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忆事丨刘建生:俄罗斯阅兵及他们的四个总统

刘建生 新三届 2020-09-03
作者简介:

        

        刘建生,1954年生人,1969年至1976年当兵,1976年至于1979年当工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4年至2014年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现已退休。作者专著《当代风流:我镜头中的100位世界领袖》,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本文作者专著。



        今年5月9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俄罗斯迎宾仪仗队的行走姿势和我国迎宾仪仗队有很大不同。他们是挑起脚尖、大腿与小腿连成一线行走的,有点像是机器人。而我国的仪仗队则是用大腿带动小腿行走,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排排巨浪,非常具有美感。


俄罗斯仪仗队,本人摄于2007年。


       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访华。当时他风头正劲,在国内提倡“新思维”进行改革;在国际上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核裁军条约》,避免了能够毁灭人类几十次的核武器竞赛。            


        在他的力主下,苏联侵略阿富汗的12万军队也全部撤回。上次赫鲁晓夫访华已经是30年前的1959年了,中俄这几十年的恩怨也有望在这次访问中得到解决。


        我作为当时的一个比较小的字辈,只能在外围拍拍抵达呀,参观游览什么的,比较重要的会谈会见的事情一般是轮不上参加的。               

     我记得第一天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戈尔巴乔夫抵达。因为就在几个月前美国总统老布什访华时,曾经在天安门前下车照相,所以这次很可能戈尔巴乔夫也要下车,组织上就派我们几个到那儿候着。那时候环境很乱人也很多,等了好几个小时不见人影,最后听说戈尔巴乔夫的车队已经绕道过去了,只好空手而归。


    第二天是在八达岭长城拍摄游览。我和一帮外国记者提前两个小时就趴在一个烽火台上守候。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能拍到号称戈尔巴乔夫脑门上的“世界地图”胎记。


     只见这位苏联总统被中苏两国警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中间,缓缓地游走。那帮外国记者见状一齐大喊,引得戈尔巴乔夫和夫人赖莎抬头观望。幸好我们位置高,这才拍到他们二位的照片。




        光阴似箭。2002年,我随中国申办世博会代表团来到摩纳哥,在蒙特卡洛又见到了这位当年赫赫有名的前总统。他作为莫斯科的嘉宾出现在申办世博会的舞台上。然而今非昔比,尽管戈尔巴乔夫表现很努力,最终代表们还是把申办权投给了上海。





        在莫斯科有一个著名的“新圣女公墓”,那里埋葬着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一些著名的人物。比如托尔斯泰、契科夫、果戈里、比如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名的游击队女英雄卓娅、米格战斗机的设计者米高扬,以及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


        当然,一些我们认为的有争议的人比如赫鲁晓夫、中国的王明等等也在其中。我曾经好几次随团凭吊,后来发现增加了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的墓,才知道这位当年名噪一时的夫人已经作古,不禁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短暂。


        现在再说叶利钦


        据说叶利钦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冒险。有一次他拆开一个捡来的手榴弹,结果手榴弹突然爆炸,从此他失去了左手的大拇指。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他当年冒险的结果。



        上面这张照片1999年12月拍摄于北京,那时他正在中南海出席J主席的家宴。在宴会进行到尾声的时候,组织上放我们进去拍照。我一进门,发现叶利钦正在费劲地用筷子扒拉着“蒜蓉盖菜”,这真是难得的画面!于是在行进间赶紧按下快门。闪光灯一亮,叶利钦马上就把筷子放下了。




        就在拍了这张照片没几天,叶利钦回国后突然宣布:“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我决定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天辞去总统职务。”他出人意料地将总统大印交给了刚刚担任总理仅四个月的普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叶利钦那可是个震惊世界的人物。我还记得在电视上看到的,在苏联“819”政变中,叶利钦爬上坦克演说的场面;我也还记得他在全苏代表大会上训斥当时的总统戈尔巴乔夫,逼迫苏联解体的时刻;我还记得他下令炮轰议会大厦,俄罗斯的“白宫”冒出滚滚浓烟的场景。那窗口冒出的浓烟熏黑了上面的白墙,即使过了好几年,我们隔着很远都能看见。总之,在20世纪末, 苏联和俄罗斯的每一页历史,都浓墨重彩地写上了叶利钦的名字。


