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苑丨骆一禾: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是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于慈江 新三届 2019-06-17

        


人物简介

骆一禾


         骆一禾,男,1961年2月出生,北京人。小时随父母去河南农村淮河平原接受启蒙教育,1979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4年9月毕业任北京《十月》杂志编辑。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1988年参加《诗刊》举办的青春诗会,1989年5月31日死于脑溢血,年仅28岁。

原题

从骆一禾《先锋》一诗

的版本说开来


作者: 于慈江 

原载博雅理想国



先  锋



世界说需要燃烧 

他燃烧着 

像导火的绒绳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当然不会有 

凤凰的再生……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在长空 

下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的常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我们一定要安详地

对心爱的谈起爱

我们一定要从容地

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1982


选自张玞编《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张玞编《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2-33页


北大出身的诗人骆一禾(1961-1989)与他的北大同级同届同学兼同道好友海子(1964-1989)至少有三个相类似的特征:同为北大校园诗人出身;同属英年早逝且逝世于同一年;存世之诗皆堪称颇丰。


在笔者写于1986年的《文化反思的缩影与人格嬗变的圆雕——未名湖学院诗歌略观》(载于北大《启明星》第14期,第1-26页)一文中,北大校园诗人骆一禾被笔者誉为新时期北大校园诗第一阶段里两个跨阶段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必须承认,每一时代、每一阶段、每一社会都会或多或少出现那么一批超时代、超阶段、超社会的人物,他们往往成为从此岸向彼岸变潜或过渡的中间形态物。由于承前启后,他们往往是此岸的否定与失望(不排除他们身在其中的善意挣扎)意识、彼岸的肯定与期待意识。也正因这种双重意识,他们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双重人格与性征。


纪泊与骆一禾便正可称得上这一阶段超阶段的诗人。他们比他们的同阶段诗人不仅在内涵深度上,而且尤其是在诗艺追求上要先行了一大步,因而毫不费力地汇入了下一阶段的发展。两人相较,视角的专注与情绪的固执是共同的个性。


然而具体说来,纪泊是沉湎多于期待(《恬淡的往事》),而骆一禾却是追求多于期待(《突破风雪》《歌手》)。纪泊淡泊中时刻难以忘怀人生的忧伤与失意(《那时》),而骆一禾则用理想冲淡痛苦,沉迷于牺牲的壮美(《先锋》),不时又点缀着“野鹿”似的柔情——“人们啊/一路平安/长颈鹿合上眼睑/转身跑去”(《钟声》)。


一个感受细腻,一个想象开阔,合起来却正令我们不由想起那个“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信奉“理想使痛苦光辉”(《会唱歌的鸢尾花》)的南国女儿,那个被荣格称为双重人格的东西所深深困扰的女诗人舒婷。无怪乎我们总能感受到纪泊、骆一禾两人身上隐隐的女性气质,更无怪乎他们在不同的氛围下,几乎同时地受到了最重要的甚至多少过分了的注目与青睐。


正是他们承担了为浪漫主义正名并将其升发到极致的中间过渡。而作为浪漫主义的余绪与现代倾向的开启,在特定的时期,他们以一个最佳角度迎受了激进的、保守的、温和的……各方面的人们共同的情调脉脉的温抚并为之坦然。



进入诗人骆一禾的诗歌世界可以有多种方式,但若不先扫清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障碍的话,笔者就首先迟迟无法进去,更遑论向纵深深入。这个障碍就是版本或版本的不一。


譬如,早在前一两年,笔者就曾想为读者和听众朗读骆一禾广为人知的《为美而想》——


为美而想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

河流不远  

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  

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晒烫的地衣

闪烁着翅膀

在暴力中吸上岩层

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

孜孜不倦的工蜂

是背着美的呀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的旁边

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

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


1988.5.23


可反复体味该诗文本、对比诸不同版本之后,还是望而却步、踌躇不前了——倒不主要在于诸如原稿中“闪烁着翅膀”有的版本写为“闪耀着翅膀”之类。最令笔者大感困惑的实际上是该诗首句“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和倒数第三句“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的旁边”的同与异——无论如何都无法领悟,完全一样的行文逻辑和背景,为何后者会比前者要多出个“的”字来。


