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特稿丨王明远:​捶不死的“鲁大壮”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12-1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学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明远,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改革开放史研究学者。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工作。

原题

捶不死的“鲁大壮”





作者:王明远

山东经济的韧性、可持续性,在北方省份中无疑是最好的。

(1)最近关于山东经济,有不少好消息
2021年山东GDP增加了8.3%,是这几年中首次超过全国增速(去年全国8.1%),结束了GDP全国占比持续下滑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山东GDP不仅在增速上,而且在增量一举超过广东、江苏两省,成为全国GDP增量最高的省份。
城市经济方面,青岛和济南都跻身万亿俱乐部,烟台也马上就要进来。青岛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领先,但过去十来年在经济转型中一直找不到定位,逐渐被南方城市超越,这次青岛终于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领域形成了全国的影响力,去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上,青岛企业达到五家,与苏州、成都这些“创新大户”持平。青岛经济总量在最近三五年也有可能超越直辖市天津。
济南、临沂、潍坊等这两年也做得不错。过去十来年济南可以说是北方最黯淡失色的大城市之一,一点没有经济大省省会的气概和影响力,这两年济南痛定思痛,在大数据、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方面挺有起色。济南2021年软件服务行业产值也是位居全国第八,基本快赶上广州和成都,高于重庆、武汉,在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临沂则成为北方电商之都,2021年快递发货量达到13.2亿件。

再一个数据是,最近两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评选了一些国家最高层次的新兴产业集群,其中“第一批国家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国66个,山东占了7个,数量全国第一;在110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中,山东占了12个,仅次于广东。这说明山东的产业升级做的不错,只不过这些产业集中在制造领域,发力慢,效果需要过几年才能看出来,不像互联网经济那样两三年就可以平地而起。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讨论山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北的问题,进入2014年以后,山东经济增速明显下降,错失了互联网崛起的快车,经济影响力被浙江、广东远远甩在后面;曾经一度是全国企业模范的海尔、海信、潍柴、重汽,在阿里、腾讯等互联网新贵面前,也是显得黯淡无光,一时间颇让人担心会不会像东三省那样全面塌陷。隔壁河南以及陕西等省份的强劲发展,更加剧了山东人的危机感。
不过从这两年经济数据看来,河南、陕西这些北方经济新秀都出现了很大问题,经济增长陡降,而山东竟然能够逆势而上,看来近几年的调整还是很有效果,显出山东经济家底厚、有韧性的优势。尤其是这几年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变,更强调“脱虚向实”,具有很好工业基础的山东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过去大家喜欢用“苏大强”来形容江苏经济,对于山东经济,我认为“鲁大壮”更为贴切——产业结构偏“重”、块头大、经得起摔打,这与山东人高高戆戆的特征一致。
(2)山东经济一直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从数千年的中国经济格局变迁看,山东经济一直表现出很强的韧性。自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逐渐形成三个经济中心:关中、河洛和山东,山东在西汉时人口密度就可以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人左右,这个数据在两千年前是相当惊人的,当时西方最发达的尼罗河流域、意大利半岛中部也不过这个水平。当然那时候北方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这三个地方也就是全国经济中心。从后来看,关中和河洛都衰落了,唯独山东作为经济核心区的地位保持下来。究其原因是:
山东地处东部大平原地区,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都相对稳定,不像关中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也更容易受到西方和北方的游牧民族骚扰。
山东偏安东部沿海,不像河洛地区是北方地理中心,所以历史上遭受的战争远远要比河南少。山东虽然在南北朝和宋金时期成为南北对峙的战争腹地,但是始终没有像河南那样遭受过很多次文明颠覆式的战争破坏。不过山东受农民起义战争影响较多,这跟山东人的尚武反抗精神有关。
山东虽然处于黄河流域,但是又幸运地躲过了黄河改道泛滥,两千多年来,黄河要么夺取海河河道入海,要么取淮河河道入海,所以在山东以北或以南形成了巨大的黄泛区。过去河北南部和江淮也都是很发达的地方,我们看看汉史和唐史,朝廷忌惮的豪强士族、诸侯藩镇都在这两个地方,但是因为黄河一直泛滥,这两个区域经济就衰落了。山东拜鲁中山地之赐,地势比这两个地方高,多数地方没有受到黄河泛滥影响,竟然顽强幸存下来。