        叶利钦总统执政之初,奉行亲西方政策。但是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等现实使他调整了外交政策。叶利钦在任期间,曾经四次访华,中俄国家元首曾经九次会晤。在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的高瞻远瞩之下,中俄两个大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了。


        下面两张照片拍摄于1992年叶利钦第一次访华之际,那时候他还比较瘦。不过老叶喜欢喝酒吃肉,所以到了他最后一次访华时已经变成大胖子了。



  

        下面该说普京总统了。

        

        俄罗斯人的姓名由名字、父名和姓组成,普京总统的姓名全称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普京”。而“弗拉基米尔”在俄语里的意思是“支配世界”。 


       我第一次近距离拍摄普京是在2000年8月。那时候普京刚刚担任俄罗斯总统,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前,个头不高、面貌清秀甚至显得有些瘦弱的普京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的专访。专访结束后他在留言簿上写到:“民族之伟大植根于历史,这样的民族一定会有伟大的未来。”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小巨人会有如此钢铁般的意志和手段,并且像他的名字一样,支配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时间如此之长。


 

        当下,想见到普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2013年9月,俺们老三访俄。可能是没带什么见面礼,彼时普京总统在避暑胜地索契,而我们代表团在莫斯科。在飞行了一千六百多公里、等候了若干小时后,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政治强人。他一改以往的夹紧右臂行走的姿势,甩开双手大步奔向中国客人,在和每个代表团官员握手后,还不忘和女翻译也握一下手。这种“前倨后恭”的表现,使得大家的小小不愉快一扫而空。



        不过也有待遇不一样的。2014年9月,我又随俺们老七去雅库斯克参加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开工仪式。该工程可是不得了,据说协议金额价值4000亿美元,被称为“世纪大单”。所以尽管是俺们老七去,普京总统还是专程赶到雅库斯克共同出席开工仪式。


 

        1952年,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根据普京的回忆,他的爷爷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曾经为列宁做过饭。列宁去世后,又在斯大林的一个别墅工作。普京的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并身负重伤,战后复员到了列宁格勒车辆厂,先后担任工长和车间支部书记。那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房子很小,并且没有厕所和厨房,生活相当清贫。



        大杂院出来的普京从小和别的孩子一样,也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在普京担任总统后,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曾经找到普京上小学时的作业本,发现他算数和自然仅得三分,绘画不及格,得到五分的只有体育和历史。上中学时,普京喜欢上了柔道,并且很快就显示出这方面的天赋。在面临上大学和做专业运动员之间,普京选择了前者,并最终毕业于著名的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多年后,普京的柔道教练感叹道:“俄罗斯少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却获得了一位出色的总统。”普京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加入了赫赫有名的克格勃。因为他精通德语,后来被派往德国工作。



    每一张普京的照片都令人着迷:驾驶苏-27战斗机去北极圈、深海潜水,高山滑雪健将、柔道黑衣七段、驾驶大功率摩托车狂奔、拿着猎枪赤裸着上身秀肌肉等等。 



   2006年,普京造访少林寺。据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介绍,事先俄方曾经希望找一位年龄体重和普京相仿的武僧过招,但是中方警卫部门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同意(俺估计是考虑少林寺武僧的安全),最后普京只能把一个小和尚扛在肩上过过瘾。 




        现在轮到梅德韦杰夫了。


        2010年5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访华。他此行的第一站是大连,而在大连的第一站是凭吊苏俄烈士陵园。这个陵园分两部分:前面是埋葬着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牺牲的烈士,约两千余人;后面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在旅顺阵亡的俄罗斯军人,约两万余人。


        中国政府认为,前面埋着的是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战争牺牲者,而后面是帝国主义之间非正义战争的亡灵。因此,梅德韦杰夫在前面陵园的纪念活动可拍可报,在后面的活动不拍不报。不过,正是在后面这次战争中,日舰“吉野号”为了躲避俄国水雷而被自己的军舰撞沉,也算是为中国报了一箭之仇。