无论有的论者如何煞费苦心地将后者多出来的那个“的”字说成是诗人的刻意为之、匠心独运——所谓舒缓节奏之类,都无法令笔者完全信服。笔者倒更愿意相信,这是诗人本人无意中的一个小小笔误或编辑的一个小小疏忽——英文所谓typo。


虽然如此,对原文的敬畏令笔者无法干手净脚地径直将这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的”字轻轻划掉,只好抱着存疑的心理暂时搁置。



无独有偶,骆一禾这首句数差不多的成名作《先锋》也其实存在着差相仿佛的问题。


或者说,一个疑问是:《先锋》一诗的权威版本究竟是哪一个——是张玞师妹编的《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还是西渡师弟编的《骆一禾的诗》(人文社2011)?


从下图的注释1和注释3中约略可以见出,与前者站在一起的是臧棣、西渡编的《北大诗选》(中文社1998)等,与后者站在一起的是老木编的《新诗潮诗集》(北大五四社1985)和《青年诗坛》1983年第4期等——或者更准确地说,西渡编的《骆一禾的诗》里的《先锋》版本是对这后两者的从善如流之举。

西渡编《骆一禾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究其实,两个版本的区别只有一个字——如前面照片所示,张玞所提供的骆一禾原稿的第二诗段呈如下样貌: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在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的常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即在这一诗段里,在由“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这两行构成的一句中的“在”字,在有的选集或杂志里,被写成了“是”字——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是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或“从善如流”,大概主要是语感在起作用——“他”字后面的“就在长空下”作为明显表示地点的状态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对一个谓语动词的期待(诸如“他就在长空下/闻歌起舞”之类,类乎骆一禾《星(二)》一诗中的“我将在山楂树下/仰望满天的星斗”),而紧接着的片语“最后一场雪……”却无论如何满足不了这一预期。于是乎,这两行似乎怎么读怎么别扭。


而若把介词“在”改成联系动词“是”,也即是说,把“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改成“他就是长空下/最后一场雪……”,“他”和“一场雪”便一而二、二而一地发生了联系,语气也因之一下子感觉通顺了起来。



不过且慢,为了尊重原作者的原创,最好还是慎之再慎。不妨再细读细品一下原文,不妨把原稿的这两行用朗读的方式放慢了多读上两遍。我们或许就会发现,“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 ”中的“下”字其实不是乍看上去的方位词,而是表示雨雪降落的动词——所谓“下雪”“下雨”。或者说,“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就是“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也就是“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长空”这样的表达是成立的,不一定非得表达成“在长空里”或“在长空下”,一如“在会议室开会”不一定非得表达成“在会议室里开会”一般。当然,若有人非得把“在……下”当成一个表示方位的固定搭配,那么无妨说,“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或“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其实省略了一个表示方位的“下”字——原本可以写成“他就在长空下,下最后一场雪…… ”或“他就在长空下/下最后一场雪……”


也正是为了避免歧义或别扭感,笔者将这一诗段在形式上(断行或断句)稍作变化——未改字,也未添减字——如下: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在长空 

下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的常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纯就诗意、诗味而言,“他就在长空/下最后一场雪……”远比“他就是长空下/最后一场雪……”更富于动态感,更生气盎然,也与第一诗段的前几句实现了动态上的遥相呼应——


世界说需要燃烧 

他燃烧着 

像导火的绒绳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当然不会有 

凤凰的再生……



无论是“像导火的绒绳”那样应命“燃烧着”,还是为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在长空/下(着)最后一场雪”,都是在反复点题,都是在渲染和刻画一个“先锋”牺牲和殉道的形象及其悲壮与至美——虽然生命像燃烧过的导火的绒绳不可再生,虽然春天前的最后一场雪会迅疾化掉,但却为新生命的到来、为春树夏雨的繁郁做了接引和奉献。也因之,“我们一定要从容地/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我们一定要安详地

