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观点 | 转债“阵阵暖意”,局部洼地已修复

刘郁 田乐蒙 郁言债市 2022-09-26

摘 要   


本周权益市场情绪转暖,转债市场在正股支撑下小幅上涨。截至2022年5月13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价为399.37,较上周五环比上涨1.58%,而万得全A同期大幅上涨3.51%,中证转债指数表现相对较弱。本周万得全A指数5个交易日均实现上涨,中证转债指数基本呈现出稳中上涨趋势,但周一以及周四仍微幅下跌,指向转债市场内部估值结构可能有所调整。


本周转债市场行情弱于正股,部分反映了估值重回高位后,转债整体在“性价比”层面的无奈。由于债市目前参与转债的机会成本仍低,在五一假期前的权益反弹后,此前的局部估值低洼迅速修复,各价位溢价率中枢重回高位,这对后续的正股支撑力度形成约束。此外,近几周的高强度炒作交易也使得转债市场成交热度乃至行情部分失真。


尽管权益市场转暖,但在估值趋高叠加内外环境错配的背景之下,大幅增配转债——尤其是高弹性品种,仍需谨慎。外部环境方面,美国通胀高位回落,但仍超出预期,美联储加息压力仍存。内部环境方面,疫情冲击之下,贷款全面转弱,国内4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疫后修复成为接下来关注焦点(详见M2高增,政策在发力)。事实上,在4月中旬上海宣布逐步复工复产后,各产业链修复初见成效,本周涨幅居前的也多为相关行业。


若短期内正股支撑继续趋弱,可挑选主体评级较高(AA及以上)、债底较高(纯债价值90元以上)、存量规模较大(20亿元及以上),且纯债溢价率较低的品种;或挑选AA及以上、股息率靠前的品种进行防御应对(详细标的列表请见附录)。


个券方面,在底仓稳健层面,代表性个券包括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优质银行品种,以及本钢转债钢铁行业个券。


弹性博弈层面,短期内仍建议以跟踪为主,代表个券包括新发行的华友转债、通22转债,隆22转债、珀莱转债等。华翔转债、江丰转债、贝斯转债等个券,也可适当关注风格切换带来的潜在机会。


中性配置层面,性价比与典型的低价配置机会仍有一定差距。其中海亮转债和金田转债,可关注其铜主业带来的边际改善,以及铜箔、扁线等新能源业务带来的增量机会。


待发新券方面,本周新获批文转债有上能电气(4.20亿元)、英力股份(3.40亿元)的待发预案。此外,浙商证券、福莱特、拓普集团的待发预案可适当关注。


核心假设风险。外部环境持续震荡、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



1

正股反弹延续,转债情绪有所修复


本周权益市场情绪转暖,转债市场在正股支撑下小幅上涨。截至2022年5月13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价为399.37,较上周五环比上涨1.58%,而万得全A同期大幅上涨3.51%,中证转债指数表现相对较弱。本周万得全A指数5个交易日均实现上涨,中证转债指数基本呈现出稳中上涨趋势,但周一以及周四仍微幅下跌,指向转债市场内部估值结构可能有所调整。从全年维度来看,中证转债指数2022年内下跌8.75%,而万得全A同期下跌20.30%,转债仍体现出一定相对收益。


本周权益市场风格延续,小盘、成长类品种表现再度占优,大盘价值类品种则相对较弱。成长和价值板块内均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其中,小盘成长类品种周度环比大幅上涨4.54%、而中、大盘成长品种分别上涨3.56%、2.49%。而对于价值型品种而言,小盘价值品种环比上涨幅度为3.66%,明显强于大盘价值的0.40%。



分行业来看,绝大多数转债和正股行业均明显上涨。其中,此前跌幅较为明显的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赛道型品种,在反弹情绪升温叠加相关行业逐步复工复产的支撑下,单周涨幅显著领先其他行业。此外,建筑装饰涨幅居前主要系城市转债等个券大幅上涨所致。而在本周表现较弱的行业当中,金融类转债显著受挫,非银金融成为本周唯一下跌的行业,银行转债正股也未能实现正向收益。此外,部分消费类品种,如食品饮料、农牧等行业转债表现也相对较弱。


行情转暖叠加炒作“愈演愈烈”,本周转债市场成交规模持续放大,换手率中枢同样继续上行,来到近年最高水平。从成交规模来看,全市场转债日均成交额由上周1248.26亿元上升至1605.83亿元,成交规模环比大幅增加,明显高于年初以来平均值(885.85亿元)以上的水平。从换手率(成交量/债券余额)水平来看,本周全市场转债日均换手率为11.91%,环比上升1.75个百分点,非炒作券(定义参考图4注释)日均换手率为3.92%,环比小幅上升0.72个百分点,指向本周炒作性品种仍高度活跃。



2

各价位转债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


本周转债市场各价位估值水平有所回升,且各价位估值修复程度较为接近。截至2022年5月13日,8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为46.07%,相较上周五小幅上升1.02个百分点;10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为26.87%,环比上升0.97个百分点;13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明显回升,环比上行0.91个百分点,位于9.03%。近期低平价品种估值震荡上升,而高平价品种估值从此前的低位快速回升至较高位置。