        日俄战争历时19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达到二百多万人。在战争中,日军伤亡、被俘约21万人;俄军伤亡、被俘约27万人。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结束。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誉为“军神”的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就是在此一战成名的。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最后一战“对马海峡之战”的两艘军舰与中国现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其中一艘就是“吉野号”。它在1893年由英国制造完成,是当时最先进的军舰之一。由于造价昂贵,军费不足,日本天皇带头举行了募捐行动。他宣布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日本皇太后也捐出了贵重首饰。日本民间还搞了轰轰烈烈的“吉野号”募捐会,最后捐出来的钱竟然可以买三艘“吉野号”。


        反观咱们大清国,皇太后正在挪用北洋水师的几百万两银子去修颐和园,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走上了维新变法之路。


        而对马海峡之战中有一艘沙俄重巡洋舰因为及时撤退,避免了被击沉的命运。这艘军舰后来经历了千辛万苦回到圣彼得堡。在1917年11月7日,它向着临时政府的冬宫开响了十月革命的第一炮。它就是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虽然后来经过考证,“阿芙乐尔”号只是放了一枚空炮,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试想,如果没有“阿芙乐尔”这一炮,我们可能还让国民党管着呢。


        凭吊完了陵园,梅德韦杰夫又来到大连外国语学院与师生座谈,而我也使出浑身解数拍摄。正在拍摄之际,只见镜头一黑,一个俄罗斯摄影记者挡在面前。在摄影同行间,这种行为是十分没有礼貌的。刚想对他批评教育,忽然发现此人穿的T恤衫的短袖是由兰白红三色组成的。他只要一抬手,局部看就像一面俄罗斯国旗,真是一幅贴切的前景。一想到此,反而盼着他千万别走,就给我当前景吧。果然,座谈刚一结束,在梅德韦杰夫准备起身之际,“前景”马上举起相机拍照。我也从他的胳肢窝底下拍到了预想的照片。




        梅德韦杰夫1965年生于彼得堡,据说,“梅德韦杰夫”的姓氏在俄语里是“熊”的意思。说起来很奇怪,大多数俄罗斯人在十九世纪以前是没有姓氏的。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解放农奴,普通的俄罗斯老百姓开始有了自己的姓。而选取姓氏好像也比较随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普希金”是大炮的意思;而“托尔斯泰”则是胖子的意思。最搞笑的是“戈尔巴乔夫”,那是“驼背”的意思。


        2008年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五年后,他又如约将总统宝座还给普京,继续担任总理。



  

        2013年10月23日一早,李克强总理亲自到访华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与他散步话别,小梅此后将去安徽访问。李总理说,我今天还要接待印度总理辛格访华,因此就不能陪同你访问我的家乡了。祝你安徽之行顺利愉快。



        梅德韦杰夫是个摄影爱好者,他边散步聊天边拿着一个俺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照相机,不时地拍摄钓鱼台的景观。



        我拍的照片发稿后,网民们纷纷猜测小梅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照相机。有好事者说,从图片上看应该是哈苏(HASSELBLAD)Luna,光是机身就要五万人民币。


        最后在哈苏的网站上得到证实,原来他们拿这张照片做广告了。



 (原载作者微信公众号“老刘摄影忆事”,本号获许可转发。)


刘建生读本

闹绯闻的两位法国总统

镜头下的强权统治者:金正日与巴沙尔

沙特国王走了以色列总理老内又来了

五套《毛选》打江山的乌干达总统

土耳其总统与荷兰首相的高峰怼话

镜头下的韩国女总统朴槿惠

我拍美国总统奥巴马

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我拍赵总书记

我拍邓大人


对焦系列

浙君子:动物 · 谐趣瞬间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浙君子:抵制色诱的另外一个世界

浙君子:长焦镜头下的亘古高原

浙君子:八达岭看不到的长城大片

刘宇: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刘宇:保存日子的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

刘宇: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器材流水账

北大校花绽放 燕园芳菲四月天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五: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主题六: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七: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八:新三届相关选题文章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