼠标取代搓屏幕。


可以用更加强力的硬件性能运行程序以及手游,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而手机对比电脑优势,可能就剩下更低的学习门槛以及更方便的携带性。


在电脑上玩手游这事,往轻一点说可能确实有点暴殄天物浪费物力财力,往大一点说,这行为可能堪比那位在mac上玩游戏的叔叔。


(当然这句话也是p的)


(当然这句就不是p的)


其实这种行为并不是不可取,手游画质越来越清晰和内容越来越臃肿,这不仅对于游戏制作公司是一种挑战,对玩家们的设备以及游玩方式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时可能有人要提出质疑了:唉不对啊,不至于带不动手游吗?我手机带不动的话,电脑总可能带得动了吧?


唉这可还真不一定,很多时候这不是一部手机带不带得动的问题。


比如,如果说在PC端带不动游戏被称为“硬件杀手”的话,那么手机端带不动的游戏可以称之为“手机杀手”。


最早的“手机杀手”,怕不是手游界最早的帝国:Gameloft旗下的手游。



可能年轻点的观众没听过这家公司,当年Gameloft推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爆款手游IP,如《狂野飙车》、《汤姆克兰西:细胞分裂》、波斯王子系列《时之砂》手机版、《现代战争》、《混沌与秩序》等。



如果说如今各大手机厂商会在发布会上把《原神》当作跑分软件,以展示自家手机性能的话,那么《波斯王子:时之砂》可以说是JAVA手机游戏时代的《原神》。



作为知名IP,《时之砂》手机版是2003年发布电脑版《波斯王子:时之砂》的移植版。作为JAVA时代的2D横板闯关游戏,《时之砂》一推出就赢得广大媒体的好评,出色的画面甚至成为那个时代检测手机性能好坏的标准。


为了适应当时手机性能,《时之砂》发布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可以适应更高配手机,另一个版本适应其他类型手机


(年代久远,只有文字描述)


连IGN当年都如此评价这款游戏:如果你正要买新手机,请确保它能运行《时之砂》。



除了《时之砂》外,往后Gameloft的赛车游戏《狂野飙车》、MMORPG《混沌与秩序》等都曾短时间成为一时的“手机杀手”。作为“手游版魔兽”的《混沌与秩序》同样继承了很多同类网游的通病:人多就卡,当时都得靠“眨眼补帧”来下副本。


(来自b站UP主:一桶浆糊朱砂泪)


Gameloft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填补了当时手游市场同类游戏的空白。


早年火爆的手机游戏如《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捕鱼达人》等都是轻度手游代表,轻便快捷碎片化就是它们的特点,玩家们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能玩。


而Gameloft走了如今很多玩家司空见惯的路,通过复刻端游大作并将其搬运到手机上游玩。


比如《六发左轮》对应《荒野大嫖客》。


(荒野大镖客1代)


《现代战争》对应《使命召唤》


(COD4)


《孤胆车神》对应《GTA》


(GTA4)


这种复刻端游到手游的方式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无论厂商怎么设计玩法,它的操作逻辑始终是端游的操作逻辑,做出来的手游只不过是将端游的键盘做成屏幕上一个个按键与摇杆。



所以其实本质上=,Gameloft这些手游大作就是3A大作的画质以及内容阉割版,而且在成为手游帝国后,当年Gameloft也在积极移植手游抢占主机和电脑市场。


无论是其上升期将自家原创ip《午夜桌球》,通过任天堂严苛的考核移植到任天堂will主机端;


还是强势期推出的《混沌与秩序》电脑端,似乎真想要跟电脑端MMORPG一绝高下。



然而这部棋子刚走出几步,Gameloft就不行了,2016年衰败到被维旺迪收购苟延残喘。


在早年间,在电脑上玩手游行为确实值得商榷。毕竟很多时候手游主打的是碎片化轻量化,吸引玩家们长线游玩,而很多时候即使玩家们会用到模拟器游玩手游,更多是为了挂机而不是长期游玩。


虽然时代的发展更是让越来越多人用上手机,手机的普及手游更是走进千万家。但是如今一款想要畅玩当今市面上手游的手机,可能需要去到千元甚至更高的价位,而大众家里的老电脑很多时候可以很好地运行模拟器游玩手游。


手游玩家越来越多,使得这个新兴平台与传统老游戏平台之间发生越来越多的交集与摩擦。


早年乘着各大热门手游公测的热度,在相关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类似的视频和贴:我的xxx亲戚孩子来我家玩电脑,我一看他竟然玩的是模拟器《和平精英》。又或者是:我的傻x室友玩电脑玩LOL手游不玩端游,大伙怎么看?


这些话题发酵后,评论区避免不了喜闻乐见的主机大战电脑大战手机。


(一般这种话题都会被一个全平台富哥给终结)


而如今手机性能不断升级,特别的各大安卓手机厂商崛起,让智能手机性能不可同日而语。手游同样也是,如今大部分手游已经脱离了早年的低成本低制作模式,二游更是五花八门。


开放世界探索的二游,枪战的二游,动作格斗二游等等各种各样类型数不胜数。


一块块未知的大陆在玩家面前升起,越来越多的建模精致的角色供大家伙几乎无死角鉴赏。玩家只需要无脑把画质拉到最高,就能鉴赏到:


若隐若现中透出肉色的白丝,仿佛融入了肌肤般的柔软,勾勒出婀娜多姿的腿部;白丝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晨雾中的精灵般轻柔拂过大地,带来一丝清新和纯洁。



而深邃的黑丝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代表着一种成熟而又性感的气息,将角色渲染成诱人而充满魅力;黑丝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与不可言喻的内涵。



