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述的方法,如何把书读厚? | 学习骇客

LeoChanXY 学习骇客 2022-06-08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06次

通过两则案例,详细说明如何把书读厚,这也是关于“转述”的一篇实操经验。

这是《复习的技术:跟LEO学ANKI》视频课程的部分文字稿,视频已于上个月更新,如果你对课程服务感兴趣,可以留意文末的增值服务。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我们很多人都听了十几年,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把书读厚,就是要通过“转述”把书里的知识点弄透:单个讲的是什么?内部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或区别?这些都要扎扎实实地学习。

把书读薄,具体来说,就是把知识用Anki学到手,然后和实践和知识产生互动,再搁置一段时间,遗忘掉具体的语句,生成抽象的概括性的见解。这有点像电影《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对张无忌说的话,把你会的都忘掉,才能习得更上乘的武功。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与“先分后总”的区别

如果从数量上看,“把书读厚”和“先分后总”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把学习的东西由少变多,原本要一张笔记学习的内容,现在却要拆成很多。

但是,这两者也有很明显的区别。

如下图所示,这是一张幕布精选页面的读书笔记,上下级分布的特征很明显,这也是我们很多人习惯记录的样式。

像这样的层级包含关系,我们就会使用“先分后总”的方法。

先问总的,如“培养项目领导者非正式权力的4个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再问分的,如“如何展现尊重?”“如何明确期望?”等等。

但是像下图这样的学习资料,如果只是用“先分后总”就学得片面了,甚至是完全无从下手。

所以,“先分后总”只能处理具有明显上下级关系的知识,而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东西具有更丰富的关系,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方法——如何把书读厚?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例一 程序技能类

以下图为例,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管理中任务收集和处理的流程图(截图经授权转载自网易云课堂《跟邹小强学习滴答清单》)。

按很多人的习惯,可能就直接截这么一张图作为笔记了。

表面上看是省时间了,其实有很多弊端

首先,信息量过大,肯定是记不住的;其次,知识点没有进行细分,无法准确地迁移到实际应用;再者,知识没有经过深层消化,无法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按照学习科学的标准,这就不是有效学习;最后,记不住,或者要花更多地时间才能记住这么多内容,忘得还快,不仅没省下时间,也没学到东西。

那么,如何用“把书读厚”的思路来学习这样的内容呢?

第一步,学习这张图的整体。

1/ 衣柜整理法分哪几步?答:放入……;分类……;每日计划……。

2/ 收集箱里的待办事项有哪几种分类?答:行动、任务、项目、约会。

第二步,学习各自细分的知识点。

3/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约会的处理流程是什么?答:直接行动。

4/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行动的处理流程是什么?答:设定截止时间。

5/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任务的处理流程是什么?答:任务分解,设定截止时间。

6/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项目的处理流程是什么?答:建立框架,任务分解,设定截止时间。

第三步,比较知识点内部的相同点。

7/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行动、任务和项目相互之间有什么共性?答:都有设定截止时间的环节。

第四步,比较知识点内部的区别。

8/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任务相比行动多了哪个步骤?答:任务比行动多了任务分解。

9/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项目相比任务多了哪个步骤?答:项目比任务多了建立框架。

10/ 添加到收集箱的待办事项中,约会和行动相比有什么区别?答:约会仅是一个时间点的提醒,而行动需要一个时间段去执行。

第五步,和外部知识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找到区别和联系。

11/ 待办事项和时间日志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答:待办事项以滴答清单为代表,其中分为约会、行动、任务和项目,作用侧重于提醒和执行;而时间日志以atimelogger为代表,作用侧重于记录、诊断和改进。

12/ 待办事项和番茄时间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答:待办事项工具侧重于提醒和执行,而番茄时间工具侧重于专注或主动休息。

这样就把原来1张笔记变成了12张笔记,从长远来看,这样学习不会反复遗忘而重新学,所以不仅不会出现想象中的“更费时间”的情况,还更加有效。

毕竟我们学习不会为了省时间,最终还是要为了学以致用。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例二 陈述性知识

前面例子里我们分析的是图文材料,但还有更多情况下是纯文字内容,那这种素材该怎么处理呢?

下图是曾仕强的《人际的奥秘》一书中的片段,以高亮处的文字为例,这里列举了人际关系的十大要领。

按照许多读者的习惯,可能会把这句话复制到Anki里,做成一张笔记来学习。这样显然吃不透这段话,那我们该怎么把书读厚呢?