对心爱的谈起爱

我们一定要从容地

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最后这一诗段无疑是本诗的诗眼,也是广为流传的名句。这一诗段里的“安详”“从容”两个形容词意味深长,不仅仅是灌注了诗人气质上的那一份浪漫而沉稳、邈远而淡然。唯其“先锋”,才会一往无前、壮怀无侔;唯其“先锋”,才与光荣与致敬搭界;唯其“先锋”,才有宁帖、深厚、坦诚的爱,也才更值得沉浸与珍惜……


不完全是题外话,骆一禾这首《先锋》让笔者很自然地想起了他也是写于1982年的如下一首诗:


殉道者



他离开了我们

证明了

我们没有坚持的朴素信念

自由

原来就是

鲜红的血液


往事如云

不是为了造成

忘却了记忆

后来的孩子们

请你们来到田野

不必肩负他曾负的铁犁


为了儿女们的优秀

他甘愿做一个

优秀儿女

碧血如水

青白了无花的土地


成群的白鸽子呼号

永别了武器

也给他一个礼赞吧

礼赞这最难路上的天涯孤旅

天涯芳草

芳草萋萋

请为我长歌一声

归去来兮  来兮归去


骆一禾这首《殉道者》与他的《先锋》一诗虽然风格各异,但有着很明显的互文性,无疑可以比对着读。


同样不完全是题外话,也与版本问题相关——作为一名朗读者,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文本或文本的选择?不妨就以骆一禾这首《先锋》为例,以受众巨多、影响甚大的“为你读诗”公众号或平台为例。

“为你读诗”第1548期(2017-10-14)《一定要对心爱的谈起爱》所用文本


据如上这张截屏照片显示,骆一禾这首由知名演员杨烁朗诵的《先锋》一诗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骆一禾的诗》一书。这样的一种标注在网络时代其实并不多见,分明见出其郑重与严肃来。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这一诵读文本与本专栏前面讨论的《骆一禾的诗》一书里的《先锋》一诗其实存在着明显的出入,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世界说需要燃烧 

他燃烧着 

像导火的绒绳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 

当然不会有 

凤凰的再生......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是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的常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我们一定要安详地

对心爱的谈起爱

我们一定要从容地

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出入大致有三处:一是,首两个诗段合并成了一个诗段(不关键,有的选本就是如此呈现);二是,原诗“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被改写成“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三是,“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被改写成“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逻辑上说,这三处改换都属微末之举,无伤文本之大雅和本质。但笔者这里为什么要特意强调第一种更不关键呢?因为这里有个尊重原文原典的问题。标点符号和断句、分行、分段之类说到底属于技术性处理,虽然也自有其意味,但对文本的触犯说到底最少。


后两处的改换却明显是对原文文本的“冒犯”(加引号是为了显示这一冒犯的中性或非刻意性质)!至低限度,对于一个诵读者而言,他或她诵读一篇作品是为了传播真善美,如果连对自己所要传播的作品都草率对待、不仔细比对原文,那么还遑论其他?


最好的处理当然是找到一篇诗文最原始的出处并最好注明出处。至低限度也应找到众多版本的其中一种并注明出处。当然,要力戒如上所说的挂羊头卖狗肉之举。



骆一禾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世界的血》(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骆一禾诗全编》(1997)《骆一禾的诗》(2011)等。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文苑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于慈江:读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于慈江:北大,我姗姗来迟的初恋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重温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熊国胜:拓宇是寿者,骄傲的寿者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雪汉青:为了漂泊的灵魂

雪汉青:诗人已死,

我们进入先知沉默的时代了吗?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20年老寒腿有救了!

日本变态磁疗护膝,

37℃恒温发热,

1分钟缓解膝盖酸痛!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