而洁白无暇、吹弹可破,甚至可以用舌头舔的狱卒。。。。。。咳咳咳,不好意思我跑题了。


这些二游种类样式各异,但是如果把他们都塞到一部手机里问题就来了,很多游戏虽然名义上是手游,但是他们操作逻辑与端游大差不差,摇杆代替WASD移动,攻击按键代替鼠标左键等。很多时候这种操作逻辑复刻会引发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我可以用电脑完全代替手机的操作。


这点可以从很多玩家选择上看出,在今年2月份手游那点事专访了《尘白禁区》制作人冲冲与发行人木木,在关于流水问题上木木透露他们总收入70%来自PC端。



作为一款TPS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尘白禁区》取得这种成绩毫不例外,我相信除非有特殊情况,在pc端游玩射击游戏操作性上是明显优于在手机上搓玻璃。


不仅是操作模式,登录PC端意味着可以让游戏画面和操作性更上一层台阶。


很多三端手游在其PC/PS端开放完全体画质,而来到手机端这通过诸如阉割分辨率、阉割模型材质使得游戏能够正常游玩。


同时游玩《原神》手机端和PC端/PS端的玩家应该知道,手机端的最高画质与PC/PS端的最高画质差别十分明显,受制于性能,手机端远景人物建模材质均不是完全体。目前搭载8gen3处理的手机可以实现2k60帧游玩原神,但是代价就是手机发热严重。



当然,登录了PC端并不意味着你能够无脑畅玩这些“手游”,由于种种问题,这些游戏多多少少带点问题。除了最常见的掉帧(指玩游戏过程中,画面突然出现卡顿)以外,有些游戏好像压根不做优化直接端了上来。


在去年12月《少女前线:追放》公测后,开启最高画质解锁120帧下,各位战术人形以及场景建模好是真的好,但是遭殃的就是显卡了,普普通通一些待机场景下,我的3080显卡功耗达到了恐怖的300多w,这一般只有一些大型3A游戏才达到这种显卡功耗,不知道还以为我在挖矿。


(343w,冬天可以取暖了)


在今年2月末一次更新中,制作组为了优化大砍建模,更新后很多人物表面蒙上了像是一层灰或者雾一样。


(有点可惜)


同样优化有问题还有原神,只是原神这例子有点特殊。它锁定60帧时优化特别不错,很多中低端电脑就能畅玩到4k 60帧,但是假如解锁超过60帧了那么严重的性能瓶颈就来了,特别是cpu瓶颈最为严重,这点在须弥城尤为突出。


(原神想要高帧体验,cpu请找个单核

强如12代i5以上的或者锐龙7800X3D)


原神在前几年给苹果开放了120帧,但是目前而言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很多时候不如锁60帧来得稳。


(知名硬件UP主极客湾如此评价)


千奇百怪的三端游戏体验让我想起最近公测的使命召唤战区手游(CALL OF DUTY: WARZONE MOBILE),由于战区手游是端游暴力移植到手机端,极差的优化使得有玩家游玩时候手机被“烧”了。



多平台登录的游戏确实能够扩大游戏群体,吸引更多的玩家游玩,但是多层次玩家群体也为游戏后续运营带来很多挑战。


如果把玩家群体当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占据金字塔底端或者的中端的,是占据群体大多数的轻度玩家,对于这部分玩家而言轻度体验游戏是一种放送方式或者是业余爱好;而金字塔顶端的比较稀少的可以被称为游戏高玩,他们通常在一段时间内深度体验一款或者几款游戏。


很多时候随着游戏体验度不同,这两个玩家群体诉求也截然不懂。


在最近刚结束的2024洛杉矶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原神关卡设计师李轶轩在讲解原神关卡设计理念时顺带聊了两年前的原神2.8版本夏活。


李轶轩说,在1.6版本夏活限时地图中,金苹果群岛的宝箱开启比例达到为42%这个满意的数据。于是制作组在2.8版本限时夏活中更新了几乎1.6两倍的内容量,结果关于这次活动负面反馈达到了66%。



在我的记忆里,当年相关评论区里,有许多人反馈说活动内容太多了,导致他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游戏上。但是也有人说觉得2.8版本夏活虽然忙,但是很充实。



这也是如今很多游戏玩家社区节奏冲突原因之一,随着玩家基数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玩家聚集在一款游戏里,不同的喜好不同观点造成各个群体诉求不同以及碰撞,登录多平台更是加剧这种情况的发生。


总的来看,如今的“手游”究竟称其为手游还是套着手游皮的端游呢?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心里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多端登录的游戏在今天仿佛成为了流量密码,特别是如今开放世界探索游戏越来越多,他们也几乎选择了同时发行电脑端和手机端来抢占市场,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也跟随着游戏厂商的脚步发布联名产品甚至是配套设施。


(今年年初新推出的华硕ROG8手机,

因为搭载原神对话加速功能备受争议)


作为一名旧时代走来的PC玩家,曾经我一直很看好手机端游戏未来,觉得手游可以发挥手机自身优势,来实现PC实现不了游玩方式。


就像应该没什么人会在电脑模拟器里玩《忍者水果》,或者走出家门才能玩的《POKEMON GO》,这些手游的快乐是无法在一台计算机里实现。



当然现在手机越来越PC化的现在,上面全当是我个人碎碎念,相比起出门,还是躺在床上更舒服一点。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被网暴、辱骂,这个普通玩家却仍然倒贴钱反外挂?

2024男女老少都爱NTR?NTR又双叒叕狠狠干碎了纯爱党的狗头?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