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夺鼎路·地方经丨湖州:水清岸绿苕溪畔 碧波荡漾太湖南

五水共治 2023-02-10



发展以生态为起点,已成为湖州人的共识。


历史上,桑基鱼塘下,农人探索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太湖沿岸,渔民修建溇港谋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湖州早已与生态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联系。


这种微妙的联系,在17年前得到升华。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安吉余村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浙江绘制的蓝图与战略,湖州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14年以来,湖州连续8年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奖项“大禹鼎”,2020年成功夺取首批“大禹鼎”金鼎后,2021年度实现蝉联。



综合治 打好“组合拳”


湖州市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统筹谋划、攻坚克难、打出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深入防治太湖蓝藻、全域开展水生态修复示范与集中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等系列组合拳,共同绘就清丽湖州这幅青山绿水画卷。



01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以“全覆盖”排查溯源、“全过程”分类整治、“全方位”智慧监管为抓手,积极开展并圆满完成太湖南岸65.5公里湖岸线,纵深岸2公里范围内1184个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整工作。建立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为全国大中型湖泊入河排污口和全省入河排污口管理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成为全国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研究起草入河排污口“上牌制”“排长制”等管理办法并形成初稿,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



02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

“零直排”是新阶段治水工作的“牛鼻子”,是核心和关键。湖州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污水零直排建设与管理规范》“1+3”地方标准,实现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管理和验收“三统一”,做到了类型全覆盖、建设全流程、标准全过程、规范全整合。按照快于全省的要求,通过定期调度、标准引领、督导强化,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全省重点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编制印发《湖州市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区县交叉检查,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确保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03
深入防治太湖蓝藻

针对市民关心的蓝藻问题,湖州全力做好“预、拦、捞、修、联”文章,全市共设拦截设施20.6公里,配备加压控藻船、蟹爪打捞船等蓝藻打捞、运输船只71艘,藻水分离站2座;在太湖沿岸开展45.1万平米芦苇收割和补种工作,修复水域生态,进一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与无锡市签署了《关于建立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促进资源整合,共同提升蓝藻防控水平。自2018年开展蓝藻打捞工作以来,全市共出打捞蓝藻229余万吨,基本做到了重点河段蓝藻“日聚日清”。



04
全域开展水生态修复示范

着眼“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目标,不断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科学内涵,编制完成《湖州市“水韵湖城”行动方案》,在5年内完成1个市级生态修复和6个区县特色生态修复样板。截至目前,共启动32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12个项目建设,共投资19.98亿,其中成功申报中央资金3.983亿元。率先发布《湖州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管理导则》,高标准打造100条生态示范河道,德清蠡山漾成为全国第一条示范河湖,德清下渚湖水生态修复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05
集中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

制定并印发《湖州市“五水共治”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专项行动方案》,配套集中式水源地保护、“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等5个分方案,推动问题发现机制落地见实效。截至2021年底,共计出动排查人员15309次,排查水体20857个;共发现重点问题123个,具体问题4981个;已整改销号重点问题107个,整改销号率87%;已整改销号具体问题4981个,整改销号率100%。全市范围内共发放交办单552份,督办单239份,约谈43人,问责11人。



建机制 探索“创新版”


01
治标转向治本

湖州市“五水共治”工作从解决感官上的突出问题入手,全力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实现由“脏”到“净”的转变。在“治标”的过程中,逐步立足转型升级抓“治本”。为进一步提升水质,防止反弹变差,湖州重点在“美丽生态河道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安装船舶污水柜和码头生活污水接收设施、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渔业尾水治理、完善更加严格的水环境管控制度等治本工作上加大力度。探索建立区县间、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加大对流域和湖库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调动上游地区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深化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量化考核、综合排序和分行业排序,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02
建立标准体系

制定《水工程生态建设技术规范》等市级以上标准21项,出台《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净化技术规范》《湖州市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规范》等6项农业养殖类地方标准。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试点方案,“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扩点拓面,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陆续出台《湖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湖州市入河排污(水)口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有效推动依法治水、科学治水。


03
推进数字赋能

近年来,湖州深入推进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通过“一张河湖总图、一个数据中心、两个管理平台、一套服务体系”的构想,建成了一个集指挥作战、信息展示、管理考核、公众参与等内容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实现太湖沿岸发展与保护双赢,南太湖新区积极打造以餐饮污水监测、雨水排口监测、污水处理厂排口监测和国控断面监测为核心的水生态数字化系统。通过整合现有平台数据,综合运用在线监控、检测设备(水位计、电量采集器、液位计等)等实现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初步实现“排污单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全过程智慧化监管。




强督查 敢于“动真格”


督查是检验治水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的一把“利剑”,通过全面覆盖、求真务实、动真碰硬,最大程度让督查在抓落实中发挥“指挥棒”作用。



01
方式多样全覆盖

开展治水例行督察、专项行动督察及区县交叉督查的治水督查体系。同时,每年市政府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开展治水集中督查,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民主监督”。对严重问题通过“电视问政”“曝光台”等全民监督平台进行媒体曝光,并跟踪约谈整改,通过督查有力推动工作落实。通过12345阳光热线、公开公示、群众评议等途径,鼓励群众监督治水。



02
定期督查保真实

湖州市治水办严格按照督查“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定期治水督查,确保督促“利剑”精准直击。同时,各区县相应建立职能部门“周报告、月督查、定期协调”督查机制,由责任部门牵头实行全面督查、专业督查和跟踪督查,对发现问题牵头协调、一督到底。



03
动真碰硬有实效

制定《湖州市治水履职失职追责办法》,按照发生问题的层面、性质、次数,落实追责措施,杜绝慵政、懒政、怠政等情况,对353名工作不力的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对工作相对滞后的8个乡镇党委或政府负责人开展提醒谈话。并在市长主持召开的污染防治攻坚例会上严格按照督查情况,加压督促整改进度。


接下来,湖州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两山”理念,自觉把治水作为“生态立市”战略的最基本内容。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做好工作、抓好落实,切实以治水彰显湖州生态优势,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品牌。



来源 | 湖州市五水共治编辑 | 王永吉   审核 | 丁正位

涉水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571-28059377




往期回顾1.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 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省治水办召开主任会议 部署今年“五水共治”重点工作

3.全国首个!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有了地方标准

4.曝光台 | 新建小区怎能污水直排?!

5.曝光台 | 排水口何时停止雨污混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