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岁成MIT终身教授!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再获大奖【中国科讯】

刘如楠 中国科讯 2022-05-05


18岁时满分斩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本科就读北大数院期间19门课程成绩100分、7门99分,35岁成为麻省理工(MIT)终身教授……


近日,数学“大神”恽之玮再获国际大奖——西蒙斯学者奖,成为第4位获此荣誉的华人数学家。


恽之玮是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还有许晨阳、张伟、朱歆文、袁新意、刘若川、肖梁等数学家。


他们都是在2000年前后进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也大都在36岁左右成为MIT、北大、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高校的教授或研究员。


近几年,他们陆续斩获多项国际大奖,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光环闪耀。


38岁斩获4项全球大奖

据西蒙斯基金会官网消息,恽之玮获2020年西蒙斯学者奖(Simons Investigators),以表彰其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的交叉研究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西蒙斯基金会由著名数学家、慈善家和有“对冲基金第一人”称号的詹姆斯·西蒙斯及其夫人创立,资助教育、卫生、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学者。自2012年起,基金会每年挑选3~4位杰出的数学家成为西蒙斯学者。


每位西蒙斯学者将获得为期5年、总额50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并依据获奖者的研究影响力,可续延5年。获奖者可自由支配资金,以进行长期的原创性工作和解决数学的根本性问题。


本年度共评选出15位西蒙斯学者,恽之玮成为数学领域4位获奖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华人获奖者。






恽之玮,1982年11月出生于江苏常州,2000年进入北大数院学习,本科毕业后赴普林斯顿大学留学,2009年获博士学位,2018年起担任MIT数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表示论、数论和代数几何尤其是朗兰兹纲领的研究。他利用几何的思想和技术来解决群表示和数论中的问题,构造了E7和E8类型动机的第一个例子,并解决了相关逆伽罗瓦问题。


在北大数院学习期间,恽之玮取得了19门课程100分、7门99分的成绩,是同学们眼中的“恽神”;他看理论书籍感觉就像阅读小说,每天研究10小时以上的数学而不觉疲倦。


2012年,由于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等方向诸多基本性的贡献,恽之玮获得SASTRA拉马努金奖。


该奖项只颁发给32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2006年,知名华人数学家陶哲轩也曾获此奖。


2017年,时任耶鲁大学教授的恽之玮,拿到了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大奖——科学突破奖。


2018年,他成为国际数学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邀请报告人。


加上今年所获的西蒙斯学者奖,38岁的恽之玮已斩获4项全球大奖。


光环闪耀的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包括恽之玮在内,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光环闪耀。


1999年入校的刘若川、许晨阳,2000年入校的李驰、袁新意、恽之玮、张伟、朱歆文,2001年入校的鲁剑锋、马宗明、肖梁,2002年入校的王博潼,2003年入校的刘一峰等等。


近几年,他们陆续斩获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拉马努金奖、斯隆研究奖、美国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克雷研究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


 刘若川、恽之玮、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左起)


以下为和恽之玮同届的3位天才数学家简介。

袁新意




200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第一位获美国克雷研究所研究奖的华人。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副教授。


朱歆文





2004年本科毕业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于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2012-2014年在西北大学做助理教授。2014年,任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副教授,2016年升任教授。


曾获2013-2014年度美国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学金,2020年度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


张伟





2000年保送至北大数院,2004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009年获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讲师。2011-2017年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7年至今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数论、自守形式和算术几何等方面的研究。


延续十几年的友谊,强强联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黄金一代”的数学家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仍然延续着昔日的友谊。


2017年,恽之玮和张伟合作,发现证明了函数域中的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这和7个“千禧年问题”中的3个(霍奇猜想、黎曼假设、BSD猜想)都有关系。他们共同获得了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


2015年,研究代数几何的恽之玮和朱歆文,以及专注于数论的袁新意和张伟,将这两种大方向组合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以攻克Langlands工程。这一工程由Robert Langlands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试图建立数论与几何之间的内在关联,用一个领域的工具和方法研习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未来,期待他们碰撞出更多新的火花!


参考资料:

1.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grant/simons-investigators/

2.https://mp.weixin.qq.com/s/3nZJtiNgUQYjtL_SRi1-jw

3.http://news.pku.edu.cn

4.https://math.berkeley.edu/~yxy/

5.https://news.pku.edu.cn/xwzh/5dbdc108b30f40b2ba96fdffddaa9031.htm

6.https://math.mit.edu/directory/profile.php?pid=1998

7.https://math.mit.edu/directory/profile.php?pid=1201

8.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5-12/12/content_292059.htm

9.https://mp.weixin.qq.com/s/OWUa9Wkvb67nWFCF1R8rgw 


本文来源:科学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本文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在本文留言!

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 SCI期刊影响因子新鲜出炉,中国大陆学术期刊表现如何?

2. 近7年磁共振科研机构科研影响力哪家强?

3. Matlab:一个教学小工具为何成为卡脖子利器

4. 45家优秀,58家不合格!科技部公布一国家级平台考核评价结果

5. “973计划”2019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公布

6.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度全球科技创新英雄榜发布,5位华人上榜

7. 马斯克改写人类航天史!SpaceX新“奋进号”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

8. 72所内地百年大学盘点!谁奔向世界一流?谁已经垫底?

9. 陈梦舫:守“土”有责

10. 减振技术的变革:电涡流阻尼新技术产业化前景广阔

中国科讯App

长按下载手机客户端

随时随地查阅文献,体验更多学术功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