泰山和儒家是齐鲁文化的最重要符号,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符号


总体看,中国上古、中古时期的经济中心,唯独山东保留下来。到近古(宋元至清代)以后,全国形成了四个经济中心:江浙、珠三角、成都平原和山东,山东是北方硕果仅存的经济发达区域。
经济的稳定性反映在历史发展脉络上就是,山东是近两三千年来,北方人口、文明延续性最强的省份。好友四川大学罗凯教授专门研究移民史(硕博士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受教于葛剑雄、吴松弟、安介生等人),他曾经说山东一直是人口相对稳定的区域,不像河北、河南、关中、四川盆地都曾经发生大的人口灭绝与重新迁徙(类似印度河、尼罗河和两河流域都曾经发生人口的大规模置换)。
从姓氏家族也可以看出来,像鲁南地区,琅琊王氏、兰陵萧氏、东海徐氏等古老宗族,在汉代就是这里的人口主流,至今仍是。苏鲁边界上一连几十个村,徐姓都是村的最大户,这些人都是东夷徐国的后代。胶东作为姜、迟、丛、鞠等姓氏全国地理分布中心的情形,也一直从上古保持到现在。在四千年历史上,作为区域文明延续性保存这么好的, 在全国而言,恐怕只有江浙与山东相媲美。
(3)山东是全国经济位次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又加上了全球化等强大外力因素,很多地方经济都出现过大起大落,但是,山东仍旧是全国经济位次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东部几个重要省份建国以后经济位次排名的变化,来比较来看山东经济的稳定性。

如果做一个标准差(S)计算的话,山东无疑是这四个东部重要省份中,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济排名最稳定的一个,山东平均排名幅度波动不及1,而浙江是3.81,辽宁是4.91,广东也达到2.23。如果放大时间和空间范围,山东(以及江苏)可谓近代一百多年来,全国经济排名最稳定的身份。近代的长江中游诸省,计划时代的东南诸省,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东北诸省(加上新疆),都因中国的国际经济地缘格局或产业升级,而发生急剧衰退现象,唯独山东(及江苏)一直保全下来。
那么为什么山东是个捶不死的“鲁大壮”呢?一次次在区域经济大洗牌中可以保持领先的地位呢?我们可以从决定经济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力资本等方面探讨原因。
第一, 山东在地形上平原占65%,丘陵占30%,绝大多数有适宜发展农业,又加上濒临渤海和黄海,所以山东的种植业、林果和渔业都很发达。在纬度上,山东处于暖温带,这个温度带是全球农业最发达的地带,几乎所有北方作物,甚至亚热带北部的作物都可以在这生存。
加上山东人很勤奋,山东用了全国1.5%的土地,创造了14%的农业产值,土地生产效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以上,总产值和每亩单产效益均在全国排第一(北京、上海等郊区高附加值农业除外)。相比较而言,北方省份中,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水土条件差很多,东北土地肥沃但热量条件差。发达的农业,又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山东的县域经济非常发达,这一点后面要详细讲,也使得山东是北方省份中,藏富于民做的最好的省份之一。

第二, 山东不仅沿海,并且老天特眷顾的是,有诸多大的海湾、半岛和群岛,让海岸线特别长,达到3300多公里,占到全国六分之一,相比之下,江苏才有900多公里,而且从龙口港以东以南,沿海都是丘陵地区,容易形成优良海港,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十个港口中山东有三个。