本周,中低平价转债估值均处于近年来绝对高位,而以130元为代表的高平价转债估值水平也处于接近90%分位点的历史高位。以反比例估算模型为例,从2017年以来的历史分位数来看,80-120元平价价位估值均维持在90%历史分位点以上的水平,80-9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甚至处于95%及以上的水平。130元平价价位估值在4月下旬正股显著调整的带动下曾回落至近期明显低位,但在正股近期回暖的支撑下,快速修复至接近90%的历史较高水平。



3

政策在发力,关注金融等大盘价值品种


本周转债市场行情弱于正股,部分反映了估值重回高位后,转债整体在“性价比”层面的无奈。由于债市目前参与转债的机会成本仍低,在五一假期前的权益反弹后,此前的局部估值低洼迅速修复,各价位溢价率中枢重回高位,这对后续的正股支撑力度形成约束。此外,近几周的高强度炒作交易也使得转债市场成交热度部分失真。
综上,尽管权益市场转暖,但在估值趋高叠加内外环境错配的背景之下,大幅增配转债——尤其是弹性品种时,仍需谨慎。外部环境方面,美国CPI数据环比回落,但仍高于预期。2022年4月,美国CPI同比上行8.3%,环比下行0.2个百分点,但高于预期值(8.1%),核心CPI同比上行6.2%,环比下行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6.0%的预期值。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劳动力需求和供应失衡是通胀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高通胀意味着更严重的经济衰退,未来2次会议上可能各加息50个基点”。
内部环境方面,疫情冲击之下,贷款全面转弱,国内4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疫后修复成为接下来关注焦点(详见M2高增,政策在发力)。事实上,在4月中旬上海宣布逐步复工复产之后,各产业链修复初见成效。根据中国港口协会,4月下旬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较中旬环比增加8.5%,呈现恢复态势。5月上旬上海港日均吞吐量保持在10万TEU,已恢复至本轮疫前80%以上的水平。
根据5月13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4400多家复工,占比接近50%。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钢铁石化等上海重点产业链也已有序复工。其中,在汽车领域,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本周涨幅居前的也多为相关行业。
正股策略方面,根据广发策略团队观点 ,“稳增长不动摇”下“稳增长”仍是当下市场的确定性,无需过多担忧汇率贬值对大盘价值型品种的冲击。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类品种仍然相对占优、通胀受益链条和稳增长品种同样值得关注。而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金融和消费品种往往占优。


若短期内正股支撑继续趋弱,则可挑选主体评级较高(AA及以上)、债底较高(纯债价值90元以上)、存量规模较大(20亿元及以上),且纯债溢价率较低的品种;或挑选AA及以上、股息率靠前的品种进行防御应对(详细标的列表请见附录)。


落实到转债行业配置层面,短期层面来看,疫情快速蔓延,抗原检测相关品种可能具有一定弹性机会(可参考我们近期发布的《新冠疫情相关转债大盘点》)。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地产乃至新老基建等稳增长相关行业品种,在政策持续加码的环境下,仍具有一定关注价值(可参考我们近期发布的《稳增长相关行业转债大盘点》《地产变局之际,再看全产业链转债》)。而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特性的底仓类品种,同样具有较高关注价值(可参考我们前期发布的《金融行业转债大盘点》)。

此外,部分即期景气度较高的成长类品种,建议持续跟踪绝对价格和估值变化。其中,在风光大基地项目陆续推进,风光新增装机表现良好的背景下,相关转债仍存在较强弹性博弈价值。如光伏风电、新能源车、半导体等行业重点品种(可参考我们前期发布的《特斯拉产业链转债大盘点》《锂电产业链转债大盘点》《电子产业链转债大盘点》《储能及新能源发电转债大盘点》),但需同步关注美联储加息缩表对成长风格品种的压制。最后,生猪产能持续去化,相关品种亦可关注配置价值。


个券方面,在底仓稳健层面,代表个券包括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兴业转债等弹性和稳健兼具的银行品种,不过短期内杭银转债需关注正股减持公告的后续进展。此外,本钢转债等钢铁行业个券同样值得关注。



弹性博弈层面,代表个券包括新发行的华友转债、通22转债,隆22转债、珀莱转债等。华翔转债、江丰转债、贝斯转债等个券,也可适当关注风格切换带来的潜在机会。



中性配置层面,性价比与典型的低价配置机会仍有一定差距。其中海亮转债和金田转债,可关注其铜主业带来的边际改善,以及铜箔、扁线等新能源业务带来的增量机会。



待发新券方面,本周新获批文转债有上能电气(4.20亿元)、英力股份(3.40亿元)的待发预案。此外,浙商证券、福莱特、拓普集团的待发预案可适当关注。




4

附录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持续震荡、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


转债周论:

转债企稳,尚未巩固

机构大幅增配,转债收复“失地”

转债的理性配置思路

当转债估值再松动遇上“两会”

转债“大跌”与“见底”之间的距离

转债重拾防御属性

转债估值再压缩,关注疫情和汇率演绎

转债阶段性反弹如期而至

估值再反复,银行转债或是不错选择

价值型转债的夹缝之机

谨慎对待炒作,中高平价价值转债仍占优

转债回归正股,关注三个变化



   

已外发报告标题《转债“阵阵暖意”,局部洼地已修复》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5月15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田乐蒙,SAC 执证号:S0260520090001,邮箱:tianlemeng@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