如果沿用例一中的思路,我们应该先学习总的,再学习各自分的,然后对比知识点内部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和已有知识进行比较。

我们的课程群里经常会有同学问到:“到底应该是先分后总还是先总后分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的区别并不大,但是当“先总后分”的难度会阻碍我们继续学习时,“先分后总”无疑是更明智的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是“先总后分”,我们可能无法一口气把这10条要领说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先分后总”,所以我们的例二和例一就有了第一个区别。

以下内容还需要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上下文,这里的举例只为说明思路。

第一步,先学习各自细分的知识点。

1/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一表人才“?答:……。

2/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两套西装“?答:……。

3/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三杯酒量“?答:……。

4/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四圈麻将“?答:……。

5/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五方交游“?答:……。

6/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六出祁山“?答:……。

7/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七术打马“?答:……。

8/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八口吹牛“?答:……。

9/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九分努力“?答:……。

10/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如何理解“十分忍耐“?答:……。

第二步,寻找知识点内部的共性。

11/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一表人才和两套西装有什么相同点?答:……。

12/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三杯酒量和四圈麻将有什么相同点?答:……。

13/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五方交游和六出祁山有什么相同点?答:……。

14/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七术打马和八口吹牛有什么相同点?答:……。

15/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九分努力和一表人才有什么相同点?答:……。

第三步,发掘知识点内部的区别。

16/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一表人才和两套西装有什么区别?答:……。

17/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三杯酒量和四圈麻将有什么区别?答:……。

18/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五方交游和六出祁山有什么区别?答:……。

19/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七术打马和八口吹牛有什么区别?答:……。

20/ 在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中,九分努力和一表人才有什么区别?答:……。

第四步,最后学习这段知识点的整体结构。

我们说的“先分后总”其中的“总”并不是每次都只有一个,它还可能有内部分层,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不仅仅是12条,其中还有一层二级的“总”,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3个层面的下面都各自包含4个维度。

以上文的例二为例,通过理解上下文,我们发现这里的“总”也有两层。

21/ 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指的是哪10个?答:……。

22/ 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包括哪5个方面?答:……。

第五步,和已有经验进行关联思考,或者和实践进行结合思考,这里举几个例子。

23/ 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与《关键冲突》中主张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24/ 曾仕强主张的人际关系十大要领对我有什么启发,我在之后实践中需要做哪些改变?

等等。

这样我们就做到了“把书读厚”,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学习心得记录到Anki里复习,不仅能够提醒和指导实践,也可以为之后的主题学习提供前置知识。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学习建议

例一是程序技能类的学习材料,这类内容的学习有如下建议:

1/ 先学习,记住,作为生活提醒;

2/ 再回顾,比较,对照前段时间的实践,找到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到之前学习存在遗漏的地方;

3/ 最后仍然用不上的内容,就暂且作罢,继续寻找对自己有营养的知识进行学习。

例二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材料,这类内容的学习有如下建议:

1/ 一定不能直接复制粘贴笔记,而是要自己先学习并理解;

2/ 把自己的理解(学习心得)记录成笔记,以合适的单位组织到Anki里复习;

3/ 复习期间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要结合近期生活经验学习收获去思考,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和其他知识有无关联,笔记要适时修改;

4/ 如果复习了多次,持续有2个月了,该记住的都记住了,能发散的都发散了,就可以处置了;

5/ 处置的意思就是,如果是备考,就复习到考试,如果是日常学习应用,就可以删除了。

细心的读者留意到,LEO在前文举例时,使用的问题都包含相似的片段,甚至是10个同级问题都使用了相同的问法。如果把下面黄框里的部分去掉,然后简单直接地问“一表人才是什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个留给读者自己思考。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把书读厚的深远意义

把书读厚,长远看会更省时间。

如果你只看到眼前,那一条笔记或一张图肯定更省时间,因为不需要深入思考,也不需要操作那么多次。

但是如果你愿意看得长远一些,一定会发现“信息加工时越认真,信息提取时就越流畅”,最后或许会比一条笔记或一张图的方法更省时间。

把书读厚,有助于告别机械学习。

LEO曾在旧文“终于,我们找到了告别机械学习的方法“(见文末相关阅读)提到,在奥苏伯尔看来,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拥有“与新知识相互联系的知识储备”。而我们在“把书读厚”的过程中,就已经在与知识建立联系了。并且因为知识单位更适合自己,提取也就更加准确。

把书读厚,更符合第一性原理。

在旧文“电影《头号玩家》带给我们学习上的启示”(见文末相关阅读)中,LEO介绍了马斯克主张的第一性原理,它包括溯源、拆解、重构和迭代四个环节。“把书读厚”就是拆解的过程,如果再用Anki复习并将知识存入长时记忆,那以后不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解决新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能够进行“重构”了。

把书读厚,让我们离有效学习更近。

在伯泽尔的《有效学习》书中,作者认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是有效学习的最终体现”,“要想精通,必须要对知识如何相互关联具有清晰的结构”。在LEO看来,比起画一张思维导图“聪明法”,还不如把书读厚这样的“笨方法”更有助于自己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总结

把书读厚其实和“转述”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同学在后台催更转述相关的话题,这次算开了个小头,剩下就留给读者自己去实践了。

不过由于学习效果存在滞后性,不会因为你今天用了这个方法,明天就能感受到效果。还需要坚守学习的边界,并且保持长期学习的耐心。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相关阅读终于!我们找到了告别“机械学习”的方法
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三个学习建议
电影《头号玩家》带给我们学习上的启示
学习的边界:如何找到复习的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