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人到基层 | 叶舟舟:这是一封令人动容的来信




人生最好莫少年,一叶扁舟入大江。青春拥有无数种可能,有的如天空般广阔,有的如大山般坚韧,有的则如流水般细腻幽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最好的时光,投身到祖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将是当今时代少年中国之内涵。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而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位,立志于国家建设中散发光热的基层干部。她是叶舟舟,亦是这时代长河中的一叶小小扁舟。




叶舟舟


叶舟舟,女,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在读,2017年湖南省委定向选调生,先后在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牛角坝镇工作,现任牛角坝镇扶贫专干、团委书记,2018年6月,当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17年获冷水滩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不忘初心:舞蹈“公主”变身最美 “村姑



她曾是人大健美操队队长,现在是“面朝黄土”的基层干部,但是不论过去或是现在,她都是那个热爱生活,极致坚持的湖南女孩。

叶舟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从黎托乡中心小学到黎托中学,再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她实现了很多人眼中 “鲤鱼跃龙门”的梦想。

她所就读的乡镇学校虽然偏,但是学校的老师不少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用身体力行教会叶舟舟只有能人过来,才能把能人送出去的道理。

大学毕业后,叶舟舟顺利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录取通知。她的导师生吉萍说起自己的故事,当年在留校和出国的岔路口,导师选择了前者,因为中国在世纪更迭之时,少了她的贡献,她一定遗憾终生。叶舟舟想,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役正是关键期,还有那么多老百姓反映的实际问题我都没有去了解过,书本的理论是不会变的,但是这个发展浪潮里没有我的参与,我一定会抱憾终生。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做一名基层公务员。

就这样,她放弃了录取,回到了湖南。



基层工作:主动融入“两不当”


1、 初到乡村,你是如何融入村民的生活的?

 叶舟舟:

2017年7月,初到冷水滩区上岭桥镇,我住进了一间由办公室改良而成的宿舍,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浴,一停水就是好几天,我常常在夜里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但是,我却因为自己瘦了几斤还很开心。

头顶着人大高材生的光环,我们到达农村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成为话题,大家认为我们就是来镀金的,所以很自然地不把你当自己人,要开展工作这一点绝对要不得。



“社哥”是我的邻居,也是镇里的巡逻队队长,为人亲和,我也就“斗胆”称上一声“哥”。政府干部是轮流值班的,但是常年的守镇人就是我和社哥。上岭桥镇有30个村,社哥每一天都会到至少3-4个村里宣讲平安创建,我为了快速摸清各村的情况,常常蹭上巡逻车,以至于后来,一到巡逻时间,社哥就会主动叫上我。社哥告诉同事们,没有哪一个年轻人过来,就这么扎实的,小叶很好。我离开上岭桥镇的时候,社哥已经退休了,偶尔他看到关于我的新闻,还会在同事群里为我点赞。就这样,同事们从“高材生”喊到“小叶”,带我下村,教我做事,把小孩拎过来和我讨论学习方法……

    ———只要踏实肯干,融入乡村其实并不难。



2、 基层工作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叶舟舟:

说起在基层遇到的困难,我觉得有三个。第一个是基于身份抹平身份,真正地融入农村农民,第二个是基于身份证明身份,真正地发挥作用,第三个是基于身份创造身份,真正地用当地人的心态设身处地干事创业。

一开始,干部群众老说我是高材生,和他们不一样。我想,既然大家说你不一样,就真得做的不一样。

我曾一度耗在办公室里,拼了命地想证明自己。时任上岭桥镇党委书记的陈志刚书记,是我的第一位师父,幸得他的点拨,我才找到了方向。书记说,“小叶啊,上岭桥我们看了快十年了,你不一样,外地人,又是高材生,你多下下村,从第三只眼看看我们上岭桥的发展。”



2017年9月,遍访了30个村之后,我给陈志刚书记交了一份“作业”——着力打造仁山村红砖主题文化村。上岭桥镇是永州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仁山村又背靠万喜登农庄,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优势。很长一段时间的周末,我都“泡”在仁山村,村里那些个狗洞的位置我都了然于心。我曾连续几夜和乡贤刘振善一起理顺仁山村的发展脉络,和村干部们一起整理长寿老人的坐标,和选调生们摸索着做过不专业的测绘,在书记的鼓励和支持下请人大艺术学院的师妹过来做过立面改造和村LOGO设计,在深圳古村之友平台上线众筹项目……现在,借助“乡贤示范点”创建的契机,仁山村建成了我们构想中的红砖主题文化村,包含乡贤馆、仁山人家、聚贤堂等等,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3、乡村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对你又有怎样的改变?

叶舟舟:

在牛角坝镇扶贫办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新角坝村王奶奶来反映情况,我三次登门走访核查,成了她口中这几年第一个去她家里的领导;湘山街社区的蒋阿姨三次邀请我去家里吃饭,因为我帮他金榜题名的孩子解决了CCTV8000元的助学金;2019年的走访本上,114户拟脱贫户的家庭情况我全部登记在案;我和爱心企业对接,组织起互动问答送政策“下村”活动,让老百姓了解好扶贫政策;组织爱心人士捐款开展针对贫困学生的“我是小小演说家”演讲活动,让贫困学生提升能力;搜集形成了一系列贫困户自主发展的案例,让轮椅上的电商妈妈伍小芳、蛋鸡大王蒋扬青等等的励志故事通过我的笔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增加社会的正能量……

这一年,我觉得自己活得很小,总是在解决老百姓的“家事”,但是,我很踏实,因为老百姓的“家事”让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生活,也教会了我应该如何生活。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倾力去解决,少了一点轰轰烈烈,但是多了一些感同身受。

我有一本日记本,写满了我未和贫困户兑现的承诺,这大概就是我在乡镇欠下的“债”,而这一本账本会成为我一生的背负。

我想,离开永州的时候,我一定会落泪的。






结语

江水滔滔,拍起一叶扁舟,叶舟舟,就是这样一叶小小扁舟,顺时代潮流而上,终将驶向民族复兴的汪洋中……


#孤舟#

孤独就如同一条大蛇

在夜晚

紧紧地把你缠住。


不要睡去

不要

路还有很长

不要靠近森林的诱惑

  不要失去身旁的希望。


记得

每一天

用冰凉的雪水

把初心的地址写在手上

或者紧紧依偎着

你身旁的肩膀

度过一个

又一个朦胧的星光。


撩开淮南皓月

打开透明的暴风雨

我们就会回到家乡

一片果园

一份清凉

一地风霜

一个姑娘

 铺设在柴院中央。


我将一如既往

守护住每个人的

疲倦而幸福的梦想

像过往

驱赶一群群黑夜

  迎来一个个太阳。


在窗户的另一方

有许多浪漫而温馨又坚韧

的思想海浪

马上

将伴随着风儿

又一次于沙岸爬上

收集着光泽

  发出颤动的音响。




文案撰写 | 张焕慈 褚梦真 牛顺

图片来源 | 叶舟舟

图文排版 | 周君泽

图文审核 | 魏嘉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