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外贸企业“利润缩水”如何破解?多部门出台新举措!

领英小二 2022-06-30




2020年,从年初的“订单荒”,到岁末的“爆单潮”。疫情之下,中国外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

 

2020年,也是全球海运物流“最疯狂一年”!企业接了大量订单,生产出的产品却一时间找不到集装箱去装货,造成仓库大量积压,成本上升。




进入2021年,运价还在继续上涨!

外贸人是否仍然面临航运难题?

外贸企业“利润缩水”难题如何破解?


↓↓↓


一、外贸企业订单爆增100%,利润却“缩水”...如何应变?


外贸订单爆增100%,工厂利润却一夜之间蒸发几十万!


年终盘点时,很多外贸企业的订单接到手软,货品供不应求,尽管订单稳步增长,但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原因是什么呢?


高汇率


虽然订单量暴增,但他们的收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升值。
2020年5月2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954的年内低点开始“反攻”,而这股势头在进入2021年以后仍未停止。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408;到了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764。如果现在换10万美元,比去年6月份,就要亏上七八万元。


请注意:人民币大幅升值有何影响?


对于居民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国旅游、海外购物、留学,降低海外消费成本,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同时,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国际资金出现持续净流入,也有助于境内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保持资产持续稳定的收益。  利好进口,不利出口
对于企业来说,人民币对美元走强是利好进口企业,对于出口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从进口企业来看,因为人民币升值,特别不仅是对美元走强,还有对一揽子货币走强,所以会降低采购成本,增加盈利。  不过,对于出口企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受到疫情冲击影响,外部需求放缓,叠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存在汇率风险,可能导致汇兑损失。
所以,出口企业要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


保利润 外贸企业应变求生


外贸企业往往生产在国内,订单来自海外,收的是美元,但购料、人工支出都需要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换汇就成为了一件不停吞噬利润的事。
如何减少汇率对利润的影响?外贸企业各有各的“招数”:


1

重新确定订单价格。因为订单都是以美元计价,可是原材料等购买却是需要人民币。为了减少损失,做出了四五种方案,决定产品价格涨价幅度的重要依据,就是对2021年汇率的预期。

2

改变了订单报价的时效性。除了调整订单价格对冲汇率风险之外,有的外贸企业还改变了订单报价的时效性,从之前的一年缩短到半年甚至三个月。这样虽然可能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信心减弱,但是在汇率波动如此剧烈的情况下,保证利润成了当务之急。

3

改变支付模式。除此之外,有的企业还在努力改变支付模式,给原材料等供应商支付美元,避免换汇来带的损失。


汇率避险工具受关注 外贸企业急需金融人才


汇率的变化导致企业利润大减,但涨价会让产品竞争力锐减,能够平抑汇率波动的金融工具此时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这些“金融工具”在实际运用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否真的帮到这些外贸企业呢?


据了解到,很多银行都有外汇类的服务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一些银行表示,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前来咨询汇率风险管理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他们期望能尽快锁定结汇汇率,以减少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结汇损失。


出口强劲也催生出更多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而锁汇,是当前进出口企业在应对汇率波动时,最普遍的操作。




二、海外订单火爆空箱难求,外贸出货受阻


目前,外贸企业和货运代理们急得团团转,不仅因为找箱难,更因为运价也在持续上涨。 集装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主自备的集装箱,另一类是船运企业提供的集装箱,而此次“空箱难求”的集装箱主要就是船运企业提供的集装箱。



那么,是什么导致船运企业提供的集装箱空箱难求呢?专家表示,本轮集装箱空箱紧缺,主要是由海外疫情引起导致空箱从国外回到国内的效率降低。



三、多部门出台措施破解航运难题 


弄清楚了空箱难求的原因,

该如何缓解这样的局面?


“船、港、货、政”四个方面来缓解这一情况。


1

建议船运公司之间形成共享机制,将回程运力用足,使得更多空箱高效回到中国;

2

建议港口给专门加班回运空箱的船舶挂靠和装卸一定费用减免;

3

建议贸易商调整发货节奏,以减轻各环节压力;

4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于空箱比率较高的船舶,进港办理手续时,给予优先,以加快空箱回港。

多部委联合推出措施 扩大集装箱产能


为期4个月的2021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1月19日正式启动。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推出18条措施,针对当前出口集装箱船舶运力和空箱紧张状况,积极引导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集装箱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加船舶运力投放,扩大集装箱生产能力和航线运力,提升国际班轮和集装箱供应能力,降低企业跨境运输成本。

整治口岸不合理收费,加强价格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强化动态调整,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调动资源提升供给 解决结构性短缺


中国外贸正在加速回暖,这时出现的港口码头空箱难求,也可算是一种“甜蜜的烦恼”。咱们不要小瞧了集装箱,它一旦短缺,会让全球物流链、贸易链发生中断。集装箱短缺所引发的风险,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其实,集装箱并非总量短缺,而是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结构性短缺,这边一箱难求,那边堆积如山。

 


专家表示,解决结构性短缺,一是要尽力打通瓶颈,把更多的空箱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二是要在较大范围内调剂余缺,这需要管理创新;三是增加专门供给,体现紧缺物资的保供。这是一场结构性短缺下的集装箱保供战,既要调动和发挥市场的力量,也期待着政府提供适度合理的支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时都不可或缺。
同时,商务部也和交通部等部门,增加海运运力、稳定运价、解决缺箱问题!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表示,对国际海运市场经营秩序和服务质量高度重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建立并实施了国际班轮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运价备案制度,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运价备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下一步,将加大对运价备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并督促协调各有关班轮公司,进一步增加运力和空箱供给。


商务部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提高运转效率,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同时加大对市场监管的力度,努力稳定市场价格,为外贸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撑。



往期回顾
外贸人必备的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名称 建议收藏外贸人速览,2月这些外贸新规与你息息相关!
外贸人必看!春节后返岗会被隔离吗?“就地过年”能领补贴?
这么报价能让客户马上回复你
外贸干货 | 如何让寄出去的样品更有意义?
一天收到2张国外客户水单,努力了3个月的结果,值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