这种多海多港的优势,让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与东北亚贸易的主要通道,在近代以后,又充分享受到了以海运为主体依托的全球化的红利。19世纪末以后,德国、英国就在山东大量投资工业,给山东留下了很好的工业底子,改革开放后,山东又成为日韩在华投资的最重要基地。
山东充分沿海的地形中和了一些不好的文化基因,虽然官本位意识浓厚,但没有其他北方省份那么保守、封闭;虽然创新领先做得不好,但是外向型经济,又让山东人很容易产生危机感,及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奋起追赶,相对之下,东北和内陆很多省份这种纠错的文化氛围就差很多,所以能酿成长时间的向下衰落。

青岛和烟台的近代西洋建筑,这两个地方也是中国最漂亮的海滨城市之一,也是优良的海港


第三, 山东与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不同,矿产资源多,山东的土地面积只占了全国的1.5%稍多,但是矿产储量却占到5%,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第二十,但是资源丰富程度却位居第七。黄金、金刚石、钾盐等储量位居全国第一,石油储量位居全国第三,铁矿石储量全国第五,山东在80年代之前也是全国主要煤产区之一。
因此,山东自从近代起就形成了发达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体系,建国后又建成全国第二大石化基地。相比东南沿海的浙江、广东等省份因为缺乏资源,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制于国际环境,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收缩的时代就很吃亏。
第四, 山东是有名的教育大省,山东人读书刻苦努力,基础教育做的非常好,人才储备充足,智力基础是在北方最好的(北京例外,因为它汇聚了全国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1500万,这还不包括在京沪等发达地区的数百万鲁籍人才。所以,山东不像其他老工业基地,经济只有资源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经济也一直有一定的地位。
总之,虽然山东的每一个单项资源禀赋不是最突出的,但没有什么明显短板,在全国而言,是综合优势是最明显的省份之一,这些因素造就了山东经济的几个特点:
比如,县域经济发达。全国百强县中山东一直有20个左右,仅次于江苏;绝大多数县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前500名之内;16个地级中,有15个位居全国地级市50强之内。山东既有发达的大城市,更有很多实力很强的中小城市,不像很多中西部省份经济都集中在省会等少数一两个城市,这种情况更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现在很多省份都推行强省会战略,把一省资源集中在省会,人为刻意打造所谓的“全国新一线城市”,比如湖北、四川、陕西都这样做,其实经济的过于集中,会产生很多经济风险,这样做的弊病今年已经充分爆发了)。
再比如,经济门类齐全。农轻重、一二三都很发达,大家说中国是世界产业结构最完善的国家,但是中国内部,山东又可谓经济结构最完善的地区。联合国经济分类中的41个工业大类山东全部拥有,666个工业小类中山东有526个。并且实力都不太弱,41个工业大类中有9个位居全国第一,31个进入全国前五。


比较而言,广东、浙江虽然经济比山东有竞争力,但是产业方面短板很多,重工业方面是弱项,东北、西北诸省则是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不足。这种产业门类齐全的经济耐受摔打,无论经济形势怎么变化,总有几个产业发展得不错,总有几张牌可以对冲风险。
这些都造成了山东经济韧性好、可持续性强的特征。但是鉴于山东深居北方,不是改革开放最前沿;山东人官本位意识强,很多人觉得在派出所当协警,也比在互联网公司当工程师光荣;乡土意识强,多数人心中似乎都有永远走不出的故乡,不愿意到外地发展生意;缺乏主动创新能力,不是危机倒逼,很少像广东人那样去主动创新。所以,山东的弱点也很明显,注定了永远只能做老二、老三,当不了领头羊。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原载微信公号阜成门六号院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王明远文集

胡耀邦属于未来的中国

胡耀邦纠正“一胎政策”的努力一张珍贵照片,一段尘封的记忆胡耀邦何以成为中国政坛"异数"《历史决议》40周年纪念:坚守彻底否定文革的底线1980年代经济改革有功之臣
“播火者”高尚全:筚路蓝缕以启改革王明远:慎用“黄种人”:政治不正确的种族歧视标签

王明远:感受俄罗斯经济的衰落

乌克兰战争喧嚣背后的真相

邓小岚:“放牛班合唱团”

与马兰村被改变的命运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